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2020年7月,中國綠髮會國際部工作人員在參加一次相關會議上,意外的發現主辦方所在國際機構的官網地圖有將「中國」和「臺灣」並列稱謂的情況。為更好的服務於全球環境治理,會後,綠會「走出去」辦公室工作人員就此與該機構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溝通,表示異議,並要求其官網地圖進行修改。
在兩輪溝通交流後,7月22日,綠會工作人員收到一封來信。在回覆中,對方負責人首先予以了感謝,並就綠會工作人員提出的異議進行了回復。其要點如下:
(1)該國際機構作為政府間組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使用術語和劃定邊界上保持政治上的中立。在他們的資料庫和地圖中,基本都避免用「國家」來表示地理位置,而是用「國家和地區。」
(2)而關於「國家和地區」(countries and areas)的定義則來源於聯合國使用的雙字母代碼標準(ISO-3166 alpha-2 code)。如此一來,組織就不需對這些地域是否能稱作「國家」進行判斷。而這個ISO標準,目前聯合國統計司也在使用。據介紹,它的優點是,它是通過該機構共享的地理參考數據的常用編碼,它使我們能夠根據所述的國家/地區和記錄提供的坐標來解釋並在必要時標記數據記錄。「這也意味著我們不會對這些單位是否屬於一個『國家』做出任何判斷,例如,歐洲國家的海外領土擁有自己的ISO-3166 alpha-2代碼。」
愛心捐贈
該負責人表示,基於上述理由,所以未能採納綠會關於將「China」改為「Mainland China」的建議,不能在地圖或數據過濾器上引入「中國大陸」等術語,因為該機構希望與ISO-3166標準提供的術語保持一致。
「作為一個相對不大的國際機構,我們也希望儘可能遵循其他組織的慣例,而不是走自己的路。」該國際組織負責人還表示,「在其他機構,如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實驗室,地球觀測組織,海洋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等等系統都採取該分類方法的情況下,不必進行特別的修改。」
但是,綠會人員提請的要求,使他們關注到此前一直沒有注意到的這個問題。對此,這位負責人再次表示感謝,並希望得到綠會的建議——怎樣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作為對中國綠髮會的回應,7月22日該機構在其官網的「China」頁面下,加上了一行說明:「Names of countries and areas are based on the ISO 3166-1 standard」。
綠會工作人員對此表示理解,並感謝他們的立刻行動和迅速修正。
文/張大芊 核/Linda 編/Angel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