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導,現已退役的克卜勒探測器發現的第一顆潛在系外行星現已「驗明身份」。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Kepler-1658b」,每3.85天環繞主恆星運行一周,它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才達成科學共識。為了對該天體正確分類,科學家們對觀測數據研究了十幾年時間。
它最初被標記為一顆行星,之後被認為是一個錯誤判斷,直到近期科學家分析數據表明,它實際是一顆類似「熱木星」的氣態巨行星。
它最初被標記為一顆行星,之後被認為是一個錯誤判斷,直到近期科學家分析數據表明,它實際是一顆類似「熱木星」的氣態巨行星。研究報告作者、美國夏威夷大學研究生阿什利·喬託斯(Ashley Chontos)在仔細研究克卜勒探測器大量觀測數據時,發現了Kepler-1658b的相關信息。
美國宇航局表示,該行星的主恆星最初評估是錯誤的,這顆行星和它的主恆星都被嚴重低估,科學家認為克卜勒探測器的首次觀測是分析錯誤,直到阿什利使用新軟體重新評估該觀測數據。她說:「我們的最新分析利用克卜勒探測器觀測到的恆星聲波來描繪Kepler-1658b的主恆星,結果證實該恆星實際上比我們預想的大3倍。」她強調稱,克卜勒探測器的觀測數據仍然提供一些「寶藏」,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系外行星系統。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家丹·胡貝爾(Dan Huber)說:「我們提醒戴夫·萊瑟姆和他的研究小組收集必要的光譜數據,明確表明Kepler-1658b是一顆行星。作為系外行星科學探索和克卜勒任務的關鍵人物之一,讓戴夫參與這項驗證工作是非常適合的。」
克卜勒任務最初計劃持續3.5年時間,但是節約使用燃料使得該探測器運行了9年7個月23天。它的勘測任務是搜索天空,無論是近的還是遠的,用於尋找圍繞其它恆星運行的行星。
據悉,克卜勒探測器發現了太陽系之外2600多顆星球,並從數據上表明,銀河系中行星數量遠超過恆星。克卜勒探測器包含42個叫做充電耦合設備(CCDs)的圖像傳感器,每個傳感器解析度為1024×2200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