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弟弟約定好,不論抓捕多危險的嫌疑人,和父母、妻子講起來一定要表現得很輕鬆,即使受點輕傷也絕不和家人講。」
□講述:哥哥林凡珍(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刑科所民警)
弟弟林凡慶(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便衣大隊民警)
整理:本報記者 趙家新
通訊員 楊 明
我們是山東人,硬漢本色是特有的屬性,雖然這幾年我們都黑了不少,但從來沒有一點後悔。想到能讓百姓感到安心,能為群眾追贓挽損,出再多汗、吃再多苦也是值得的,因為我們就是遮風擋雨的盾牌。
有一種理想堅如磐石有一種追求執著無悔
我比弟弟年長兩歲,但說來慚愧,他卻比我早工作兩年。我是家中的長子長孫,從小父母長輩都很寵愛我,小時候的我特別調皮貪玩,本來就晚上一年學,由於成績差,在一年級又留級和弟弟做了同學。
初中的時候,我和弟弟在螢屏上看到了威風凜凜的警察,為百姓除暴安良,為人民護佑平安。從此,我們便在心裡種下了警察夢的種子,我們約好要一起考警校。
2004年,我們一起參加了高考,當時我們都已經做好一起攜手邁入警校的準備,但是沒想到我落榜了。看著弟弟順利通過體檢、體能測試拿到刑警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我又羨慕又嫉妒,決定再復讀一年。
一年緊張的復讀生涯很快就結束了。面對著如期而至的高考,壓力過大的我發揮失常,又一次失利了。想到自己的警察夢就要破滅,那個暑假我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有點心灰意冷。就在我準備聽從父母建議報考一個普通大學時,弟弟對我說:「哥,要不咱狠狠心再試一次,反正也不差這一年,再給自己和理想一個機會。」
一直到現在我都很感激弟弟在關鍵時刻能支持我,給了我莫大的鼓勵。第二次復讀,我有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認真複習,超過分數線也變成水到渠成的事情。弟弟終於可以在家裡肆意說著警校裡的點點滴滴,其實我明白,我復讀的兩年來,弟弟一定憋壞了,他在家從來不會主動說起學校豐富的學習生活。即使父母偶然問起,他也是含糊應對,就是不想給我壓力。
有一種智慧千錘百鍊有一種責任勇於擔當
4年警校生涯如白駒過隙,畢業後我選擇來到美麗的無錫開始自己的從警生涯。哥哥也在兩年之後緊隨我的腳步來到了無錫。轉眼工作10年,我已從派出所到了便衣大隊,去年偵辦的一起碰瓷詐騙案便是哥哥給我的線索。
去年4月,哥哥給我打電話說他在對轄區警情和案件進行日常梳理排查時,發現一起交通糾紛雖然得到妥善處理,但隱約感覺有什麼貓膩。由於哥哥當時的工作忙碌,沒辦法全身心投入甄別工作,於是,他把這條線索轉交給我。
我立即對這起糾紛進行分析研判,但看起來確實只是一起平常的交通事故導致的糾紛。我首先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搜索同類警情,同時對警情的當事人,重點對賠償一方展開回訪,經過數日調查,得出的結果讓人出乎意料,竟有10餘起警情十分相似。
賠錢方均為「小飛龍」(電動三輪車俗稱「小飛龍」)車主,在載客過程中和一名騎自行車的男子相撞,男子倒地受傷,「小飛龍」車主帶著傷者去醫院治療。傷者會和「小飛龍」車主商量私了還是公了,由於「小飛龍」多數都是非法經營,車主通常是要求私了。這很明顯就是碰瓷詐騙,受傷的部位都是老傷了,但是「小飛龍」多為違法營運,看著賠償價格差不多就認栽了,其實只要提高警惕,這樣的陰謀就不會得逞。
在基本摸清嫌疑人的作案套路後,我調取了案發周圍的監控,發現每次「小飛龍」後面都會緊緊跟著一輛黑色桑塔納汽車,我判斷桑塔納車司機也是作案同夥。通過對該車的軌跡追蹤,我們查清了嫌疑人的落腳點,最終將該碰瓷詐騙犯罪團夥一網打盡。
案件結束後,我問哥哥是如何發現其中的貓膩,哥哥說因為這起糾紛整個調解過程太過順利,感覺和設計好一樣,反而讓人覺得不正常。
哥哥敏銳的洞察力讓我很佩服。如果沒有他提供的線索,這起已經被立為糾紛的警情可能就石沉大海了,還會有更多無辜的群眾蒙受損失。
有一種膽魄臨危不懼有一種無畏百折不撓
抓捕的環境越艱苦惡劣越證明我們抓捕的必要性,嫌疑人越是兇狠我們更要盯住不放,我一直叮囑弟弟,情形越危險,抓捕的時候越不能含糊,一旦失手,我們受傷倒是次要的,而放虎歸山,則後患無窮。
2014年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連續發生了10多起盜竊電動車電瓶的案件。這類民生案件雖然案值不大,卻是老百姓最關注最希望公安機關能偵破的案件。
案件多發生在轄區的幾個老小區內,技防設施簡陋,監控覆蓋率很低,除個別案件外,中心現場幾乎都沒有監控,一段段監控視頻的接力雖然確定了嫌疑人的體貌特徵,但找不到嫌疑人的藏身之處。通過對發案區域的研判分析,我們判斷嫌疑人很可能在劉潭二村再次作案。
一入夜,我便和同事一起在小區門口蹲守,我們整整蹲了5個晚上,卻沒有見到嫌疑人的身影,那幾天轄區也很平靜,沒有發生一起電瓶失竊案件,我不相信他會金盆洗手,應該只是短暫避避風頭。其實,偵查破案有驚心動魄的時候,但更多的時候需要的是耐心,黑夜裡的堅守終歸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在第6天凌晨1點多,印在腦海中的那個面孔出現了,嫌疑人將偷得的數十個電瓶放在電動車上準備逃離,我和同事在小區門口攔截騎車出來的嫌疑人,我迅速向其亮明警察身份,但竟然無效,他不僅沒有停車反而加速衝向了我的同事。
身材瘦小的同事猝不及防被撞倒在地。因為撞擊過猛,嫌疑人也一同摔倒在地,但他身體強壯結實,從地上爬起後就向前狂奔逃跑。眼看嫌疑人就要跑遠,我加速追上一下將其撲倒,剛好旁邊就是小區的垃圾堆放處,我們一起摔進汙泥髒水和零碎的各種垃圾裡面,一股臭味直接鑽入鼻內。我壓在嫌疑人身上,並死死按住他的雙手,但失去理智的嫌疑人屢次掙脫從地上爬起,並把身邊的垃圾往我嘴裡塞。我們在垃圾堆裡纏鬥了好一會兒,就在我快要體力不支的時候,剛摔倒在地的同事忍著痛過來支援我,很快嫌疑人被我們牢牢控制住。
弟弟也是一樣,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始終踏實篤定地踐行著從警之初的誓言:面對群眾的危難,百折不撓絕不退縮。
有一種使命衝鋒在前有一種力量生生不息
哥哥的骨子裡就帶著剛毅和勇敢,我知道即使囑咐一萬遍小心,都會被他拋在腦後。我只有默默祈禱,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警察本來就是自帶危險屬性的工作,很多危險可能都是隱藏著的。
2015年7月,我正和同事將車停靠在五愛路一家數碼店門口。我們在車裡蹲守,準備抓捕一名扒竊嫌疑人。突然,車後傳來一名女子尖聲的叫喊:「抓小偷啊!」只見,一名年輕女子正在追逐一名男子,男子沿著馬路中間的隔離帶逃跑。我和同事同時拉開車門衝出去,小偷已經從我們車旁跑過去,我們直接橫穿車流如潮的馬路,沿著隔離帶追趕小偷。在快要追到的時候,我一個加速,騰空而起一腳踹在小偷身上,小偷幾個踉蹌跌倒在地上,我和同事迅速上前將其控制住。
當時在小偷身上除了搜出盜竊的財物,竟然還搜出了1把匕首。我頓出一身冷汗,那可是在主城區,人員車輛密集,一旦嫌疑人失去理智,對群眾造成的傷害都是不可預計的。像這種突發情況,最關鍵的就是那幾秒鐘,一旦錯失了最好時機,嫌疑人就有逃脫的可能,根本不容得我們多想。
在便衣大隊,前往外地抓捕嫌疑人是家常便飯,少則幾天多則1個月,經常是一個案子連著一個案子。案情和對手會變,但刑警精神不能變,案子不破,我們就不能休息。
對家人的愧疚應該是每名警察內心最柔軟的疼痛了,不能彌補只能埋藏在心底。我和哥哥約定好,不論抓捕多危險的嫌疑人,和父母、妻子講起來一定要表現得很輕鬆,即使受點輕傷也絕不和家人講,家人的叮嚀和牽掛是我們投入戰鬥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