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三大邪術:趕屍、放蠱、落花洞女,恐怖的背後都是深情

2020-12-05 湘西小木魚

湘西三大邪術:趕屍,與蠱毒、落花洞女。

喜歡湘西,因為喜歡所以喜歡。

湘西,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在很多世人眼中看來,它有著匪亂,有著荒蕪,有著野蠻,有著太多太多神秘的色彩。

當然,最讓世人津津樂道的是湘西的三大邪術:趕屍、放蠱、落花洞女。

很多人給這三大邪術賦予了恐怖的色彩,可是我想說,所有的恐怖背後,都是湘西兒女的血淚史,都是湘西兒女滿滿的深情。

文字是美好的想像,生活是赤裸裸的煙花。

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感受恐怖色彩背後的溫情。

一,湘西趕屍:落葉歸根回家路。

湘西趕屍,和泰國的降頭術一起被稱為東南亞三大邪術,它的畫面是恐怖的。

一個穿著道袍的法師,搖著攝魂鈴走在前面,後面是幾個被用草繩串成一串,穿著清朝服飾的面無表情的殭屍。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故人回家,行人避讓。」

他們額頭上貼著神秘的畫符,聽著法師的口令在荒無人煙的地方蹦蹦跳跳。

他們晝伏夜出,白天在死屍客店停留,晚上繼續在山路上前行。

趕屍在湘西是真實存在的。

1950年,兩個解放軍在湘西的荒山野嶺裡,無意遇見了一個搖著攝魂鈴,指揮著幾個殭屍行走的人。

要是其他人,是會避開的,可是解放軍擔心是敵對分子在故弄玄虛搞破壞活動,就一路跟了上去。

他們最終發現是其實是師徒幾人,輪流背著死屍行走。

其實,趕屍的起源,亦是一部苗家兒女的血淚史。

相傳幾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蚩尤率兵在黃河邊與敵對陣廝殺,直至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死傷無數。

戰後,蚩尤不忍戰死的弟兄做孤魂野鬼,於是命令阿普軍師把這些人一個個送回故裡安葬。這就是民間記載的,趕屍的最古老的版本。

好男兒志在四方,馬革裹屍氣豪壯,金戈揮動邀日月。在抗敵面前,英勇善戰的湘西人從不示弱。

很多流落在外的湘西人,更多的是在外拼殺的湘西兒女死後要回家,才有了趕屍這一行業。

趕屍匠掏空屍體內臟,再用湘西苗藥和硃砂給屍體做好防腐處理,然後給屍體套上寬大的衣服,戴著帽子,師徒幾個人就輪流背著屍體踏上了漫漫回鄉路。

臨近家門口,徒弟及早撤離,法師一個人把後事處理得天衣無縫。

湘西趕屍,其實就是無數個湘西人在崎嶇的山路上的漫漫回家路。

很多人到了湘西,會看見一個《英魂歸故鄉》的片子,它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情改編的。

1900年,鎮守京津門戶大沽口炮臺24年的,67歲高齡的羅榮光將軍不願意投降八國聯軍,苦戰一個多月,彈盡援絕,死在了炮臺上。

他是土生土長的湘西人,戰死後和隨去的湘西子民都被運回了家,葬在了故土。

清末,湘西有近100名趕屍匠為家鄉人的落葉歸根和魂歸故裡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湘西趕屍不僅僅是傳說中神秘的巫術,更是湘西人不畏生死的一面旗幟。

二,湘西放蠱: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很多人都覺得放蠱陰森恐怖,也有人嗤之以鼻,覺得是湘西人迷信,落後的產物。

存在即合理,很多事都無法解釋。

可是作為湘西人,我得告訴你們,放蠱沒有虛構,它是真實存在的。

湘西放蠱有情蠱,恨蠱和鬥蠱三種。

恨蠱在湘西是普通存在的,例如有的孩子忽然大哭大鬧,醫治無果,會找人神叨叨給他畫符,額頭上點啥啥的,把香紙焚燒成灰,伴著水讓孩子喝下,這個孩子真的會好起來。

鬥蠱很神奇,例如我隔壁村,有個嬸嬸春節做豆腐,是怎麼也做不好,然後請人查看,原來是被人下了蠱。

解蠱後,不僅她家豆腐做好了,下蠱的那家豆腐又做不好了。

彼此鬥法,樂此不倦。

這些都是真實的,2005年6月27日,湘西古丈縣還特意安排了一個「紙人捧水」的節目給遠道而來的著名導演吳貽弓看。

一個老人把一張薄紙剪成小紙人,然後把小紙人釘在木板上立起來,燃了香燒了敬了神明之後,紙人的那雙小手就能穩穩地捧住一個裝了一斤多水的大瓷碗。

當然,更多人喜歡的都是情蠱。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我小的時候,隔壁叔叔的妻子隔三差五總是和人跑出去不歸家,他顧忌家裡的孩子,只得找了鎮上的一個老奶奶。

這個奶奶拿著生辰八字念念叨叨,給了他一些粉末的東西,據說是「粘(nia)粘藥」,他回家後給妻子服下了。

神奇的的是,這個女人從此安安分分居家了。

因為愛,所以想和你在一起,所以這個事是不怎麼招人恨的。

知情下放的年代,有一個長沙人來到湘西,和一個當地女人相愛了,可是他回城後,又拋棄了這個女人。

但是他從此都是體弱多病,醫治無效,也查不出緣由,很多人說他被下蠱了。

真假無從考證,也許是真的被下蠱,也許是他自己欠著良心債不安吧。

愛情是美好的,相愛就珍惜吧。

三,落花洞女:清涼塵世,要的只是愛情。

落花洞女的故事不恐怖,它的背後有的只是無盡的悽涼。

湘西地處荒蕪,可是當地也是戰亂不斷,很多好男兒也是奔赴萬裡,抵抗倭寇。

永順第26世土司彭翼南就在18歲的時候率領土家族三千多人奔赴東南抗倭前線,立下赫赫戰功。

現在的土司城還有一座刻有「子孫永享」的翼南牌坊,這個是朝廷表彰他抗倭有功而樹立的。

在無盡的戰亂中,湘西就出現了女多男少的現象,很多到了婚配年齡的女子也遲遲沒有找到如意的郎君。

他們幻想著愛情,最終到了痴迷的狀態。

他們面若桃花,眼睛亮若星辰,聲音悅耳,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中不能自拔。

她們迎風落淚,能把樹葉哭下來,自己走進山洞,可以微笑著幾天不吃不喝,不食人間煙火。

這個時候,要是能給她許配出去,還是有條出路的。

可是因為落後和男尊女卑,大家都認定她是被山神,樹神等神靈招去作了妻子。

於是,在很多人羨慕的眼神裡,這個女孩就在短短的幾年裡抑鬱而終了。

據說,她們走的時候是面帶微笑的,因為她們也幻想著自己是和心上人終於走在一起了。

荒涼塵世裡,願悲劇不再有,

願每個人都能牽手傾心的人走完一生。

相關焦點

  • 湘西最恐怖的三大邪術:趕屍、放蠱、落花洞女
    在神秘的湘西,流傳著許多恐怖的傳說,其中最讓人害怕的還是湘西三邪趕屍、放蠱和落花洞女,它們是湘西最恐怖的三大邪術。 一、湘西三邪之趕屍 對於趕屍,大家應該都是從殭屍片中了解的
  • 湘西有三邪:趕屍、蠱術、落花洞女,一個恐怖又悽美的傳說
    說到湘西,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湘西趕屍,不過,湘西是有三大邪的,一為趕屍、二為蠱術、三為落花洞女。趕屍我們改天再講,今天講一講湘西落花洞女的傳說。鳳凰古城,有個叫拉毫營盤寨的地方。這個地方處於深山之中,只有幾十戶人家。
  • 湘西趕屍是怎樣的?湘西有三邪:蠱毒、趕屍、落花洞女
    前幾篇文章看到有網友評論湘西的沒有被認為汙染的小溪才是真正的好玩,也有提到芙蓉鎮的,網友們前往湘西遊玩也可以參考哦~因為這些都是本地人的推薦啊,小編想應該不會差的!
  • 走進湘西,關於「三大古迷」,即趕屍、放蠱、落洞女的聽聞與見聞
    對了,麻老師還說,只要能發出聲音的東西,他都可以用來做樂器……【欣賞麻老師創作的音樂】攝影:孫閣【麻老師介紹「巫儺絕技」和「湘西三大古迷」】攝影:王剛這是麻老師給我們介紹「巫儺絕技」和「湘西三大古迷」時的場景。聽的我們好緊張啊!
  • 湘西最後一位趕屍匠,現場示範如何起屍,揭開湘西趕屍的神秘面紗
    根據《山海經》當中記載,唐堯時期就建立了巫鹹國,而巫文化又是以巫鹹為首的「靈山十巫」在寶源山一代創造佔卜、鹽鐵、藥等一系列的特色文化,巫文化又跟楚文化融合,形成了繁榮一時的巴文化,湘西趕屍也是巫文化的一種。在湘西一代,流傳最多的就是趕屍,它跟蠱毒、落花洞女並列為「湘西三邪」,即便不是湘西的人,也都聽過這趕屍之名,一方面是林正英電視劇的演繹。
  • 真實經歷告訴你 湘西為什麼那麼邪
    然後這隻雞就這樣被「定」住了,除了它的腦袋還可以晃動外,其餘地方真的都不能動了。無論我如何拍掌,雞的身體始終未動一分。龔偉先生跟我說,就是在雞的跟前,放一掛鞭炮,它都不會動。湘西三大古迷湘西三大古迷,據我了解,目前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趕屍、放蠱、落洞,一個是:趕屍、放蠱、辰州符。沒辦法,在這裡我就得跟大家介紹湘西「四」個古迷了。
  • 湘西三大奇特傳統之首,嫁給山神被拽入深淵的落花洞女
    落花洞女,也叫落洞女,落洞落洞,落入洞中,你就品這兩個字,是不是有一種被拖曳到黑窟窿裡的無力感。實際上, 落洞在苗語裡有兩層意思一是從平地陷入一個洞裡,與世隔絕;二是魂掉到某個深不見底的黑洞。最後一點也是最致命的一點,落洞女再也不會對任何世俗的男子動心了, 潘安宋玉都不好使,落洞女心裡只有山神。她每天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她的山神騰雲駕霧,身披金光來迎娶她。
  • 湘西落花洞女的來歷和結局,女媧補天處,伏羲演卦時
    「魚兒肥喲魚兒多,魚兒離了水喲不得活,船兒快喲船兒輕,船兒離了槳喲不得行,阿妹乖喲阿妹精,阿妹離了阿哥喲丟了魂,……」(接上篇:湘西芙蓉鎮落花洞女的愛情故事)岸偉隱隱約約聽到一陣歌聲,卻不見是何人所唱,又發現自己竟然在一座從來沒有到過的山裡,他循著歌聲慢慢向前走,走到一條瀑布前,看到一個身穿苗服的女子坐在瀑布邊,似乎在嚶嚶地哭泣
  • 神秘的湘西趕屍,至今謎團重重,能否用「合竹術」的原理來解釋
    提到湘西,估計很多讀者第一時間就會想起湘西趕屍,這種神秘而又恐怖的民俗習慣,成為了史上爭議較大的未解之謎。此時問題來了,神秘的湘西趕屍背後,其原理究竟怎樣?科學的解釋又會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湘西趕屍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趕屍是傳說中可以驅動屍體行走的法術,屬於湘西苗族蠱術的一種,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蠱有黑巫術和白巫術之分,趕屍屬於白巫術。 民俗意義上講是不可思議的「吆死人」 方法,中國湘西一代比較盛行。趕屍的人是一個身穿道袍的法師,無論屍體數量有多少,均由他一人指揮帶隊,法師不在屍後,而在屍前帶路,不打燈籠,手中搖著一個攝魂鈴,一面走一面敲鑼,有狗的人家聽見鑼聲便會把狗關進院子,夜裡行走時,屍體都帶著高筒氈帽,額上壓著幾張畫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路上有「死屍客店」,這種神秘莫測的「死屍客店」,只住死屍和趕屍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
  • 湘西屍王詐屍咬人,竟全是它在搞鬼?
    隨著《鬼吹燈之怒晴湘西》電視劇的完結,咱們期待已久的大BOSS——湘西屍王終於覺醒,展現他的吃人絕技。畢竟在現在的盜墓題材影視裡,已經很少出現殭屍的情節,不僅如此,凡是被屍王咬過都會成為他的殭屍小嘍囉。完全越看越刺激,那麼咱們今天就蹭點熱度,談談湘西屍王的詐屍原理。外有吸血鬼,內有殭屍。
  • 湘西最神秘的組織,遭世人嚴厲譴責,如今成了一個恐怖傳說
    劇中,只要有殭屍,那麼就會有趕屍,而趕屍又有一個行業叫趕屍匠,這個行業存在於我國湘西這個神秘的地方。據說,早些年,如果在湘西的某個小村落露宿,那麼在晚上就有可能親眼目睹這個死屍走路的現象。這些屍體上面披著黑色的屍布,而在帶著屍體行走的人就是傳說中的趕屍匠,他們手裡拿著銅鑼,手中還拿著一個攝魂鈴,在路上夜行的人都會閃開,而且家中養狗的人都會將狗鎖在屋內。
  • 動物界的「趕屍人」伯勞鳥:我只是圖個好玩!
    可能不少人都在恐怖電影或者小說中聽到過湘西趕屍。據說這項技術在清朝就廣為流傳,在湘西將客死他鄉的人屍體帶回家,而在前面做引路人的,就叫做趕屍人,雖然這個從未得到證實,可以說已經是一個電視電影化的想像。然而,卻因為他的不真實而更顯得神秘,但在動物界還真的存在有這樣的一種生物。
  • 湘西三邪之一,與神靈戀愛的落洞花女
    人們常說的湘西,其實是指對整個湖南西部地區的統稱,由於這裡大多是山區,且有很多少數民族聚居,因此湘西地區除了地域偏僻、發展相對滯後外,也是各種傳說的發源地,比如大家經常聽到的趕屍、巫蠱之類,但我們今天要說的,卻不是這些聽起來就很詭異的邪說,而是一場頗為悽美的少女夢。
  • 五本恐怖小說推薦: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在深夜裡偷偷看!
    導語:五本恐怖小說推薦: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在深夜裡偷偷看!小編作為一個資深的書蟲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本恐怖小說,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在深夜裡面偷偷看!當我想把這個孩子打掉的時候,它卻突然從我的腹中消失了……無痛人流都救不了我!突然有一天,夢裡有個可愛的小男孩淚眼汪汪的看著我:媽媽,你是不是不喜歡我?第二本《趕屍家族》簡介:所謂趕屍云云,自然大多只是杜撰。其真相早已不為人知了。
  • 一家老小向前衝-自駕慢行湘西
    關於湘西-問答時間到湘西 ,如同沈從文筆下《邊城》裡的翠翠,輕柔曼妙,舒逸盎然。但是對於眾多地理盲童,我要說得更直白, 湖南 的西部,接壤 重慶 貴州 ,少數民族聚集,如苗族和土家族。山巒疊嶂,水流豐沛,位置偏僻,經濟落後。
  • 傳說中湘西趕屍匠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們真的能復活屍體嗎
    傳說中湘西趕屍匠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們真的能復活屍體嗎在很多影視劇中,大家都看過殭屍,所謂的「殭屍」,是源於明清南方民間傳說的一種會復活的屍體,受日月精華影響而變成的妖怪,即屍體在某種作用下重新起立行走,但面目猙獰,全身僵硬,指甲發黑尖銳,有銳利犬齒,懼怕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