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40萬億公裡外的恆星,是地球的4.7萬倍,或是人類未來歸宿!

2021-01-11 科技爆發點

在地球40萬億公裡外的恆星,是地球的4.7萬倍,或是人類未來歸宿!

現在的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地球絕對不是永遠都適合人類生存的意味,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地球早就已經千瘡百孔,不堪重負,那麼地球在未來的命運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也無法預測,非常確定的一點是,地球的命運是由太陽所決定的,如果太陽環境發生變化,那麼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會無法生存下去,甚至會導致地球的消失。

現在的太陽已經有45.7億歲了,在未來會隨著環境的變化,太陽內的氫元素全部都消耗殆盡,它會有一顆恆星變成一顆紅巨星,太陽也會逐漸膨脹擴大成為現在的200倍,那麼在太陽周圍的一些行星可能會被太陽所吞噬,其中就包括水星和金星。地球就在這兩顆星球的周圍,我們也不能保證地球的安全,由於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過近,地球上面的溫度也在將會不斷的升高,到時地球也將不再是人類適合生存的星球了。

如果想要拯救地球,像流浪地球中那樣,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是行不通的,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尋找下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如果我們不得已要飛往其他的星球宇宙當中,到底哪裡才是人類的下一個棲息地呢?曾經有人說火星,但是當太陽變得足夠大時,火星已經被太陽吞食了,我們又該如何到這個星球上去生存呢?

在宇宙中距離地球40萬億公裡的深處,有一顆直徑大約是太陽1/7的恆星,這顆星球或許會成為人類未來的新的棲息地。這顆星球被科學家們命名為比鄰星,那麼比鄰星是一顆怎樣的恆星呢?它和太陽不同它是由三顆恆星所組成的恆星系,是一個三合星系統。

它的直徑大約是19.9萬公裡,是木星的1.4倍,地球到15.6倍,質量大約是地球的4.7萬倍。它並不像太陽一樣是一顆恆星,而是一個質量比較小的紅矮星,它的表面溫度比太陽低很多,只有2840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一半而已,為什麼會有科學家認為比鄰星會是人類未來生存的第二家園呢?

因為在比鄰星的周圍,他們發現了一顆新的星球叫做比鄰星b,它的質量是地球的1.3倍,是一顆行星,它在整個比鄰星系的依據範圍之內,這也就意味著它的表面極有可能存在液態水。通過這些來看,比鄰星b確實是適合人類生存的又一家園,但是它距離地球比較遙遠,大概有4.22光年的距離,這對於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如果當太陽系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你覺得人類該去往何處呢?

相關焦點

  • 距地球40萬億公裡,直徑只有太陽1/7,這顆恆星或是人類最後歸宿
    而目前的太陽已經有45.7歲了。太陽正處於相對穩定的主序帶上,就像人類的中年時期。科學家認為大約五六十億年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就會消耗殆盡而變成一顆紅巨星。那時候的太陽半徑將會擴大到現在的200倍左右。太陽將會吞掉地球軌道內側的水星和金星。而那時地球的命運也是危在旦夕。地球雖然大概率不會被太陽吞沒掉,但是在炎熱的太陽炙烤下,地球將是一片火海不再適合生命生存。
  •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太陽系內有著數不清的恆星和行星,太陽和地球僅僅只是其中最微不可聞的一顆天體而已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只有像素那麼大
    旅行者1號在64億公裡拍攝的地球原來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4億公裡外的宇宙空間區域拍攝的,從絕對上看,64億公裡距離是相當於遠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才1.5億公裡,在地球上看到巨大的太陽也只有臉盤大小,在64億公裡之外還能看到地球顯示一個亮點也算不錯了,畢竟距離那麼遠,但是這個距離的遠是對人類來說的,相對於宇宙來說,這點距離根本不值得一提,不說宇宙,就說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
  • 宇宙最大的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能裝下2億億個太陽
    我們知道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對於人類來說,木星已經是一個巨無霸了,因為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也就是說木星可以裝下1300個地球,然而木星這個「巨無霸」在太陽面前根本就是小弟,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木星質量的1000多倍,太陽的體積同樣是木星體積的1000倍左右,由此可見太陽有多麼龐大,如果把地球同比例大小的圖片放在太陽圖片上,你會發現地球只有一個像素那麼大,可是就是只有像素那麼大的地球卻生活著
  •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地球的面積似乎就已經非常的廣闊的,雖然我們如今有了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以及隨時能夠溝通的通訊工具,但是相比於我們人類,地球依舊是非常的寬廣,當然,這也僅僅是相比於我們人類而言。
  • 盾牌座UY能夠裝下6400萬億個地球,若地球有這麼大,人類會如何?
    恆星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種發光發熱天體,相對來說它的體積往往都比其它類型的天體要大得多。而在宇宙中,比太陽大得多的恆星多到數不勝數,例如:在角星的體積是太陽的1.6萬倍,心宿二的體積是太陽的3.1億倍。這些恆星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在人類的眼裡,它們是毫不起眼的星點,事實上,我們晚上抬頭看星空,那些閃爍的星星基本都是恆星,大部分都要比太陽大得多。
  • 地球去流浪 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原標題:地球去流浪,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你可曾想過,如果沒有了太陽,地球的歸宿將是哪裡? 科幻作家劉慈欣或許想過這個問題,他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中寫到,當太陽生命走到盡頭,人類唯一的生路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將整個地球「甩出」太陽系,向著半人馬座比鄰星進發。
  • 恆星演化規律最終結果,黑洞將會是太陽、地球、人類的最終歸宿
    宇宙的基本單位是恆星,太陽是無數普普通通恆星當中的一顆。恆星的生命演化結局告訴我們,宇宙最終都會走向枯燥乏味的未來,我們的太陽總有一天會演變成為一個黑洞,人類的結局可想而知。
  • 地球有喜啦!太陽系外有個「兄弟」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  該行星離地球190萬億公裡 其表面溫度與地球相當 可能適合人類居住  地球是宇宙中人類唯一能棲居的星球嗎?日前,科學家宣布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它的溫度、體積估計與地球相似,而且還可能有液態水。
  •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體積是地球的90多萬倍,連木星都要黯然失色
    每天我們都在學習和進步,但是我們生活中存在無窮的知識量,這些知識其實在我們身邊已經很久,只是我們沒有去關注所以經常不知道,一天知道一些很快我們的積累就會很多,關注我認識不一樣的知識,今天和大家說說宇宙中最大的行星,體積是地球的90多萬倍,連木星都要黯然失色 地球是人類的棲息地,地球之所以能夠繁衍出生命乃至人類這種高智慧生物
  • 超級地球正以50萬公裡時速從6光年外靠近地球,人類有望移民嗎?
    它璀璨炫目,神秘莫測,相信很多小夥伴們也曾經幻想過,星空那頭會不會有著這樣一顆跟地球一樣的星球,風景那麼迷人,環境非常適宜,能夠讓我們去那裡居住,欣賞最原始的景色。就在最近,科學家用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在距離地球六光年以外的蛇夫座,有一顆「超級地球」Barnard's Star,正在以50萬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向地球靠近。什麼是「超級地球」呢?
  • 地球去流浪,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你可曾想過,如果沒有了太陽,地球的歸宿將是哪裡?        科幻作家劉慈欣或許想過這個問題,他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中寫到,當太陽生命走到盡頭,人類唯一的生路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將整個地球「甩出」太陽系,向著半人馬座比鄰星進發。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有多大?
    太陽其實就已經很大了,它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1.5億千米以外的地球都能感到熱浪滾滾!太陽的直徑大約在14萬千米左右,它的體積能裝下130萬個地球,儘管在銀河系中太陽屬於那10%以內比較大的一類恆星,但它在最大恆星的排行榜上,那是要名落孫山了!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有多大?
    太陽其實就已經很大了,它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1.5億千米以外的地球都能感到熱浪滾滾!太陽的直徑大約在140萬千米左右,它的體積能裝下130萬個地球,儘管在銀河系中太陽屬於那10%以內比較大的一類恆星,但它在最大恆星的排行榜上,那是要名落孫山了!
  • 超級地球巴納德b每秒50萬公裡向地球靠近, 人類能移居過去嗎?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特別是深空探測技術的日益進步,人類對地外星系的探測範圍和認知程度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益的變化,而對於地外生命的探索,已經成為科學界為之不懈努力的重點領域之一。3.2倍左右,距離母恆星只有6000萬公裡,也就是地球與太陽距離1個天文單位的40%,相當於水星與太陽的距離,正因為如此近的距離,巴納德b圍繞著巴納德星公轉一周的時間僅需要11個小時,也就是說該星上的「一年」僅是地球上的11天。
  • 最大恆星1.7億億個地球大,如果地球這麼大,人們還能來往嗎?
    這顆紅特超巨星經歷了劇烈的膨脹,它的半徑估計為太陽的1708倍(將近12億公裡),體積相當於太陽的49億倍。但根據蓋亞衛星和依巴谷衛星公布的新數據,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了體積更大的恆星,而且盾牌座UY的尺寸被嚴重高估。新的數據表明,盾牌座UY的半徑約為5.3億公裡,相當於太陽半徑的755倍。那麼,宇宙中尺寸最大的恆星有多大呢?
  • 最大恆星1.7億億個地球大,如果地球這麼大,人們還能來往嗎?
    這顆紅特超巨星經歷了劇烈的膨脹,它的半徑估計為太陽的1708倍(將近12億公裡),體積相當於太陽的49億倍。但根據蓋亞衛星和依巴谷衛星公布的新數據,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了體積更大的恆星,而且盾牌座UY的尺寸被嚴重高估。新的數據表明,盾牌座UY的半徑約為5.3億公裡,相當於太陽半徑的755倍。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竟然如此之大?體積竟然是地球的6500萬億倍!
    太陽作為我們人類在地球上肉眼就能觀察到的恆星,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之大的,如果大家對於這個大有些難以理解的話,我們換算成一個模型來理解,首先,我們假設地球為一顆大米的話,那麼月球就是半顆芝麻,而太陽則是一顆標準大小的籃球!這樣一說的話,是不是就覺得太陽非常之大呢?
  • 2萬光年外的一顆恆星,能容納100億個太陽,還有比它更大的嗎?
    2016年,天文學界根據2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預估可觀測宇宙內有2萬億個星系,包含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的銀河系,只是其中一個普通的棒旋星系。 在恆星數量比沙子還多的宇宙中,能容納130萬個地球的太陽,只是一顆普普通通的黃矮星,質量和大小都乏善可陳。
  • 這是宇宙中最強磁場:比地球強10萬億倍,任何物質在這都被壓碎
    編者按:科學家最新發現,GRO J1008-57中子星表面磁場達到驚人的10億特斯拉,是地球的10萬億倍,這顆中子星也成為宇宙中最強磁場的中子星。GRO J1008-57中子星距離地球大約2萬光年,處於一個雙星系統中,任何物質在這顆中子星的表面都會被壓碎,連電子都被壓入原子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