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增輝:疫情背景下檢測實驗室應如何應對

2020-12-05 中國水網

自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一致抗「冠」進入了關鍵期。除了拼死抗戰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全力支援建設「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人員、無私服務在物流補給工作中的服務人員等外,這場疫情和水務行業有什麼相關性?重大疫情面前水務行業應該重點關注些什麼?應該如何結合自身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撐?

但是,由於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還不透徹,水務行業應對相關疫情的實踐經驗並不豐富,絕大部分供排水企業普遍處於「空有一腔熱血,偏恨報國無門」的迷茫狀態中。對此,《淨水技術》雜誌社通過分別採訪我國供水、排水行業的設計、運行、監測和研究領域專家,使百家爭鳴,為實踐參考。

今日話題

疫情背景下檢測實驗室應如何應對

本期嘉賓

蔣增輝

高級工程師,上海紡織節能環保中心/上海紡織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檢測中心副總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飲用水、水源地、地表水、汙廢水的水質檢測及水質評價,河流消黑消劣及水生態修復等。參與多項國家水專項課題研究,曾獲住建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上海市水利學會「優秀科技論文評選」一等獎,發表科技論文30餘篇。

相關事件

生態環境部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醫療汙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試行)

2月1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最新發布了《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環辦水體函<2020>52號),其中《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醫療汙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明確提出應嚴格按照《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對相關處理設施排出口和單位汙水外排口開展水質監測和評價。那麼對於承擔檢測任務的實驗室來說,在開展檢測工作時應具有哪些資質與條件、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如何保障實驗室消毒安全等,上海紡織節能環保中心/上海紡織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蔣增輝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觀點1

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應該委託專業機構進行。

蔣增輝指出,目前水務和環境行業的實驗室大多是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為一級或二級的實驗室,主要檢測環境和飲用水等樣品中的微生物指標,不太可能具備臨床基因擴增檢驗資質。這些實驗室在設計和配置時也不是為檢測人體致病病毒而建設的,沒有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專業條件,不能有效控制檢測時的傳染風險。

其次

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測試盒是針對病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等標本設計的,需要達到一定的拷貝數(檢測下限)才能檢測。水源地、自來水等水體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含量可能很少,檢測前需經過富集等前處理,目前的膜過濾和濾囊過濾等前處理措施是否有效尚未可知。

再者

新型冠狀病毒完整度符合檢測要求時,已滅活的病毒也能檢出,因為用測試盒進行檢測時是要對病毒滅活的。因此,即便在水源地、汙水或糞便中檢測到了新型冠狀病毒,也不能說明這個樣品就有傳染性。

最後

由於無法預估環境樣品中病毒的數量和活性,再加上檢測人員專業程度、防護意識和操作習慣等限制,所以蔣增輝認為還是要將風險放在第一位,讓專業的部門去做專業的事情比較好,如確有需求,可委託疾控、醫院或病毒研究專業機構進行檢測。

觀點2

加強採樣和檢測人員的安全防護。

實驗室檢測人員對防護特別是微生物防護的意識普遍不足。建議採樣時佩戴口罩和手套,必要時佩戴醫用帽子和護目鏡。每次採樣操作完畢後用消毒液擦拭手套(或更換手套)、器具、可攜式儀器等,並注意對車門把手和方向盤等的消毒。樣品汙染採樣瓶表面時,也應及時擦拭消毒。為避免樣品瓶在運輸途中損壞而導致汙染擴散,可在玻璃瓶外夾放隔墊,並儘量使用不漏水的採樣框、採樣箱。

建議在進行微生物檢測時佩戴醫用帽子、口罩、手套,特別是進行反覆吹吸或離心等操作時要佩戴護目鏡,有條件的要在生物安全櫃裡操作。我們國家的微生物檢測標準方法在不斷更新,可選擇一些在培養時密封性好、不容易引發氣溶膠的檢測方法;平皿培養時可用封口膜封閉培養皿側面縫隙;水浴培養時要注意水浴水是否被汙染。

採樣和檢測人員也不必過度恐慌,畢竟環境樣品和病人呼吸道標本不同,但也要有時刻自我保護的意識,經常檢查防護用品是否破損,及時消毒工作服,還可在口袋裡常備一小瓶消毒劑或一包消毒溼巾,便於及時消毒。

觀點3

確保實驗環境和儀器器皿的消毒安全。

實驗儀器可採用消毒劑擦拭、紫外線照射等方式消毒;器皿可採用紫外線、乾熱、消毒劑擦拭或浸泡等方式消毒;部分對紫外線、臭氧和消毒劑敏感的器具可使用沸水浸泡。

對於微生物實驗室,可能汙染的器皿比較多,移液槍等小件器材可用酒精擦拭;廢棄物和培養物應該高壓蒸汽滅菌;玻璃器皿可採用高壓蒸汽滅菌,或者是消毒劑浸泡;如果器皿太多或汙染面積較大,可先用紫外線照射,進行初步的表面消毒後,再將器皿進一步滅菌、消毒和清洗。

蔣增輝還提醒檢測人員,由於紫外線照射時間太長會產生大量臭氧,所以檢測人員要控制好消毒時間,避免臭氧中毒。

編輯:趙凡

相關焦點

  • 核酸檢測自主移動式BSL-P2+實驗室應對常態化疫情應急反應
    進入冬季防疫嚴格落實「四早」措施,確保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常態化防控機制的有效運轉,同時加快核酸檢測能力的建設。發生公共衛生事件,迅速應對,讓「平戰結合」理念成為常態化。著眼戰時,統籌應急狀態下醫療衛生機構動員響應、區域聯動、人員調集,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 面對疫情反覆,家長應如何應對?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記者李放、朱斯哲、高潔)在20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7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北京市豐臺區一名1歲男童確診,在此前確診的183例病例之中,小於14歲兒童3例。面對疫情的反覆,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北京疫情期間,孩子看病怎麼辦?
  • 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多地P2實驗室建設「快跑」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多地P2實驗室建設「快跑」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要爭取儘快實現每個省(區、市)都有一個生物安全三級即P3水平的實驗室,每個地級市爭取實現有一個生物安全二級即
  • 同「心」抗疫:新冠疫情下的心血管疾病應如何管理?
    核心提示: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蔓延,對於疫情的防控不容絲毫懈怠。基於目前研究,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引起的嚴重併發症多集中發生於「老」、「病」群體,有合併基礎疾病的患者更易發展為重症。就心血管疾病領域而言,包括高血壓在內,我國約有3億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對該類患者採取有針對性的診療管理,對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防控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 核酸檢測實驗室如何消毒?檢測新技術又如何突破實驗室的束縛?
    就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來說,RT-PCR是目前使用廣泛和較準確的篩選和確認方法,大規模核酸檢測,必然會引起相關機構單位著力建設規範的臨床PCR實驗室。但是,建立一個PCR實驗室,其實就是在建設一個平臺,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醫療機構的實驗能力,也考驗著整個醫療機構的整體能力。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一下PCR實驗室建設及日常管理方面的一些問題。
  • 疫情下,時機恰當好處?美國神秘德特裡克堡實驗室為何重新啟用
    2019年,美國關閉德特克裡克堡實驗室,為何在疫情嚴重下重運行?近日從外媒資料看到,美國那所神秘的生化實驗室德特裡克堡實驗室又重新運行了。這處生化實驗室全稱是「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突然重啟據外媒資料顯示,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是美國一處安全4級的生物實驗室。
  • 核酸檢測實驗室如何消毒?
    6月17日中午13點,由於北京部分市民自發前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等進行核酸檢測,出現人群聚集現象,既增加了交叉感染風險,也對醫療機構檢測承載能力和物資供應保障帶來了較大壓力。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發布通告,呼籲廣大市民遵照統一安排,有序接受核酸檢測。
  • 核酸檢測實驗室(PCR)如何消毒?
    6月17日中午13點,由於北京部分市民自發前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等進行核酸檢測,出現人群聚集現象,既增加了交叉感染風險,也對醫療機構檢測承載能力和物資供應保障帶來了較大壓力。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發布通告,呼籲廣大市民遵照統一安排,有序接受核酸檢測。
  • 疫情背景下的高中生勞動教育實踐
    疫情背景下的高中生勞動教育實踐時間:2021/1/7 10:37:50 來源:第一教育專業圈    作者:顧敏霞 萬志超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結合中央關於全面加強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和本校關於「人人皆可資優」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具有勤儉、奮鬥、創新和奉獻等積極向上的社會主義勞動價值觀
  • 核酸檢測請上「車」!移動式實驗室BSL-P2+進駐進博會
    圖說:移動式BSL-P2+ 實驗室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11月2日,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院攜手相關科技企業共同研製的移動式BSL-P2+ 實驗室正式進駐第三屆進博會。這輛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移動檢測車,可實現快速部署、靈活調動,突破地域限制、縮短檢測時間,提供高效便捷的核酸檢測服務,檢測數據實時傳輸,提高了響應速度和處置能力,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進博會保障提供有力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如何進一步提升新冠檢測效率與能力?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院介紹,歷時108天研製的這臺移動實驗室具備了新冠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核酸和抗體檢測能力。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要做到這四點!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為進一步加強常態化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中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和建議
    面對疫情突襲,病毒的檢測與分離環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儘管現有的技術發展能夠確保在最短時間研發出病毒檢測試劑盒,但是平時作為三類醫療器械的檢測試劑盒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正式上市。 在突發疫情來臨時,如何啟動應急程序,在確保檢測質量及生物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將檢測權限下放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成為了疫情防控的核心問題之一。
  • CT助陣,試劑增產:圖解湖北如何應對疫情檢測-虎嗅網
    此前許多武漢一線影像科醫生提出,應儘快以CT肺片檢測陽性代替核酸檢測陽性作為臨床確診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據。「核酸檢測」和「CT確診」之爭直指直指試劑短缺、試劑結果出現假陰性、有檢測資質的機構較少等問題,其中試劑量短缺是保證確診效率的關鍵。但是「試劑量不足」是阻礙確診率的唯一因素嗎?放寬疑似病例的標準後,確診效率是否會迎來轉機?
  • 資源有限條件下應如何應對即時診斷的技術挑戰與展望
    因此,已經廣泛研究了簡單且廉價的即時醫療點(POC)診斷,它較少依賴於環境和操作員培訓,以在非實驗室環境中實現早期診斷和治療監控。儘管材料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和納米技術為開發POC診斷提供了大量投入,但仍需克服重大技術挑戰。2016年,史丹福大學醫學院Demirci教授課題組撰文,從RLS地區的視角出發,總結了與POCT相關的技術挑戰,並綜述了應對這些挑戰的最新進展。
  • 抗擊疫情:如何在實驗室檢測新型冠狀病毒?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也說,未經培養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需要這麼做,應當保持在生物安全二級標準的實驗室進行,同時採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個人防護。上圖美國CDC的卡通圖。生物安全三級,簡單說是在封閉空間在採用負壓,所有的空氣跟其他物質不會沒有經過處理直接外排到外界,這樣一個生物實驗環境。
  • 新冠疫情下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
    作者 | 張治旺單位 | 德州市陵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了有效防控新型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快速建設了一批符合二級生物安全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新實驗室的投入使用為各地最終戰勝新冠疫情提供了強有力實驗室技術保障。怎樣才能又快有好的把實驗室建設好,管理好呢?
  • 新冠病毒檢測 如何建立標準的PCR實驗室?
    新冠病毒檢測中,核酸檢測是目前最可靠的篩查和確認手段,使用也最為普遍。而核酸檢測方法中,PCR儀無疑是本次疫情檢測的關鍵利器。但核酸檢測過程很容易受汙染,整個操作需要在嚴格的實驗環境中,才能保證數據結果的準確性,不漏檢、錯檢疑似病例。
  • 從全球範圍看疫情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如何應對?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從全球範圍看疫情對中國有哪些影響,如何應對?這場發生在高度全球化背景下的高度傳染性疫情,對各國經濟、國際貿易、金融市場、全球化、地緣政治等各方面都已帶來或即將帶來深遠影響。及時採取應對危機的有效舉措,對中國經濟恢復與穩定增長、對維護中國的全球利益、對加強中國在全球體系的地位與影響均具有重要意義。
  • 助力進博會保障,移動式實驗室BSL-P2+亮相四葉草,核酸檢測請上「車」
    今天,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院攜手相關科技企業共同研製的移動式BSL-P2+ 實驗室正式亮相第三屆進博會。這輛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移動檢測車,可實現快速部署、靈活調動,突破地域限制、縮短檢測時間,提供高效便捷的核酸檢測服務,檢測數據實時傳輸,提高了響應速度和處置能力,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進博會保障提供有力支撐。
  • 杭州梓銘:晶片上的分子實驗室——核酸檢測實現POCT化
    圖片來源/新華社■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娜5月7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加快提升快速檢測能力,尤其是推進檢測時間短且無需實驗室的核酸快速檢測設備生產擴能。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5月7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加快提升快速檢測能力,尤其是推進檢測時間短且無需實驗室的核酸快速檢測設備生產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