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620光年外,天文學家首次直接證明:系外行星大氣中存在鐵
由阿姆斯特丹大學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直接證明了系外行星大氣中鐵的存在。研究人員在系外行星KELT-9b光譜中發現了未帶電的鐵原子發射線。觀測是複雜的,因為這顆系外行星在其明亮的主星面前黯然失色。系外行星KELT-9b圍繞其恆星KELT-9公轉周期是36小時,這顆恆星和行星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大約620光年。
-
科學家首次發現系外行星存在熔化金屬雲層
如圖所示,這是系外行星PSO J318.5-22,它距離地球75光年,最新觀測顯示,這顆系外行星大氣層中存在著熔化金屬雲。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觀測顯示,一顆遙遠孤獨行星大氣層中存在熔化金屬。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PSO J318.5-22,它在太空中自由漂浮著,並不環繞恆星運行。
-
天文學家首次確定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
科技日報訊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7月11日報導,一隊歐洲和美國的天文學家首次將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予以確定,其被命名為HD 189773b,是一顆擁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公布的圖片中看,這顆行星正泛著熟悉的蔚藍色,就像我們的地球家園一樣。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距離黑洞大約10-30光年,該行星運行時存在一個由冰凍灰塵構成的尾部結構。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該解釋理論在系外行星探索領域是極具挑戰性的,例如:天文學家無法應用凌日法發現此類行星,通常情況下,凌日法是觀察系外行星途經主恆星前後的光線變化,但是這種黑洞會吞噬光線,顯然該方法行不通。
-
歷史首次!天文學家直接拍攝到兩顆系外行星,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太陽系含有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還有從太陽系的形成方式上來看,天文學家很清楚宇宙中的行星數量必然是要遠多於恆星的。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51 Pegasi b,又稱柏勒洛豐),這顆行星位於飛馬座,距離地球50光年。
-
天文學家初步研究了系外行星「不應該存在」的大氣層
一個月前,科學家宣布首次發現了奇特的系外行星ltt9779b。就在260光年之外,這顆行星很快就被選為,需要對其奇特大氣層進行深入研究的絕佳候選行星。現在已經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紅外觀測數據包括了這顆行星的主星,天文學家現在已經分析了這些數據,並在幾項研究中發表了他們的結果。克羅斯菲爾德說:「我們第一次測量了來自這個星球的不應該存在的光。這顆行星受到恆星的強烈輻射,其溫度超過1650攝氏度,其大氣層可能已經完全蒸發。但是,LTT9779B通過它的紅外觀測數據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光芒。」
-
科學家首次測定170光年外行星的自轉速率
2M1207b所在的系統是一顆褐矮星,軌道半徑為50億英裡,褐矮星被命名為2M1207,該系統距離地球大約170光年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太陽系之外的超級木星進行了觀測,這是利用系外行星直接成像技術對大質量系外行星自轉速度的一次測量。
-
人類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氦,科學家:它的意義非凡
近日,哈勃太空望遠鏡又有重大發現,在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中檢測到了氦元素的存在,這是人類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氦元素。氦是稀有氣體的一種,氦在通常情況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是唯一不能在標準大氣壓下固化的物質。氦是最不活潑的元素。氦的應用主要是作為保護氣體、氣冷式核反應堆的工作流體和超低溫冷凍劑。
-
系外行星的發現
1,據外國媒體報導,系外行星碰撞: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行星系統BD + 20 307年,發現在許多溫暖的塵雲,他們開始感到興奮,因為最近的塵雲可能更多證據行星碰撞,這種觀察是首次提出在10年前,2019年4月再次確認。對科學家來說,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更深入地分析碰撞過程是如何影響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的。行星系統與地球非常相似,因為人們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在一次巨大的撞擊後形成的。
-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 :一顆系外行星正在失去「重金屬」大氣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 :一顆系外行星正在失去「重金屬」大氣 2019 科技日報北京8月6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重金屬」(比氫氣和氦氣更重)鎂和鐵氣體正從系外行星WASP-121b向外逃逸。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外系外行星存在的證據
太陽系外行星以來,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其他太陽系外行星。但是,尋找這些行星,存在一個問題。 從我們地球上望去,其他星系是如此遙遠,恆星又仿佛擠在很小的一片區域。這就很難確定單個星系,更不用說周圍行星的任何影響了。所以,銀河系外的行星就這麼成功躲過了天文學家的搜尋。
-
天文學家首次確定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高校科技―中國教育和...
科技日報訊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7月11日報導,一隊歐洲和美國的天文學家首次將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予以確定,其被命名為HD 189773b,是一顆擁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公布的圖片中看,這顆行星正泛著熟悉的蔚藍色,就像我們的地球家園一樣。
-
人類首次直接給系外行星拍照
導讀:這顆年輕的系外星是在2008年被甚大望遠鏡及NACO儀器發現的,隨後天文觀測團隊使用高對比度儀器(SPHERE)繼續追蹤這顆系外行星,這被稱為直接成像的方法可以通過直接拍攝行星的照片來尋找系外行星。
-
系外行星大氣層中氦氣是如何逸出的?
該研究小組首次詳細觀察了這些氣體從一顆系外行星過熱的大氣層中逸出的過程。自2000年以來,天文學家就預言,這些圍繞著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可能是追蹤研究系外行星大氣層的最佳對象之一,不過他們花了18年的時間才真正發現了氦的蹤跡。氦之所以很難被發現,是因為它所具有的特殊觀測特徵之一是其光波位於紅外波段內,超出了以前使用的大多數儀器的觀測範圍。
-
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原標題: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科技日報訊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在一個太陽系外的行星大氣中發現水蒸氣和氫氣,該行星比地球大4倍,位於天鵝座,離地球約124光年、幾乎729萬億英裡。對於了解太陽系外行星而言,這一發現標誌著科學家已經能夠確定最小行星大氣中的一些化學成分。該研究成果刊登在9月25日的《自然》雜誌上。
-
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脈衝來源仍存在不確定性
利用荷蘭的射電望遠鏡低頻陣列,研究人員發現,大約距太陽系51光年遠的系外行星系統——牧夫座τ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顯示出一個重要的射電信號。這是了解該行星磁場的一個獨特的、潛在的窗口。「這是我們提出的無線電領域探測系外行星的首批線索之一。」
-
天文學家首確定一系外行星真實顏色 呈蔚藍色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7月11日報導,一隊歐洲和美國的天文學家首次將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予以確定,其被命名為HD 189773b,是一顆擁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公布的圖片中看,這顆行星正泛著熟悉的蔚藍色,就像我們的地球家園一樣。
-
天文學家首次測到棕矮星風速,發現還能測量系外行星的風
4月發布於《Science》期刊的論文,天文學家首次通過紅外波段和無線電的自轉周期測得大氣風速。這顆棕矮星2MASS J10475385+2124234距離地球34光年,研究團隊測到大氣風向為西向東,平均風速為每秒660米。
-
尋找「超級地球」大突破:110光年外行星存在水蒸氣
北京時間9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首次在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信號,這是尋找可居住外星球的重大突破。
-
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
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伯爾尼大學的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墨西哥的SAINT-EX天文臺公開數據分析,發現了另外兩個行星繞著紅矮星TOI-1266旋轉,並且其中一顆是距離地球120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另外一個是次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