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初步研究了系外行星「不應該存在」的大氣層

2020-11-04 Snail先生

一個月前,科學家宣布首次發現了奇特的系外行星ltt9779b。就在260光年之外,這顆行星很快就被選為,需要對其奇特大氣層進行深入研究的絕佳候選行星。

LTT9779B比海王星稍大一點,圍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目前為止相當正常。但有兩件事真的很奇怪。LTT9779B離它的恆星非常近,它每19小時就繞一圈;因為它離恆星近,它一定會受到灼熱的影響,但LTT9779B仍然有大量的大氣層。

現在已經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紅外觀測數據包括了這顆行星的主星,天文學家現在已經分析了這些數據,並在幾項研究中發表了他們的結果。

克羅斯菲爾德說:「我們第一次測量了來自這個星球的不應該存在的光。這顆行星受到恆星的強烈輻射,其溫度超過1650攝氏度,其大氣層可能已經完全蒸發。但是,LTT9779B通過它的紅外觀測數據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光芒。」

他和他的團隊研究了這顆系外行星在紅外光下的相位曲線。這意味著:因為熱能是以紅外線輻射的形式發射出來的,所以這個波長的光可以告訴我們許多光年之外宇宙物體的溫度。

研究的方法是這樣的,行星從我們和恆星之間穿過,給我們清晰的從側面觀察行星的夜晚和白天。因此,要計算系外行星的溫度,天文學家可以利用LTT9779B軌道上整個系統不斷變化的光線。

有趣的是,對於LTT9779B來說,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正好是中午,太陽正對著頭頂。在地球上,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實際上是中午後幾個小時,因為熱量進入地球大氣層的速度比輻射回太空的速度快。

反過來,這允許一些有根據的猜測LTT9779B的大氣。

加拿大外行星研究所天文學家尼古拉斯·考恩說:「這顆行星比我們預期的要冷得多,這表明它反射掉了進入它的大部分入射光。」。

這顆行星也不會把太多的熱量傳送到它的夜間,科學家推測被吸收的星光很可能在大氣層中被吸收,從那裡能量很快被輻射回太空。

為了進一步探測LTT9779B的大氣層,德拉戈米爾和她的同事們把重點放在了次日食上,當行星從恆星後面經過時,這會導致系統的光變暗,比行星經過恆星前面時要暗得多,這被稱為凌日,但這種暗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系外行星大氣層的熱結構。

德拉戈米爾說:「熱海王星很少見,LTT9779B這樣的類海王星很難解釋,因為它的質量小,引力不足以保持住大氣很長時間。」。

「那它是怎麼做到的呢?LTT 9779b讓我們撓頭,但它有大氣層這一事實迫使我們繼續深入研究這類行星,因此我們決定用另一臺望遠鏡對其進行探測。」

研究人員將斯皮策二次月食數據與美國宇航局外行星搜尋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相結合,這使得他們能夠從LTT9779B的大氣中獲得發射光譜;也就是說,被其中的元素吸收和放大的光的波長。他們發現一些波長被分子吸收了,可能是一氧化碳。

對於這麼熱的星球來說,這並不意外。在熾熱的木星中檢測到了一氧化碳,這種氣體巨星也以極近的距離環繞其恆星運行。但是氣態巨星比熱海王星質量更大,它們利用更高的重力來保持大氣。有人認為海王星大小的行星的質量不應該足夠大。

在熱海王星的大氣中發現一氧化碳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這顆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為什麼仍然有大氣層。

未來科學家還將持續觀測LTT9779B行星,以了解它的大氣還有什麼成分,系外行星開始時是否大得多,目前正在迅速縮小。這樣的研究也將給人類提供一個極好的工具和經驗來探索潛在的可居住行星的大氣層。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首次在「類地球」系外行星上發現大氣層
    天文學家首次在「類地球」系外行星上發現大氣層 6日說,他們首次在一顆大小與質量類似於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上發現了大氣層,這是在通往發現外星生命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 系外行星大氣層中氦氣是如何逸出的?
    儘管氦含量異常豐富,但是據《科學》雜誌12月6日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直到最近,一個由瑞士國家行星研究競爭力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Competence in Research PlanetS,簡稱NCCRs)和日內瓦大學(UNIGE)天文學家們所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才在一顆氣態巨行星的大氣層中探測到氦元素的存在。
  • 系外行星的高溫大氣層會產生鈦雨和氧化鋁雲
    為了對系外行星所具有的大氣類型進行分類,來自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組成的研究小組通過評估系外行星大氣層中成分中的哪一個真正重要並將模型與我們現有的數據進行比較,企圖弄清其大氣層的奧秘。這項研究背後的想法是對熱木星所擁有的大氣類型進行分類。正如作者在研究中寫道,「氣溶膠普遍存在於各種溫度、質量和年齡的系外行星的大氣中。這些氣溶膠強烈影響著對系外行星透射、反射和發射光的觀測,模糊了我們對系外行星熱結構和組成的理解。」
  • 系外行星的高溫大氣層會產生鈦雨和氧化鋁雲
    正如作者在研究中寫道,「氣溶膠普遍存在於各種溫度、質量和年齡的系外行星的大氣中。這些氣溶膠強烈影響著對系外行星透射、反射和發射光的觀測,模糊了我們對系外行星熱結構和組成的理解。」 了解熱木星大氣中的氣溶膠將為天文學家在未來觀察這些大氣提供幫助。
  • 天文學家發現新的系外行星LTT 9779b 屬全新類別「超熱海王星」
    天文學家發現新的系外行星LTT 9779b 屬全新類別「超熱海王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它屬於一個全新的類別--「超熱海王星」。
  • 在620光年外,天文學家首次直接證明:系外行星大氣中存在鐵
    由阿姆斯特丹大學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直接證明了系外行星大氣中鐵的存在。研究人員在系外行星KELT-9b光譜中發現了未帶電的鐵原子發射線。觀測是複雜的,因為這顆系外行星在其明亮的主星面前黯然失色。系外行星KELT-9b圍繞其恆星KELT-9公轉周期是36小時,這顆恆星和行星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大約620光年。
  • 在620光年外,天文學家首次直接證明:系外行星大氣中存在鐵!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由阿姆斯特丹大學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直接證明了系外行星大氣中鐵的存在。研究人員在系外行星KELT-9b光譜中發現了未帶電的鐵原子發射線。觀測是複雜的,因為這顆系外行星在其明亮的主星面前黯然失色。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2、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該解釋理論在系外行星探索領域是極具挑戰性的,例如:天文學家無法應用凌日法發現此類行星,通常情況下,凌日法是觀察系外行星途經主恆星前後的光線變化,但是這種黑洞會吞噬光線,顯然該方法行不通。
  • 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原標題: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科技日報訊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在一個太陽系外的行星大氣中發現水蒸氣和氫氣,該行星比地球大4倍,位於天鵝座,離地球約124光年、幾乎729萬億英裡。對於了解太陽系外行星而言,這一發現標誌著科學家已經能夠確定最小行星大氣中的一些化學成分。該研究成果刊登在9月25日的《自然》雜誌上。
  • 系外行星大氣層中發現水蒸汽,可能具備生命宜居條件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最新觀測一顆體積是地球兩倍多的系外行星,通常系外行星體積比地球大但比海王星小,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可能具備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為地外生命探索開啟了一扇大門。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K2-18b,K2-18b距離地球124光年,半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8.6倍,位於主恆星宜居地帶,表面溫度可維持液態水存在。
  • 天文學家首次確定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
    科技日報訊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7月11日報導,一隊歐洲和美國的天文學家首次將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予以確定,其被命名為HD 189773b,是一顆擁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公布的圖片中看,這顆行星正泛著熟悉的蔚藍色,就像我們的地球家園一樣。
  • 科學家首次發現系外行星存在熔化金屬雲層
    如圖所示,這是系外行星PSO J318.5-22,它距離地球75光年,最新觀測顯示,這顆系外行星大氣層中存在著熔化金屬雲。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觀測顯示,一顆遙遠孤獨行星大氣層中存在熔化金屬。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PSO J318.5-22,它在太空中自由漂浮著,並不環繞恆星運行。
  • 天文學家的新方法——探索宜居帶的類地行星,是否存在大氣層?
    一顆系外行星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行的圖片圖片來自:L. Hustak和J. Olmsted (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天文學家們找到了一種新方法,可以辨別一個巖質系外行星(與地球最相似的系外行星)是否存在大氣層。
  • 天文學家是如何發現系外行星的?
    通過對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研究,科學家們根據相關數據,建立了關於行星的形成及演化理論。銀河系很大,直徑大約10萬到20萬光年,銀河系裡估計有2000億顆恆星。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大約有60億顆,佔銀河系恆星總量的3%。銀河系中有這麼多恆星,按理來說,它們應該也像太陽一樣擁有幾顆行星。其它種類的恆星也可能擁有行星。
  • 天文學家首確定一系外行星真實顏色 呈蔚藍色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7月11日報導,一隊歐洲和美國的天文學家首次將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予以確定,其被命名為HD 189773b,是一顆擁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公布的圖片中看,這顆行星正泛著熟悉的蔚藍色,就像我們的地球家園一樣。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伴有三個紅太陽的奇特的巖石系外行星
    在這樣的某種三星系統中,天文學家們意外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 圖2 系外行星「Kepler-62f」擁有高濃度二氧化碳大氣層,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海洋。圖源:ji-qi。研究發現,LTT 1445Ab與2016年發現的另一顆有三個太陽的系外行星HD 131399Ab並不相同。與前者相比,後者是一顆巨行星,每550年左右會繞著距地球340光年外的三星系統中的一顆恆星旋轉一圈。
  • 天文學家發現了如此多的系外行星 但沒有時間研究它們
    據Space.com報導,天文學家目前知道超過4100顆系外行星。這些是已被確認存在的外星世界,並且沒有考慮到「系外行星候選者」,他們在確認之前還需要更多觀察。然而現在天文學家已經面臨幾乎不可能仔細檢查每顆系外行星的境況。
  • 這顆系外行星被天文學家認為「百分百存在生命」,何以如此肯定
    宇宙之大,浩瀚無邊,僅在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行星的數量則更多,很難說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中不存在像地球這樣的宜居星球,而且科學家們也通過巡天觀測發現了數百顆類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其中很多都位於所在行星系的宜居帶中,因此宇宙中的宜居行星很可能並不少,地外生命是大概率存在的。
  • 天文學家發現「超熱海王星」系外行星,公轉周期僅為19小時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它屬於一個全新的類別--「超熱海王星」。這顆行星被稱為Ltt 9779b,它的軌道與其恆星極為接近。天文學家還提出了這樣一個系統是如何產生的問題。
  • 系外行星的發現
    2019年10月,科學家們利用一個計算機模型類似發現的系外行星海王星明星不受重力影響,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這些行星可能存在於消費光在黑洞的邊緣,大約10到30光年的黑洞,它的能量線有一個結構凍塵埃組成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