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我們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數百萬年的歷史,這個時間對於我們個體來說,其實是相對較長的,但是從宇宙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出現的時間,只是曇花一現。畢竟,這個宇宙已經有130多億年的歷史。原本,我們的祖先只能仰望星空,思索宇宙的樣子,隨著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宇宙深處的景象,宇宙之大超乎想像。
曾經,我們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提出了「地心說」,後來發現,我們地球其實是環繞太陽運行,其他的行星一般也會環繞其所在的主恆星運行。當然,有一些衛星則會環繞行星運轉,就像月球環繞我們地球運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了銀河系的樣子,如果從側面看我們的銀河系,看起來像是一個「託盤」狀的大型星系。於是很多人好奇,在銀河系上空是不是也存在一些星系呢?畢竟我們看到的銀河系上空,似乎是很空曠。
據發表在《天文雜誌》的科學報告,天文學家剛剛在銀河系的上方發現了一顆行星。其實,發現系外行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因為隨著我們發射了一些先進的探測器進入太空以後,我們發現了很多系外行星,至今為止,我們目前已經確認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當然,這個數值是比較小的,畢竟宇宙中,系外行星的數量可能是數不勝數,所以我們所發現的系外行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不管怎樣,我們發現一顆系外行星,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發現,畢竟行星數量雖然很多,想發現它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顯示,這一次發現的系外行星位於銀河系平面上方大約5870光年遠的恆星系中。這顆新發現的行星目前被命名為「LHS 1815b」,環繞一顆名為「LHS 1815」的恆星運轉。
根據目前的觀測結果,這顆系外行星的情況和我們地球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其中一點就是它的尺寸和地球相當,大約為地球1.088倍,這一個尺寸意味著這顆系外行星可能是一顆巖石行星或者類地行星。相信大家也知道,行星一般分為類地行星和氣態行星,如我們太陽系內,類地行星就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是巖石結構的行星,而氣態行星則以氣體為主,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而我們正在尋找的宜居行星,其實主要找到是和地球尺寸相當的類地行星,這顆新發現的「LHS 1815b」行星和地球尺寸相當,會是一顆宜居行星嗎?
從目前的觀測情況來看,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LHS 1815b」是否具有宜居性,暫時不清楚,畢竟我們對它的認識還是非常少的。當時天文學家發現這顆系外行星時,這個恆星系離我們地球的距離大約為97光年,這個距離還是比較遙遠的,對於我們當前的科技來說,沒法飛抵這麼遠的系外行星上。而且,僅僅憑藉探測器,我們也很難確認它的宜居性,畢竟,離我們地球較近的火星,我們也是探索了很多年,都還沒完全確認火星的宜居性,更別說遠在97光年外的類地行星了。
暫時不談論這顆系外行星是否宜居,能夠發現這樣尺寸的行星,確實是一個重大的進展。雖然我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是這些系外行星的尺寸非常大,有一些是巨大無比的氣態行星,即使有一些是類地行星,其質量可能也會非常大,可能達到地球質量的幾倍。那些超級地球,並不是我們尋找宜居行星的目標。因為我們在尋找宜居行星時,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這顆行星的尺寸。
相信大家也知道,一顆行星的質量太大,我們在上面受到的重力也會越大,對於我們身體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如脊椎可能會因為強大的重力而出現壓縮的情況,原本在地球上是一個1.8米的高個子,在那些超級地球表面可能就沒這麼高了。除此之外,如果在這些行星表面的重力太大,我們一旦登陸到其表面,再從其表面離開,難度會更大,因為我們的運載火箭推力可能沒法讓我們擺脫它們的引力束縛。相反,如果這些行星尺寸太小,意味著我們在其表面受到的重力也會很小,對於我們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如我們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就非常小,在月球表面步行都非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