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助陣,試劑增產:圖解湖北如何應對疫情檢測-虎嗅網

2021-01-15 虎嗅APP


2020年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其中對湖北省疑似病例標準放寬: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為臨床診斷病例。此前許多武漢一線影像科醫生提出,應儘快以CT肺片檢測陽性代替核酸檢測陽性作為臨床確診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據。


「核酸檢測」和「CT確診」之爭直指直指試劑短缺、試劑結果出現假陰性、有檢測資質的機構較少等問題,其中試劑量短缺是保證確診效率的關鍵。但是「試劑量不足」是阻礙確診率的唯一因素嗎?放寬疑似病例的標準後,確診效率是否會迎來轉機?


湖北曾經日檢測量僅200份


湖北省確診效率的提升,以1月16日為分界線。


1月16日之前湖北省沒有試劑盒,樣本甚至需送到位於北京的國家指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驗,結果返回約需3天~5天。1月16日,湖北省疾控中心收到國家下發的試劑盒後,開始對武漢市送檢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


據公開報導,1月16日至1月22日期間,武漢對疑似病例樣本檢測流程如下。



1月16日收到國家下發的試劑盒後,按照每天可檢測200的數量,截至1月22日,湖北省可接受的檢測能力也才勉強達到1200份, 根據當天湖北省累計的444例確診案例,可粗略估算出當時的確診率為37%——這與湖北省政府2月1日在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早期38%」的確診率基本符合。


這說明當時的檢測機構已經滿負荷運轉,隨著病情的擴散和疑似病例的增加,每天200份的檢測能力滿足不了實際需求。


特批後核酸試劑產量大漲


為了提升確診效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1月31日已應急審批7家企業研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促使其儘快投入批量生產。按照正常的審批醫療器械的速度,藥監局對醫療器械審批時間是兩年。


在政策綠燈大開的情況下,各家企業產能大漲。



核酸試劑為什麼那麼重要


但在提倡用CT肺片取代核酸試劑的專家看來,核酸檢測試劑盒質量參差不齊,目前等待核酸檢測人數大大超過檢測能力;支持核酸試劑的醫生則認為核酸檢測病原仍然是必須堅持的「金標準」,僅僅靠CT影像並不能真正做到確診。


引發爭論的核酸試劑工作原理是什麼,它為什麼那麼重要?


相比於分離病原之類的方式,核酸試劑是一種更準確的檢測方式。研究人員首先會研究冠狀病毒的序列,然後針對這個病毒序列研究出特定的、可以與之結合的螢光引物,將設計好的引物結合在逆轉錄冠狀病毒得到的特異性DNA片段上,在DNA聚合酶的幫助下不斷延長,合成目標片段,而新合成的DNA片段帶有螢光信號。


將試劑應用於檢測後,如果檢測者提供的樣本中含有病毒特異性的片段,則顯示螢光信號,也就說明該檢測者攜帶了冠狀病毒。



從提取到擴增出結果,核酸試劑檢測病毒的過程可能只需要半天的時間。在1月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醫療組專家、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黃朝林表示,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使用了國家下發的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後,兩日內新增一百多例確診病例。


CT診斷輔助下能否過這一關


雖然試劑盒的數量已經大漲,但是武漢市民依然反映確診難。究其原因,在檢測過程裡,除了試劑這類試驗因素,還有實驗室、儀器、人員等非試驗因素。


由於國家已將新冠病毒的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採取甲類管理,對該類病原的樣本檢測按照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進行管理。能檢測該病毒的實驗室,其標準也相當高。1月22日,武漢市發布了可開展病原核酸檢測的10個實驗室,湖北省也一直在擴充實驗室的數量。



迅速擴張的檢測機構能否滿足檢測需求?官方沒有披露沒有具體的需求方數字以做對比,但是有這麼一組數字可以計算:


1月29日,湖北滿負荷運轉的檢測機構具有6000份的檢測能力,當天武漢的新增確診人數達到了1032人。如果用這1032人的確診人數除以6000份的檢測能力,會得出17.2%的比率,這再次和2月1日湖北省政府在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最近幾天確診率只有18%左右」的說法相吻合。這說明了檢測人數完全受制於最大檢測量。


確診率應該等於確診人數/總測試人數,就好比100人去做身體檢查,儀器的日檢測量是200人,10人檢查出有疾病,計算確診率的方式是用10/100,而非10/200。如果當確診率也等於確診人數/最大檢測量時,說明總測試人數和最大檢測量是一樣的。


再換句話說,湖北之所以能確診那麼多人,是因為檢測能力只允許檢測那麼多人;即使比起前期檢測量大幅提升,依然無法滿足檢測需求。核酸試劑實現量產後,檢測機構的數量成為另一道短板。


與此同時,專業的PCR人才也緊缺。據新京報報導,湖北省前年參加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技術培訓的人員為220餘人,在去年增加至268人。在數以萬計的感染病例面前,這個數字無異於杯水車薪。


新型冠狀肺炎的核酸檢測過程,需要最新的研究試劑、迅速的政策保障、急速的量產、前沿的實驗室條件和大量的專業人才。無怪乎部分影像學領域的專家呼籲,用「CT肺片檢測陽性」代替「核酸檢測陽性」作為臨床確診的一大依據。


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於2月2日下達任務書,要求各醫療檢測機構立下「軍令狀」,最大限度挖掘檢測潛能,2天內消化存量;5日,湖北省增加「臨床診斷」分類,並將「疑似病例」標準放寬: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為臨床診斷病例。雙管齊下,只為提升確診效率。立春前後的這些消息,能為經歷著心情寒冬的待確診患者們,帶去一絲新的希望嗎?


相關焦點

  • 達安基因助力抗疫 及時推出核酸檢測試劑
    作為一家在基因診斷技術及試劑產品研製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醫療器械公司,達安基因在本次疫情爆發之初就第一時間研發出針對該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在「抗疫」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達安基因的檢測試劑盒產量和產能情況如何?公司是如何通過科技為「抗疫」戰場提供幫助的?
  • 肺炎疫情概念股暴漲 藥企緊急攻關檢測試劑
    實際上,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升級消息影響,1月20日醫藥股大幅高開拉升領漲,口罩、抗病毒、流感、疫苗、體外診斷試劑等相關概念股全線暴漲。截至收盤,中證醫藥衛生指數和全指醫藥指數漲幅均達1.75%。「每次有疫情時,相關抗毒病概念股都有一波強勢上漲,但多是短期概念炒作。
  • 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利?武漢封城晚了嗎?吳尊友回應
    他說,中國早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科學、及時、透明,武漢封城,減少了中國15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減少了中國6萬人死於新冠肺炎。他分析,從武漢、北京到大連、青島等,我國相繼迎來7波疫情,中國控制疫情最重要的措施可概括為四大策略:即堅持「四早」、 狠抓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和及時隔離治療病人。
  • 蔣增輝:疫情背景下檢測實驗室應如何應對
    自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一致抗「冠」進入了關鍵期。
  • 唾液檢測三十分鐘查愛滋病 旨在及時發現疫情
    新京報訊 (記者魏銘言)昨日零時,「你好,志願者」網站(i.hivct.org)正式推出在線發放唾液快檢愛滋病試劑的服務。先針對男男性行為者目前,北京探索的快檢服務,主要針對受愛滋病威脅嚴重的男男同性戀人群開展,旨在及時發現被隱藏的愛滋病疫情,並由政府和民間力量,共同對檢測出的感染者開展行為幹預、生活關懷和治療幫助。由於受到社會普遍意識形態的壓迫,多數男男性行為者,將自己的身份隱藏起來。
  • 四川出臺八項一級應急響應措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經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Ⅰ級響應措施》,從八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統籌各方力量,全力應對疫情。全面落實響應要求。嚴格按照《突發事件應對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規定,採取與一級響應相對應的處置措施,及時組織開展各項應急處置工作。要及時向社會公告相關防控規定和要求,動員社會各界全力支持配合,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 賽沛與Sherlock Biosciences宣布合作利用CRISPR開發分子檢測試劑
    運用 Sherlock Biosciences 的工程生物學平臺 SHERLOCK™(一種幾乎能識別出所有基因標靶的 CRISPR 技術),雙方將設計研發可在賽沛 GeneXpert系統上運行的新型檢測試劑。此次合作著重於傳染病和腫瘤領域的分子診斷檢測。合作伊始,雙方將開展新型冠狀病毒 (SARS-CoV-2) 檢測的概念驗證項目。
  • 核酸檢測自主移動式BSL-P2+實驗室應對常態化疫情應急反應
    進入冬季防疫嚴格落實「四早」措施,確保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常態化防控機制的有效運轉,同時加快核酸檢測能力的建設。發生公共衛生事件,迅速應對,讓「平戰結合」理念成為常態化。著眼戰時,統籌應急狀態下醫療衛生機構動員響應、區域聯動、人員調集,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 每經午時丨中方緊急向日本捐贈一批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盒;湖北...
    每經午時丨中方緊急向日本捐贈一批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盒;湖北省委書記應勇:決不能讓真相還在穿鞋時,謠言已經滿世界跑 每日經濟新聞
  • 登革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註冊審評概述
    登革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上市批准情況目前全球僅少數幾家公司生產的登革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批准上市。在美國,美國疾控中心生產的CDC DENV-1-4 Real-Time RT-PCR Assay,已經FDA批准上市。另外,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少數登革熱流行區域國家,也有相關檢測試劑批准上市。
  • 聖湘生物成功研發快速鑑別檢測試劑
    目前境外輸入病例成為我國疫情防控的重點,近期散點疫情源頭均指向境外人和物的輸入,加上B.1.1.7突變病毒株的出現,其傳播力和危害性更大,目前主要依靠測序技術進行B.1.1.7突變病毒株鑑別,檢測周期較長,不利於輸入病例的快速防控管理,急需快速精準的檢測方案迅速地進行流行病學追蹤和防控!
  • 上海紐鈦成功研發新冠恆溫螢光檢測試劑盒 30分鐘完成快速檢測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日益嚴峻,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過程中,檢測試劑盒曾一度緊缺,很多患者不能被第一時間確診和收治,導致很多後續治療工作推進緩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流程圖為應對這一狀況,上海紐鈦研發團隊在股東公司及大專院校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時間獲取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
  • 新冠病毒檢測 如何建立標準的PCR實驗室?
    新冠病毒檢測中,核酸檢測是目前最可靠的篩查和確認手段,使用也最為普遍。而核酸檢測方法中,PCR儀無疑是本次疫情檢測的關鍵利器。但核酸檢測過程很容易受汙染,整個操作需要在嚴格的實驗環境中,才能保證數據結果的準確性,不漏檢、錯檢疑似病例。
  • 為什麼抗體檢測能給核酸檢測的「假陰性」兜底?-虎嗅網
    近日,國家藥監局審批通過2家企業的2個膠體金法抗體檢測試劑,分別是萬孚生物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和英諾特生物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IgM/IgG聯合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
  • 深企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首次出口日本 當地醫療界四大頂尖機構同時採購
    5 月 2 日,一批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從深圳啟運,正式發往日本,供給該國四大高校附屬醫院,助力日本全力開展疫情防控研究。據悉,這是 " 深圳智造 "、" 中國智造 " 化學發光新冠病毒免疫診斷試劑首次出口日本。
  • 疫情之下,暗網開始賣口罩、檢測試劑,甚至還有人賣「新冠病毒解藥」
    來源:一本財經文 | 棘輪 比薩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暗網上的犯罪分子們,也開始與時俱進。有人在暗網上出售「新冠病毒疫苗」和「解藥」,甚至新冠病毒樣品,並號稱全球包郵。更多的人,在暗網上賣起了口罩和檢測試劑——緊俏的防疫物資成了暗網新寵,一個3M口罩賣到了61元,一份檢測試劑賣到了120元。
  • 湖北疑似病例確診速度加快 核酸日檢測能力提升
    (抗擊新冠肺炎)湖北疑似病例確診速度加快 核酸日檢測能力提升中新社武漢2月6日電 (記者 郭曉瑩)近三天,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日檢測量超1萬份。截至2月5日,全省累計檢測89600多份。這是湖北省副省長楊雲彥6日晚在該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楊雲彥說,加快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速度不僅對確診病人的及時救治有非常重要意義,同時對加快病人的收治、控制傳染源也非常重要。為了解決檢測難的問題,湖北省已先後分五批擴充了核酸檢測機構數量,加快核酸檢測工作進度。
  • 疫情是放大鏡、網際網路是擴音器,青年人如何應對信息狂潮?
    十七年前,山西民眾難以知曉廣州疫情的消息;而在當下,對於武漢的風吹草動,河南人可能知道的比湖北人還多、還快。 剎那千裡,倏忽萬眾。 在人們退守居家,憑著網絡與外界相聯繫的時候,大量時間被投入到信息獲取上,因而也就面臨著各種信息的狂轟濫炸。信息雖有好壞之分,但人們如何理解、應對,這才決定了信息會造成何種影響。
  • 成功研發新冠變異病毒檢測試劑 聖湘生物再次展示科研實力
    1月5日,《證券日報》記者從聖湘生物了解到,公司目前已成功研發出用於鑑別B.1.1.7新冠病毒株的核酸檢測試劑,新試劑可以實現1小時內鑑別區分新突變毒株B.1.1.7和非突變毒株。聖湘生物董秘彭鑄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助力應對新冠突變病毒對全球疫情防控帶來的影響,公司第一時間組織科技攻關團隊研發快速新冠突變病毒鑑別檢測試劑盒,憑藉已有的技術積澱和平臺支撐,公司在較短時間內攻克了這一產品。」新產品快速鑑別變異病毒據了解,聖湘生物之前獲國內外各類權威註冊認證上市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可覆蓋B.1.1.7突變毒株檢測。
  • 一小時內快速鑑別,聖湘生物研發出新冠變異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6日訊(記者 潘顯璇 實習生 陳瑜玲 視頻 郭輝)記者今日從上市湘企聖湘生物獲悉,該公司已研發出快速鑑別新冠突變病毒的檢測試劑盒,可以實現目前境外輸入病例成為國內疫情防控的重點,近期散點疫情源頭均指向境外人和物的輸入,加上B.1.1.7突變病毒株的出現,其傳播力和危害性更大。當前,B.1.1.7突變病毒株鑑別主要依靠測序技術,檢測周期較長,不利於輸入病例的快速防控管理,急需快速精準的檢測方案迅速地進行流行病學追蹤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