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行星是天文學家們探測地外天體時的重要觀察對象,因為這樣的行星上很可能具備類似我們地球上這樣的生命生存條件和生態環境,上面也可能有外星生命和外星人存在,甚至進化出外星文明,或者可以作為將來我們人類移民地外天體的目的地,所以宜居行星對將來人類的發展價值巨大。
就在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兩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超級地球——GJ180d和GJ229Ac,而且距離我們太陽系不是很遠。
這兩個可能適宜居住的星球各自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它們是GJ229A和GJ180運行,這樣的情況再次提醒天文學家們,宇宙中的生命體或許是廣泛的存在,因為紅矮星的數量在宇宙中非常多,比如在我們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中,紅矮星的數量就佔到了80%左右,如果紅矮星的附近可以形成宜居星球的話,數量如此眾多的紅矮星,應該會有數量很大的宜居行星存在,這就很有可能也同時存在大量的地外生命,甚至地外文明。
這兩顆新發現的宜居行星分別離地球約19光年和39光年,從宇宙的尺度來看,這個距離是相當近的,其中GJ180 d是我們的地球狀況非常相似的星星,它比地球的體積和質量稍大,被認為是離我們最近的宜居帶超級地球,而且也像我們地球這樣沒有被恆星潮汐鎖定,上面有晝夜之分,每106天(地球日)圍繞主恆星旋繞一周,又由於它位於宜居帶中,表面很可能有液態水存在,而適宜的溫度或使其上面有生命生存,如果它有著類似我們地球這樣的與太陽黃道面的傾角,那麼在不同緯度的地區甚至有乾濕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分別。
一般情況下,位於紅矮星宜居帶中的行星往往是潮汐鎖定的,因為它們距離主恆星要比地球距離太陽近得多,很多都不到1000萬公裡,在這樣的星球上往往沒有晝夜之分,被主恆星的光輝照射的一面永遠有恆星的光輝,另一面則永遠暗無天日,這樣的星球上並不利於生命的存在,現有生命存在也是極小範圍的區域,因此GJ180 d這顆超級地球就顯得尤為寶貴,它沒有為主恆星潮汐鎖定,其表面上面的情況很可能和我們的地球十分類似。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數百顆宜居行星,比較知名的有比鄰星b、克卜勒452b、克卜勒186f、克卜勒22b、格利澤163c、格利澤581d、格利澤581g等。隨著科學家們對未知深空的探索,宜居行星的數量還將越來越多,而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進步,我們甚至將能確定哪些行星真的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