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空間望遠鏡,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行為怪異的行星,其軌道偏心率極大,更像是一顆彗星的軌道。這顆行星編號HD 80606b,其大小與木星相當,但其質量比木星要大4倍左右,距離地球大約190光年,位於大熊座方向
讓科學家引起關注的是這顆行星詭異的軌道特徵。正常情況下,行星軌道是近似圓形的,但HD 80606很不一樣,它的一年大約100天,沿著一個非常「扁」的軌道運行,看起來很像是彗星的軌道特徵
本月早些時候,天文學家們還發現了另外一顆與HD 80606 b類似的系外行星,編號HD 20782。其距離約117光年,其軌道同樣非常「扁」,與彗星軌道相似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30日消息,幾個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將太陽系視作是宇宙中行星系統的標準樣本。在這樣一個標準樣本中,太陽居於正中心,外側是沿著近似圓形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
然而就在過去的20年建,更加強大的望遠鏡的應用讓我們看到了大量超出我們原先認識的行星系統,它們的結構有時候會讓我們大惑不解。
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更加詭異的行星系統,讓我們對行星系統運行規律的認識更加撲朔迷離。藉助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空間望遠鏡,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行為怪異的行星,其軌道偏心率極大,更像是一顆彗星的軌道,而且這已經是這個月內發現的第二個此類案例了。
這顆行星編號HD 80606b,其大小與木星相當,但其質量比木星要大4倍左右,距離地球大約190光年,位於大熊座方向。它的性質與一類被稱作「熱木星」的系外行星很像,這類巨型系外行星在距離恆星非常近的軌道上運行。
科學家們無法理解這些氣態巨行星究竟是如何在如此接近恆星的地方形成的。而對於HD 80606而言,讓科學家們更加引起關注的則是它詭異的軌道特徵。
正常情況下,行星軌道是近似圓形的,但HD 80606很不一樣。它的一年大約100天,沿著一個非常「扁」的軌道運行,看起來很像是彗星的軌道特徵。
當它抵達軌道上距離恆星最近的位置時,在短短20小時左右的時間內,它幾乎「碰到」了恆星表面,隨後又逐漸遠離。在此期間這顆行星將獲得極大的能量,幾乎相當於地球在一天之中從太陽那裡接收的全部能量的1000倍以上。
這項研究工作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空間望遠鏡研究所以及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天文學家們聯合做出的。
麻省理工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學院的博士後朱利安·德維特(Julien de Wit)指出:「如果地球運行到距離太陽那麼近的距離上,那麼很快就會失去大氣層,整個地表將熔化成為一片巖漿。」
在一篇近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通報》雜誌上的論文中,德維特與同事們報告了對系外行星HD 80606 b在最接近恆星的大約85小時期間進行的觀測結果。
研究人員考察了這顆系外行星在接近恆星、抵達最近位置以及隨後逐漸遠離的過程中其表面溫度所發生的變化。
觀測顯示,儘管在最接近恆星期間,這顆行星朝向恆星的一側溫度可以達到1400K,但這樣的高溫持續時間是非常短暫的。
令人驚訝的是,科學家們發現在短短10多個小時之後這顆行星就能將其炙熱的地表溫度降下來,甚至低到非常低的溫度水平,消失在斯皮策空間望遠鏡的紅外觀測視野之中。德維特指出:「這樣的情況每111天重複一次。」他說:「但這樣的好處就是,因為這顆行星會運行到非常遙遠的位置上,因此等於整個過程都被重新設定了——就那樣周而復始,不斷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