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超級地球被「判死刑」,宇宙那麼大,人類的第二家園在哪裡

2020-09-16 姿勢分子knowledge

隨著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人類越來越迫切地需要尋找一個第二家園,來緩解地球的負擔。在太陽系內,我們把目標定在了火星。但是想到更遙遠的未來,我們也不得不在更遙遠的太陽系之外尋找其他的殖民地。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一共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4200顆系外行星,其中不乏有一些被稱為超級地球的天體,它們都是質量、表面溫度和地球比較類似的行星。可是,僅僅憑藉這兩點,也並不足以證明它們像地球一樣宜居,我們還需要對更多參數進行觀測和研究,才能確定一顆星球的環境對於人類來說到底有何優劣之處。

最近,在對兩顆超級地球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後,科學家們得出了令人失望的結論:它們表面的環境極其惡劣,不可能成為適合生命存在的天體。不僅我們未來無法在那裡定居,而且也不太可能有其他生命在那裡孕育。兩顆被寄予厚望的超級地球,就這樣被「判了死刑」。

事情還得說回到大約3個月前。

當時,一組天文學家在GJ 887附近發現了兩顆系外行星,並且尺寸和溫度似乎都比較接近地球。科學家非常興奮,因為它們不僅基本條件符合超級地球的標準,而且距離我們僅有11光年,在宇宙尺度下來看已經相當近了。

GJ 887是一顆紅矮星,由於距離比較近,所以成為了最亮的一顆紅矮星。它的溫度比太陽低得多,所以雖然兩顆行星和它的距離小於日地距離,但是它們依然處於GJ 887的宜居帶內,有相對合適的溫度。當時科學家還對外宣布,認為我們不能排除這兩顆行星上有生命的可能。

可是,僅僅過了不到3個月,這個說法就被擊破了。最近的觀測顯示,GJ 887沒有避免紅矮星的先天劣勢,這使得兩顆行星基本上都失去了孕育生命的可能。這個劣勢,就是輻射。

我們上面說了,紅矮星溫度較低,所以行星想要獲得合適的溫度,就要非常靠近宿主恆星。但是,紅矮星的輻射卻並不弱,隨著距離越來越近,行星承受紅矮星的輻射將會翻著倍地上升,以至於完全不可能有生物能夠承受得了。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一直認為GJ 887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輻射,是一顆相對平靜的紅矮星。但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最近在《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筆記》(RNAAS)上發表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證明GJ 887還是沒有擺脫紅矮星強烈輻射的本性。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空間探索學院(SESE)的天體物理學家Parke Lloyd是本次研究的領導者,為了確定兩顆系外行星的宜居程度,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查閱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檔案數據,找到了哈勃在紫外光波段對GJ 887的觀測結果。

他們發現,GJ 887幾乎每個小時都會出現一次耀斑活動。耀斑是恆星表面的一種劇烈的活動,會伴隨著極其強烈的輻射。而在此之前,凌日外行星勘測衛星(簡稱TESS)在連續27天的時間裡都沒有觀測到明顯的耀斑,所以得出了錯誤的結論。

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和海軍研究實驗室空間科學部的Evgenya L. Shkolnik解釋說:「像TESS這樣在可見光波段進行的恆星觀測,並不能接近事實的真相,確定這一點對於類似的研究來說非常重要。行星所承受的這種極具殺傷力的輻射環境只能在紫外波段的觀測下才能被完全了解,就像哈勃太空望遠鏡這樣能夠真實地展現出來。」

這一點很好理解,每一個烈日當空的夏天都有人打著遮陽傘走在街上,他們還會塗上防曬霜,這些措施都是為了抵抗紫外線。因此,只有像哈勃這樣能夠進行紫外波段觀測的望遠鏡,才能真實地反映出紅矮星等天體的輻射強度。

不得不說,這一次的發現還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而且,真正令科學家失望的不是這兩顆行星,而是它們所代表的巨大類群。

研究表明,像GJ 887這樣的M型紅矮星是銀河系內最常見的一種恆星,佔到了全部恆星數量的75%左右。而這一次的研究成果再次告訴我們:這些M型紅矮星不發射強大輻射的可能性非常低。在它們周圍,溫度和輻射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離得遠一點可以減少輻射,但是會冰封徹骨;離得近一點可以溫暖舒適,但是輻射強烈。

這意味著,銀河系內75%的恆星周圍都不太可能擁有宜居的行星

而且,和那些經常有巨大氣體行星圍繞的巨型恆星不同,這些紅矮星周圍普遍都是和地球一樣的巖石行星,本來就是科學家們尋找宜居星球的重點目標。尤其像擁有七顆系外行星的TRAPPIST-1和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都被認為有望成為生命的家園。

但是,這一次的發現恐怕讓它們失去了希望。

我們知道,光子的能量取決於頻率,而紫外線比可見光的頻率更高,所以能量更強。對於那些靠近紅矮星的行星來說,最可怕的不是紫外線的直接輻射,而是這些高能光子可以將它們的大氣層剝離,最終導致它們完全失去表面的大氣。

不過,目前來說,紫外線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顆行星的宜居性,目前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目前正在領導一個名叫&34;(SPARCS)的項目,旨在通過一顆即將發射的衛星,對紫外線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徹底的研究。憑藉著這項研究,科學家未來可以更好地觀測其他恆星的耀斑,確定其頻率和強度,最終更準確地推測周圍行星孕育生命的概率。

另外,大家也不必過於悲觀。有科學家指出:如果一顆行星擁有足夠濃厚的雲層,還是有可能抵禦一定程度的紫外輻射,從而為生命創造可能。

也就是說,在了解比鄰星b的雲層和大氣等信息之前,我們仍然可以寄希望於它擁有一個宜居的環境。這一切都有待於科技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們發展出更多更精確的探測方法。相信真正的答案,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相關焦點

  • 最接近地球的「超級地球」,如今被科學家一口否決,它已走向衰亡
    自從人類開始認識到宇宙是多麼的龐大以來,人類就不曾停止過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尋找人類第二家園的腳步!並且,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的天文望眼鏡沒投入使用,因此,人來發現類似地球的行星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中。那麼,如此多的行星裡,究竟有沒有設人類居住的星球呢?對此,先讓我們聽一家科學家們的說法。
  • 科學家發現兩顆「超級地球」,距地球11光年,人類終於要移居了?
    如今地球的環境面臨著嚴峻形勢,霍金曾經預測過地球的未來,到了2600年地球就會因為人類的破壞變成一顆火球,人類想要延續下去,必須尋找另一個棲息地。這麼多年來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第二地球的道路上,至今沒有特別理想的結果,而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卻發現了兩個「超級地球」,難道人類移民真的要實現了嗎?
  • 超級地球.葛利斯,人類未來的家園
    當人類藉助更先進的儀器設備,認識超出銀河系時,終於,宇宙浩渺無際的神秘面紗揭開了。此時才知道,我們生活的家園,這顆藍色的星球,是多麼的滄海一粟!因為地球在銀河系是渺小的,銀河系在整個眾多宇宙星系中,也如地球一樣,塵埃得不值一提。
  • 超級地球現身!距離我們只有11光年,未來人類將實現移居星球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地球誕生至今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同時也為人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但是在人類的不斷破壞下,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地球的資源也變得越來越匱乏,當前的地球環境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
  • 宇宙中的第二個地球?科學家:有望成為人類的新家園!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在致力於尋找外星生命,為的也是希望人類能夠儘早的找到伴,而不是孤苦伶仃的生活在宇宙中,探知宇宙中未知 的一切,就像人需要朋友,地球也是需要朋友一樣!雖說人類一直將火星當作第二家園來看待,可是所有資料都表示,目前的火星肯定不適合人類移居的,但宇宙之大,科學家從未懷疑過還存在著一顆甚至多顆的行星跟地球非常的類似。 近日,科學家們發現了第二個地球。這顆星球不僅結構與地球相似,包括自然環境、溫度、氣候等都與地球非常像。
  • ​超級地球現身!距離我們只有11光年,未來人類將實現移居星球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地球誕生至今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同時也為人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但是在人類的不斷破壞下,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地球的資源也變得越來越匱乏,當前的地球環境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
  • 「第二家園」被找到了?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真的適合人類嗎?
    地球將變成一個「火球」,地球上的水資源也都會消失。在那之前,人類必須想辦法離開地球,去往另一個家園。大約10億年之後,火星將取代地球,成為太陽系中最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不過,火星也不能夠為人類提供太久的庇護,大約20億年之後,火星也將重新變得不適合生命居住。
  • 宇宙中10大宜居行星,看看哪顆未來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
    對於宜居星球的探尋,科學家們一直未曾停止,截至目前,天文學家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數顆適宜人類居住的超級地球,下面一起來看看哪顆將會在未來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
  • 「第二地球」被找到?溫度適宜人類居住,距離地球僅600光年
    自古以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過腳步,並且科學家們也一直致力於探索和地球相似的星球,畢竟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近年來,地質災害頻繁發生,這也是地球給人類的一個警告。終於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有了回報,在此前美國宇航局就傳出了一個好消息,「第二地球」被找到了?
  • Nasa發現兩顆超級地球,距離很近和地球很像,晝夜分明或有四季
    宜居行星是天文學家們探測地外天體時的重要觀察對象,因為這樣的行星上很可能具備類似我們地球上這樣的生命生存條件和生態環境,上面也可能有外星生命和外星人存在,甚至進化出外星文明,或者可以作為將來我們人類移民地外天體的目的地,所以宜居行星對將來人類的發展價值巨大。
  • 地球不完美了?繼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後,又發現超級地球
    雖然我們對宇宙探索的歷史已經很長,在過去幾十年內已經發射了很多先進的探測器對宇宙進行了觀測,最遠的飛行器已經飛到星際空間,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找到一顆完全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的外星球,也還沒找到外星生命。這樣的結果,多多少少讓人感到沮喪,難道我們人類是唯一的嗎?我們地球是唯一的宜居家園嗎?
  • 克卜勒星球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是地球的14倍,環境更為優秀!
    克卜勒星球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是地球的14倍,環境更為優秀!我們經常看到有關於超級地球的報導,被冠以超級地球稱號的星球也不在少數,比如火星,穀神星等等。可是看起來科學家們並沒有登錄這些星球的打算,既然這些星球被稱為超級地球,環境比地球還要優秀,為什麼我們不起身前往這些星球呢?到底是什麼因素在限制我們呢?為何人類不前往超級地球就拿克卜勒22b行星為例,這是在所有的行星中和地球環境最為相似的一個,也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一顆星球,它的體積相當於14個地球大小。
  • 附近新發現24個超級地球,比地球更宜居,該考慮宇宙移民了嗎?
    問題是撤到哪裡去呢?放在以前,你可能只有望太空而興嘆,茫茫寰宇,竟沒有人類可以移民的地方。不過現在好了,一組科學家已發現地球附近存在24個超級宜居的星球,有些甚至比地球還更適合生命居住!海勒認為,一個適合生命演化的星球,應該比地球半徑更大,質量更重,更溫暖和溼潤,並且應該位於比太陽壽命更長的恆星周圍。按照海勒的觀點,不僅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是一個劣質行星,就連太陽也是劣質的,而人類還要把地球變得更加惡劣,實在是不可理喻,簡直令宇宙都無法理解。
  • 附近新發現24個超級地球,比地球更宜居,該考慮宇宙移民了嗎?
    隨著人類對地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氣候變暖愈演愈烈,未來地球可能會變成一顆不斷向外輻射大量紅外熱量的炙熱星球,不具備生命宜居的必要條件。你可能想的是,唉,怎麼會變成這樣呢?還是撤了吧。問題是撤到哪裡去呢?
  • 地球「親哥」克卜勒452b位於宜居帶中,為何突然被科學家判了死刑
    文/行走天涯地球的「親哥」克卜勒452b位於宜居帶中,為何突然被科學家判了死刑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很努力的提高文明,為的就是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能夠離開地球,去往遙遠的星際時空,而又因為人類發展速度過快,
  • 「超級地球」被發現,等於地球的14倍大,比地球環境還要舒服
    「超級地球」被發現,等於地球的14倍大,比地球環境還要舒服「超級地球」四字出現在大家視野中時,會有些不知所措,難道是在說比地球要大很多倍嗎?其實並不是,超級地球是指,在地球之外,被發現的能跟地球相媲美的另外一顆星球。
  • 地球40萬億公裡外的恆星,是地球的4.7萬倍,或是人類未來歸宿!
    在地球40萬億公裡外的恆星,是地球的4.7萬倍,或是人類未來歸宿!現在的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地球絕對不是永遠都適合人類生存的意味,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地球早就已經千瘡百孔,不堪重負,那麼地球在未來的命運到底是怎麼樣的?
  • 外星人潛伏地球五千年?宇宙大過濾器理論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我看不到,卻聽得到,宇宙傳來的哭聲經久不息。深夜,一個人看到這深邃的星空,是否你會感到孤獨,漫天的的星鬥哪裡有人類的朋友?外星人,你們到底在哪裡?對於以十億年尺度來計算時間的宇宙,只不過是一眨眼的時間。那麼如果銀河系有萬分之一的文明發展到了第三等文明,有能力殖民整個銀河系,那麼銀河系應該就有10萬個第三等文明。如此超級的文明應該是光芒萬仗的,但是人類沒有外星人的信號,也沒有外星人的拜訪。
  • 宇宙中發現地球的「表哥」,與地球高度相似,此星球是否有生命?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宇宙中的第二顆超級地球-克卜勒45-2B行星。望眼整個可觀測的宇宙,其中星球的數量,更是多得超乎我們想像,就算是按照億萬分之一的機率推測,整個宇宙也會充滿上億個智慧文明。但是,如果沒有空間跳躍,或者是蟲洞、時空之門等技術,這些文明互相接觸的機率幾乎為零。
  • 「超級地球」被發現?14個地球那麼大,生態環境甚至優於地球
    從孩提時代起,我們就被灌輸這樣一種觀點: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料和舒適宜人的生態環境。然而,由於對經濟效益的過度追求,出現了許多環境汙染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資源和能源逐漸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