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含有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還有從太陽系的形成方式上來看,天文學家很清楚宇宙中的行星數量必然是要遠多於恆星的。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51 Pegasi b,又稱柏勒洛豐),這顆行星位於飛馬座,距離地球50光年。
我們主要用於探測發現系外行星的有兩個望遠鏡,一個是已經退役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另外一個是凌日系外行星探測器,到目前為止發現的系外行星以及待確認的系外行星總數量可能超過萬顆。
但是系外行星大多數都距離太陽系較遠,即使最近的例如比鄰星這顆恆星,它的周圍就有一顆系外行星比鄰星b,和我們的距離要在4.22光年,這個距離上我們也很難對這顆系外行星直接成像。
系外行星的發現確認有很多其他方法,比較常見的就是凌日法,因為行星繞著母星公轉,在我們地球的視角中,它會周期性的遮擋部分恆星發射出的光,那麼通過觀測記錄,可以得出光變曲線。
而最近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天文學家拍攝到了兩顆系外巨行星繞類似太陽的恆星公轉的直接照片,歐洲南方天文臺極大望遠鏡拍攝了這張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左上角的恆星和位於中間區域以及右下角的兩顆巨行星。
拍攝這樣的照片需要用到日冕儀擋住類太陽恆星耀眼的光線,從而拍攝下較暗的行星。這顆恆星周圍的亮環和暗環是光學產物,並非實際物質。
這顆恆星編號為TYC 8998-760-1,是一顆和太陽類似的黃矮星,只不過比較年輕只有1700萬年的形成歷史,距離我們300光年遠。我們的太陽壽命目前已經50億年了,對於這個恆星系的研究,可能幫助科學家更多了解太陽系形成之初的一些秘密。
這兩顆系外行星距離母星較近的是TYC 8998-760-1b,這是一顆質量為木星15倍的巨行星,距離母星160個天文單位,另外一顆TYC 8998-760-1c質量為木星的7倍,距離其母星大約是320天文單位。作為對比,太陽系的木星距離太陽大約是5天文單位。
對比下來,這兩顆系外行星距離其母星太過於遙遠,放在太陽系都超過柯伊伯了,天文學家比較好奇它們是形成的時候就在這個位置,還是因為某些原因被主恆星推到這個位置上。
這兩顆系外行星都是最近被拍攝到的,目前天文學家不清楚這個類太陽的恆星系,近恆星軌道處是否還擁有低質量的行星,因為目前的望遠鏡拍攝不出來。這樣的恆星系統,可以幫助天文學家了解太陽系形成之初的演化歷程。
現在有觀點認為,太陽系內類似於木星和土星等巨行星,在形成的時候也是距離太陽比較遙遠的軌道上,但是在後期發展中逐漸的被太陽拖拽至近日軌道上運行,目前被直接成像的兩顆巨行星貌似佐證了這個觀點。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