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初三化學考點大爆料,趕緊收藏吧!
怎麼搞定有關「化學式」的一類題?1.若干個原子:
在元素符號前加數字,「1」省略
S 表示1個硫原子,硫元素,硫單質
2Ca 表示2個鈣原子
2.若干個分子:
化學式前加數字(單個的元素符號除外)
①2H2O 表示2個水分子
②2N2 表示2個氮分子
③nSO2 表示n個二氧化硫分子
3.若干個離子:
①2S2- 表示2個硫離子
②2Ca2+ 表示2個鈣離子
③2SO4 2- 表示2個硫酸根離子
④nOH- 表示n個氫氧根離子
⑤2Fe3+ 表示2個鐵離子
⑥3Fe2+ 表示3個亞鐵離子
4.元素的化合價:
標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
+2
Ca :+2價的鈣元素
-2
O: -2價的氧元素
+1
H2O :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1價
5.「2」的含義
2Ca2+ 前2:表示2個鈣離子,後2:每個鈣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
2H2O 前2:表示2個水分子 後2:每個水分子中有2個氫原子
+2
CaO 氧化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
質量守恆定律題如何理解?
1.剖析法理解內涵。
內容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其中,「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是三個關鍵詞,剖析三個關鍵詞的含義是理解定律內涵的常用方法。
「參加」的含義是:未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質量不能列入反應物的質量總和之中,否則會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比實際總質量偏大。
eg:2g氫氣在8g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水的質量就不是10g,而是9g,因為,氫、氧化合時兩者的質量比固定為1∶8,2g氫氣在上述反應中有1g氫氣沒有參加反應。
「化學反應」的含義是:質量守恆定律是揭示化學變化前後物質之間質量關係的規律,化學變化以外的質量變化現象,不可以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
「質量總和」的含義是:質量守恆不是說反應物的質量等於生成物的質量,而是指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總質量相等。
2.線索法理解實質。
質量守恆定律與原子的概念、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之間存有內在聯繫,因此,可以用下列線索去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實質:原子概念→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化學變化前後物質總質量守恆。
這一線索的具體內容是: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學變化的過程,實質上是反應物的原子重新構成新物質的分子或直接構成新物質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總之,我們在平常的學習和複習中要認真審題,仔細分析,做好歸納總結,才能掌握好知識點和各種解題方法,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每年必考的實驗題有哪些?
1、氣體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淨化裝置、乾燥裝置的選取及連接問題。
學生應熟悉實驗室制H2、CO2、O2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取,氣體中所含雜質、H2O的證明、除雜方法等。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取原理也要熟知。
2、計算題要鞏固典型題型
如化學反應方程式與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結合的計算題,鐵礦石煉鐵型計算題,解決生活實際的方程式計算題,金屬與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計算題,圖表型、圖像型分析計算題。
3、關注與生活相關的知識及社會熱點:
如水及其汙染和防治,化學與環境汙染,大氣汙染,藥品與健康及節能等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應該清楚地了解。
(沒有關注?長按下方二維碼,輕鬆關注提成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