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九大最奇特系外行星

2021-01-20 宇宙解碼

最年輕的系外行星



    歐洲天文學家發現32顆太陽系外行星,從而使現已探測到的系外行星數量上升至403顆。這些系外行星的發現對於天文學家理解行星是如何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國《大眾機械雜誌》列舉的最奇特的9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最熾熱的系外行星、質量最大和最小的系外行星等。


    據悉,這支由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行星搜尋小組通過智利北部甚大望遠鏡的精準光譜儀探測到32顆新系外行星,此次他們探測到的新系外行星數量接近迄今已發現系外行星總數的10%。在現已探測到的系外行星中,多數都是氣態行星,其中也有一些質量是地球20倍的超級類地行星。探尋類地行星的任務十分艱巨,這是由於它們要比類似木星等氣態行星的體積小許多倍。


    通常科學探測系外行星的方法是觀測環繞恆星的行星與恆星的位置變化,但由於環繞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引力作用十分微弱,其位置變化關係很難進行觀測。光譜儀則是探測此類行星微小變化的首個工具,目前科學家認為超級地球行星很可能存在於60%的類太陽星系。瑞士日內瓦大學天文學家史蒂芬-尤德瑞(Stephane Udry)宣稱,依據這一比率,我們很可能會在其他行星上尋找到生命。構成巖石行星的某些成份正是孕育生命形成的重要元素,如果我們探測發現許多類地行星,便能更高几率能發現生命的存在!


    北落師門星座距離太陽僅25光年,2005年,天文學家發現「北落師門 B」行星隱藏於環繞該星座的宇宙灰塵雲之中。該宇宙灰塵雲的存在意味著該行星非常年輕,並且還會有更多的行星隱藏其中或者未來孕育誕生。「北落師門 B」行星是剛誕生的一顆行星,與其他系外行星相比,它就如同一個新生嬰兒,環繞主恆星僅有876年的歷史。


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系外行星



    2009年4月,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恆星周圍存在著4顆行星,這顆奇特的恆星被稱為「格利澤 581」,天文學家認為位於該恆星系統邊緣的兩顆行星是生命可居住地帶,這裡很可能存在著液態水。其中一顆行星表面溫度較冷,而另一顆稱為「格利澤581 d」的行星的表面溫度較溫暖,它的公轉周期為66.8天,大約是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的四分之一,它更適宜生命居住。


    「格利澤 581 d」處於該恆星系一個溫暖可適宜居住的區域,其表面能夠形成數千公裡深的海洋,科學家稱,該行星可能是迄今觀測到的第一顆海洋類型地外行星,這是我們對它的最佳定義。但目前該行星上是否存在著生命體,尚無法準確定論。


最熾熱的系外行星



    美國佛羅裡達州中心大學教授約瑟夫-哈林頓(Joseph Harrington)稱,雖然所獲得的觀測數據尚處於初級階段,但在2009年發現的WASP-18b行星可能是迄今最熾熱的行星。在此之前科學家認為另一顆行星是所探測到最熾熱的行星。


    WASP-18b是一顆運行速度很快的行星,距離地球325光年,其體積是木星10倍,它以非常近的距離繞恆星運行,它僅用地球上一天的時間便能完成一次繞恆星公轉。但是它的「最熾熱」頭銜可能遭到爭議,由於它非常接近主恆星,科學家稱,能夠發現這顆行星是非常幸運的,它正處於生命燃燒末期,預計在未來百萬年內將以螺旋路徑被恆星所吞噬,100萬年對於10億年的星體演化歷程而言是非常短暫的,這就是為什麼該現象是我們非常難得一見的原因。


離主恆星最遙遠的系外行星



UScoCTIO 108 b行星的質量是木星的14倍,它距離其主恆星640億公裡(670個天文單位),其距離相當於矮行星冥王星與太陽距離的17倍。


質量最大的系外行星



    2008年,天文學家觀測發現一顆質量是木星25倍的系外行星——HD 43848,它環繞一顆體積比太陽略小的恆星運行,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8000倍。


質量最小的系外行星



    2009年2月,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質量比地球小兩倍的行星——CoRoT-7b,它的密度非常類似於地球。它環繞恆星運行一周的時間僅20.4小時,也就是說它一年只有20.4小時。它的主恆星要比太陽更小、溫度更低、更年輕。


    發現CoRoT-7b行星的重大意義在於它是迄今探測到質量最小的巖石行星,雖然科學家認為其表面具有巖石,但是由於表面溫度達到1500攝氏度,這意味著該行星表面覆蓋著火山巖和沸騰的海水,不可能孕育著生命體。但它的發現證明了通過新型天文觀測儀器可發現太陽系外行星上存在有機分子,進一步增強了人類尋找地外生命的信心。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系外行星



    OGLE-05-390L b行星距離地球21450光年,它是迄今所探測到距離地球最遙遠的系外行星,其質量是地球的5倍,該行星距離主恆星的距離是地球和太陽距離的兩倍,它環繞主恆星一周十分緩慢,需要3500天。


最大半徑的系外行星


    氣態行星CT Cha b是迄今發現半徑最大的行星,它的半徑是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兩倍,其質量是木星的17倍。


運行軌道最橢圓的系外行星



    一顆行星環繞恆星運行所擁有的完整軌道,其偏心率則為0,也就是說它的運行軌道非常接近圓形。地球的偏心率為0.0167,呈輕微的橢圓狀。但在已探測到的系外行星中,有一顆名為VB 10 b的行星的偏心率卻達到0.98,它是迄今最橢圓狀的系外行星。其運行軌道甚至比哈雷彗星還要偏離延伸。

相關焦點

  • 奇特的系外行星發現為神秘的「第九大行星」提供了理由
    研究人員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確定,距木星336光年的一顆系外行星HD 106906 b的軌道非常偏心,它的軌道經過其雙星系統碎片盤的邊緣,每15000年繞一圈。就好像木星穿越了柯伊伯帶。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這就是它繞太陽運行的方式。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巨蟹座又發現新的系外行星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夢想著遙遠的行星,但直到目前,科學家們才能夠識別出數千顆新的系外行星,並越來越多地了解它們的樣子。現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巨蟹座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恰巧的時間安排和這顆行星奇特的軌道模式,芝加哥大學科學家們能夠比迄今為止任何一顆都小的行星,更精確地計算出它的質量。
  • 第9大行星或是系外行星 45億年前被太陽強拉而來
    網易科技訊 6月1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現在,瑞典隆德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所謂的第九大行星實際上可能是太陽系外行星,是45億年前被太陽「強偷」來的,自此後成為太陽系的一部分。所謂系外行星是指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現在這個概念似乎不再適用。隆德大學天文學家亞歷山大·穆斯迪爾(Alexander Mustill)等人認為,大約在45億年前,太陽依然還處於年輕階段時,將第九大行星從其原始恆星身邊「偷走」。
  • 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系外行星非常神秘奇特,從本質上它們是令人激動興奮的天文發現。畢竟藉助克卜勒望遠鏡和其他高級系外行星探索技術,我們能夠直接觀測到名副其實的系外行星群體,通過對系外行星的研究分析,我們將更深入地理解地球。儘管這些神秘的系外行星非常迷人,但有時它們看上去非常恐怖。例如:幽靈世界處於徘徊之中;系外行星大氣層中的鬼魂舞;整個行星世界曾被扯碎。
  • 22光年外的奇特系外行星: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北京時間9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最近在銀河系中距離非常近的區域,發現一顆奇特的系外行星,其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 NASA太空望遠鏡發現系外行星上出現奇特熱斑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史皮哲太空望遠鏡近日觀察到某一遙遠行星表面上出現的奇特熱斑。  這顆叫做仙女座20-b的巨行星緊密環繞在其恆星周圍,有一面永久受到其恆星的高溫照射。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2、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該解釋理論在系外行星探索領域是極具挑戰性的,例如:天文學家無法應用凌日法發現此類行星,通常情況下,凌日法是觀察系外行星途經主恆星前後的光線變化,但是這種黑洞會吞噬光線,顯然該方法行不通。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迄今為止,已發現的4300多顆確認的系外行星都有共同之處:即與其宿主恆星軌道距離較近,而距太陽系較遠。現在,天文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巨大的系外行星,該行星圍繞著一顆雙星運行,繞行一周需要15000年。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這顆系外行星被稱為HD106906b,質量是木星的11倍。它圍繞著一對被稱為HD106906的熾熱主序列黃白色恆星運行。
  • 十大怪異系外行星,從冥府行星到鑽石構成的「地獄地球」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藉助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很多系外行星得以發現並命名,包括第一顆得到證實的系外多巖行星克卜勒系外行星的構成和軌道多種多樣,有些是氣態巨行星,有些是與地球類似的多巖行星,有些則是冰冷或者地獄般的炙熱星球。
  • 可居住的系外行星?決定行星宜居性的九大特徵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網友:什麼屬性可能使系外行星能夠支持生命?無論如何,這不是我們目前能用系外行星研究的,因為在如此小的、遙遠的天體周圍,磁場仍然無法探測到。圖解:太陽系與巨蟹座55行星系統的比較圖。一顆長壽的星星。生活需要時間來發展。
  • 令人驚異七大系外行星:最古老行星120億年歷史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迄今天文學家已發現數百顆系外行星,但數個世紀過去了,人們還是無法親眼近距離看到這些奇特世界的模樣。基於當前的最新數據資料,藝術家雷-米勒向我們呈現宇宙七大最迷人系外行星。
  • 神奇——看得見的系外行星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一切發生了戲劇化的改變,就在幾天前,美國宇航局通過宣布了一次性發現1200多顆系外行星,使已知數量超過了4000顆而創造了歷史,他們現在相信在我們的宇宙中大部分的恆星極有可能至少擁有一顆行星。除此之外,這些新發現的世界中有幾十個已知的類地行星。
  • 10大「系外行星」的冷知識
    宇宙是非常奇特的,有些東西超乎我們的想像,有10個非常特別的系外行星。是目前已知宇宙中10個最奇特的行星。「TRES-2B」有一顆被稱為「TRES-2B」的系外行星,這個星球以最黑暗而著稱,距太陽系750光年,這個黑暗巨大的星球反射不到其大氣層光的1%,以至於「TRES-2B」大氣所反射光小於「煤炭和黑色丙烯塗料」,它看起來非常可怕,這小部分的光沒有被行星稀薄而令人窒息的大氣所反射,微弱的暗紅色,是這個星球上的主旋律。
  • 在天文學中,系外行星指的是太陽系以外的行星
    在天文學中,系外行星指的是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即使很多人都確信存在系外行星,但由於缺少依據,沒有誰敢對此打包票。這一點像極了我們當下對外星人的心情。一般來說,科學研討一旦獲得初度打破,很多新發現就會接二連三。
  • 天文學家初步研究了系外行星「不應該存在」的大氣層
    一個月前,科學家宣布首次發現了奇特的系外行星ltt9779b。就在260光年之外,這顆行星很快就被選為,需要對其奇特大氣層進行深入研究的絕佳候選行星。他和他的團隊研究了這顆系外行星在紅外光下的相位曲線。這意味著:因為熱能是以紅外線輻射的形式發射出來的,所以這個波長的光可以告訴我們許多光年之外宇宙物體的溫度。研究的方法是這樣的,行星從我們和恆星之間穿過,給我們清晰的從側面觀察行星的夜晚和白天。因此,要計算系外行星的溫度,天文學家可以利用LTT9779B軌道上整個系統不斷變化的光線。
  • 大熊座發現奇特系外行星:軌道很扁似彗星
    它的一年大約100天,沿著一個非常「扁」的軌道運行,看起來很像是彗星的軌道特徵  本月早些時候,天文學家們還發現了另外一顆與HD 80606 b類似的系外行星它的性質與一類被稱作「熱木星」的系外行星很像,這類巨型系外行星在距離恆星非常近的軌道上運行。  科學家們無法理解這些氣態巨行星究竟是如何在如此接近恆星的地方形成的。而對於HD 80606而言,讓科學家們更加引起關注的則是它詭異的軌道特徵。  正常情況下,行星軌道是近似圓形的,但HD 80606很不一樣。
  • 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熱木星極光亮度可照出幽靈鬼魂
    對於宇宙中的系外行星人類從來停止探索腳步,接下來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帶來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大家趕緊來看看吧!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一、神秘熱點行星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到一顆系外行星,在其大氣層中發現神秘的「熱點」,這顆系外行星大氣層中最熾熱的部分並不是朝向恆星的一側,而是在日出和日落的陰暗一側,溫度可高達1000攝氏度,熾熱程度超過熔巖。
  • 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死而復生」
    二十年前,天文學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發現一顆系外行星環繞主恆星運行,在進行深入觀測時,一些天文學家並未找到這顆系外行星,並宣稱它已「死亡」。 但在2009年,天文學家使用錢德拉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曾經死亡的系外行星TMR-1C又再度復活過來。將它稱為「殭屍行星」有些言之為過,實際上它僅是隱藏了起來。
  • 科學家如何知道系外行星是由什麼組成的?
    經常瀏覽天文學新聞的小夥伴,或許會聽到科學家一次次發現系外行星的報導,這是如此令人著迷,因為這些發現意味著我們距離發現系外生命又近了一步。當然在報導中,最讓人關心的是該行星的具體信息,比如大小,運行周期,環境,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是其組成成分,因為這決定了在該行星是否具有生命存在的適宜條件。
  • 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別急,還要再等等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ID:kepubolan)近日,哥倫比亞大學天文系的Teachey團隊通過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宣布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顆系外衛星,名叫克卜勒1625b-i。如果最終得到確認,這將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衛星。這一成果發表於10月3日的《科學·進展》雜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