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中國有哪些主要地震帶?

2021-01-13 老司機看天下

地震是地球上無法避免的事情,地球上有很多地震帶!

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中國的主要地震帶有哪些。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北地震區

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

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5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

(2)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地震帶。。

(3)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

(4)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

青藏高原地震區

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四川龍門山地震帶

四川龍門山位於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廣元市、都江堰市之間。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龍門、茶坪、九頂等山。

南北地震帶

從中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帶,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簡稱南北地震帶。

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

環太平洋火山

分布於瀕臨太平洋的大陸邊緣與島嶼。從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開始,向南經南美洲南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到南喬治亞島;向北經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到日本群島;然後分成兩支,一支向東南經馬裡亞納群島、關島到雅浦島,另一支向西南經琉球群島、我國臺灣、菲律賓到蘇拉威西島,與地中海--印尼地震帶匯合後,經索羅門群島、新赫布裡底群島、斐濟島到紐西蘭。其基本位置和環太平洋火山帶相同,但影響範圍較火山作用帶稍寬,連續成帶性也更明顯。這條地震帶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幾乎所有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

地中海

西起大西洋亞速爾群島,向東經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國西部和西南部邊境、經過緬甸到印度尼西亞,與環太平洋地震帶相接。它橫越歐亞非三洲,全長2萬多公裡,基本上與東西向火山帶位置相同,但帶狀特性更加鮮明。該帶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淺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洋脊地震帶

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軸部,均為淺源地震,震級一般較小。

此外,大陸內部還有一些分布範圍相對較小的地震帶。如東非裂谷地震帶。我國鄰近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印尼地震帶的交接地區,地震頻繁。歷史上以及近期都發生過破壞性地震。如1966年邢臺地震,1973年甘孜地震,1975年海城營口地震,1975年溧陽地震、爐霍和道孚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雲南昭通地震,1977年溧陽地震。這些地震除發生在溧陽的兩次地震略低於7級外,其餘均在7級以上 。


相關焦點

  • 山東威海乳山發生3.0級地震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據記者了解,在今年5月22日,威海文登曾發生過4.6級地震。從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渤海海域附近的歷史地震分布圖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有10處地點發生過3.0級以上的地震。 山東威海乳山市發生3.1級地震 地震帶分布圖詳解6月9日晚22時29分,在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北緯36.8
  • 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圖)
    圖為中國主要地震帶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8年第6期)  中國以佔世界7%的國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  以地質學家的專業眼光來看,這卻是毫不意外:地震是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的。在中國,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
  • 河南周口今晨發生4.3級地震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地震位置示意圖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3月8日0時19分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扶溝縣、西華縣交界(北緯34.0,東經114.6)發生4.3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公裡。 河南周口市發生4.3級地震 鄭州商丘等地有震感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 讀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尋找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較低的地區
    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情況地震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地球的板塊運動而造成,由於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世界主要地震帶分布圖我國就是一個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從防災減災的角度,我們就通過讀「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
  • 中國主要地震帶及歷史震中分布圖(組圖)
    圖為中國主要地震帶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他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佔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中國人常為「我們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這7%的國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世界上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
  • 新疆巴裡坤縣發生5.3級地震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新華網烏魯木齊2月10日電(記者杜靜、劉兵)2月10日2時57分,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發生5.3級地震,當地政府已派出人員前往地震災區查看,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報告。記者從哈密地委了解到,此次5.3級地震發生在巴裡坤縣三塘湖鄉老爺廟口岸邊境線一帶,巴裡坤縣城有輕微震感,三塘湖鄉和震中附近邊防哨卡震感強烈。
  • 中國百年大地震概覽,中國地震帶詳細分布圖
    地震成因:地震主要是由地質運動,火山爆發及巖層塌陷等活動造成的。這主要取決於當地的地質特點,例如河北邢臺地區,大約一百年為一個周期。當然,有很大一部分地震的發生是具有偶然性的,目前科學家還不能完全預測地震的發生。中國大陸東部地區,由於位於亞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質活動比較活躍,地震活動周期大約300年左右。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
  • 廣西平果8日發生3.1級地震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當晚9時,記者致電百色市地震局了解到,8日晚7時2分,平果縣發生3.1級地震,初步測定震源在平果縣城北部的新安鎮,此外馬頭鎮、太平鎮、果化鎮、海城鎮、坡造鎮等五個鎮的部分村屯有震感。而市地震局暫時沒有接到震區有人員傷亡的報告,工作人員正在密切跟蹤震情,加強震區監測工作。記者向廣西地震局了解到,當晚除平果外,其他區域沒有反映有震感。
  •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 快來看,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出爐 你在的城市安全嗎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中國地處世界上兩個最大地震集中發生地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在我國發生的地震又多又強,其絕大多數又是發生在大陸的淺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裡以內。
  • 山東威海乳山市發生3.1級地震 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中新網乳山6月10日電 (焦東)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6月9日晚22時29分,在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北緯36.8度,東經121.7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此前的5月22日凌晨0時5分,在與威海市乳山市毗鄰的威海市文登區發生了4.6級地震,致使威海以及威海附近的煙臺、青島等地均有明顯震感。
  • 山東龍口附近海域發生4.0級地震 詳解地震帶分布圖
    部分煙臺市民開始有恐慌情緒,感覺會不會有更大地震發生。對此,青島市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根據大震發生周期,山東近期不存在大震可能性。另外,朋友圈消息不一定準確,請市民不要誤聽誤信。「山東發生7級地震」說法不可信朋友圈消息稱:「地震專家預言,年內中國將可能發生7級以上地震。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你的家鄉在地震帶上嗎?
    所有地震帶分布:中國強震地震帶分布:中國火山/地震帶分布:中國強震地震帶分布: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中國的臺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
  • 河北唐山4.8級地震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記者在北京的工作單位有輕微震感。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臺灣 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
  • 全球及中國地震帶分布 廣州在地震帶上嗎(圖)
    大的板塊有六個,它們是: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邊界上,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  經科學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  1.
  • 從濟南地震 看中國地震帶分布
    從濟南地震看中國地震帶分布濟南地震臺網,2020年02月18日17時0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發生M4.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濟南居民明顯感到3-4秒的震動。透過這張中國地震帶分布圖,我們可以看到,濟南並不處在地震帶上,而且自身地下無大活動斷層,所以不具備產生高級別大地震的條件。
  • 湖北南漳發生3.0級地震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圖)
    人民網湖北南漳4月19日電 經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18日15時32分,南漳縣(北緯31.7°東經111.7°)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經初步了解,震中所在地位於該縣薛坪鎮順流村,周邊村有明顯震感,無人員傷亡及房屋倒塌等情況。    災情發生後,南漳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工作專班,迅速趕往震中所在地薛坪鎮順流村核查災情。
  • 石家莊地震帶分布圖及歷史上石家莊地震
    地震,簡而言之就是地面震動,但完整的解釋應該是指在地球內部某處激發的能量波,向上傳播到地面時因受阻而快速釋放能量,造成地面振動、晃動或破裂的現象。也就是說,一次地震產生過程由三個階段組成:能量激發、能量傳播和能量釋放。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前兆稱為地震的宏觀前兆,簡稱宏觀前兆。比較常見的有,水位、水質異常,動、植物的習性異常,電磁場異常等。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快看看你家在哪?
    1900年以來,中國死於地震的人數佔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0%以上。那麼,為什麼中國發生地震的頻率這麼高?         中國地處世界上兩個最大地震發生地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中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等的擠壓,地震斷裂帶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