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是物體給我們的,最為直觀的展示,也是吸引我們的第一要素。
在汽車市場,一款好的車身顏色更能為,汽車帶來更大的吸引力,但是紅黃藍三原色無論怎麼調配,萬變不離其宗。
怎麼凸顯不同呢?既然顏色無法太特立獨行,不如在顏色命名上下點心思吧,所以廠家開始在顏色的命名上下功夫
力圖從命名上凸顯出自身的不同提高bigger。
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挖挖,廠家在車身顏色的命名上,都有哪些套路?
車身顏色命名套路
有典故,有內涵,這種命名方式,往往是內涵+顏色的結構,比如寶馬的埃斯託藍 Estoril blue。
其中的Estoril,就是葡萄牙首府裡斯本附近的小鎮埃什託裡爾,這個小鎮有著廣袤無垠的大海,其中一方面的解說是,大海倒映著藍天白雲。
還有聖馬利諾紅雪邦藍、鈴鹿灰,都是取自世界著名賽道。
義大利聖馬利諾賽道
馬來西亞雪邦賽道
日本鈴鹿賽道
而用此種命名方式玩的最6的,最為典型的,當屬路虎和奔馳。
路虎車型在越野能力上很是強悍,希望車主能夠開著他,去到更遠的地方,所以其宣揚的Slogan是「探索、徵程、發現」。
而在其車身顏色的命名上,也是往這上面靠總是和人文、地理、特產有關模里西斯藍、中國紅、富士白等等。自從買了路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地理學不好了。
而奔馳作為豪華車德系三強之首,在車身顏色的命名上,力圖彰顯出品質和做工,而最能夠代表品質和做工的當屬金屬、礦石、寶石。
所以命名多是和這些有關,比如,水矽礬鈣石藍、鋯英石紅、鑽石、水晶棕、曜巖黑、亞光石墨灰。
簡單粗暴,黑是黑,白是白
而第二種命名方式,則是簡單粗暴,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完全不用考慮「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舉個例子,蘭博基尼- Huracán,車身顏色就是紅色、橙色、綠色,簡單粗暴這大概就是有錢任性吧。
某些車型為了突出自身的調性,也會採用此種命名方式比如奔馳邁巴赫的莊嚴肅穆,車身顏色就會簡單的稱之為黑色,而不是什麼墨淵黑等等。
實物與顏色結合
有的車身顏色則是和,實物結合,讓你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什麼顏色,比如中華V5的車身顏色,它就採用了冰雪白命名。
以及卡羅拉的珍珠白色 。
為命名而命名
還有一種是,純粹為了命名而命名,比如高爾夫的風暴藍、卡酷金、旋風紅等等。前面兩個字和顏色沒什麼關係也沒什麼寓意,純粹就是為聽著炫酷不單調。
哪個顏色更安全?
文章開頭我們已經提過,顏色是物體給我們最為直觀的展示,所以,汽車顏色是影響行車或駐車安全的因素之一澳大利亞最大的保險公司——NRMA。
就「汽車顏色與交通事故發生頻率之間的關係」經研究發現剮蹭、撞車等交通事故的發生與汽車顏色的顯眼度有著密切的聯繫。
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相對較低的是,明亮的嫩黃、米色、奶色以及白色。
而容易與道路環境相混合的黑、金、綠、藍等顏色,事故率相對較高。
這是為什麼呢?
就顏色本身來講。第一,顏色是有脹縮性的,就比如看下圖的黑白格子你會發現白色的格子要比黑色的格子大一些
其實他們的體積是一樣大的。
像紅色、橙色、黃色,以及白色都屬於膨脹色,看起來更大一些而像藍色、黑色等顏色看起來更小一些。
第二,顏色是有進退性的,也就是前進色和後退色,舉個例子,紅色、黃色、藍色、黑色共4部車子與你,保持相同的距離,你會覺得紅色和黃色的車子更近一些而藍色和黑色更遠一些。
所以,亮色的車子看起來會大一些、近一些,能讓你提早發現車輛,採取措施,而暗色車子則在視覺上會小一些、遠一些。
而對於哪個車身顏色最為安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休·弗內斯(SueFurness)教授,在對1000多輛各色小汽車進行調研發現,銀白色是最佳選擇事故率較少。
為什麼大家認為,比較醒目的紅色不是最安全的呢?原來,雖然紅色是放大色更容易察覺。
但是,紅色容易引起視覺疲勞,不利於對其他淡色物體的的觀察,在這點上不利於安全。
總體來講,淺淡鮮亮的顏色比,深色車更安全一些。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啦,小夥伴們關於車身顏色或者其他汽車的問題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嗎?歡迎加入討論大戰,我在後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