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蝨子和歷史:一部全新的人類命運史

2020-11-25 騰訊網

儘管人們時常以取笑蝨子為樂,但是在眾多重要而又有尊嚴的生物中,蝨子可謂首屈一指;儘管蝨子總不怎麼招人待見,但它給人類歷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美國傳染病研究權威漢斯·辛瑟爾在的其名著《老鼠、蝨子和歷史:一部全新的人類命運史》中進行了風趣幽默的敘述。在這個新冠肺炎肆虐的日子裡,讀來令人解頤和深思……

在傳染病面前,蝨子與人類都是受害者

蝨子同人類一樣,不幸地成為傳染病病毒的獵物。如果蝨子會害怕,那麼它們的噩夢一定是定居在被感染的老鼠或人類身上。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被感染的宿主或許尚可存活,而那些將口器插進受感染的皮膚中,吸入那些令人厭惡的病毒的蝨子,則是徹底的無藥可救。蝨子會在受感染後的第八天一病不起;到了第十天,可以說它已經是病入膏肓了;在第十一天或是第十二天的時候,它微小的身體會變得通紅,它的腸子裡會滲出血來,並最終一命嗚呼。

人類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去看待大自然的萬事萬物。對蝨子來說,人類是可怕的死亡使者。經過數個世紀的調整適應,蝨子本來過著一種相對無害的生活,卻不承想突然間晴天霹靂,一場流行病暴發了。由於它的宿主身染重疾,對它來說唯一的世界變得暗淡無光,兇險異常。如果在其不可控制的情況下,它身染沉痾的身體將會轉移到另一個宿主身上,於是病毒也會隨之轉移。然而,這並不是蝨子存心而為,它只是出於生存的本能,卻不知此時自己也已經病入膏肓。由於在傳染病面前,蝨子與人類都是受害者,所以我們對蝨子心存一點兒同情之心也不為過。

蝨子:從熱愛自由到寄生人類

蝨子也並非總是需要依靠宿主才能生存的生物。它們曾經是一種熱愛自由的生物,當其他昆蟲向它們打招呼時,它們能夠用複眼望著對方,對之報以微笑。這是比《獨立宣言》的頒布還要遙遠許久的事兒了,因為蝨子花了好幾個世紀才放棄它的個人主義。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因為我們沒有任何關於新石器時代,甚至是尼安德特時代出現蝨子的記載,因此我們也就無法追溯蝨子清晰的血統。事實上,關於蝨子祖先的問題仍然是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包括恩德萊因在內的很多飽學之士認為蝨目或吸血蝨起源於有吻目或蝽類,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它們的口器具有相似性。漢德利爾斯基教授及其追隨者對此觀點嗤之以鼻,他們認為現在的蝨子源自以皮毛為食的鳥蝨。關於蝨子祖先的問題,相關專家存在分歧。與人類的起源不同,雖然蝨子的祖先問題並不涉及宗教情感,卻也讓大家爭論不休。

博學多識的漢德利爾斯基教授的看法,似乎是相關專家最為認同的觀點。現在的蝨子,分為兩種親緣關係密切的類別,一種是食毛目,也就是咬人的蝨子;另一種是蝨目,也就是吸血的蝨子。這兩個分支可能都源自蟑螂的前身,現如今的蟑螂和白蟻就是由蟑螂的前身進化而來的。現在的吸血蝨可能源自食毛目的昆蟲——囓蟲科等翅膀較小或無翅膀的生物,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代表,就是現在最常見的書蝨了。囓蟲科生物不是蝨子的直系祖先,而只是同一個主幹上衍生出來的分支而已。

在蝨子進化的傳奇歷史進程中,一種不同於現今的蝨子,即獨自生活的蝨子的後代發現,如果依附於某些提供食宿的宿主,自己將不必從稻草、樹皮、苔蘚和地衣、腐爛的穀類和蔬菜中搶奪食物,那樣的生活不是無比輕鬆自得嗎?自然的進化似乎是謹遵邏輯的,蝨子的進化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它犧牲了自由,從此不再為食宿問題而奔波,也不會再處於鳥類、蜥蜴以及青蛙的攻擊之下,雖然可能失去了擁有翅膀的樂趣,卻從此在一片衣食無憂的領地上逍遙自在。因此,雖然它獲取食物的方法比貿易和銀行交易更為直接,且為其提供給養的對象也並非同類,但通過適應寄生生活,蝨子實現了資本家的夢想。

如此這般,寄生形式的蝨子就這樣出現了。首先出現的,可能是咬人的蝨子,也就是食毛目。此後,它們的進化演變顯示出了大自然無限的靈活性:雞蝨、鴨蝨屬鵝蝨、細鴨蝨、鴿蝨、火雞蝨、豚鼠咬蝨、馬蝨。

上面簡單舉了幾個例子。從這些或者與之平行進化的動物中,產生了我們主要關心的動物。當不滿足於皮毛頭屑一類的菜單之後,這些微小動物憑藉無與倫比的機智,發現在熱血動物的皮膚之下蘊藏著豐富的紅色礦藏——可能同中國人發明了烤乳豬一樣,蝨子們也是在不經意地一搔之後,便獲此發現。此後,他們便進化出了鑽孔和吸吮的生理結構,接著就出現了:豬蝨、狗蝨、鼠蝨、羊足蝨、貓蝨、短鼻牛蝨、猴蝨、人類的頭蝨和體蝨。

人類「親密」的夥伴:頭蝨

人類的頭蝨和體蝨是我們最關注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最為緊密,即使是現在,由於年輕人頸部與頸部相交的偶然機會,體蝨可能入鄉隨俗,與頭蝨雜交。至於陰蝨,我們就不過多敘述了,它可能是一種不同的物種,既不值得尊重,也不值得同情,甚至不必對它感到害怕。

儘管起初頭蝨是從毛皮動物身上轉移到原始野蠻人的毛髮中的,但即使從這方面來看,給予與得到似乎也並不是完全單向的。尤因認為蜘蛛猴身上的蝨子可能來自土著人;此外,他認為人類身上的蝨子與各種猴子身上的蝨子是如此的相似,以至於它們可以互換宿主而生存,卻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尤因進一步提出,在人類遠離舊大陸開拓新世界,來到熱帶美洲之後,其身上所攜帶的蝨子也隨之轉移到了當地的蜘蛛猴身上。在粗度與密度方面,蜘蛛猴的皮毛與人類的頭髮非常相似,且蜘蛛猴的血液在生理上與人類血液的相似度,遠非新世界其他種類的猴子所能企及。

權威機構已經認定,美洲的蝨子主要分為兩種,一種寄生在人類身上,另一種寄生在猴子身上。「寄生在人類身上的主要是雜交頭蝨,它們的純正品種最初是在生活於各個地理區域的白種人、黑種人、紅種人以及黃種人身上發現的。據我們所知,寄生在美洲猴子身上的蝨子,根據不同的宿主分為不同的種類,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表明宿主與寄生生物之間至少存在一個平行發展史。如果猴子身上的蝨子來自人類,那麼它們不是來自近代人類,而是來自數萬年前的人類——時間足夠長,以至於能夠發生物種分化。」

在蝨子研究方面取得傑出成就的權威人物尤因,對美洲人身上的各種各樣的蝨子進行研究之後,發現蝨子的類別與人類宿主的種族類別沒有相關性。美洲是各類人種的匯集之地,也是各類蝨子的聚集之地。尤因逐漸發現,他所面對的美洲蝨子,是不同人種身上的蝨子的混血兒。

為了科學研究,尤因曾經在美洲人的木乃伊頭皮中尋找蝨子。起初,他的搜尋沒有任何成果,原因在於儘管他在秘魯人的木乃伊頭皮上發現了很多幼蝨,卻沒能找到成年蝨子的樣本。此後通過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盧茨博士的幫助,他從二十具史前美洲印第安人木乃伊身上取得了頭皮和毛髮樣本。在其中三個樣本中,他不僅找到了幼蝨,還找到了各個發育階段的蝨子。

經過對比,他發現秘魯人的木乃伊身上的蝨子,與美國西南部的蝨子存在一些不同之處,此外,從史前木乃伊身上獲取的所有蝨子,都與從活生生的現代印第安人身上獲取的蝨子存在差別。據尤因所言,可能是由於現代印第安人曾攜帶有高加索和衣索比亞的頭蝨,現在身上存在這兩者與美洲的本土蝨子的雜交品種。值得一提的還有,美洲人的木乃伊身上的蝨子類別,與日本等地的均有所不同。

希普利告訴我們,蝨子會根據宿主的顏色調整自己的顏色以求適應,所以非洲的蝨子是黑色的,印度的蝨子是煙燻色的,日本的蝨子是黃棕色的,而北美印第安人身上的蝨子是深棕色的,因紐特人身上的蝨子是淺棕色的,而歐洲人身上的蝨子則是髒灰色的。

雖然證據有待進一步完善,但史前美洲蝨子的特徵,與中國人身上的頭蝨以及阿留申群島上因紐特人身上的蝨子非常相似——這進一步為亞歐民族穿越白令海峽的大遷徙提供了論據。

從頭蝨到體蝨:當裸體的人類穿上衣服

當裸體的人類開始穿上衣服的時候,頭蝨的源頭之處便衍生出了另一支脈——體蝨。

原始人類身上並不存在體蝨。隨著宿主的日趨文明化,蝨子也取得了進步,開始將卵繭粘在人類衣物的纖維上,而不是粘在身體的毛髮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自身的安全和提高了活動能力。

在頭蝨發展為體蝨的進程中,出現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習性變化。蝨子通常不會出現在皮膚上,除非是在進食的時候;這些昆蟲一般待在內衣裡與人類的身體保持接觸,即使在進食時,它們的腿部也依然附著在衣物的纖維上。受孕後不久,母蝨就開始產卵,每天大約產五個卵或者更多,一直持續大約三十天。這些卵會通過一種膠合劑物質附著在衣物的纖維上。根據不同的溫度,卵的孵化周期也各不相同。在人類的正常體溫之下,孵化可能會在一個星期以內完成,如果卵被反覆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或孵化溫度被控制得比較低,那麼孵化的過程可能會超過一個月。

破卵而出之時,幼蟲會表現出強烈的進取心。首先,它會掀開一個小小的殼蓋,通過這個空隙,它第一次感受到自由的精彩。這個洞還太小,無法使它破殼而出。這隻小動物非常聰明,它開始從前面吸入空氣,然後從後面排出,如此這般逐漸增大卵內的壓力,直至最終破殼而出,來到這個偉大的世界。此時,一隻幼蝨誕生了,它具有和它的父母一模一樣的完美形象。然而,如果這時的它得不到餵養,它就會在一到兩天之內死去。反之,它將順利蛻皮,在四到七天的時間裡,進入幼蟲生長的第二階段,然後通過類似的過程進入幼蟲生長的第三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除了兩性之間的交配權以外,它將享有蝨子一族的所有特權。只有在破殼而出的兩到三個星期以後,它才能長成一個性成熟的蝨子。但是一旦到了那時……喔,天吶!

本文摘自:《老鼠、蝨子和歷史:一部全新的人類命運史》

作者:【美】漢斯·辛瑟爾

重慶出版社

2019年版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五本科學書,了解時代的危機和出路
    甲流、伊波拉、SARS,這些病毒讓人類措手不及,它們本來只攻擊蝙蝠、老鼠或鳥類等,怎料自然演化無意之間將人類寫進了病毒的黑名單。儘管疫苗不斷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讓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們的防線。這本書會讓你重新理解病毒與人類的關係,認識人類在萬物中的位置。
  • 我們人類到底是什麼時候穿上衣服的?解答這個問題的居然是蝨子
    因為這是人類文明的標誌性事件:一群赤果果、光條條的猴子,是什麼時候徹底脫離了「猴性」,向另一個物種演化進發的?我們都知道,時間越是久遠,找證據就越難。刑偵如此,歷史研究者也是如此。這個困擾人類學家的歷史遺留的重大問題有了轉機。一個叫馬克·斯託金的德國遺傳學家,一天,他兒子的老師說學校裡有孩子頭上長了蝨子,讓家長們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他注意到了老師的一句話:蝨子離開人體24小時就不能存活。斯託金就想,既然蝨子跟人體的關係如此密切,那麼,我能不能用蝨子的DNA來研究人類的歷史呢?
  •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男女老少都生了蝨子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前,蝨子生在所有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年輕人身上,其中一些人還長著跳蚤,上世紀代末以來,蝨子基本上從人體內消失,現在蝨子基本絕跡。首先,蝨子從哪裡來?蝨子也有很強的傳染性,可由貓、狗、老鼠、豬等動物傳播,具有較強的休眠能力,他們一兩年內不能餓死,當他們看到他們可以吃的時候,他們馬上又開始生長了。蝨子的產生應該類似於其他動物和人類的歷史,伴隨著人類的出現,但是現在在洗滌化學品出現之後,蝨子就消失在人體的這一部分。
  • 小時候幾乎人人都長的蝨子,都去哪裡了呢?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目標也從以前的追求溫飽變成了現在的追求精緻,蝨子也就慢慢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所以對於後來出生的90和00後來說,蝨子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微型生物。什麼是蝨子?蝨子是專性寄生蟲,主要寄生於恆溫動物的外部,鳥類、貓狗等哺乳動物都是它的寄生目標,當然也包括人類。
  • 30年前男女老少都有蝨子,現在怎麼沒有了?蝨子是哪來的?
    說起頭蝨,大部分小夥伴應該都有印象,小時候總是抓不乾淨,好不容易洗澡換衣服消停幾天,和同學玩幾天又渾身發癢了!現在頭蝨幾乎絕跡,我們正在享受社會進步打來的福利,但在幾百年前,歐洲即使皇室也無法杜絕蝨子的瘋狂蔓延,甚至互相抓蝨子成了一種社交禮儀!
  • 30年前男女老少都有蝨子,現在怎麼沒有了?蝨子是哪來的?
    現在頭蝨幾乎絕跡,我們正在享受社會進步打來的福利,但在幾百年前,歐洲即使皇室也無法杜絕蝨子的瘋狂蔓延,甚至互相抓蝨子成了一種社交禮儀!頭蝨和蝨子的前世今生其實蝨子的種類很多,人體和哺乳類動物身上都有大量寄生,不過本文主要說寄生人體的三種,一般人體上寄生的蝨子有體蝨、頭蝨和陰蝨,很多朋友經歷的應該是頭蝨!
  • 40年前大多數農民身上有蝨子,為什麼現在沒有了?蝨子從哪裡來
    不過有的人分不清跳蚤和蝨子,覺得這兩種差別不大,實際上光是從外觀上看它們就長得不一樣,雖說個頭都跟芝麻粒似的,不過這兩種蟲子都會吸食血液,咬的人渾身發癢,讓人十分討厭。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頭上有蝨子的話,頭髮的根部往往會有極小的白色小點,跟頭皮屑似的,實際上那就是蝨子的卵。只是頭皮屑撥兩下就下來了,但是蝨卵可是會緊緊的吸附在頭髮上,很難弄下來。這其實也是一種疾病,叫頭蝨病,一旦有一個人頭長了蝨子,接觸的時候就會傳給其他人,那時候農村大家都混在一起玩,一來二去的大家都被蝨子「纏上」了。
  • 《貓和老鼠》的表情包很歡樂,但它真的不是一部喜劇
    早期《貓和老鼠》的成功,可以說是歸功於美術和音樂兩大藝術的結合。而《貓和老鼠》中引用了眾多世界級的經典音樂,諸如華格納、蕭邦、柴可夫斯基和貝多芬等大師創作的名曲比比皆是。不僅僅是一部喜劇動畫相信曾經在電視機旁邊看著《貓和老鼠》憨憨大笑的你早已踏入了社會
  • 為何30年前男女老少都有蝨子,現在沒有了?蝨子是哪裡來的?
    它們都是靠吸食人類的血液維持生命。在那個時候,儘管你保持著衛生和清潔,蝨子好像消除不盡一樣,只要稍微不注意,就會發現他的存在,據說如果用手把蝨子抓破,還有可能會傳播一些疾病。,身體是白色的,喜歡隱藏在人類貼身內衣的線頭內。
  • 過去農村幾乎人人都有蝨子,現在怎麼沒有了?蝨子是哪裡來的?
    蝨子的產生蝨子又分為頭蝨、體蝨和陰蝨,這三種蝨子在120萬年前是一家,後來人類逐漸褪去體毛,又沒有穿上衣服,寄生在人體頭部上的蝨子和陰部的蝨子無法在光滑的人體上生存,所以兩者逐漸產生生殖隔離。再加上在農村中人們每天都要和動物打交道,容易造成動物身上的寄生蟲傳播到人身上,比如:跳蚤、蝨子等。但現如今,很多人都居住在城市中,雖然一些人會養寵物,但也會定期為寵物驅蟲,減少動物攜帶寄生蟲的可能,由此也杜絕了人類被寵物傳播寄生蟲。
  • 從人體上的蝨子推測,人類何時脫去的長密體毛
    多數靈長類身上只有一種蝨子,人類身上卻有三種:頭蝨、體蝨和陰蝨。由人類DNA的研究得知:黑猩猩和人類的祖先在約6百萬年前分枝,而大猩猩與黑猩猩/人類的共同祖先則在約7百萬年前分枝。另外根據寄生蟲學者的研究:黑猩猩蝨與人類頭/體蝨的共同祖先在約640萬年前分枝,而大猩猩蝨與人類陰蝨的共同祖先則在約330萬年前分枝;而且,Pediculus屬和Pthirus屬的蝨子的共同祖先是在約1300萬年前分枝,早於大猩猩與黑猩猩/人類的分枝約6百萬年。
  • 蝨子的故事
    而做賊的大都是貧窮潦倒,無法生存的人,或者是一些胸懷鬼胎、好吃懶做之徒,還有一種就是逼上梁山的英雄,他們在人世依靠正常的生存法則,已經無法維持和維護生命,只好落草為寇,擔著賊的名聲,過著褲帶上別著腦袋的營生。而蝨子作為堂堂七尺之軀的人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蟊蟲而已,但是,它用鍥而不捨的毅力,摧毀了人類的忍耐,才讓人感覺愈發的心煩意亂,有狠無處使,有氣無處出。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人類歷史的說明書
    人類的迅速崛起,簡直不可思議,我們曾是像老鼠一樣不敢暴露、像羊一樣無力、像所有動物一樣苦苦掙扎在食物鏈上的「普通動物」。人類,曾是一種沒有什麼特別的動物。有人曾將宇宙出現至今比作一天,而人類的出現,不過是在這最後一天的最後一秒,但卻就是在這最後一秒,人類發生了大的「質變」,學會了運用宇宙規律,學會了用火,學會了將手伸向外太空,人類這個「普通動物」用雙手構建了一個宏偉藍圖。
  • 蝨子和蟣子,曾經的痒痒
    我已有23年未見過蝨子了自從1997年12月我與它分別後蝨子和它的一群叫蟣子的小兄弟阿媽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我和它在一塊玩而且阿媽的招數很多,讓蝨子防不勝防是用竹子或者木頭製作的梳頭用具中間有梁,兩側有密齒這貨本事大,能從細絲上把塵埃箅下來箅子的梳頭功能主要是刮頭皮屑和藏在頭髮裡的蝨子和蟣子
  • 童年窘事--捉蝨子
    蝨子有著古老的歷史,大概始有人類便有蝨子在人體開始了寄生生活。從歷代古詩中可尋覓到蝨子的蹤影,如曹操的《蒿裡行》中就有「鎧甲生蝨蟣,萬姓已死亡」的描寫。民間俗語也說「皇帝身上還有三個玉蝨子,更何況庶民百姓」。
  • 盤點18部關於老鼠的電影,每一部都是滿滿的童年記憶!
    該劇主要講述了背負「小偷」罵名的老鼠舒克和老鼠「貝塔」,分別開著飛機和坦克幫助其他人,克服各種困難,團結合作,戰勝海盜,最後保衛了人類和平的故事。3、小白鼠出處:彩色動畫【邋遢大王奇遇記】《邋遢大王奇遇記》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1987年攝製的一部彩色動畫作品。
  • 知青往事:捉蝨子
    讓我們一起傾聽知青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原標題:《知青生活趣事五則》 作者:李小芹捉蝨子書載:蝨子,昆蟲綱,蝨目,寄生於人和哺乳動物的體表,吸食血液,並能傳播疾病。蝨子種類甚多,如人蝨(有頭蝨、體蝨)、牛蝨和馬蝨等。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沒有見過蝨子,我長蝨子的經歷也要追溯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
  • 以前農村人容易長蝨子,小小蝨子怎麼去除?有沒有去除蝨子的措施
    還記得小時候,只要有一個人長了蝨子的話,那麼學校整個班級還有家裡人都可能會傳染。蝨子可以通過近距離接觸、衣服接觸等方式傳播,藏匿在人體表面和衣物當中,它們會以人的血液、毛髮和皮屑為食。當蝨子分泌的唾液進入到人體肌膚的時候,就會產生瘙癢或者紅腫等現象,人在抓癢過程中不小心抓傷皮膚就可能導致皮炎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