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公眾場所都能看到一種乳白色的煙感報警器。連日來,記者在採訪中卻發現,這些隨處可見的煙感報警器,對菸民吸菸時產生的煙霧卻不怎麼敏感,甚至有時還會出現亂報警的尷尬現象。但很多人其實對能報菸草味兒的報警器有需求,希望它能以第三方身份提醒抽菸的人,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菸。
公眾 樓道的煙味兒能報警就好了
家住豐臺區的張先生對記者說了一件最近讓他頗為頭疼的事情:總有一些不自覺的菸民在樓道裡吸菸。「經常是一進樓道就聞到一股子嗆人的煙味兒,有時樓梯內還散落著一些菸頭。每次我都得讓孩子捂著鼻子快走幾步。」
抱怨之餘,張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明明看到樓道的天花板上有煙感報警器,但是它怎麼也沒有報警呢?難道它探測不出吸菸產生的煙霧?」
「我們公司辦公區的天花板上就有煙感報警器,晚上加班時,有同事偷偷在工位上吸菸,卻從來沒見它響過。」一位私企職員陳女士表示,自己很反感二手菸,但同事之間礙於情面,並不好意思提醒。「如果煙感報警器能起作用,對一些不自覺的人就能有一定約束力。」
在另一位居民丁先生家的居民小區,同樣還是電梯裡,煙感報警器有一天突然報警了。這讓物業工作人員緊張不已,趕到現場忙活一通,卻發現是一戶人家裝修產生的味道引發了這次報警。
酒店 客房內吸菸行為難監控
最近半年,從北京市控煙志願者暗訪結果看,本市酒店、賓館的違法吸菸投訴排名已經躍居第三位,僅次於餐館和寫字樓。
「酒店客房的控煙,真是個老大難問題。」一位酒店從業者坦言,酒店客房的私密性導致勸阻吸菸難度大大增加。客人走後,客服人員經常能發現客房中煙霧繚繞、菸灰菸蒂隨處亂丟的現象,室內殘存二手菸味道更是令人難以接受,再入住客人要求退換房間情況時有發生。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很多酒店、賓館的客房裡都會有禁菸提示,並裝有煙感報警器,但客房內的違法吸菸情況仍然幾乎每天上演。
首都大酒店相關負責人程女士表示,儘管客房裡都裝有煙感報警器,但由於單人吸菸的煙霧量沒有那麼大,加上客人可能會在吸菸同時開著窗或排風扇,所以煙感報警器往往會檢測不到。「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接到過因酒店客人吸菸導致的報警情況。」
對於在客房裡抽菸的現象,程女士表示,我們通常只能等客人離店後,對房間進行徹底清理,比如開窗通風,對容易吸附煙味、有害物質的棉製品和地毯進行清洗,並且對相關客房暫停售賣幾天,等煙味兒全部散去再重新啟用。
額外收取衛生清潔費,屬於酒店業處理違法吸菸行為的國際慣例。採訪中,香格裡拉飯店負責人表示,該酒店2016年8月開始向在客房內吸菸的客人收取500元至2000元的客房清潔費。然而,由於客房內的吸菸行為難以監控,這項措施在實行過程中並不容易,很多吸菸客人會拒不承認吸菸行為,有的還會討價還價,不肯支付客房清潔費。
賣家 煙感報警器重點探測火災濃煙
那麼,煙感報警器到底能不能檢測到菸草產生的煙霧呢?
在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煙感報警器的商家數量不少,價格在幾元到十幾元不等。很多煙感報警器都宣稱有光電傳感器或雙向傳感器,「5秒報警,快速反應」、「360度全方位探測,不遺漏任何一個角落」。有的煙感報警器宣傳海報裡,甚至就是人們手拿一支點燃的香菸放在煙感報警器下方的畫面。
然而,當記者詢問商家,在電梯、樓梯間或賓館客房裡,煙感報警器對吸菸產生的煙霧是否會報警時,得到的答案無一例外全是否定的。
其中一位商家表示,如果吸菸者吐出的煙霧直接對著煙感報警器吹,那肯定是會報警的。但是現在的煙感報警器通常都安裝在房頂上,這時人要是在其下方距離較遠的位置抽菸,報警的概率就會非常低。
「煙感報警器主要是監測火災煙霧的,並不是針對菸草煙霧的探測儀器。」另一位商家則十分乾脆地表示,煙感報警器內部的傳感器並沒有那麼敏感,吸一兩支煙的煙霧濃度達不到報警的標準。
消防部門 觸發報警跟煙霧濃度有關
「煙感報警器對香菸的煙霧應該是很敏感的,甚至有時候屋內粉塵顆粒超過一定量都會報警,更何況煙霧這麼小的微粒。」通州區消防支隊防火處宣傳科幹部祁興龍表示,一些裝有煙感報警器的公共場所,如果有人在下面或附近抽菸,都可能觸發煙感報警器,這也是為了能第一時間進行火災預警。「只要煙感報警器一響,相關公共場所的中控室或微型消防站應立即啟動火災預警處置流程。」
對於一些公共場所煙感報警器對香菸煙霧不敏感的現象,祁興龍表示,煙感報警器並不是不會報警,而是有一定機率,這也跟煙霧濃度有關。煙感報警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一些煙霧的微小顆粒進入到報警器,當氣孔感知到煙氣達到一定量之後,才會進行報警。因此,當公共場所環境空間比較大或者吸菸者的位置距離煙感報警器比較遠時,煙霧如果沒有達到相當的濃度,也可能不會觸發煙感報警器。此外,也可能存在某些公共場所消防器材設施保養不到位、使用了敏感度過低的劣質產品,或者人為將煙感報警器關閉的違法行為等情況。
消防部門提示,點燃的香菸本身就是一種明火,很多室內火災都是因為臥床吸菸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公眾要摒棄在室內公共場所違法吸菸的不良習慣;社會單位要對公共場所的消防器材、設施進行定期維護、保養,確保其靈敏、可靠,能達到火災預警的目的;此外,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控煙執法宣傳力度,讓公眾了解違法吸菸的危害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控煙新招 志願者已配備高靈敏探測器
「菸捲的煙霧中含有較多有毒有害物質,可以吸附在物質上,再揮發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在室內通風情況下,也會有少量存留,從而給人帶來二手菸、甚至三手煙的危害。」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表示,尤其是酒店、賓館的客房裡,殘留的二手菸、三手煙會影響酒店員工和其他住客的身體健康。
針對控煙工作調查取證難以及投訴巡查信息無法及時處理等問題,北京市控煙協會在市科委的支持下,研發了一種高靈敏度煙霧探測器。
張建樞介紹,這個可攜式煙霧探測器,與微電腦大小差不多,可以背挎在身上。它能通過傳感器排除油煙、霧霾,進行菸草煙霧的特異性檢測與判斷,可用於學校、醫院、會議室、辦公室、超市、酒店、網吧、休閒場所等大型公共場所的煙霧檢測。「這種煙霧探測器對菸草煙霧的靈敏度很高,當時就可以檢測出場所裡有沒有人吸過煙。」
記者了解到,目前這款高靈敏度煙霧探測器已經開始陪同本市部分控煙志願者一起上崗了。截至目前,東城、海澱、石景山、豐臺等八個區的控煙志願者隊伍已經配備了這一高科技裝備。志願者們到被舉報的違法吸菸場所現場核查時,經常會用到它。
本報記者 劉歡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