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陽按:中國自古能人輩出,只是太多的人淹沒在歷史的進程之中,不被世人所發現,老陽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位道長,雖然是道長,他卻對天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
近代天文學家李明徹道長李明徹(1751—1832),字大綱,又字飛雲,號青來。清代天文學家。祖籍江蘇,出生於廣州。少年時入道觀當道士。
其間,除受教於道教學說外尚攻讀了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成年後,又對已傳入國內的西方科學知識產生興趣,曾赴澳門向外國傳教士學習觀察天象推算地理測繪法和三角幾何學。自此,他與天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由於李明徹兼學了西洋油畫的畫技而被視為通曉西方藝術之才。他曾受地方官府之命,攜帶西洋油畫進京城向朝廷進貢,因而有暇到主管天文歷數的欽天監觀摩,從而開闊了對傳統的天文學認識。
回到廣州後,他依據自己歷年對天文現象的觀察成果,並結合中西方天文學的資料,陸續寫成了《寰天圖說》三卷、續編兩卷。全書論述了對太陽系星球位置及對日蝕、月蝕成因、地球晝夜節氣變化的測定之法,並對自然現象作了探討。這是一部廣東地區最早撰成的關於天文學的著作,揉合了中西方天文學的精粹。由於其資料翔實、論述精確,該書被公認為中國近代天文學的一部有較大影響的著作。李明徹寫完《寰天圖說》後,又受兩廣總督阮元的邀請,主持編寫了記敘全省地理形態的《廣東通志·輿地略》。
至道光九年(1829),他主持籌建的廣州純陽道觀(位於今廣州河南漱珠崗)峻工後,他以此地作為天文觀測臺,繼續從事研究星象與修道養生。道光十二年(1832),李明徹羽化於廣州純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