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推薦】起底浮來山,大有來頭

2021-01-19 日照旅遊信息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位於山東歷史文化名城莒縣城西9公裡處的浮來山,雖海拔僅298.9米,但由於有「天下銀杏第一樹」,中國第一部文學批評理論專著《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晚年曾居此校經,是山東省第四個省級地質公園,而名揚中外,成為一座即「有仙」又「有龍」的文化名山。

浮來山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莒縣、沂水、沂南三縣交界處。主峰有三座,佛來峰在北、浮來峰在西、飛來峰在東南,呈三足鼎立之熱,皆屬莒縣管轄,最高處海拔298.9米。保護區主要劃定的地質遺蹟和人文景觀集中的三峰周圍。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說,浮來山地處沂沐斷裂帶的中部,其東西兩側,分布著昌邑——大店、安丘——莒縣、沂水——湯頭、 唐阝吾阝——葛溝等四條地質大斷裂。浮來山所在的汞丹山隆起區,是膠南隆起區和魯東隆起區的分界線。構成浮來山山體的巖石,主要是石灰巖和砂、頁巖。如果在灰巖發育的地區,浮來山的石灰巖根本不足掛齒,但在這一地區卻成為稀有現象。因為不僅在浮來山以西30千米以內沒有石灰巖,而且由此向東根本就不會再見到石灰巖。所以古人將其命名為浮來、飛來,還是有點科學道理的。

據地質專家介紹,大約在四、五億年之前,這一帶還是汪洋大海,和其它地區一樣,這裡也形成過層層疊疊、漫無邊際的沉積巖(石灰巖即其中一種),後來隨著地面抬升,海水退去,在十分漫長的地質作用下,那些暴露在陸地的沉積巖,絕大部分被剝蝕的蕩然無存。但是,因為一個非常偶然的地質事件的發生,突然改變了浮來山一帶的沉積巖的命運。那就是在浮來山的東西兩則,同時分別發生了南北走向的地殼斷裂,而被這兩條斷裂切下來的地殼,隨之沉了下去,並由此躲過了被剝蝕的厄運得以保存下來。再後來,在地殼的繼續變動中,那塊曾經沉下去的地殼,又在汞丹山隆起時,被抬出了地面,於是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由石灰巖等構成的浮來山。由於抬升時東西兩側「用力」不均,西側的升力大於東側,又使本來呈水平狀的巖層向東發生了傾斜,因此浮來山的巖層如今是近乎直立的產狀。

浮來山是一座非常古老的文化名山,東距莒國故城(今莒縣)9千米,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期。周武王十三年(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封少昊之後茲輿期於莒。當時莒國的一位國君死後就葬於浮來山東北麓,即我們現今看到的浮來山八景之一莒子墓。著名的史籍《左傳》記載了春秋時期,魯國國君魯隱公和莒國國君莒子在浮來山執手結盟、共倡和平的史實[(魯)隱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浮來」]。據《續高僧傳》記載:晉太元(公元376—398年)間,高僧竺法汰背銅佛來此山住錫立寺,據此可以斷定浮來山是北方佛教禪宗最早的傳入山林之一。


在文學史上,浮來山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我國第一部文學評論巨著《文心雕龍》作者劉勰的故居定林寺就在佛來峰下。該寺始建於南北朝,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總共三進院落,南北長95米,東西寬52米,自前向後,依次是大雄寶殿、校經樓、三教堂等。山東省政府於1977年將定林寺劉勰故居,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勰,字彥和,東莞莒人」(《梁書》),生於公元465年,死於532到538年。37歲時,完成了「體大慮周」「文犀駭目,萬舞動心」的曠世之作《文心雕龍》,晚年出家,法號慧地,棲息定林寺,埋頭校經,圓寂後,葬於寺西塔林。校經樓即當年劉勰校經藏書之所,該樓為硬山雙層建築,原名毗盧閣,清同治十三年易現名。1962年,為紀念《文心雕龍》成書1460年,郭沫若親題「校經樓」並勒石以志。如今校經樓已經闢為劉勰研究資料中心,內陳劉勰塑像,生平介紹和「龍學」研究著作等。其光輝思想歷經1500年仍青春永駐,人們把《文心雕龍》和劉勰,稱為浮來山人文意義上的「龍」和「仙」,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定林寺內,更能稱「仙」的是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天下銀杏第一樹」。此樹高24.7米,幹圍15.7米,蔭及近二畝,清順治甲午(公元1654年)莒州太守陳全國詩曰:「大樹龍盤會諸候,煙雲如蓋籠浮丘。形分瓣瓣蓮花座,質比層層螺髻頭。史載皇王已廿代,人經仙釋幾多流。看來今古皆成幻,獨子長生伴客遊。」銀杏王雖歷三千年,至今仍枝繁葉茂碩果纍纍,堪稱天下奇觀。

定林寺前的怪石峪,刻有「象山樹」三個篆字,落款「隱士慧地題」,傳為劉勰親筆,解放後建六角亭護之。亭南立有郭沫若所題「文心亭」石碑。關於「象山樹」的含義有兩種解釋,一說定林寺內銀杏樹大的象山;另一種說法是三字各有所指:「象」(同「像」)指寺內佛像,「山」指浮來山,「樹」當然就是銀杏王了,若按後一種解釋,則浮來山的最主要的景觀都囊括在三字構成的畫圖中,足見書家之立意不凡。文心亭周圍還有不少古人題刻,供遊人觀摩欣賞。

換個角度審視浮來山,我們可以發現,在地質科學研究、地質教學、地質旅遊和地學科普等方面的價值,較之人文景觀,毫不遜色,我們不妨稱之為「科學美」。進一步說,浮來山甚至可以幫助人們閱讀地球、閱讀巖石。

如果把浮來山的三座峰巒比作千層餅狀的三個麵包,而麵包的皮膚又被自然老人的巨手剝掉了,那麼,我們看到的是由厚薄不等、層層疊疊的巖石構成的山體。這些巖石地層,由西向東(未傾覆前是由下向上),越來越年輕,其中的晚輩是形成於4億年左右的奧陶紀灰巖,位於浮來山東坡;它們的祖輩——震旦紀土門巖群,伏在浮來峰西坡山腳處;倆者之間,承上啟下的則是寒武紀頁巖和灰巖。

浮來山地質遺蹟保護區的主要自然景觀,大都集中在定林寺附近。從山東坡進山門坊,沿松柏相擁的大道傍峽谷右岸,上行約千米,飛來、佛來二峰南北相對而立,夾在中間的是浮來八景中的清泉峽和怪石峪。定林寺便坐落在清泉峽水陰、佛來峰山陽的高坡上。


從門前向南,跨過古藤纏繞的柳橋,便踏進了怪石峪林林總總的怪石之中,但見濃蔭蔽日的墨松裡,或伏或立、或挺或扭的青灰色奇石,有的如臥地反芻的老牛,有的似臨澗飲水的小羊,有的象猛虎,有的賽醒獅,有的象面容慈祥的老者,有的如珊珊學步的孺子……,真是千姿百態,目不暇接。難怪古人贊道:「具體渾成側佛鬼,一拳縮小岱恆嵩。」清泉峽在怪石峪東面,石隙中湧出的泉水,連同上遊來水,在這裡匯集成譚,把峽谷中茂密的竹林滋潤的蒼翠欲滴。這裡最堪稱奇的景觀是仙書石,即在一塊布滿青苔的石板上,有天然形成、體兼行草的「清泉澗流」四個遒勁的大字。用地貌學的觀點來看,怪石峪和清泉峽一帶,是一處典型的巖溶(喀斯特)地貌景觀。形成於寒武紀的張夏組厚層灰巖,向東傾斜幾近直立狀,從三面山坡上流下來的降水,帶著空氣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帶有碳酸離子和氫離子的溶液,沿著具有可溶性的石灰巖孔隙和裂隙,經過持續不斷的溶蝕作用,便形成了溶溝、石牙、溶洞和巖溶泉水等巖溶地貌。怪石峪的怪石,就是地貌學所說的石牙,正是由於巖溶作用的精雕細鑿,才使這些石牙具有了很強的觀賞價值。清泉峽的仙書石,同樣是巖溶作用的傑作。灰巖中一些抗溶蝕作用較強的成分,在溶蝕中形成細小的石牙和溶溝,而這些突出的石牙又恰好排列成「筆劃」於是就成了「仙書」。


至於「書」什麼「字」,則純屬巧合。古人認識到「仙書」系石之筋文構成」(《重修莒縣誌》),應該說已經非常接近科學了。怪石峪西側,直立的山巖下面有一個山泉,叫臥龍泉。泉池呈正方形井狀,泉口不足一米,豐水季節,泉水漫溢,旱季不枯。泉水硬度較大,將鎳幣輕輕置於水面,能漂浮數分鐘方沉。南側泉壁下方,砌一尊雕鑿精細的龍頭,「龍顏」面向東方,左面與泉壁垂齊,僅能看到的它的左臉、左眼和向後飄拂的龍鬚。傳說若干年前,泉內生存一種頭生雙耳的「龍魚」(學名鰻鱺),因生於莒地,故名莒龍。後因環境變遷,龍魚絕跡。自此,取名臥龍泉,以警示後人保護生態環境。臥龍泉西北方數十米處,還有一泉,叫救生泉。據載,清鹹豐初年,捻軍過莒,鄉民避亂於浮來山,因人多泉寡,飲水奇缺,幸有略識風水者,掘地尺許而現清泉,救了眾生。亂後遂將此泉名為救生泉。從臥龍泉和救生泉旁出露的巖石地層判斷,兩泉生成於寒武紀饅頭組砂頁巖中,從南北兩側山坡上滲入地下的降水,沿著巖石層理,向下運送,在這裡遇到新裂構造,原來的地下水通道被破壞,於是溢出地表,行成了裂隙泉。

在定林寺後面的佛來峰向陽坡上,有一條天然造就的通衢大道——「神仙路」,路面被雨水衝刷的乾乾淨淨,寬敞明亮,不生雜草,行人走在上面,非常愜意,防滑效果還不錯。仔細觀察,路面縱向排滿很細的石條,據說在「路」旁的山坡上,經常有人揀到燕子石。其實這是一條巖層直立的頁巖出露帶,燕子石中的「小燕子」,便是6億年前生存於海中的三葉蟲的骨骼化石。地質工作者根據這些巖層的厚薄和古生物的種類,可以判斷這些巖石形成時海水的深淺、波動情況和年代。


考察了這些景觀之後,可以回過頭來再從地質背景上,研究一下「天下銀杏第一樹」的長壽原因。銀杏,又名白果樹、公孫樹,銀杏科,是和恐龍同一時代的生物,因此被稱為活化石。除了物種本來具有生長慢、壽命長的特性外,浮來山銀杏王能經歷三千年風雨而今仍枝繁葉茂,也與特殊的地質背景有關:一是地處三山環抱之中、避風、向陽、冬暖夏涼,氣候適宜;二是生長在與怪石峪、臥龍泉等地貌和高度相同的灰巖溶蝕階地上,土壤厚實、肥沃,養分充足;三是基底巖石(頁巖、灰巖)的產狀,決定了它既可以從高處源源不斷的向銀杏樹輸送水分和養分,又不至於太澇和太旱。以上幾種地質因素和其它各種因素結合起來,形成了優良的生態環境,於是造就了這一世界之最。

浮來山還有一處以龍命名的景觀,這就是飛來峰頂端東坡的雲龍崖(又叫蟠龍巖)。該崖(巖)分上下兩道,南北長近百多米,每道高兩米多,恰似兩條繡花絲帶,束在飛來峰的額頭上。從稍遠處看去,崖面上的圖案,既象大腦回紋,又象堆在一起的豬肥腸,在近處觀察,又會發現,這些「回紋」和「肥腸」並不連續,而是分成若干形態各異的「段」或「團」,「段」的長短幾十釐米不等,「團」的大小,有的似碗,有的象盆,一律呈灰褐色。關於雲龍崖的形成時間和形成原因,當地百姓中流傳著不少神話傳說,但是都不能用唯物主義的觀點作出科學的解釋。地質專家告訴我們,所謂雲龍崖,也是一種巖溶現象,只不過這層灰巖形成的海洋環境和地質時代,與怪石峪的灰巖不同,後者形成的早,海水深而靜;前者形成的晚,海水淺而且動蕩不寧。雲龍崖的灰巖,在先期形成尚顯「幼稚」的時候,被外力擊碎甚至搬運過,後來再次發生沉澱和膠結。當這層灰巖被「抬」出地面後,沉澱和膠結晚的部分抗風化力弱,便在溶蝕作用下形成了小溶溝,那些相對老的「碎塊」,就突出為小石牙了。在雲龍崖的一處巖石斷面上,有著「年紀」更大的砂巖碎礫膠結在灰巖之中。在飛來峰的南端,有風化的花崗巖露頭,說明曾經發生過巖漿侵入活動。


在其他遊客看來可能無趣的現象,在地質學家的眼裡,卻有可能成為「至寶」。浮來峰西坡的震旦紀土門群巖石地層標準剖面,就是這樣一處常人看似「無趣」的地質現象。在這裡的一條山溝中,分布著一些南北走向、厚薄不等、垂至於地表的巖層,看上去連荒草都不多生,但就是這裡,不僅完整保存和出露了震旦紀土門群中的黑山官莊組、二青山組、佟家莊組、浮來山組、石旺莊組等五組巖石地層,而且是浮來山組地層的建組層型剖面所在地!出露如此完整、連續的土門群地層,不僅在山東省獨此一處,就是在華北地區也不多見。加上這地層傾角大,便於觀察比較,理所當然地成為研究土門群地層的理想剖面。其中石旺莊組灰巖中普遍發育的「樹枝狀」、「蠕蟲狀」碳酸鹽泥晶細脈,以實物形態記錄了距今6億年左右發生的地震事件,是研究古地震十分難得的依據。

正是這些獨特的地質遺蹟,才使浮來山具有了「地質教學天然課堂」的美譽。

相關焦點

  • 日照最受歡迎的3大風景區,均為國家級別,一個藏有「世界紀錄」
    而山東的日照,就是一個被遊客忽視的地方。在山東的日照,有著非常多的旅遊景區。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日照。日照最受歡迎的3大風景區,均為國家級別,一個藏有「世界記錄」,這究竟是日照的哪些景區?第一個日照最受歡迎的景區,就是位於山東省日照市的,九仙山風景區,國家級4A景區。是日照著名自然風光景區。
  • 莒縣浮來山天下第一銀杏樹的神話傳說(組圖)
    莒縣浮來山天下第一銀杏樹的神話傳說  中國網山東日照6月5日訊(韓潔如 通訊員孫緒民 張安慶 王世鋒)凡是到莒縣浮來山定林寺見過樹齡4000餘年的「天下銀杏第一樹」的遊客,都會驚嘆於大自然的造化,這棵古銀杏樹之所以能長壽不衰
  • 日照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日照哪裡好玩?
    日照是個寧靜的海邊小城,這裡沒有燈紅酒綠,卻有推窗見海的寧靜之美,有點兒世外桃源的意境。找個舒適的周末,帶著家人來日照吹海風看海,再在海邊撒個歡兒。白天和大海親密接觸,晚上住在海邊周圍的漁村,感受漁家的生活。
  • 古今文人墨客筆下的浮來山與銀杏樹
    莒城西,有一山,山上有商周老樹、晉代古剎、隋唐廟庵,這裡古藤繞樹、松柏參天、居谷繁茂,怪石嶙峋,美禽棲枝、奇鳥鳴林,令人心曠神怡,此即浮來山。古往今來,浮來山引多少文人騷客,在此詩興大發,醉在夕陽不肯歸,留下了許多遊記讚美詩詞。
  • 4000年的歷史滄桑,日照莒縣天下第一銀杏樹,中國最美古樹之一
    去年從頭條上知道了日照莒縣有一棵4000餘年的「天下第一銀杏樹」,心裡就一直蠢蠢欲動想去看看。今年國慶假期機會終於來了,特意跑日照莒縣,就為了浮來山上定林寺裡這棵古銀杏樹,已經入選了中國最美古樹之一。有的說它3000多年,有的說它4000多年,具體咱也不清楚,不管哪個準確,它也屹立在那幾千年了!就是可惜去的有點早,銀杏葉還沒黃,沒遇見它最美最靚的時候!
  • 日照排第幾?
    與往年一樣,在收集170個主流消費品牌的商業門店數據、18家各領域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後,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評估337個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算法也和以往保持一致:綜合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綜合得出最終結果。
  • 《非正式會談3.5》:這些一日代表「大有來頭」
    在3.5季中,節目組邀請了何安傑、葛金鷹和高佑思三位「大有來頭」的美男登上「一日代表」寶座。 《非正式會談3.5》第一位「一日代表」何安傑是一名來自蘇格蘭的小鮮肉,目前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何安傑一出場,眾人便好奇,在中國只待了兩個多月的他是如何說得一口流利的「播音腔」中文,然而「不作不死」,代表們瞬間被餵了一嘴「狗糧。,原來他有一個播音主持專業的中國女朋友。
  • 日照看海(行天下)
    1992年,日照的冬天似乎格外冷,這可能與我是第一次冬天站在海邊有關。我望著水面蕩起的一疊疊波紋,說,大海是不是在凍得發抖?你說,你錯了,大海是不會冷的。記得高考志願,你清一色填報的是上海。我說,你就這麼喜歡上海?你說,因為我喜歡海。我說上海有海嗎?你說上海本身就是一座海。
  • 撫州居民家中飛來一隻「怪鳥」,一查竟然大有來頭!
    撫州居民家中飛來一隻「怪鳥」,一查竟然大有來頭!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推薦閱讀
  • 日照航空產業飛出「加速度」
    2019年日照通航年訓練時長達到3.22萬小時,首次突破3萬小時大關,是2018年的1.73倍,同比增長73.03%,發展速度在全國同類機場中位居前列。目前,銳翔通航、銳翔飛院、九天飛院、南山飛院、如意通航等5家駐場通航企業在我市運營,駐場飛機60餘架。全省4家141部航校中,有3家將運營基地設在日照,年培養飛行員(商照)能力200多名,已成為山東省最大的通航訓練基地。
  • 博洋大豆纖維被芯 暖男性格大「起底」
    博洋大豆纖維被芯 暖男性格大「起底」 2014-12-09 09:04:20 來源:品牌家紡網     大豆蛋白纖維屬於再生植物蛋白纖維類,是以榨過油的大豆豆粕為原料
  • 羅永浩推薦的堅果投影儀到底什麼來頭?原來是深圳火樂科技旗下王牌...
    羅永浩推薦的堅果投影儀到底什麼來頭?  原來堅果投影儀是來深圳火樂科技旗下研發生產的熱門產品。  好多人會有疑問「這個堅果投影儀不是老羅自己的品牌嗎?」,原來只是一個名字的誤會,其實並不是。話說老羅與火樂科技的董事長胡震宇也是多年的好朋友,但是產品線上並沒有什麼交集。這次老羅直播帶貨,也是看中堅果投影儀的過硬品質和極高的性價比。
  • 這個「二代」到底什麼來頭?
    這個「二代」到底什麼來頭?宣酒董事長李健的親自登臺講述,現場視頻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熱烈反響:有宣城本地的老鐵們▼可這「國宣芝麻香」酒到底是什麼來頭?身世顯赫,「芝二代」有備而來中國白酒「濃清醬芝」四大香型,前三種由來已久,唯獨「芝麻香」嘗者甚少。其實芝麻香是基於醬香工藝改進而成的新型香型。在具有醬香特點的同時,又飽含炒芝麻的香氣。但由於工藝難度大,市場上很少見,所以也有「貴族香型」的稱號。
  • 「銀十」購房指南 日照樓市剛需、改善樓盤推薦
    「銀十」期間,日照眾多樓盤紛紛開盤推新或準備開盤,各項優惠政策層出不窮,購房者的選擇餘地也比較大。  那麼,針對剛需、改善購房者需求不同,小編今天盤點出當下日照樓市一批在售優質樓盤,為您節後看房選房提供參考。
  • 浙大一院專家起底日本「神藥」:用藥猛,多餘成分有副作用
    浙大一院專家起底日本「神藥」:用藥猛,多餘成分有副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 2019-09-25 20:28 來源:澎湃新聞
  • 日照圈APP:飛閱齊魯日照篇來啦,俯瞰大美日照!
    俯瞰美麗山東、聚焦動能轉換、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航拍紀錄片《飛閱齊魯----日照篇》,將在今晚播出! 飛閱齊魯----日照篇 播出時間安排
  • 日照有哪些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日照地理標誌產品有:日照綠茶、日照藍莓、日照核桃、日照黑木耳、日照金銀花等。這裡生產的茶葉極具有特點,「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耐衝泡」是日照綠茶的獨特品質,有「江北第一茶」的美譽。
  • 香港中西區區議會主席被捕 疑涉轉載起底警察資料
    事件疑涉及其早前在社交網站轉載起底警員資料的帖文。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鄭麗瓊涉嫌公然違反法庭臨時禁制令,24日在社交媒體轉發一個起底警察個人資料的帖子,其中包括警員編號、照片、姓名等私人信息。有大律師表示,轉發警員個人資料違反臨時禁制令,可以被控告藐視法庭,以往有因該罪名入獄的案例。香港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已要求其即時移除相關帖文,亦會按既定程序轉介律政司跟進。
  • (日照+沂水親子旅遊)蝴蝶谷+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萬米沙灘
    3、【擁抱大海】玩轉日照浴場,贈送激情快艇出海(價值100元)4、【溶洞避暑】地下大峽谷旅遊區+螢火蟲水洞旅遊區(價值168元)5、【寓教於樂】蝴蝶谷、螢火蟲洞,讓孩子學習生物知識,讓家長尋回童年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