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波士頓凱爾特人一戰,喬爾-恩比德在進攻的第一個回合就接到艾爾-霍福德的傳球面對丹尼爾-泰斯拋投命中,2.13米的恩比德與2.03米的泰斯之間有10釐米的身高差距,用碾壓這個詞語形容他們之間的對位並不為過。而且因為埃內斯-坎特的缺陣,凱爾特人在身高方面與費城76人相比已然存在巨大劣勢,本-西蒙斯、託拜亞斯-哈裡斯這些球員的身高都足以與凱爾特人的內線相媲美。
然而,恩比德也許不會想到,全場比賽結束時,他只命中了開局的那個拋投,之後他連續投丟了10球。在27分鐘的出場時間裡,恩比德11投1中其中三分球4投0中外加9罰9中得到11分5個籃板。9.1%的投籃命中率是恩比德職業生涯第二差記錄,除了那次面對多倫多猛龍的11投0中遭到零封。賽後,恩比德拒絕記者採訪。
球隊第一得分點陷入低迷狀態,76人也最終以95-116遭遇一場慘敗,分差一度達到23分。加上前一場輸給亞特蘭大老鷹,76人遭遇兩連敗,目前以31勝19負位列東部第六。從17-18賽季開始,恩比德那句「相信過程」逐漸開始收穫效果,球隊也在這期間逐漸加大投資力度,2019年夏天他們連續奉上億元合同。可是如今的76人卻有些暴殄天物的味道,他們肉眼可見的天賦堆積卻收穫了不成正比的較低回報。
恩比德為什麼又出現低迷情況?
球員在某段時間低迷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是面對內線實力並不算出色甚至連一名正統中鋒都沒有的凱爾特人,恩比德卻沒有打出自己的「霸凌籃球」,那麼恩比德以及76人就需要在賽後進行反思了。主要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恩比德的進攻選擇有問題;第二、凱爾特人的防守針對性十足。
先說恩比德的進攻:作為一名內線球員,恩比德在面對凱爾特人的時候可謂佔盡了身高優勢,按理說他應該用真正的中鋒方式去造成最大程度的殺傷。可是看看恩比德的出手分布,11次出手中有4次用在三分線外,而且沒有命中,另外7次出手多數以中遠距離的跳投為主。在與凱爾特人的比賽中,恩比德化身空間型中鋒,可惜他的投射效率並不高。比賽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很顯然恩比德沒有做到,布雷特-布朗教練也沒有做出及時調整和改變。
再說凱爾特人的防守:有時候不得不承認球隊的傳統和底蘊,在布拉德-史蒂文斯的調教下,內線並不出色的凱爾特人讓恩比德全場極為難受,最主要的還是他們堅決執行提前包夾,一旦恩比德試圖完成內線強攻,凱爾特人總會有球員進行包夾,他們寧將恩比德送上罰球線也不會讓其輕易在內線完成得分:
首節比賽進行至59.8秒的時候,恩比德獲得強吃泰斯的機會,罰球線附近的馬庫斯-斯瑪特立刻對其形成夾擊,之後斯瑪特犯規,恩比德獲得罰球機會;
第二節比賽進行至10分49秒的時候,恩比德再次獲得強吃泰斯的機會,罰球線附近的謝米-奧傑萊在恩比德轉身的時候對其形成包夾,若是恩比德向另一側轉身,籃下的布拉德-沃納梅克又會從另一側對其形成包夾。
除此之外,凱爾特人對其他持球點也會做出選擇進行包夾,第二節比賽進行至11分28秒的時候,哈裡斯持球單打奧傑萊立刻協防阻止哈裡斯突進內線,逼迫哈裡斯傳球後他又立刻防守持球的勞爾-內託,防守積極性和彈性彌補了凱爾特人護框高度不足的劣勢。
當然了,這只是全場比賽的縮影。在凱爾特人堅決執行提前包夾的戰術下,恩比德真是腹背受敵,無法完成內線強攻,同時也無法及時將球分給隊友,恩比德全場只送出1次助攻卻出現4次失誤。這是凱爾特人戰術執行力到位的最佳體現,球隊的防守彈性已然達到極致。
這個時代,沒有三分球真的會很慘!
其實,恩比德和西蒙斯都可以成為「一星四射」打法的核心,恩比德的持球策應、西蒙斯的突破都很有威脅。可是76人在三分射手方面的配備卻有些慘澹,球隊內有六人場均可以命中一記以上三分,但是真正穩定的投手卻比較匱乏。所以,這也是76人三分球的質量和產量都在聯盟中下遊水準的主要原因:在已經進行的50場比賽,76人場均三分球出手30.9次,位列聯盟第23位;場均命中三分10.8個,位列聯盟第23位;三分命中率為34.9%,位列聯盟第19位。
這種情況也就是凱爾特人敢於在比賽中提前包夾恩比德的主要原因,與凱爾特人一戰,76人全場三分球33投7中,命中率只有可憐的21.2%,除了慘澹,我們實在無法想到其他的形容詞。而且76人的三分軟肋恰好遇到了凱爾特人防守的強點:本賽季凱爾特人將對方的三分命中率限制在34.2%,是聯盟第六低。進攻軟肋遇到對方強點,76人更是舉步維艱。
事實76人在2019年夏天放走JJ-雷迪克並不是明智的選擇,他的跑位以及空位三分能力都相當出色。球隊的基本配置已然達到極致,可是在如今的小球時代,一支球隊若是沒有一名穩定的高產、高效的三分投手真的會很慘。連基本的空間都無法拉開,擁有恩比德這樣的內線強點和西蒙斯這樣的突破強點何用之有?
主教練的應變是不是有些不足?
第四節比賽進行至7分38秒的時候,斯瑪特中投命中幫助凱爾特人以96-76取得了20分的領先優勢,76人將恩比德替換下場,球場上的五人分別是霍福德、哈裡斯、、西蒙斯、福爾坎-科爾克馬茲、謝克-米爾頓,分差較大讓76人做出殊死一搏。
這套陣容立刻對凱爾特人進行全場逼防,同時連續擺出2-3聯防,防守強度突然提升讓凱爾特人連續進攻未果,76人則趁機打出9-4的進攻高潮將分差縮小。若不是終場5分06秒沃納梅克的搶斷快攻和終場前4分41秒的三分連拿5分幫助凱爾特人穩住陣腳,76人還真的有希望將分差進一步縮小。
恩比德下場了,76人的攻防反而有所提升?這毋庸置疑!恩比德雖然是如今聯盟中出色的中鋒,可是受限於身高問題,恩比德的速度確實會拖後腿,在關鍵時刻,76人放棄恩比德從而提升攻防機動性未必是錯誤的選擇,這方面是球隊主教練布朗的應變不足。在合理與球星之間,布朗應該選擇前者而非繼續相信狀態不佳且遭到針對的恩比德。76人的整體配置並不算差,派出不同的陣容或許會讓球隊有意外收穫。
如果可以,還是早下決斷!
肉眼可見的天賦堆積卻收穫了不成正比的較低回報,76人管理層或許需要考慮一下目前球隊的模式是否正確,球員之間是否真的能夠達到最初的期待。先看一個細節:
首節比賽進行至51.3秒的時候,沃納梅克進攻被侵犯獲得兩次罰球機會,之後76人發動進攻。西蒙斯持球推進,其他人則為其拉開空間,米爾頓為西蒙斯完成擋拆並接到西蒙斯的傳球,沒有良好進攻機會的他將球傳給恩比德,在進攻時間不多的情況下,恩比德出現失誤,沃納梅克快攻扣籃得手。
76人在這個進攻回合中以恩比德失誤結束,可是問題從進攻一開始就存在。當西蒙斯在中線附近控球、其他人為其拉開空間的時候,凱爾特人已經可以猜出76人的進攻套路:必然會有一人在最後時刻為西蒙斯擋拆,然後獲得空位機會完成投射。原因很簡單:西蒙斯無法在突破未果的情況下完成最後一擊,他的投射實在有些糟糕,哪怕他本賽季命中了兩記三分。一名球員若想壓時間完成致命一擊,其進攻手段一定不能僅限於持球突破,哪怕西蒙斯有個急停跳投,76人的這次進攻都不至於以未能出手結束。同時,這個環節還體現了76人回防不積極的情況,我們無法想像當沃納梅克完成快攻暴扣的時候,76人第一時間回防的居然是最後持球出現失誤的恩比德。
關於西蒙斯的投射,其實已經沒有浪費太多的文字,他與恩比德之間也確實存在不兼容的情況。當然了,恩比德也有自身問題,表現不好也不能全然怪罪到西蒙斯的打法問題。只是76人的管理層要有一些思考:與其守著目前的陣容看不到上限,倒不如早下決斷積極求變。
從2014年開始,76人等了恩比德兩個賽季、等了西蒙斯一個賽季,相信過程四個字執行得確實到位,恩比德和西蒙斯也確確實實展現了肉眼可見的天賦,這些都是76人接連送上億元合同進行豪賭的資本。只是這些肉眼可見的天賦堆積起來並沒有讓76人收穫預期的回報,甚至來說目前的回報還與投入有些不成正比。通往成功的路上難免失敗,可若是起碼的方向都不正確,那可會出現碰壁的情況,繼續碰下去只會遍體鱗傷,與成功也會漸行漸遠。恩比德、西蒙斯都還有成長的空間,可是看看凱爾特人、密爾沃基雄鹿、邁阿密熱火甚至多倫多猛龍,76人肩上的壓力又增加了一些,找到最正確的方向才會少走彎路,早日收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