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是否擁有曲速引擎這種技術?以人類的眼光來看外星人技術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十幾天前美國局方公布的三段UFO視頻,又勾起了UFO愛好者無比興奮的神經,確實如果在人類生活的地球這個範圍內發現了超級文明的飛行器,那麼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證明這些飛行器的出發地明顯不是在地球,縱觀地球周圍的宇宙空間,最近的可能的行星也在四光年以外,假如沒有那種跨越光年的飛行器,也許就老死在路上了!

太陽系附近哪裡可能存在這些超級文明的故鄉?

太陽系內就不用考慮了,除了地球以外其他行星上連一個病毒都沒有發現,更不用說發展出超級文明了,除非是他們到達後的基地,那麼除了太陽系外,哪些地方最有可能呢?

  • 半人馬座α星C(比鄰星)的行星

  • 巴納德星的行星?

  • 天狼星的行星?

  • 天倉五的行星?

  • 瓦肯星?

以上是有近到遠的可能存在宜居行星的天體排列,當然以人類的角度來看,這些天體又都有著一些難以跨越的障礙,因為天然條件又將會導致這些行星上可能根本就沒有生命,下面一一說明:

比鄰星:距離4.22光年,紅矮星,宜居行星距離太近,可能被潮汐鎖定,而且比鄰星可能活動超級劇烈,即使有生命也可能被高能物質噴發擊中行星而毀滅。

巴納德星:距離5.6光年,巴納德星和比鄰星同屬紅矮星,如果存在宜居行星可能和比鄰星的行星條件類似,可能性也比較低

天狼星:距離地球8.6光年,它有一顆大約在相當於太陽和海王星軌道距離的一顆伴星,這個星系迄今為止沒有發現行星。

天倉五:距離地球月12光年,這顆恆星比太陽小,活動穩定,是最合適作為母星的恆星,但它的塵埃盤清理不如太陽系乾淨,它的黃道面上存在大量的小行星,也就是說它的行星上可能會經常遭受如恐龍滅絕的般的小行星撞擊,不過這個恆星系有生命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瓦肯星:距離地球約16光年,傳說中的史波克大幅的故鄉,這個恆星系資料比較少,據信也存在宜居行星。

這些天體,動輒以光年計算,化學火箭與離子火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到達,必須有不依靠這類動力的飛行器出現,以人類的眼光看,只有曲速引擎可以滿足這個要求。

人類對於曲速引擎的理解

認識曲速引擎,最早是在70年代上映的《星際迷航》,而更久以前的六十年代吉恩·羅登貝瑞 撰寫的劇本中就已經提出,但真正將曲速引擎理論化的是在1994年,墨西哥理論物理學家米給爾·阿庫別瑞根據《星際迷航》中的引擎工作方式,假設了一個能夠改變空間曲率的方式,在飛船前方壓縮空間,後方則擴張,並且在飛船周圍的正常時空保護下,猶如這河流中運動一樣。因此後來也將曲速引擎稱為阿庫別瑞引擎

曾經通過這種方式計算出的引擎所需的能量極為驚人,比如幾顆原子的能量需要3個太陽的質量轉換,後經過改善Van Den Broeck度規,將能量減少到了幾毫克(負能量),但即使如此,科學界對負能量仍然一頭霧水,根本無從下手。

儘管一直以來的進展都處在理論物理界,但科學界對「阿庫別瑞曲速引擎」仍然有興趣,NASA的高級推進物理實驗室負責人哈羅德·索尼·懷特在2011年的星際飛船研討會上,分享了新的引擎計算方式,認為也許可以用創新方式來實現,曲速引擎原理上是正確的,未來可能需要投入資金來測試和研發。

上月19日-22日在美國航空航天動力與動力研究所論壇上,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推進研究中心的工程師約瑟夫·阿格紐發表了《曲速理論和技術的驗證和可行性 》的主題演講。

「老外」會使用這種人類尚處在想像中的引擎嗎?

這種傳說中的曲速引擎是完美的,它利用空間的彈性來驅動飛行器前進,而且飛行器周圍的時空是不動的,也就是說飛行器相對周圍時空的速度是零,被移動是那一片時空而已,因此從理論上來看,它的速度不受光速限制,

而廣義相對論本身則認為,宇宙中的時空不是絕對的,質量即可扭曲周圍的時空,當然從理論上來看我們也能用能量來製造這個環境,不過理論上行得通並不表示工程上也能實現,可惜現在費米已經去世了,因為號稱最後一個頂尖的理論與實驗物理學家的費米實驗水準極高,也許他能設計出驗證的環境,那麼我們還是等待下一個「費米」吧。

假如「老外」比我們早發展1000年,其實這在宇宙的尺度上也就是兩兄弟而已,因為我們相信人類再過1000年,必定將實現這種神話一般的引擎,那麼他們早已可以通過裝載了這種引擎的飛船到達地球,甚至我們都無法察覺,畢竟欺騙雷達比實現曲速引擎簡單多了。

所以我們不用懷疑,假如超級文明能到達地球,那麼他們肯定有這種傳說中的引擎,也許會更先進。

相關焦點

  • 如果人類擁有曲速引擎驅動技術,人類會怎樣?
    如果人類某一天在曲速引擎驅動技術上有所突破,我們又會做什麼呢?按科學家們設想,擁有曲速引擎的飛船會被一個強大的保護裝置包圍,引導裝置會壓縮飛船前面的時空,並將時空瞬間移動到飛船的後方。這就是曲速引擎技術的通俗原理。一旦人類擁有這種推進方法,人類將會開啟全新宇宙旅程。如果曲速引擎驅動器能使我們的飛船加速到比光速快10倍的速度,那麼我們到達火星僅需75秒。從地球到太陽邊緣所需的時間更少,大約是50秒。
  • 曲速引擎技術是什麼?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
    曲速引擎技術是什麼?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愛好科幻電影的朋友肯定知道曲速引擎技術,那麼擁有這項技術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曲速引擎是一種科學家假設的超光速推進系統,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尤其是電影《星際迷航》系列。裝有曲速引擎的宇宙飛船可以比光速快幾個數量級,同時避免了時間膨脹的相對論問題。
  • 曲速驅動引擎技術
    根據NASA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博士哈羅德·G·懷特認為在愛因斯坦相對論基礎上可能無法實現三維空間中的超光速運行,但我們可以通過彎曲空間的通道達到超光速運行的效果。早在1994年,墨西哥物理學家米格爾·阿爾庫維雷就發現愛因斯坦理論中存在極限速度的可能性,如果科學家能打造出壓縮和膨脹時空的技術,就可以實現超光速時空旅行。
  • 什麼是曲速引擎?如果掌握了這種技術,我們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
    因此,我們迫切地需要一種能夠超越光速的科技,哪怕只是理論上行得通的也行,在這種情況下,曲速引擎應運而生。什麼是曲速引擎呢?簡單地講,這種技術就是一種利用空間翹曲(space warp)來作為引擎的推進技術,其原理就是將宇宙飛船周圍的時空高度扭曲,從而在時空中形成一條高速通道,使宇宙飛船獲得超越光速的能力。
  • 擁有時空曲速引擎技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比光速還快的星際旅行?
    擁有時空曲速引擎技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比光速還快的星際旅行?廣義相對論認為,由於有物質的存在,空間和時間會發生彎曲,而曲速引擎可以扭曲飛船周圍的時空,收縮前面的空間,延伸後面的空間,這種方式理論上能以比光速快10倍的速度在宇宙中穿行。
  • 超越光速——曲速引擎
    Drive). 1994年,墨西哥物理學家阿庫別瑞受著名的科幻劇——《星際迷航》(Star Trek)的影響, 認真考慮是否存在一種曲速引擎(Warp engine)[3](這個翻譯不太好,應該譯為扭曲空間引擎,『曲速』聽起來很土,很不黑科技), 他在Class.Quantum Grav.上發表文章《The warp drive: hyper-fast travel within general
  • 超越光速極限的曲速引擎技術,一旦突破,人類將開啟星際旅行!
    說起曲速,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星際迷航,在電影中飛船通過曲速飛行,可以在宇宙星系中來回穿梭,一瞬間即可前往幾百光年乃至上萬光年的區域,那麼這曲速到底是什麼?它為何又可以超越光速呢?要知道,天體之間都以光年來衡量,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也擁有4.22光年,銀河系的直徑更是達到了16萬光年,因此科學家便設想出了一種可以打破光速的曲速引擎。曲速是一種可以稱之為超光速又非超光速的技術,它不是和我們所知的推進器一樣,而是通過時空彎曲實現飛行,我們知道時空彎曲如今早已被證實,空間確實會因為大質量物體造成彎曲現象。
  • 超越光速的曲速引擎技術能實現嗎?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談談未來科技,曲速引擎飛行技術。有點科幻,歡迎來噴。曲速引擎是通過產生一個曲速泡。壓縮前方空間,拉伸後放空間,並把前方空間一勺一勺挖到後方,來完成推進的,注意,是在普通空間,並且是連續的。超空間引擎是另一種想像的超光速推進設定。需要進入到一個有別於普通空間的「超空間」。是更高維度是瞬時跳躍。
  • 可以26秒橫跨太陽系的曲速引擎技術
    曲速引擎是科學家們假設出來的一種超光速推進系統,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比如《星際迷航》《星遊記》等影視作品中都出現過裝有曲速引擎的飛船,可以比光速快幾個數量級,同時避免了時間膨脹相對論等其他問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由於有物質的存在,空間和時間會發生彎曲。就好像二維空間的平面向三維空間彎曲一樣而形成一個球面一樣。
  • 曲速引擎是科幻?還是現實?
    是一種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推進系統,和跳躍引擎、超光速引擎、星際傳送器等設備都是科幻作品中相似但理論不同的常見技術。曲速引擎以在影片《星際旅行》系列電影中最為常見。    和其他科幻作品不同,曲速引擎的理論在設定上並不允許在兩點間進行瞬時旅行。
  • 打破空間探索邊界:曲速引擎或將實現超光速
    | 圖源:ZidBits什麼是曲速引擎?絕大多數曲速引擎都會利用廣義相對論中的漏洞來避免受到宇宙的最終速度——光速限制。當具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時,它需要越來越多的能量。由於能量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僅僅將一個電子加速到光速,就需要比整個宇宙中存在的能量總和更多的能量。這就是為什麼光速被公認為「終極」或最大的速度限制。
  • 打破空間探索邊界:曲速引擎或將實現超光速
    除阿庫別瑞引擎(Alcubierre)外的曲速引擎也能以每秒186282英裡的速度在真空中飛行。此外,人類還將接觸到其他更高級的文明,這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將能夠從不同的恆星中獲得幾乎無限的能量,並從不同的小行星和行星獲得寶貴的資源。通過這種速度,我們將徹底改變自己對於空間、時間和能量的認知。
  • NASA研究可扭曲空間的曲速引擎 10倍光速星際旅行
    去年下半年,NASA組建了一支致力於曲速引擎(warp drive,也有譯作翹曲引擎)技術研究的小型團隊(沒錯,這不是科幻片,NASA真的打算玩扭曲時空)。這種曲速引擎如果可以實現,就能夠真正令星際旅行的速度達到和超過光速,讓人們完成許多過去無法完成的太空探索。
  • 曲速引擎能實現嗎?1966年NASA啟動研究曲速引擎,如今如何了?
    眾所周知宇宙是非常龐大的,人類曾多次對宇宙進行探索,但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只有930億光年,而宇宙是在不斷發生膨脹的,因此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也只是冰山一角,人類要想對宇宙有更多的探索,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曲速引擎是真的嗎?
    >
  • 曲速引擎到底是什麼技術?如果人類掌握了它,能成為神級文明嗎?
    自從人類能夠仰望星空以來,衝出我們固有的家園,探尋星空中未知的秘密,一直是我們最大的願望。然而,浩瀚的太空,遙遠的距離,是我們探索太空最大的障礙。在我們已知的速度中,光速是最快的,達到每秒30萬公裡。目前還沒有誰有超過它。
  • 科幻電影中的曲速引擎技術,曲速9級26秒可衝出太陽系
    科幻電影中的曲速引擎技術,曲速9級26秒可衝出太陽系 2020-11-21 15:23 來源科幻電影中的曲速引擎技術,曲速9級26秒可衝出太陽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美國科學家研製「曲速引擎」?可超光速飛行,實際上卻不被看好
    因此人們就需要在未來研製出可以超越光速的宇宙飛船,只有這樣人類能夠在更廣闊的宇宙中自由的探索。其實在歷史上人們並沒有停止對超光速飛行的研究。而就在2014年,美國科學家宣布研製「曲速引擎」,這是一種科學家們認為可以使宇宙飛船的飛行速度超越光速的裝置,但是在經過可大量科學家們長期關注之後,這種裝置並沒有被科學家們看好。
  • 曲速引擎:曾被寄予厚望 現遭「一瓢冷水」
    圖片來源:NASA       2008年8月,美國國防部曾與幾十名研究人員籤約,委託他們探尋最先進的航空航天技術,其中包括人類前所未見的推進、發射和隱形技術。      2010年4月,研究團隊就推進技術方面,遞交了一份長達34頁、名為《曲速引擎、暗能量和利用額外維度》的報告。直到最近,這份神秘的報告才對外公開。
  • 各位還對曲速引擎抱有希望嗎?
    我們幾乎所有的曲速引擎信息都來自星際迷航,儘管這並沒有在現實中存在,但不得不誇讚一句的是,也許這是僅有的能突破狹義相對論中關於光速不可超越的引擎之一!如許多星艦迷所知,許多未來技術是在星際奇旅中首次被勾畫出來,並且後來也被真正的發明,例如摺疊式手機、通訊徽章等,之後國外還專門成立了研究曲速引擎方面的推測性工作。但時至今日仍未有允許曲速航行,且被主流科學接受的體系被拓展出來。為何曲速技術如此令我們著迷?因為根據新式曲速層級,曲速分為1到9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