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又發現兩顆「超級地球」 欲繪製行星地圖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一份最新研究顯示,太陽附近的恆星周圍,發現了五顆系外行星和八顆行星「候選人」,其中包括一顆「冷海王星」和兩個可能適合居住的「超級地球」。科學家稱,他們最終的目標是繪製太陽系附近的行星地圖。

14日,這份研究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研究稱,在分別距離太陽19和40光年的兩顆小紅矮星附近,發現了兩個「超級地球」GJ180d和GJ229Ac,而在距離太陽29.5光年的類似恆星附近發現了「冷海王星」。

據悉,這兩顆超級地球的重量分別是太陽的7.5倍、7.9倍,公轉周期也分別為106個地球日和122個地球日。而那顆「冷海王星」,在質量上與我們太陽系中的氣態行星相似。

先前的研究表明,或從行星系統冰冷的外部區域形成的「冷海王星」,可能是最常見的系外行星類型。

「GJ 433是有史以來勘測到的最接近、最寬及最冷的海王星樣行星。」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首席研究者兼天文學家法伯說。

據報導,在紅矮星周圍發現了許多系外行星,尤其是類似地球這樣的陸地行星。

據悉,系外行星的軌道趨向於更靠近這些恆星,並且仍處於恆星的宜居區域內,或者說是使行星溫度適宜,並能在其表面上容納液態水的理想距離。

但是,圍繞紅矮星的系外行星,在「宜居」條件上存在其他挑戰。法伯說,許多在宜居帶繞紅矮星運轉的行星被「鎖定」,這些系外行星的一側永久性很冷,而另一側則非常炎熱。

但他表示,「GJ180d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溫帶『超級地球』,並未被它的恆星束縛住,這可能會增加它擁有和維持生命的可能性。」

同時,另一個「超級地球」GJ229Ac,是該系統中最接近的溫帶「超級地球」,在該系統中,還有一個棕色矮星也環繞主恆星。棕矮星被稱為失敗的恆星,無法維持為其提供動力所需的氫聚變。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合著者,天文學家傑弗裡克蘭尼說:「我們最終希望繪製出,一張與我們的太陽系最接近的恆星軌道上,所有行星的地圖,尤其是那些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

相關焦點

  • 包括「超級地球」在內的兩顆行星在120光年外被發現
    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2.5倍,而TOI-1266C是地球大小的1.5倍,屬於「超級地球」一類。研究報告的合著者Yilen Gómez Maqueo Chew補充說,「研究同一系統中的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行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更好地了解這些不同大小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研究人員利用位於墨西哥的前「發現」望遠鏡。
  • 科學家發現兩顆「超級地球」,距地球11光年,人類終於要移居了?
    如今地球的環境面臨著嚴峻形勢,霍金曾經預測過地球的未來,到了2600年地球就會因為人類的破壞變成一顆火球,人類想要延續下去,必須尋找另一個棲息地。這麼多年來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第二地球的道路上,至今沒有特別理想的結果,而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卻發現了兩個「超級地球」,難道人類移民真的要實現了嗎?
  • 天文學家新發現兩顆超級地球,距離地球非常近
    近些年來,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不斷提高,科學家們發現的系外行星越來越多,其中和地球環境類似的「超級地球」,也越來越頻繁地被報導。對於天文學家們來說,超級地球的確非常有誘惑力,因為它們不僅暗示著系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就算不能孕育系外生命,也可以當作人類的下一站,為我們衝出太陽系提供契機。最近,科學家又新發現了兩顆超級地球,而且還是兩顆很有特點的超級地球。
  • 科學家發現兩顆行星質量與地球相似 可能適合居住
    &nbsp&nbsp&nbsp&nbsp西媒:科學家發現兩顆類地行星 可能適合居住&nbsp&nbsp&nbsp&nbsp西媒稱,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小恆星蒂加登星周圍發現了兩顆類地行星,可能適合居住。
  • 地球不完美了?繼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後,又發現超級地球
    科學家們制定了「超宜居」標準,最後從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這些「超宜居」行星的輪廓:它們環繞K矮星運行,年齡大約為50億到80億歲之間、尺寸比地球大10%、平均溫度比地球高5℃、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在25%-30%之間,還有豐富的水資源等。
  • 重大發現!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
    超級地球的出現,是我科學家探索星外生命的最好的一個答案,有地球的環境就有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生命離不開水」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伯爾尼大學的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墨西哥的SAINT-EX天文臺公開數據分析,發現了另外兩個行星繞著紅矮星TOI-1266旋轉,並且其中一顆是距離地球120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另外一個是次海王星。
  • Nasa發現兩顆超級地球,距離很近和地球很像,晝夜分明或有四季
    宜居行星是天文學家們探測地外天體時的重要觀察對象,因為這樣的行星上很可能具備類似我們地球上這樣的生命生存條件和生態環境,上面也可能有外星生命和外星人存在,甚至進化出外星文明,或者可以作為將來我們人類移民地外天體的目的地,所以宜居行星對將來人類的發展價值巨大。
  • 天文學家發現兩個恆星系統,包括三顆類地行星,兩顆超級地球
    ,其中一個包含三個與地球大小相似的巖質行星,另一個則包含了兩個超級地球。奧維耶多大學的天文學家通過分析美國宇航局(NASA)克卜勒衛星的K2任務收集到的數據,發現了這些遙遠的系外行星。這些行星並不是由天文望遠鏡直接觀測到的,而是通過分析恆星的光譜發現的。當行星定期從恆星前方經過時,就會造成恆星的亮度發生輕微變化,這就是凌日現象,由此可以推斷出這些行星的存在。
  • 12光年外發現兩顆宜居行星,科學家:外星人可能已經發現地球
    而在距離地球相對較近的地方其實也有著一些宜居行星,比如蒂加登星恆星系中的兩顆行星。  研究作者之一、德國哥廷根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馬蒂亞斯·澤克邁斯特(Mathias Zechmeister)表示,這兩顆宜居行星幾乎和太陽系幾顆內行星一樣。
  • 科學家發現新超級類地行星 距離地球僅11光年
    據外媒報導,德國哥廷根大學的天文學家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他們在紅矮星Gliese 887附近發現了兩顆「超級地球」(超級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11光年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並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而新發現的兩個系外行星分別被命名為Gliese 887b和Gliese 887c。哥廷根大學的天文學家桑德拉·薩弗斯(Sandra Saffers)表示,新發現的行星將會為研究系外生命提供更多幫助。
  • NASA: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克卜勒452b
    Kepler-138b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它是第一顆太陽系外被發現質量和體積小於地球的行星,美國宇航局對Kepler-138b進行了深入觀測,確定這顆系外行星的質量,同時計算出它的密度和推測可能的表面情況。由於Kepler-138b塊頭較小,天文學家利用傳統行星質量觀測技術非常具有挑戰性,由此科學家開發一種新的方法來計算Kepler-138b的質量。
  • 行星科學家繪製了火星整個古代河流系統的地圖
    在河流中導航和繪製地圖一直是人類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鮑威爾(Powell)探索科羅拉多峽谷還是皮亞羅(Pizarro)亞馬遜河(Amazon)試圖找到埃爾多拉多(El Dorado),河流以及我們對河流的探索都非常重要。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繪製出了一個全新的獨特流域。
  • 發現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TOI-1266b和TOI-1266c 其中一顆還是「超級地球」
    發現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TOI-1266b和TOI-1266c 其中一顆還是「超級地球」(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快科技: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
  • 太陽系外發現兩顆與地球大小近似的行星
    美國航天局12月20日公布的名為「克卜勒-20e」(左一)和「克卜勒-20f」(右一)的兩顆行星與地球(右二)和金星比較的假想圖。新華社發 據《自然》雜誌網站12月20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首次發現了兩顆與地球大小近似的行星,這也是迄今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最小類地行星。
  • 兩顆超級地球被「判死刑」,宇宙那麼大,人類的第二家園在哪裡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一共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4200顆系外行星,其中不乏有一些被稱為超級地球的天體,它們都是質量、表面溫度和地球比較類似的行星。最近,在對兩顆超級地球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後,科學家們得出了令人失望的結論:它們表面的環境極其惡劣,不可能成為適合生命存在的天體
  • 科學家利用地震波繪製地球內部地圖 精確度空前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對地震進行監測,利用監測到的地震波繪製迄今為止精確度最高的地球內部模擬圖,揭示地殼與外核之間的層地幔。
  • 超級地球:NASA發現了一顆不同於其他任何行星的已有100億年歷史行星
    近年來,人們發現了許多被稱為「超級地球」的行星,但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顆與迄今為止發現的任何行星都不同的行星。 根據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這顆被稱為TOI-561b的行星圍繞著TOI-561恆星系統運行。它大約比地球大50%,但考慮到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繞其恆星公轉需要一半的時間。
  • 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多行星星系,或存在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
    研究人員在美國時間本周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中稱,地球附近的一顆恆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多行星系統之一。藝術家筆下的多行星系統當然,這所謂的附近是宇宙範圍的概念,距離地球大約64萬億英裡之外。這項研究顯示,這個星系至少有兩顆,也許有三顆超級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所謂超級地球,一般指超級類地行星。
  • 宇宙好多地方都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啊:天文學家發現三顆 「超級地球」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們近日發現了三顆「超級地球」圍繞著一顆距離我們只有11光年的恆星運行。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蘊含著很大的希望,但科學家還不具備更詳細地觀察這些「超級地球」的技術。儘管如此,研究人員正準備確定這些大型巖石行星究竟能提供什麼。 從地球上看最明顯的紅矮星是一顆被稱為Gliese 887的天體。哥廷根大學領導的研究小組能夠探測到兩顆圍繞這顆小恆星運行的大型巖石天體,他們說可能還有第三個。
  • 誰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很多人都搞錯了,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意外!
    ,其實不然,隨著科學的日新月異,現在科學家又用新的算法得出了一個新的結論,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不再是金星,而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他們的答案讓人意外,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至於為何,請看下文。    至於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往常的科普中,行星距離通常使用「平均距離」來計算,這使得在計算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時,金星佔了很大的一個「便宜」,具體來說,當人們計算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時,其計算方法是兩顆行星分別與太陽的距離之差計算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