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系外行星是如何發現的?
白繼開攝201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歸屬。本次諾獎頒發給了兩個領域,其中來自瑞士的米歇爾·馬約爾教授和迪迪埃·奎洛茲教授,因為「發現了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而分享了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獎金。系外行星是目前十分熱門的一個研究領域,特別是這個研究與發現外星生命有關,更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
-
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對深空和未解之謎的研究
(獲獎者影響了我們今天看待宇宙的方式,以及未來的發現。)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一個革命性的宇宙模型,因為它的結構和其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演變的情況,以及首次發現太陽系外有一顆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的研究。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加拿大物理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她是歷史上第三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魯賓於2016年12月去世,享年88歲,她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獎。
-
宇宙的錯配:天文學家發現圍繞小恆星運行的巨大系外行星
—-是否存在許多未被發現的大行星正圍繞小恆星運轉。 加泰隆尼亞空間研究所(IEEC)的一組天文學家罕見地發現了一顆圍繞主恆星運轉的大型類木行星,其主恆星的體積看起來比其他恆星要小。這就是距離地球約30光年的紅矮星GJ3512,它的體積略大於太陽體積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它的系外行星質量幾乎是木星質量的一半,且每204天繞這顆紅矮星公轉一周。
-
ESA發射系外行星探測望遠鏡,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主持發射
根據歐洲航天局(ESA)的說法,宇宙中存在許多已知的明亮的恆星,這些恆星周圍有行星圍繞其運動,CHEOPS將觀測這些恆星。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迪迪爾·奎洛茲(Didier Queloz)參與了本次發射任務,他說:「本次發射任務完圓滿完成, CHEOPS進入了距離我們710公裡的預定軌道。
-
系外行星是如何發現的?
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加拿大裔美國宇宙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瑞士天體物理學家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和瑞士天文學家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以表彰他們在宇宙學和系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表彰3位科學家對宇宙結構和歷史的新理解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表彰3位科學家對宇宙結構和歷史的新理解 Emma Chou • 2019-10-08 18
-
22光年外的奇特系外行星: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北京時間9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最近在銀河系中距離非常近的區域,發現一顆奇特的系外行星,其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
剛剛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研究你看懂了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瑞士科學家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
-
剛剛,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研究你看懂了嗎?
北京時間10月8日傍晚,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瑞士科學家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
-
發現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TOI-1266b和TOI-1266c 其中一顆還是「超級地球」
發現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TOI-1266b和TOI-1266c 其中一顆還是「超級地球」(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快科技: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
他和迪迪埃爾·克羅茲於 1995 年一起發現了第一個環繞類太陽恆星飛馬座51的行星:飛馬座51b。此後,他的研究聚焦在搜尋系外行星上。 他的研究興趣為系外行星、恆星物理學和宇宙生命。
-
苟利軍:意外又自然,2019 諾貝爾物理學獎屬於天體物理|物理諾獎專題
皮伯斯獲獎的理由是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研究,而另外兩位因發現第一個圍繞類日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而獲獎。圖片來源:https://www.nobelprize.org就是他們了!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本來分別有可能獲獎的領域,現在同時獲獎,的確有些讓人意外。不過也是意外而自然。
-
2019諾貝爾生理、物理學獎公布,獲獎科學家的背景是?
詹姆斯·皮布爾斯因在」物理宇宙學領域的理論發現「獲得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650萬元)獎金的一半;而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則因「發現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分享了另一半獎金。同樣,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皮伯斯的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研究和米歇爾·梅厄和迪迪埃·奎洛茲發現的首個圍繞類日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也為全球科學界做出了新貢獻。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10月8日,在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一個屏幕上顯示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攝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現場。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攝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茜)10月8日,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獎項頒給「有助於我們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研究成果,總計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由三位宇宙探索者分享。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並照亮...
而兩位瑞士學者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因「發現行星繞太陽系外的太陽型恆星運行」獲獎,將各獲得總獎金的1/4。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屬諾貝爾獎之一。
-
系外行星終獲諾獎 | 人類在宇宙中真的孤獨嗎
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都是當前天文學中最具熱點和前沿的研究領域,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發現第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兩位獲獎者馬約爾和奎洛茲,以及他們的研究。1995 年 10 月,馬約爾和奎洛茲宣布在類太陽星周圍發現了一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即系外行星。
-
新研究表明:有一群尚未被發現的類木星,圍繞著類太陽恆星運行!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卡的艾倫·博斯(Alan Boss)在即將出版的《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新的氣體巨行星形成模型,根據卡內基艾倫·博斯(Alan Boss)關於氣體巨行星形成的新模型,有一群尚未被發現的類木星圍繞著類太陽恆星運行,等待美國宇航局(NASA)WFIRST太空望遠鏡等未來任務的發現。
-
新研究表明:有一群尚未被發現的類木星,圍繞著類太陽恆星運行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卡的艾倫·博斯(Alan Boss)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新的氣體巨行星形成模型,根據卡內基艾倫·博斯(Alan Boss)關於氣體巨行星形成的新模型,有一群尚未被發現的類木星圍繞著類太陽恆星運行,等待美國宇航局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2019年10月8日17時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James Peebles教授,以表彰他「在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以及瑞士日內瓦大學的Michel
-
系外新發現!一顆繞雙恆星系統運行的奇異行星
這一發現對複雜的多恆星系統中的行星形成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採用了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觀測到19個雙星原行星盤,它們各自圍繞有較長周期軌道;又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12個系外行星的雙星盤,它們的形成周期不到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