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最喜愛的10顆系外行星

2020-12-05 天文同好樂園

克卜勒-186f 這是天文學家在宜居帶內發現的第一顆巖石行星。在主星周圍的宜居帶內,溫度適宜,液態水可以存在。這顆行星的大小非常接近於地球。

克卜勒-11行星系統 這是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第一個緊湊的行星系統,它揭示出一個行星系統可以很緊湊地擠在一起。在相當於水星的軌道範圍以內,分布著至少5顆行星,而且仍舊可以保持穩定。它帶來了全新的行星形成理論,並且可以說明,像太陽系這樣擁有多顆小型行星的系統在銀河系中可能很常見。

克卜勒-16b 在電影《星球大戰》中,有一顆「塔圖因星球」,它圍繞兩顆恆星運行。而克卜勒-16b就是真實版的「塔圖因星球」,它是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第一顆環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這類行星被命名為「雙星周行星」。

飛馬-51b 這顆巨行星質量大約是木星的一半,每4天環繞主星運行一周。它是第一顆證實環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行星,這一發現開闢了全新的探索領域。

克卜勒-444行星系統 這個已知最古老的行星系統擁有5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它們都處在軌道共振狀態。這個古怪的群體說明,在銀河系中行星系統的形成時相當普遍的。

巨蟹-55e 這是一顆「熱烘烘」的行星,每18小時就會環繞主星飛速繞行一周。它的軌道離主星非常近,相當於水星與太陽間距的二十五分之一,因此它與主星保持著潮汐鎖定,有一個面永遠受到主星熱量的炙烤。在它的外層據信環繞著一層處在「超臨界」狀態的水體,其中的水分既呈液態也呈氣態。

HD 189733b 這顆尺度大致與木星相當的行星是被研究得最多的系外行星之一。它是在從主星前方通過期間,從X射線波段被觀測到的。

PSR B1257+12行星系統 它是到目前為止已知的太陽系外最小的行星級天體,不僅如此,它所環繞的主星是一顆中子星。發現如此古怪的脈衝星行星,說明銀河系內的行星可以存在於各種環境之中,甚至在已經爆發的恆星殘骸周圍也可以。

克卜勒-452b 這是在類太陽恆星的宜居帶內發現的第一顆地球級行星。這顆行星比地球大60%,與主星的距離比日地間距大5%。

克卜勒-22b 這是一顆位於宜居帶內的行星,而且可能是一個水世界,與太陽系中的任何成員都不一樣。

相關焦點

  • 這顆系外行星被天文學家認為一定有生命
    在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行星的數量則更多,很難說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中不存在像地球這樣的宜居星球,而且科學家們也通過巡天觀測發現了數百顆類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其中很多都位於所在行星系的宜居帶中,因此宇宙中的宜居行星很可能並不少,地外生命是大概率存在的!
  • 天文學家是如何發現系外行星的?
    銀河系很大,直徑大約10萬到20萬光年,銀河系裡估計有2000億顆恆星。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大約有60億顆,佔銀河系恆星總量的3%。銀河系中有這麼多恆星,按理來說,它們應該也像太陽一樣擁有幾顆行星。其它種類的恆星也可能擁有行星。
  • 【科普】九大最奇特系外行星
    最年輕的系外行星    歐洲天文學家發現32顆太陽系外行星,從而使現已探測到的系外行星數量上升至
  • 天文學家新發現6顆系外行星 這些太陽系外行星有一個重要特點
    新華社倫敦12月24日電(記者 張家偉)英國開放大學23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藉助新技術,天文學家在3顆恆星附近找到6顆行星,這些太陽系外行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運行軌道非常靠近各自的恆星。系外行星(資料圖)圖片來源:北晚新視覺由開放大學學者領銜的國際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可以識別行星與恆星間距離非常接近的恆星系統,且所需數據相對較少
  • 天文學家使用人工智慧算法確認了50顆新系外行星
    機器學習算法(一種自學AI)來確認現在退休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中系外行星的存在。該算法旨在區分現實世界和望遠鏡數據中的假陽性,確認了總共50個系外行星,範圍從海王星大小的天然氣巨人到小於地球的外星球。
  • 這顆系外行星被天文學家認為「百分百存在生命」,何以如此肯定
    宇宙之大,浩瀚無邊,僅在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行星的數量則更多,很難說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中不存在像地球這樣的宜居星球,而且科學家們也通過巡天觀測發現了數百顆類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其中很多都位於所在行星系的宜居帶中,因此宇宙中的宜居行星很可能並不少,地外生命是大概率存在的。
  • 天文學家首次確定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
    科技日報訊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7月11日報導,一隊歐洲和美國的天文學家首次將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予以確定,其被命名為HD 189773b,是一顆擁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公布的圖片中看,這顆行星正泛著熟悉的蔚藍色,就像我們的地球家園一樣。
  • 天文學家第一次,直接從地面探測到:兩顆強相互作用的系外行星!
    天文學新發現連連不斷,現在天文學家發了兩顆強相互作用的系外行星,這是第一次實現了新的突破,直接從地面探測到了這種類型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第一顆行星WASP-148b繞恆星公轉近9天,而第二顆行星WASP-148c運行時間是它的4倍。軌道周期之間的比率意味著WASP-148系統接近共振,這意味著這兩個行星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得到了增強。
  • 歐洲天文界發現32顆系外行星 確認24顆「超級地球」
    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拉西拉山上的觀測地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綜合外國媒體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國際研究小組10月19日在葡萄牙波爾圖大學天體物理中心發表公告說,該小組又發現了32顆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簡稱系外行星),同時還確認了
  • 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原標題: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科技日報訊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在一個太陽系外的行星大氣中發現水蒸氣和氫氣,該行星比地球大4倍,位於天鵝座,離地球約124光年、幾乎729萬億英裡。對於了解太陽系外行星而言,這一發現標誌著科學家已經能夠確定最小行星大氣中的一些化學成分。該研究成果刊登在9月25日的《自然》雜誌上。
  • 天文學家首確定一系外行星真實顏色 呈蔚藍色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7月11日報導,一隊歐洲和美國的天文學家首次將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予以確定,其被命名為HD 189773b,是一顆擁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公布的圖片中看,這顆行星正泛著熟悉的蔚藍色,就像我們的地球家園一樣。
  • 天文學家發現了如此多的系外行星 但沒有時間研究它們
    據Space.com報導,天文學家目前知道超過4100顆系外行星。這些是已被確認存在的外星世界,並且沒有考慮到「系外行星候選者」,他們在確認之前還需要更多觀察。然而現在天文學家已經面臨幾乎不可能仔細檢查每顆系外行星的境況。
  • 天文學家初步研究了系外行星「不應該存在」的大氣層
    一個月前,科學家宣布首次發現了奇特的系外行星ltt9779b。就在260光年之外,這顆行星很快就被選為,需要對其奇特大氣層進行深入研究的絕佳候選行星。他和他的團隊研究了這顆系外行星在紅外光下的相位曲線。這意味著:因為熱能是以紅外線輻射的形式發射出來的,所以這個波長的光可以告訴我們許多光年之外宇宙物體的溫度。研究的方法是這樣的,行星從我們和恆星之間穿過,給我們清晰的從側面觀察行星的夜晚和白天。因此,要計算系外行星的溫度,天文學家可以利用LTT9779B軌道上整個系統不斷變化的光線。
  • 系外行星的發現
    2019年10月,科學家們利用一個計算機模型類似發現的系外行星海王星明星不受重力影響,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這些行星可能存在於消費光在黑洞的邊緣,大約10到30光年的黑洞,它的能量線有一個結構凍塵埃組成的尾巴。
  • 天文學家分享了第一張Beta Pictoris c系外行星的直接成像圖
    天文學家在浩瀚的太空中發現了許多系外行星,但一直以來沒有一顆系外行星被直接成像,通常通過間接觀察行星對其宿主恆星的影響來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天文學家最近首次分享了通過直接手段發現的一顆系外行星的圖像,這顆系外行星是Beta Pictoris c,中文名稱繪架座β-b,天文學家通過各種方法的組合來發現這顆行星並為其成像。Beta Pictoris c是一顆名為Beta Pictoris的氣態巨星,這顆恆星很年輕,大約只有2300萬年的壽命。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神秘行星擁有3顆太陽
    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距離黑洞大約10-30光年,該行星運行時存在一個由冰凍灰塵構成的尾部結構。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
  • 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說,負責系外行星勘察任務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它在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的地方圍繞一顆恆星運轉。這是TESS發現的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 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寓意是什麼?
    圖片源自國家天文臺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得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望舒」。它原本的編號名稱由數字+字母構成,為HD173416b,如今它的新名字在中國神話中意為「為月亮駕車的女神」,將與原來的編號並行使用。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簡稱NEW)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寓意是什麼?
    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得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望舒」。它原本的編號名稱由數字+字母構成,為HD173416b,如今它的新名字在中國神話中意為「為月亮駕車的女神」,將與原來的編號並行使用。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簡稱NEW)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10顆可能有外星生命的系外行星
    【博科園-科學科普-歡迎留言評論或建議】外行星泛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歷史上天文學家一般相信在太陽系以外存在著其它行星,然而它們的普遍程度和性質則是一個謎。直至1990年代人類才首次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過20個新發現的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