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甚至可以追溯到無生代時期的海洋

2020-09-06 唯心史官

在人們以為世界只有幾千年歷史的時候,人們同時也認為,不同的植物和動物一直呈現固定的形態,它們的形態和今天是完全一致的,沒有任何變化。

但是,隨著人們開始發現巖石的記錄,並且進行仔細研究之後,這一信念被嚴重質疑。

人們開始推測,許多物種都已經發生了變化,並且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地進化,這種質疑最終發展成為一種觀念,即有機進化的觀念。

該觀念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無論是植物的還是動物的,其祖先的生命形式都極其簡單,經歷緩慢的連續過程的進化才達到今天的形態,其祖先有些甚至是幾乎沒有生命的物質,甚至可以追溯到無生代時期的海洋。

魚類化石

關於有機進化的問題,如同地球的年齡問題一樣,在過去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曾經有一個時期,人們非常模糊地認定,有機進化的信念與基督教、猶太教和穆斯林教義是不相容的,完全是異端邪說。

那個時代已經成為歷史,現在即使是最正統的天主教、新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信徒,都已經完全接受了這一新的關於生命起源的觀點。

沒有任何生命是突然出現在地球之上的。

生命在不斷成長、進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想像力在不斷發展,生命也從最初的潮流間的黏物質的混合,最終成長為自主的、擁有能量和意識的生命。

魚類化石

生命是由個體組成的。

這些個體是非常明確的東西,它們既非塊狀,也非成群的存在,甚至也不是沒有界限、靜止不動的晶體,那些都不具備生命的特徵。

它們擁有兩個非生命體不具備的特徵:它們可以把其他物質吸納到自己體內,使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它們可以自我繁殖。

它們可以進食,可以繁殖,可以製造其他的個體,其中大部分都和它們自己類似,但是又與它們略有不同。

這就是個體與其後代之間的家族相似性,但是父母和其後代之間也存在差異。

魚類化石

每個物種,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是這樣的情形。現在,科學家們還無法向我們解釋,為什麼後代應該與他們的父母相似或者說為什麼他們又與父母有所不同。

但是,後代與父母究竟是相似,還是不同,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而非科學知識。

如果某一物種的生存條件發生了變化,那麼物種必然要發生相關聯的變化。

因為,物種在每一個時代,必然會存在很多的個體差異,使它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其生存的新環境。

而個體的差異,也使得其中的一部分很難生存下去。從總體上來說,前者比後者活得更長,會生育更多的後代,繁衍得更為昌盛。

魚類化石

因此,一代又一代,物種的平均水平是向著更加良性的方向發展的。

這一進程,被稱為自然選擇的進程,它並非科學的理論,而是基於繁殖和個體差異的事實而推論出來的。

在物種的變異毀滅和保存方面,很多力量在發揮作用,科學對此可能並沒有充分的認識,但是如果否認這種自生命開始以來的自然選擇進程,要麼就是對生命基本常識極為無知,要麼就是缺乏正常的思維能力。

許多科學界的人士都對生命的起源進行了猜測,他們的猜測是非常有趣的但是關於生命開始的方式,並沒有明確的定論,也沒有令人信服的猜測。

魚類化石

然而幾乎所有的權威都認同這樣一個觀點,它可能開始於溫暖陽光照射下的淺鹽水區域的泥漿或者沙土裡面,逐步擴展到海灘、潮間帶和更加開闊的水域早期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潮汐和潮流的世界。

個體不斷地被破壞,它們要麼被卷到沙灘上被風乾,要麼被推到海底深處遠離空氣和陽光。

早期的生存條件實際有利於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它們為了紮根,為了生存下去,開始形成皮膚和硬殼,以免被曬乾。

從最早的那一時期開始,生命的個體依靠敏銳的味覺尋找食物。

而對光的敏感性,將使其逐漸從海洋和洞穴的黑暗中掙扎出來,甚至也使其遠離海灘,以免遭過度日曬之苦。

魚類化石

或許,生物體的第個殼或者盔甲,並非為了防範敵人,而是為了避免被曬乾。

但是牙齒和爪子在那之前就開始出現了。

我們已經注意到早期水蠍子的大小。

在相當長的時期之內,這些生物是生命的最高領主。

隨後,在古生代巖石的一個部分中,也就是志留紀的那個部分,許多地質學家推測它距今大約是5億年,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生物。

它有眼睛,有牙齒,能遊泳,是一種更為強大的存在。

魚類化石

這是第一種已知的脊椎類動物,即最早的魚類。

根據愛麗斯·伍德沃的猜測,這種魚類在下一個巖石紀,也就是泥盆紀的時期大量增加。

它們是如此盛行,以至於這個時期的巖石記錄被稱為魚類時代。

現在地球上已經沒有這種魚類了,它們有點類似於今天的鯊魚和鱘魚。

它們能夠衝破水域,在空中跳躍,在海藻中穿行,彼此追逐捕食,從而給世界上的水域帶來了一種新的活力。

按照我們現在的標準衡量,它們的體積都不是很大,很少有超過二三英尺長度的,但是也有例外,會達到20英尺長。

魚類化石

從地質學上看,我們對於這些魚類的祖先毫無所知。

它們似乎與之前的任何形式都沒有關聯。

動物學家對它們的祖先持有非常有趣的看法,但是這種觀點是基於現存生物的蛋卵發育狀況進行推理的,也有基於其他來源進行推測的。

很顯然,這些脊椎動物的祖先是非常柔軟的,或許是非常小的會遊泳的生物,它們最早發展起來的比較堅硬的部分就是嘴部周圍的牙齒。

這種鯊類魚的牙齒遮住了上下顎,形成了扁平狀牙齒,它的很大一部分被包裹起來。

在地質記錄中,當這些魚類發展出牙齒之後,它們從過去黑暗的隱藏之地遊出來,進入了有光的區域,於是在地質記錄中第一次出現了脊椎類動物。

您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您關注一下@唯心史官

相關焦點

  • 地球生命的「地獄時期」,研究將海洋缺氧與大滅絕聯繫起來
    圖片:Erik Sperling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大力支持了這樣一種理論,即大約4.44億年前地球海洋中缺乏氧氣導致了毀滅性的死亡。新的結果進一步表明,這些缺氧(甚至低至無氧)條件持續了超過300萬年,這比地球歷史上類似的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時期長得多。
  • 寒武紀——所有物種的進化都恰好選擇了同一時期氧氣是最主要因素
    作者:黃姤 旁述:黃媂地球上的動物必須由氧氣來驅動,寒武紀是生物進化的高速公路,目前所發現的所有證據都說明地球上真正的可以察覺的進化是從這個時期開始,那麼以前為什麼會沉寂呢?生物的結構需要在漫長的歲月中完善,但是這似乎無法解釋為什麼這種完善的結果出現的太突然,為什麼並沒有幾個物種先達到了完善,如果以進化的成熟來描述,那麼這雖然可以說明進化從小到大需要時間而且就算是可以有飛躍,但是也不能解釋為什麼所有物種的進化都恰好選擇了同一時期——寒武紀。
  • 追溯到更早時期,人類可能是條魚!
    追溯到更早時期,人類可能是條魚!對於人類的起源之謎,每個人心中都有疑惑。人類發展的進化歷程,得從森林古猿說起,距今有了1500萬年的歷史。在發展的過程中,經過無數次的演變和進化,才形成了現代人。起初人類單純的認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上帝創造的,每個國家都流傳著神話故事,例如女媧造人,這些神話故事被廣泛流傳,卻沒有任何依據。
  • 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
    在人類擁有記載和傳說之前,我們對地球上生命體的所有認知幾乎全部來自生命在巖石上所留下的足跡和化石之中。在頁巖,板巖,石灰石中發現了很多骨頭、貝殼等化石,還發現了第一次潮汐留下的痕跡以及最早的降雨形成的窪地。正是通過對巖石的仔細檢查,才使地球生命的歷史得以總結。
  • 作為地球生命源頭,海洋被人類這樣傷害,未來會有危險嗎?
    作為地球生命源頭,海洋被人類這樣傷害,未來會有危險嗎?我們都知道人類是一種陸地生物,我們每天吃飯、睡覺、上班,都是在陸地上進行,但追溯到遙遠的過去,人類的基因是來自於海洋,我們也是海洋第一批生物慢慢演化來的。
  • 如果火星在地球位置上會出現生命,甚至智慧生命嗎?
    有研究表明,生命的誕生需要幾億年穩定的外部環境,因為如果黃赤交角發生突變,地球的風帶和氣壓帶都會發生轉移,大洪水泛濫,環境的變化程度極難讓生物適應,幾乎會讓所有物種滅絕,智慧生物更是絕難出現。海洋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從海洋開始的,但在海洋裡是不可能演化出高級智慧生物的,因為在海洋中是不需要直立行走
  • 在發現磷化氫前,就有許多金星生命的證據,甚至可能影響地球物種
    其實,在之前,人們還普遍認為金星和地球一樣存在海洋,擁有豐富的生命,直到1962年,水手2號測量出金星的極端溫度後,人們才否定了金星生命的假說。在這樣的極端高溫下,基本可以排除金星表面出現以水為基礎的生命。但是,金星的大氣層就像地球的海洋一樣,可以把表面想像成海底,在表面往上50公裡的高度,平均溫度只有10℃左右,這樣的溫度就很適合生命了。
  • 科學雜談之地球上的物種起源
    幾十億年前,在年輕的地球上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形成了複雜的化合物,進而可以發育和繁衍。它們是地球上出現的第一批生命,從那時起這些生命逐漸進化出今天棲息在地球上的數十億個物種。以今天的標準而言,那時的地球環境幾乎不適宜任何生物的生存。地球上布滿了活火山,空氣條件極其惡劣。
  • 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怎麼來的?是「神」創造的嗎?還是外星人?
    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怎麼來的?科學家幾乎完全不知所措,不能給我們準確的答案。他們說的唯一希望是,在尚未演化到微觀階段的另一顆行星上找到生命,並在該這顆行星上設置研究參數。他們說,我們必須掌握火星微生物。因此,科學家們繼續追溯到地球上先前發生的6大滅絕事件,試圖篩查所有未知的事物,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我們對這些事物都一無所知,只知道有些畸形的骨骼化石似乎來自遙遠的時代,許多受尊敬的社會學者認為這是外星文明故意在地球上的惡作劇,用以誤導人類。科學研究的所有領域都需要最先進的研究工具和技術。
  • 養活四分之一海洋物種,如果所有珊瑚礁都消失,地球會怎樣?
    物種多樣性產生的奇蹟之一——珊瑚礁,便是數以億計的珊瑚蟲歷經千百年的積澱而形成,養活著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種,以及十億人口,並直接影響地球生態系統。珊瑚礁對地質的影響如果所有條件都有利,珊瑚蟲可以大量生長,甚至可以形成一個孤島!當珊瑚礁在海洋中央的火山周圍生長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馬爾地夫的許多島嶼、美國的豪蘭島和印度的拉克沙威群島都是珊瑚島。
  • 地球上最為古老的10大物種,存活至今!有見過的嗎?
    迄今為止,地球上最為古老的10大物種,已證實存在!   地球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太陽星雲,之後由簡單發展至複雜,最後變成了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樣貌。在如此悠久的時間裡,地球上也曾出現過很多種生命,由於自然災害等原因,絕大部分原始物種已經滅絕了,而有些則倖存至今。
  • 地球上最恐怖的物種,把其它物種都逼上了絕路!
    作者:Charles Xu,編輯:徐德文生命史上,或者說地球史上從沒有過這樣一個時期,一個單一的物種可以奴役所有的生命,從食肉動物到食草動物,從食草動物到植物,從植物到昆蟲微生物,所有其它物種都匍匐在一個物種腳下,戰戰兢兢,生殺予奪。
  • 探秘形態萬千的水,小小的水滴中蘊涵著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奧秘
    小小的水滴中蘊涵著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奧秘。水覆蓋了70%的地球表面,奇妙的是水在哺乳動物體內所佔的比例也是70%,也許這只是一種巧合,但毋庸置疑的是人類和地球都離不開這種神秘的液體——水。無論多忙,無論是龐然大物還是微生物,水是所有生物體內的主要成分。有些生物體內的水分甚至比人類還多,比如真菌其體內80%的成分都是水,海藻其體內的水比例高達98%。
  • 地球早期生命的形式到底是怎樣的?
    但在寒武紀大爆炸(5.39 - 5.41億年)前,生命的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在進化的陣發性爆發中,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大多數動物的身體形式突然出現了。那麼,之前存在的那些生命形式呢?它們生活在一個與我們現在的地球幾乎完全不同的地球,那時候大陸還沒有出現,年輕地球的表面被硫磺海洋覆蓋,大氣層只有一個蒼白的太陽,缺乏氧氣,潮汐飆升,一個月僅有20天。
  • 火星上遠古時期的環境狀況完全比地球優越,或早已孕育了生命
    在地球上按照目前的情況分析,已經有著大量的生命出現,五花八門在地球上存在,構成了這顆有生命力的星球,並且在這過程中能夠看到地球上經歷了很多生物的變遷,有的生物在地球上消失,也有新的生命在地球上出現,讓這顆蔚藍色的海洋星球在太陽系內部大放異彩。
  • 「抽菸」證據可追溯到地球上某些最早的生命,距今已有35億年
    科學家們說,在地球形成後僅十億年,微生物生命就已經蓬勃發展。研究人員在一份聲明中說,對保存在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巖石中的有機物痕跡進行分析後發現,這是35億年前微生物生命的「完美快照」 。儘管單個微生物的體積太小,無法用肉眼看到,但數百萬種微生物可以化石在一起,形成嵌在巖石中的較大特徵,即疊層石。其中許多結構都保存在西澳大利亞州的梳妝檯組中。研究人員最近報導,儘管一些地質學家不相信疊層石代表古老的生活,但一項新研究提出了疊層石有機起源的「例外證據」。
  • 地球生命史上的懸案: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生命物種為何爆發般出現
    說起生物大爆炸,對生物學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並不清楚,其實在生命史上經歷過一段謎一般的時期,這一段時期中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突然就繁盛起來,十分突然而又沒有來由,很多物種突然就那麼出現了,至今不知道這些生物種類的來自於哪裡,一直到現在這個謎題都是一個懸案。
  • 遠古時期的地球,有哪些可以稱作是「遠古巨獸」的生物?
    地球距今已經有40多億年的歷史了,但是在地球剛剛誕生的11年裡面,地球上並沒有什麼生物誕生。直到過了30多億年。地球上才迎來了生命大爆發,這一次的生命大爆發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寒武紀生命的物種和數量有著非常大的提升,但是根據目前已經發現的化石來看,從生命誕生剛開始到石炭紀,地球上都沒有出現過大型的生物在地球的進化史上有很多史前巨獸。目前人類已知的史前巨獸有恐龍,那麼除了恐龍還有哪些遠古巨獸呢?我們先來盤點一下陸地上的遠古巨獸。
  • 復活遠古酶:查看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誕生
    我們對於40億年前地球形成之初的表面溫度了解甚少,這將限制科學家對地球生命起源的研究,以及對遙遠星球如何孕育生命形式的推測分析。目前,研究人員最新研究顯示,通過復活遠古酶,能夠評估出數十億年前地球孕育微生物時的溫度條件,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目前所擁有的關於生命的知識都來自層狀巖石中生物的標記和化石
    正是通過對這些巖石記錄的仔細檢驗和觀察,地球上生命的歷史才被拼接在一起。這也是時至今日,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的事實。這些巖石並非一層接一層地整齊地堆積在起,它們被褶皺,被彎曲,被推搡,被扭曲,然後混合在一起,就像一個圖書館被打劫和燒毀之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