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圈訊 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華航)新貨機波音777F塗裝日前曝光,機身塗裝「CARGO」中C字藏有臺灣地圖,藉此傳達臺灣意象。臺灣媒體1月6日稱,原定當天首航香港疑在壓力下取消,後續飛往中國大陸的行程也喊卡。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有周刊刊1月6日披露,中華航空首架新塗裝波音777F貨機原定1月6日香港首航遭取消,最後改以舊貨機波音747飛。關於該報導,中華航空進行回應。
華航表示,波音777F貨機具備省油高效能的優勢,以派飛北美貨機航點為主,搭配亞洲等區域航點,目前已飛飛行日本東京、越南胡志明市及河內、紐西蘭基督城等航點。美國營運許可也已提前取得,預計1月7日起派飛洛杉磯。1月6日該架波音777F依原定班表派飛泰國曼谷、紐西蘭基督城。
而臺灣航發協會執行長廖玲惠指出,飛機上任何塗裝和彩繪,只要不影響緊急出口逃生和緊急救援,通常不會有特別規範,等於這次是比較像是政治議題的操作,通常購機後要申請航權,都會向國際民航組織申請編號,作為空中飛航過程中識別安全,除此之外沒有特別的規定。
她說,此次中國(大陸)以它塗裝辨識的問題拒絕入境,因為入境權的決定是在國家,而不是在國際民航組織的編號。因為香港現在已經屬於中國(大陸)的管轄區,所以有權做這樣的處理。
廖玲惠說,過去臺灣曾經有水果彩繪機、黑熊彩繪機,都沒有發生任何問題,這次的問題比較屬於政治議題的操作,未來的部分可能要擔心的層面是,因為中國(大陸)現在勢力非常大,未來也可以用類似的議題告知其盟國比如東協國家,可以考慮拒絕臺灣飛機入境,對臺灣的處境會比較擔心。現在是貨機的改裝,但發生政治警示作用,但綜合整體考量,華航客機可能就不做改變。
針對華航貨機傳出取消香港首航一事,臺灣地區「交通部長」林佳龍林佳龍表示,華航已有對外澄清,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僅是傳言,若真有此事將涉及航權對等,並不是大陸單方面限制臺灣班機,也涉及他們(大陸)的飛機是否可飛臺灣問題,不能單方面限制對方,而是彼此互惠。
林佳龍說,報導內容僅是傳言,也是假設性的問題,希望華航能正常營運,至於下一階段的客機塗裝,希望華航能參考「立法院」決議、社會輿論等,反應大眾對臺灣意象的期待。據航空圈了解,臺灣民進黨當局一直推動島內「去中國化」行動,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蔓延初期,臺灣援助國外千萬片口罩,由華航貨機送至歐美,但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字樣被被誤認是中國大陸航空公司的可能,因此臺灣當局藉機試圖讓華航「改名」,企圖去掉「中華」「China」。
2020年4月,臺灣由所謂民間團體提出中華航空更名事宜,隨後所謂「立法院」通過華航改名決議,要求華航更名,臺灣交通主管部門也支持改名。 在當局施壓下,4月份華航討論改名議題,最終,認為要改名困難度較高,需要一件一件慢慢克服,所以改名列為中、長期事項;短期目標則要先做到飛機外觀具備臺灣意象與所謂「國籍」識別,讓人一眼看見就覺得是臺灣而非中國(大陸)。
2020年12月14日,中華航空公布最近接收的首架波音777F貨機新塗裝。這架新貨機塗裝將CHINA AIRLINES字樣縮小並移到機尾,另貨運標誌「CARGO」中的C字母中納入臺灣地圖樣式,展現「臺灣意象」。
不過,根據臺灣媒體2021年1月6日報導,華航該架飛機飛香港首航遭取消。需要指出的,早在2003年,華航一架波音747也是更改塗裝,彩繪大大的「TAIWAN」字樣,結果並未飛出臺灣。據悉,2003年 「非典」(SARS)疫情過後,華航首次在客機上彩繪「TAIWAN」字樣,但開航前一天突然喊卡。這架波音747神秘彩繪機原本預定2003年9月4日要開航日本東京羽田機場,並舉行首航儀式。不過,開航前一天晚上,所有來賓及媒體都接獲通知,彩繪機首航取消,彩繪機也從未現身飛上天。華航通知是特殊原因,臺媒稱其實是中國大陸向日本施壓導致。
2003年華航彩繪「TAIWAN」客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