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蜜蜂分蜂了其他工蜂跟不上蜂群是不是會返回老巢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具體的情況來分析,如果這個過程沒有經過人為的幹預,通常蜜蜂分家並不會出現其他蜜蜂根本上的情況,但是如果這個過程中經過了人為的幹擾,具體蜂群是返回原巢還是跟隨蜂王,需要看人工幹預的具體情況,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為什么正常情況下不存在其他工蜂跟不上?
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出現蜜蜂自然分蜂,蜜蜂飛行的整個過程是比較嚴謹的,而且每個步驟都注重蜂群的一致性。比如蜂群飛出巢門以後,並不是直接就飛走了,而是在蜂場附近結團,這個位置距離原來蜂群的位置並不遠,對於這個結團來說,雖然在蜜蜂生物學的研究上認為是蜂群對新的住址的選擇,但是也是檢查蜂王是否在蜂團中的一個過程,如果蜂王沒有跟隨這些蜜蜂一同分蜂,則蜂群分蜂失敗。
蜜蜂的自然分蜂結團,只有在蜂團中有蜂王的情況下才能完成,然後對新的住址進行選擇,同時蜜蜂分家時的結團,也相當於是蜜蜂離開蜂箱後的第一個結合,所以這個結團的過程,實際上其他沒有跟上的蜜蜂,會陸續到這個蜂團上集結,因為首先到達蜂團的蜜蜂,會通過發臭的方式吸引沒有集結的蜜蜂,這個過程長達幾個小時,並不會有蜜蜂會被甩掉。
在蜜蜂找到新的住址,離開的時候也是一樣,飛行的蜜蜂速度往往不是很快,而且是成蜂雲狀的飛行,蜜蜂始終是在一起的,到了新的住址以後,蜜蜂同樣通過發臭的方式吸引吸引飛得慢的蜜蜂,同樣不存在有蜜蜂被甩掉的情況。
人工幹擾導致工蜂根本上
由於現在蜜蜂進行了人工養殖的比較多,反而在人工養殖中出現在蜜蜂分蜂的時候有點工蜂跟不上的情況比較多,比較常見的是我們有的養蜂人對蜂箱上了防逃片、還有就是我們收捕分蜂團的時候。我們來看看這兩種情況下跟不上的工蜂最後去了哪。
①上了防逃片:如果是我們的蜂箱上了防逃片,這種情況下,蜂王由於個頭比較大,工蜂先飛出了巢門,然後尋找地方集結,進行集結檢查蜂王這個過程,很顯然,由於蜂王沒有飛出蜂箱,工蜂無法檢查到蜂王的存在,這就會導致分蜂失敗,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些飛走的蜜蜂又飛回原來的蜂群。
②蜂群被收走:如果我們是發現了一群分蜂的蜜蜂,在某個地方結團了,然後我們準備好蜂箱之類的收捕了這個蜂群,相當於就是這個蜂群中有蜂王存在,而且已經完成了飛出蜂箱的集合,突然我們把蜂群收捕了。
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蜜蜂被甩掉,一部分是飛出去尋找新的住址的偵察蜂,另外一部分是我們收捕蜂團的時候留下的蜜蜂,在我們把較多的蜜蜂帶走以後,蜜蜂結團的位置會留下一部分的蜜蜂 ,這些蜜蜂實際上相當於結團以後發現蜂王不在的蜂團,所以這些蜜蜂最大的可能就是回到原來的蜂群中,當然,如果我們收捕蜂團的時候,蜜蜂就地養殖,一般在我們過箱以後蜂群中的工蜂會通過發臭吸引其他工蜂,如果被吸引到,則進入新的蜂群,如果沒有被吸引,則回到原來的蜂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