作者 富權
今天星期三,是國民黨、民進黨分別召開中常會的日子(民進黨每隔兩個月還將是中常會與中執會合併召開)。國民黨今天召開的中常會,將討論表決《二零二零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提名特別辦法與提名作業要點暨作業時程》。根據規劃,中央提名協調小組將會探詢並徵詢主、被動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的意願,將在6月10日正式公布參加初選的參選人名單,6月14日前辦理參加初選同志座談會,6月23日至7月4日辦理辦理北、中、南等三場臺政願景電視發表會,發表會將以議題為導向,針對經濟、內政、能源、兩岸、外事、防務、社福議題,7月6日至14日進行全民調,並於事務日公布民調結果。
而民進黨召開的中常會,可能不會直接觸及2020黨內初選規則的議題。不過,民進黨中央前日發出通知,邀請蔡英文和賴清德雙方陣營於今日就事務性協調工作進行討論,包括政見會及民調作業等事宜。黨中央會提供基本數據與報告,但尊重雙方交換意見,不預設立場,也沒有任何草案。蔡、賴兩陣營已應允派代表參加協調會,而黨中央的通知提醒雙方陣營「代表要經過授權」。民進黨內人士指出,這是「有範圍,但沒有方案的討論」。至於蔡英文提議的民調納入手機,黨中央不預設立場,就看雙方代表是否有提,有無共識,能否做成結論。
5月1日舉行的民進黨中常會已經決議,將於5月22日舉行的中執會,確定初選日程及民調等作業細節,由初選五人協調小組與雙方參選人進行協調,政見會及民調應進行之各項事務性協調,則請組織部、新聞部、民調中心於5月22日前按所需時間提前開始協調完成。
另外,蔡英文的代表是否會提出「現任者優先」,值得高度關注。因為在一個月前的「蔡賴會」後,蔡英文或其陣營中人一直高調地強調「現任者優先」,而賴清德則堅持主張「走完初選民主程序」,兩造人馬成為此分歧爭個不亦樂乎。不過,最近好像蔡英文及其陣營中人,不再提起「現任者優先」,反而強調,蔡英文的民調已經急起直追,超逾賴清德,因而絕對有信心獲得民進黨參選的提名權。
這可能是蔡英文及其陣營不再提「現任者優先」的重要原因。既然蔡英文已經認為即使是參與民進黨初選,都有把握勝出,就沒有必要再提「現任者優先」了,反而將能凸顯蔡英文滿懷信心,及尊重民主機制。實際上,當初在蔡英文提出「現任者優先」訴求時,不但是賴清德批評她破壞黨內民主機制,而且也有媒體批評「現任者優先」是「鴨霸條款」,因而「現任者優先」充滿負面形象。現在既然蔡英文的初選勝出前景已經優於賴清德,就沒有必要再提「現任者優先」了。
實際上,由於蔡英文掌握著有舞臺、有資源、有團隊的優勢,再加上蔡英文採取了一些「蘿蔔加大棒」的拉攏、阻嚇交替使用的措施,使得黨內「獨派」逐漸轉向,即使是仍然支持賴清德,也只是以贊成「蔡賴配」的方式表達;與賴清德是「流友」的「新潮流系」,在被情治機構跟蹤盯梢部分「新潮流系立委」與賴清德的聚會,並放風給媒體發表,導致「新潮流系」成員權衡利弊之後,黨內已經呈現「西瓜偎大邊」的態勢,聚攏在蔡英文的身邊。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國認為蔡英文「聽話」、「好指揮」,而賴清德的「務實『臺獨』工作者」定位,則難以駕馭掌握,甚至可能會破壞臺海平衡。因此,形勢對蔡英文相對有利,民調逐步爬升,並出現「黃金交叉」,現在更是超逾賴清德。事實證明,蔡英文的「拖字訣」,以時間換空間的戰術,是成功的。當然,也因為賴清德在缺資源、缺舞臺、缺團隊的不利狀況下,未能「揚長避短」,在自己民調聲勢最高時一鼓作氣,反而是「溫良恭儉讓」,而致讓「賴神」的光環逐漸失色。因此,蔡英文與賴清德在民進黨內的聲勢,已呈此消彼長的態勢。
當然,導致蔡英文不再提「現任者優先」,可能也出於以下的幾個現實及歷史、美國經驗等原因。
其一,在民進黨內的現實情況是,日前民進黨11個選區的「立委」初選民調結果出爐,有三個選區定現任「立委」爭取黨內提名失利,被挑戰者取而代之,包括臺南市第一選區的葉宜津、嘉義市「立委」李俊俋,桃園市第二選區陳賴素美,現任「立委」落敗比例超過四分之一,使得「現任者優先論」失去實踐理論支持。其實民進黨的《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並無實質白紙黑字提及,會有「現任優先」的說法,只是因為「黨內挑戰現任比較少見」。
其實,在「九合一」選舉的實踐中,就已經證明了「現任者優先論」的破產。實際上,幾位民進黨現任者都踢到了大鐵板,包括臺中市長林佳龍、彰化縣長魏明谷、雲林縣長李進勇、嘉義市長涂醒哲都爭取連任失利。如果再加上「綠地變藍天」的宜蘭縣、高雄市,現任者反而變成執政包袱,民心思變顯然比現任與否更重要。
其二、在歷史上,蔡英文就曾經挑戰過現任者。實際上,2014年民進党進行黨主席換屆選舉,現任主席蘇貞昌有意爭取連任,卻遭到蔡英文的挑戰,並成功地將蘇貞昌拉下馬。現在蔡英文卻要強調「現任者優先」,端的是雙重標準。
可能是基於上述種種原因,蔡英文不再提起「現任者優先」的訴求。
來源:新華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