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11月30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網際網路+旅遊」營商環境,以數字賦能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在數位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代,「網際網路+」為很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賦予了重要能量,而作為應用數位技術較早的旅遊業,早已在「網際網路+旅遊」的道路上取得了長足發展。自數位技術興起以來,旅遊業一直是數位技術應用的重點領域,線上預定、數字導覽、「雲」旅遊等已不是新鮮事物,在景區服務、道路出行、氣象預警、產學研合作等旅遊業各相關領域,數位技術的應用也已非常廣泛。
即將步入「十四五」,旅遊業也面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的新情況,尤其是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旅遊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加需要依靠數位技術賦能。「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旅遊業需要緊緊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通過進一步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態創新,拓展旅遊消費空間,提升旅遊服務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豐富更優質更超值的旅遊產品和服務。
深化「網際網路+旅遊」,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目前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型數位技術正在飛速發展和應用中,相關的基礎設施也必須加快更新換代,才能夠適應新技術的利用。對旅遊業而言,「新基建」能否加快覆蓋,關係到5G等先進信息技術能否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依然較大,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平衡,特別是山區景區、鄉村景區在基礎設施的覆蓋上與城市景區還有差距,必須加快彌補差距,才能夠推動「網際網路+旅遊」的更全面融合。
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在新技術的開發與利用上也要發力,特別是要重點關注旅遊科技創新,重點解決旅遊領域的卡脖子問題。現在一些「網際網路+旅遊」還處於對信息技術利用的粗淺階段,用信息技術推動旅遊業態改革創新的力度還可以進一步加強,要鼓勵科研院所和專業人才加大對旅遊領域信息技術的創新研發力度,不同的景區也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推出契合景區定位、具有鮮明特色和先進功能的數位化產品,豐富數字旅遊產品的供給。
深化「網際網路+旅遊」還需要注重保護數據安全。信息技術的利用不可避免要對遊客的個人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作為關鍵的生產要素,數據也容易被不法之徒竊取與利用。確保個人數據的絕對安全,是「網際網路+旅遊」能否持續的決定性因素。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市場主體,對個人數據的收集、利用和監管都要嚴格依規依法進行,特別是在線旅遊企業,更要從內部管理、技術管控、硬體保障等方面牢牢守住數據安全的紅線,全力以赴保護個人數據安全,讓「網際網路+旅遊」能夠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胡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