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首次!天文學家直接拍攝到兩顆系外行星,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2020-07-25 科學黑洞

太陽系含有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還有從太陽系的形成方式上來看,天文學家很清楚宇宙中的行星數量必然是要遠多於恆星的。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51 Pegasi b,又稱柏勒洛豐),這顆行星位於飛馬座,距離地球50光年。

我們主要用於探測發現系外行星的有兩個望遠鏡,一個是已經退役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另外一個是凌日系外行星探測器,到目前為止發現的系外行星以及待確認的系外行星總數量可能超過萬顆。

歷史首次!天文學家直接拍攝到兩顆系外行星,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但是系外行星大多數都距離太陽系較遠,即使最近的例如比鄰星這顆恆星,它的周圍就有一顆系外行星比鄰星b,和我們的距離要在4.22光年,這個距離上我們也很難對這顆系外行星直接成像。

系外行星的發現確認有很多其他方法,比較常見的就是凌日法,因為行星繞著母星公轉,在我們地球的視角中,它會周期性的遮擋部分恆星發射出的光,那麼通過觀測記錄,可以得出光變曲線。

歷史首次!天文學家直接拍攝到兩顆系外行星,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而最近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天文學家拍攝到了兩顆系外巨行星繞類似太陽的恆星公轉的直接照片,歐洲南方天文臺極大望遠鏡拍攝了這張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左上角的恆星和位於中間區域以及右下角的兩顆巨行星。

拍攝這樣的照片需要用到日冕儀擋住類太陽恆星耀眼的光線,從而拍攝下較暗的行星。這顆恆星周圍的亮環和暗環是光學產物,並非實際物質。

歷史首次!天文學家直接拍攝到兩顆系外行星,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這顆恆星編號為TYC 8998-760-1,是一顆和太陽類似的黃矮星,只不過比較年輕只有1700萬年的形成歷史,距離我們300光年遠。我們的太陽壽命目前已經50億年了,對於這個恆星系的研究,可能幫助科學家更多了解太陽系形成之初的一些秘密。

歷史首次!天文學家直接拍攝到兩顆系外行星,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這兩顆系外行星距離母星較近的是TYC 8998-760-1b,這是一顆質量為木星15倍的巨行星,距離母星160個天文單位,另外一顆TYC 8998-760-1c質量為木星的7倍,距離其母星大約是320天文單位。作為對比,太陽系的木星距離太陽大約是5天文單位。

對比下來,這兩顆系外行星距離其母星太過於遙遠,放在太陽系都超過柯伊伯了,天文學家比較好奇它們是形成的時候就在這個位置,還是因為某些原因被主恆星推到這個位置上。

歷史首次!天文學家直接拍攝到兩顆系外行星,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這兩顆系外行星都是最近被拍攝到的,目前天文學家不清楚這個類太陽的恆星系,近恆星軌道處是否還擁有低質量的行星,因為目前的望遠鏡拍攝不出來。這樣的恆星系統,可以幫助天文學家了解太陽系形成之初的演化歷程。

現在有觀點認為,太陽系內類似於木星和土星等巨行星,在形成的時候也是距離太陽比較遙遠的軌道上,但是在後期發展中逐漸的被太陽拖拽至近日軌道上運行,目前被直接成像的兩顆巨行星貌似佐證了這個觀點。

歷史首次!天文學家直接拍攝到兩顆系外行星,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類太陽恆星周圍多行星系統圖像
    外媒稱,當地時間周二發表於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的一篇論文說,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圍繞一顆類太陽恆星的多行星系統的圖像。據合眾國際社網站7月22日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拍攝到了這顆名為TYC 8998-760-1的恆星的照片。科學家通過對這顆距地球300光年的類太陽恆星的觀測,發現了兩顆巨型系外行星。
  • 天文學家首次在一顆類日恆星身邊同時拍到兩顆行星
    ESO天文學家首次通過直接成像法,在一顆類日恆星身邊同時拍到了兩顆行星。這個行星系統距離我們大約300光年,名為TYC 8998-760-1。它就像是我們太陽系早年的翻版。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在銀河系中發現了數以千計的系外行星,但大多數是通過觀測行星與周邊環境的影響間接發現的。因此對系外行星進行直接成像顯得尤為不易。而在一個行星系統中同時拍到兩顆以上的行星更是罕見。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只在觀測中發現過兩個這樣的行星系統,且這兩個行星系統的主星都與太陽有顯著差異。
  • 人類首次直接給系外行星拍照
    導讀:這顆年輕的系外星是在2008年被甚大望遠鏡及NACO儀器發現的,隨後天文觀測團隊使用高對比度儀器(SPHERE)繼續追蹤這顆系外行星,這被稱為直接成像的方法可以通過直接拍攝行星的照片來尋找系外行星。
  • 首次拍攝到類太陽恆星周圍的多平面系統
    這兩顆新拍攝的行星體積巨大,是木星的14倍和6倍。有史以來,天文學家第一次直接拍攝到圍繞一顆類太陽恆星運行的多顆行星。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拍攝到了兩顆圍繞著TYC 8998-760-1旋轉的巨型行星,這是一顆非常年輕的類似太陽的行星,距離地球約300光年。
  • 天文學家首次分享通過直接手段發現的系外行星Beta Pictoris c(繪架座-b)圖像
    天文學家首次分享通過直接手段發現的系外行星Beta Pictoris c(繪架座β-b)圖像(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天文學家在浩瀚的太空中發現了許多系外行星,但一直以來沒有一顆系外行星被直接成像,通常通過間接觀察行星對其宿主恆星的影響來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
  • 天文學家分享了第一張Beta Pictoris c系外行星的直接成像圖
    天文學家在浩瀚的太空中發現了許多系外行星,但一直以來沒有一顆系外行星被直接成像,通常通過間接觀察行星對其宿主恆星的影響來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天文學家最近首次分享了通過直接手段發現的一顆系外行星的圖像,這顆系外行星是Beta Pictoris c,中文名稱繪架座β-b,天文學家通過各種方法的組合來發現這顆行星並為其成像。Beta Pictoris c是一顆名為Beta Pictoris的氣態巨星,這顆恆星很年輕,大約只有2300萬年的壽命。
  • ESO望遠鏡拍攝到的圍繞太陽樣恆星的多行星系統的第一張圖像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超大望遠鏡(ESO的VLT)拍攝了有史以來第一顆類似太陽的年輕恆星,並伴有兩顆巨大的系外行星。具有多個系外行星的系統的圖像極為罕見,而且,直到現在,天文學家從未直接觀察到超過一個行星圍繞類似於太陽的恆星運行。這些發現可以幫助天文學家了解行星是如何圍繞太陽形成和演化的。就在幾周前,ESO揭示了一個行星系統誕生於一個新的驚人的VLT圖像中。
  • 天文學家發現恆星和行星與太陽和地球驚人地相似
    天文學家在重新檢查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存檔數據後發現一顆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及其恆星,它與地球和我們的太陽比任何已知的行星對都更相似。如果其他望遠鏡證實了它的存在,這顆系外行星將加入到我們太陽系外一個約4000顆已知行星的行列。一開始,人們叫它克卜勒160,而且發現有兩顆行星環繞它,但是新的研究表明,還有另外兩個。
  • 22光年外的奇特系外行星: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北京時間9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最近在銀河系中距離非常近的區域,發現一顆奇特的系外行星,其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 直接透過望遠鏡進行光學觀測成像,拍到嬰兒版太陽及2行星
    天文學家知道整個銀河系可能有上千億顆行星,但系外行星身影沒那麼好找,至今僅有少數幾個透過「直接成像」的方式發現,其餘都是藉與母恆星的相互作用現身。最近,甚大望遠鏡(VLT)首次直接對一個「多行星系統」直接成像,發現 2 顆圍繞著很像太陽的恆星 TYC 8998-760-1 運轉,距離地球 300 光年。歐洲南方天文臺架設在南美洲的望遠鏡捕捉到一個系外行星系統,拍到相當罕見「全家福」照片,包含一顆和太陽很像、但年輕許多的恆星,以及環繞它的兩顆行星。
  • 天文學家在研究系外恆星和行星時,算出它們與我們的太陽系驚人地相似
    天文學家在檢查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存檔數據後算出一顆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及其恆星,它與地球和我們的太陽比任何已知的行星對都更相似。如果其他望遠鏡證實了它的存在,這顆系外行星將加入到我們太陽系外一個約4000顆已知行星的行列。一開始,人們叫它克卜勒160,而且算出有兩顆行星環繞它,但是研究表明,還有另外兩個。
  • 天文學家第一次,直接從地面探測到:兩顆強相互作用的系外行星!
    天文學新發現連連不斷,現在天文學家發了兩顆強相互作用的系外行星,這是第一次實現了新的突破,直接從地面探測到了這種類型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第一顆行星WASP-148b繞恆星公轉近9天,而第二顆行星WASP-148c運行時間是它的4倍。軌道周期之間的比率意味著WASP-148系統接近共振,這意味著這兩個行星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得到了增強。
  • 在620光年外,天文學家首次直接證明:系外行星大氣中存在鐵
    由阿姆斯特丹大學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直接證明了系外行星大氣中鐵的存在。研究人員在系外行星KELT-9b光譜中發現了未帶電的鐵原子發射線。觀測是複雜的,因為這顆系外行星在其明亮的主星面前黯然失色。系外行星KELT-9b圍繞其恆星KELT-9公轉周期是36小時,這顆恆星和行星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大約620光年。
  • 在620光年外,天文學家首次直接證明:系外行星大氣中存在鐵!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由阿姆斯特丹大學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直接證明了系外行星大氣中鐵的存在。研究人員在系外行星KELT-9b光譜中發現了未帶電的鐵原子發射線。觀測是複雜的,因為這顆系外行星在其明亮的主星面前黯然失色。
  • 在民間科學家的幫助下,天文學家發現了兩顆奇異的褐矮星
    「它們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75倍,大約有100億年的歷史。這兩個物體是迄今為止在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群中所看到的最像行星的褐矮星。天文學家希望利用這些棕矮星來更多地了解太陽系外的系外行星。同樣的物理過程可能同時形成行星和褐矮星。
  • 天上有2個太陽?這顆系外行星環繞雙恆星運行,運行軌道「錯位」
    如果站在這些系外行星上,我們將會看到2個或者更多的「太陽」。如距離我們地球大約22.5光年遠的系外行星LTT 1445Ab,其環繞一個名為LTT 1445的三星系統運行,在這個恆星系中,有3顆紅矮星,所以在這顆系外行星LTT 1445Ab上,我們可以看到3個太陽。對於我們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來說,主要是環繞太陽運行,所以運行軌道也是相對簡單,大致是一個橢圓形的運行軌道。
  • 宇宙的錯配:天文學家發現圍繞小恆星運行的巨大系外行星
    加泰隆尼亞空間研究所(IEEC)的一組天文學家罕見地發現了一顆圍繞主恆星運轉的大型類木行星,其主恆星的體積看起來比其他恆星要小。這就是距離地球約30光年的紅矮星GJ3512,它的體積略大於太陽體積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它的系外行星質量幾乎是木星質量的一半,且每204天繞這顆紅矮星公轉一周。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神秘行星擁有3顆太陽
    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距離黑洞大約10-30光年,該行星運行時存在一個由冰凍灰塵構成的尾部結構。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
  • 天文學家首次對「另一顆太陽」附近的多顆行星進行了直接成像
    //skyandtelescope.org/astronomy-news/first-image-young-sun-giant-planets/「近日,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成功捕捉到了一顆類似於太陽的年輕恆星和它的兩顆行星的圖像。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該解釋理論在系外行星探索領域是極具挑戰性的,例如:天文學家無法應用凌日法發現此類行星,通常情況下,凌日法是觀察系外行星途經主恆星前後的光線變化,但是這種黑洞會吞噬光線,顯然該方法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