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學家或發現第一顆銀河系之外的系外行星

2020-10-04 科技工作者


左圖是M51漩渦星系的RGB疊加圖像,其瀰漫性輻射來自高溫氣體。「M51- ULS」位於一個新生星團的邊緣,洋紅色的圓圈標誌著其中X射線的位置。

太陽系外存在很多行星,目前科學家們發現的系外行星數已達到上千顆。但迄今為止,所有已發現的系外行星都在銀河系內,換句話說,銀河系之外「真正的」系外行星還未曾出現。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9月25日消息稱,一組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日前在arXiv.org網站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稱他們首次在另一星系中發現了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的證據。論文闡述了這顆「候選」系外行星的相關研究成果。

如果這顆直徑略小於土星的「候選」行星得到確認,將會被命名為「M51-ULS-1b」。它位於大熊座附近的M51漩渦星系(M51 Whirlpool Galaxy)中,距離我們大約2300萬光年。

在大多數情況下,從這麼遠的距離辨認一顆行星是極其困難的。但在這個案例中,由於科學家們發現了該天體的大量獨特屬性,判斷也就變得相對容易了。

首先,該天體存在於雙星系統中,雙星系統中心為黑洞或中子星,且恰巧正在吞噬另一顆恆星。在此過程中,它發射出的巨大X射線信號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因為這樣的輻射源在夜空中很少見。

其次,促成該發現的另一因素是:X射線的亮度變化體現出「凌星」現象(即行星經過恆星時,恆星亮度因行星遮擋而減弱)特徵。該X射線源已被證明非常微小,當天體從它和地球間通過時會暫時將X射線全部遮擋。觀察結果表明,這很可能是一次持續時長約為3小時的行星「凌星」現象。

目前,研究人員已經排除了是另一顆恆星阻擋了X射線的可能性,並指出由於該雙星系統太年輕,還不存在這種可能性。此外,他們還排除了星際物質被拉進輻射源從而導致亮度減弱的可能性,因為他們觀察到的光特性與這類事件不符。

總而言之,在確定該天體是行星之前,科學家還需要對該系統進行進一步研究。

編譯:朱明逸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09-candidate-extragalactic-planet.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2300萬光年之外,銀河系之外的第一顆系外行星被發現
    太陽系外存在很多行星,目前科學家們發現的系外行星數已達到上千顆。但迄今為止,所有已發現的系外行星都在銀河系內,換句話說,銀河系之外「真正的」系外行星還未曾出現。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9月25日消息稱,一組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日前在arXiv.org網站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稱他們首次在另一星系中發現了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的證據。論文闡述了這顆「候選」系外行星的相關研究成果。如果這顆直徑略小於土星的「候選」行星得到確認,將會被命名為「M51-ULS-1b」。
  • 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 然而已經成為地獄
    自從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升空,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系外行星。如今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已經不再是新聞。但是,人類對系外行星的認識其實不到30年,第一顆系外行星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不一般天文學常識告訴我們,太陽只是一顆十分普通的恆星,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光銀河系就有100億顆。
  • 文學家剛剛發現了第一顆俯衝到銀河系平面外的系外行星
    文章介紹了天文學家們發現了第一顆在銀河系平面上方5,870光年處俯衝,被命名為LHS 1815的外系行星的相關情況。到目前為止,人類在銀河系識別出的外行星已經超過4,000顆,這些外行星有著共同之處,那就是它們都坐落於銀河系相近的平面——薄平面。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上方發現一顆系外行星,尺寸和地球相當
    畢竟我們看到的銀河系上空,似乎是很空曠。據發表在《天文雜誌》的科學報告,天文學家剛剛在銀河系的上方發現了一顆行星。其實,發現系外行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因為隨著我們發射了一些先進的探測器進入太空以後,我們發現了很多系外行星,至今為止,我們目前已經確認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
  • 系外行星是如何發現的?
    我們今天就聊聊和這次諾貝爾物理學獎裡相關的研究——關於系外行星的那些事,以及認識光年之外的它們是如何被我們人類發現的。什麼是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這些行星通常指的是那些環繞太陽系外的恆星公轉的行星,當然,「無父無母」的流浪行星也是系外行星的一種,我們今天的主角是環繞恆星的系外行星。
  • 4160多顆系外行星僅是冰山一角?科學家估算出銀河系中文明的數量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340期截止2020年,我們所發現並確認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4160多個,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但科學家估計,銀河系中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數千億,我們所發現的數量連冰山的一角都還不算。銀河系有如此多的行星,那麼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一顆圍繞類日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發現
    瑞士天文學家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因發現太陽系外第一顆圍繞類日恆星運行的行星結果發現這些變化是由690萬公裡外一顆巨大、熾熱的氣態系外行星的引力效應引起的。這顆後來被命名為51帕伽西b的系外行星,在此發現一周後被加利福尼亞的利克天文臺的另一個團隊證實。
  • 天文學家是如何發現系外行星的?
    什麼是系外行星?系外行星,就是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太陽是恆星,太陽系是一個恆星系統,主要由太陽以及八大行星和其它小天體構成。通過對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研究,科學家們根據相關數據,建立了關於行星的形成及演化理論。銀河系很大,直徑大約10萬到20萬光年,銀河系裡估計有2000億顆恆星。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大約有60億顆,佔銀河系恆星總量的3%。銀河系中有這麼多恆星,按理來說,它們應該也像太陽一樣擁有幾顆行星。其它種類的恆星也可能擁有行星。
  • 克卜勒十年前首次發現的系外行星被「驗明身份」
    據國外媒體報導,現已退役的克卜勒探測器發現的第一顆潛在系外行星現已「驗明身份」。
  • 科學家首次在一顆系外行星上探測到了水
    兩者之間為尚未確認的系外行星候選者K2-18c。好消息:我們正駛出110光年以外!儘管可能還不太夠,但科學家們剛在尋找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上取得重大突破,一個天文組在一顆超級地球的大氣中探測到了水蒸氣。在《自然天文學》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指出,這是首次成功在系外行星上探測到水。 圖解:藝術家對銀河系太陽系外行星之普遍性的描繪。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超級地球」:為離太陽第二近的系外行星
    這顆依據其母星「巴納德星(Barnard's Star)」命名的系外行星命--巴納德星b(Barnard's Star b)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2倍,表面溫度達到了-170°C (-274°F),這意味著想要在上面尋找外星生命似乎是一個不大可能的任務。據悉,這項新發現背後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利用了7個安裝在全球各地望遠鏡上的尖端儀器收集到的大量數據確定了這顆系外行星的位置。
  • 天文科普:什麼是系外行星?
    隨著人類發現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探測銀河系的真實範圍,以及探索銀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人類提出的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深刻。這是一顆質量約為木星10倍的系外行星WASP-18b,它距離地球約330光年,右下角是光學和x射線數據。
  • 新發現的「超地球」系外行星提供了有關外星世界大氣的線索
    【內容簡介】:為了更好的研究系外行星,這次科學家們將目光放在了距離地球約10.7光年,也是離地球最近的第12顆恆星——Gliese 887和它的行星們上。科學家們認為主恆星Gliese 887是靠近太陽用來研究的最佳恆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系外行星是否有大氣層,是否有生命等等,因為它是如此明亮而又安靜,因此可以避免因恆星活動而對行星造成的影響,讓研究更輕鬆的進行。
  • 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別急,還要再等等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ID:kepubolan)近日,哥倫比亞大學天文系的Teachey團隊通過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宣布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顆系外衛星,名叫克卜勒1625b-i。如果最終得到確認,這將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衛星。這一成果發表於10月3日的《科學·進展》雜誌[1]。
  • 科學家利用引力透鏡發現系外行星
    目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使用了微引力透鏡的方法尋找系外行星,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夏威夷W.M.凱克天文臺對恆星OGLE-2005-BLG-169進行了觀測,發現其周圍存在一顆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這是微引力透鏡技術的又一個發現案例。這一發現打開了一個新的時空,即在恆星周圍更大的軌道半徑上發現行星。
  • 20年已發現數千系外行星?|外行星|天文地理|飛馬座51|克卜勒
    天文學家是這個世界最厲害的行星獵人,他們發現系外行星需要不間斷觀測,尋找可疑之處。比如1995年發現飛馬座51 b時,科學家異常興奮,因為那時我們還不了解地球之外是否存在大量的行星世界。保羅-巴特勒和他的小組為了發現這顆行星,花了四個夜晚才確認了這顆巨型氣態行星的存在,永遠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
  • 科學家稱首次在系外行星發現水 距地球100光年
    英媒稱,科學家們在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首次在一顆遙遠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為太陽系外存在這種支持生命存續的關鍵要素提供了重要證據。   據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代號為K2-18b的行星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K2-18b是數百個「超級地球」之一。
  • 人類第一次在銀河系之外發現了一顆行星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數千顆行星,並估計整個銀河系內的行星數量超過400億顆,而現在,人類第一次在銀河系之外,找到了行星的蹤跡。銀河系的直徑達到甚至超過了10萬光年,而其他星系至少也在數十位萬光年之外,分辨其中的恆星都不容易,更別說本身不發光的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外系外行星存在的證據
    M51渦狀星系  自1992年首次發現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以來,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其他太陽系外行星。所以,銀河系外的行星就這麼成功躲過了天文學家的搜尋。  既然其他星系的首顆行星候選者已經出現,迪·斯塔法諾和同事們認為,其他的銀河系外行星應該也可以很快發現。該團隊僅搜索了來自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一部分X射線數據,就發現了這顆新的行星候選者。  數據的來源還有很多。
  • 系外行星的發現
    1,據外國媒體報導,系外行星碰撞: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行星系統BD + 20 307年,發現在許多溫暖的塵雲,他們開始感到興奮,因為最近的塵雲可能更多證據行星碰撞,這種觀察是首次提出在10年前,2019年4月再次確認。對科學家來說,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更深入地分析碰撞過程是如何影響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的。行星系統與地球非常相似,因為人們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在一次巨大的撞擊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