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顆超級地球在120光年外發現
10月20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報導稱,這項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上的研究指出,這個兩個系外行星分別為TOI-1266b和TOI-1266c,是由墨西哥聖佩德羅馬爾蒂爾的SAINT-Ex望遠鏡發現的,它們繞恆星運行的周期分別為11天和19天。
-
重大發現!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
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伯爾尼大學的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墨西哥的SAINT-EX天文臺公開數據分析,發現了另外兩個行星繞著紅矮星TOI-1266旋轉,並且其中一顆是距離地球120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另外一個是次海王星。
-
包括「超級地球」在內的兩顆行星在120光年外被發現
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這項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的研究指出,系外行星TOI-1266b和TOI-1266c只需11天和19天就可以繞其恆星運行。研究人員指出,紅星比太陽小得多,溫度也較低,可以讓液態水存在於它們的軌道行星上。
-
地球不完美了?繼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後,又發現超級地球
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這些「超宜居」行星的輪廓:它們環繞K矮星運行,年齡大約為50億到80億歲之間、尺寸比地球大10%、平均溫度比地球高5℃、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在25%-30%之間,還有豐富的水資源等。
-
天文學家新發現兩顆超級地球,距離地球非常近
近些年來,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不斷提高,科學家們發現的系外行星越來越多,其中和地球環境類似的「超級地球」,也越來越頻繁地被報導。對於天文學家們來說,超級地球的確非常有誘惑力,因為它們不僅暗示著系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就算不能孕育系外生命,也可以當作人類的下一站,為我們衝出太陽系提供契機。最近,科學家又新發現了兩顆超級地球,而且還是兩顆很有特點的超級地球。
-
距太陽系僅12.5光年,發現兩顆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
過去幾十年,科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呈爆炸性增長趨勢。迄今為止得到證實的系外行星超過4000顆。現在,科學家正逐漸從搜尋系外行星過渡到確定系外行星的特徵,包括利用技術手段,確定它們是否擁有適居性。最近,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發現了兩顆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環繞恆星「蒂加登」運行。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3、存在水蒸汽和雲層的系外行星:2019年9月,科學家首次報告發現系外行星存在水蒸氣,他們發現一顆名為K2-18 b的系外行星存在水蒸氣和雲層,對於尋找外星生命跡象的科學家而言其中兩顆系外行星GJ 357 c和GJ 357 d可以歸類為「超級地球」,即比地球體積稍大的星球,GJ 357 b被稱為「熱地球」,這意味著雖然其大小可能與地球相似,但是它的表面溫度更高,可能達到254攝氏度。目前天文學家對GJ 357 d非常關注,因為它可能處於宜居地帶,每隔55個地球日環繞主恆星一周。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超級地球」:為離太陽第二近的系外行星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近期發現了一個「超級地球」,它距離我們的星球只有6光年遠,其繞著一顆離太陽最近的孤星運行。這顆依據其母星「巴納德星(Barnard's Star)」命名的系外行星命--巴納德星b(Barnard's Star b)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2倍,表面溫度達到了-170°C (-274°F),這意味著想要在上面尋找外星生命似乎是一個不大可能的任務。據悉,這項新發現背後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利用了7個安裝在全球各地望遠鏡上的尖端儀器收集到的大量數據確定了這顆系外行星的位置。
-
宇宙的錯配:天文學家發現圍繞小恆星運行的巨大系外行星
加泰隆尼亞空間研究所(IEEC)的一組天文學家罕見地發現了一顆圍繞主恆星運轉的大型類木行星,其主恆星的體積看起來比其他恆星要小。這就是距離地球約30光年的紅矮星GJ3512,它的體積略大於太陽體積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它的系外行星質量幾乎是木星質量的一半,且每204天繞這顆紅矮星公轉一周。
-
新發現兩個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通過對比,TRAPPIST-1f可能大小上更加接近地球。還有,Teegarden c、TRAPPISRT-1d和TOI 700d可能溫度上更加接近地球。但Kepler-1649c更吸引人,因為綜合考慮大小和溫度之下,它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系外行星中最類似地球的行星,而且它的運行軌道在它主恆星的宜居帶內。
-
新發現的「超地球」系外行星提供了有關外星世界大氣的線索
【內容簡介】:為了更好的研究系外行星,這次科學家們將目光放在了距離地球約10.7光年,也是離地球最近的第12顆恆星——Gliese 887和它的行星們上。處在地球10.7光年之外,Gliese 887 是離地球最近的第十二顆恆星。此外,在可見光波段,Gliese 887是天空中最亮的紅矮星,其質量接近太陽的一半,是距離地球20光年內最重的紅矮星。先前的研究發現許多紅矮星都擁有自己的行星系,那些行星系通常是由許多小世界組成的。
-
22光年外的奇特系外行星: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這顆系外行星同樣位於一個三恆星系統中,距離地球大約22光年系外行星LTT 1445Ab是一顆巖石行星,比地球稍大一些,它位於一個三恆星系統之中,圍繞其中質量最大的一顆恆星運行,距離地球大約22.5光年,每一次它從這顆恆星前方經過時,就會導致從地球上看去,這顆恆星的亮度出現輕微的下降,從而產生所謂「凌星」現象。
-
科學家又發現兩顆「超級地球」 欲繪製行星地圖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一份最新研究顯示,太陽附近的恆星周圍,發現了五顆系外行星和八顆行星「候選人」,其中包括一顆「冷海王星」和兩個可能適合居住的「超級地球」。科學家稱,他們最終的目標是繪製太陽系附近的行星地圖。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神秘行星擁有3顆太陽
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距離黑洞大約10-30光年,該行星運行時存在一個由冰凍灰塵構成的尾部結構。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
-
才31光年遠,新發現兩顆系外行星,其中一顆可能是宜居行星
一顆圍繞著附近一顆暗星運行的超焦行星,幫助天文學家揭示了兩顆此前未被發現的行星——其中一顆可能含有液態水,因此對生命很友好。這顆熾熱的行星GJ 357 b,由美國宇航局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苔絲號」發現,離地球31光年,只比地球大22%,每3.9天繞其恆星一周,其軌道比水星離太陽的距離近11倍。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伴有三個紅太陽的奇特的巖石系外行星
但在更廣闊的宇宙中,很多恆星其實是與其他恆星聚在一起,並圍繞著引力中心旋轉著的。在這樣的某種三星系統中,天文學家們意外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 這顆系外行星圍繞著22.5光年之外的構成了LTT 1445系統的三顆紅矮星的主星運轉,因此它被命名為:LTT 1445Ab。
-
凌日系外行星測量衛星發現了多少個地球的兄弟姐妹?
凌日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任務凌日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是美國宇航局的一項任務,它正在圍繞地球尋找圍繞天空中最亮恆星運行的行星。在計劃的生命周期內,該任務將監測至少20萬顆恆星,尋找系外行星的跡象,從地球大小的巖石行星到巨大的氣態巨行星。
-
大發現!比地球個頭小!它終於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
不過苔絲的任務才剛剛開始,相信越來越多的候選行星和已確認的行星會逐漸被發現,其中很有可能存在著我們的目標!再回到此次苔絲發現的神秘系外行星。事實上,TESS的最新發現之一包括一個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的三顆行星系統,這顆恆星被稱為L 98-59,該恆星距離地球約35光年。其中一顆行星被稱為L 98-59b,大小介於地球和火星之間,這實際上使它成為苔絲迄今發現的最小的系外行星。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Credit: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一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科學家團隊,重新分析了NASA克卜勒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在其中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科學家們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名為Kepler-1649c,來自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距離地球大約300光年。在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從大小和表面溫度來說,系外行星Kepler-1649c和地球最為相似。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Credit: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一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科學家團隊,重新分析了NASA克卜勒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在其中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