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喜啦!太陽系外有個「兄弟」

2020-11-28 搜狐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

  該行星離地球190萬億公裡 其表面溫度與地球相當 可能適合人類居住

  地球是宇宙中人類唯一能棲居的星球嗎?日前,科學家宣布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它的溫度、體積估計與地球相似,而且還可能有液態水。

這一發現被認為是「搜尋宇宙生命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太陽系外找到地球「夥伴」

  據南歐天文臺網站報導,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581c」。它圍繞著一顆叫Gliese581的紅矮星運轉。紅矮星是一種低能量的、體積較小的恆星。紅矮星發射暗弱的紅光,比太陽持續存在的時間長。Gliese581的質量是太陽的1/3,亮度只有太陽的1/50。

  「581C」行星距離地球約190萬億公裡,它的質量約是地球的6倍,表面溫度估計在0攝氏度至40攝氏度之間,與地球表面溫度相當。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發現的所有220顆太陽系外行星要麼太熱,要麼太冷,要麼體積太大、大氣層太厚,都不具備與地球類似的宜居環境。而新發現的「581c」行星看起來似乎正合適,至少科學家目前這麼認為。

  期待發現液態水和生命

  除了溫度適宜,「581c」上可能還充滿了液態水。領導此次觀測的瑞士天體物理學家斯特凡·烏德瑞表示,這一假設基於行星形成的理論,而不是基於任何證據。

  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的德爾福斯表示:「眾所周知,液態水是生命出現的必要條件。這個星球在溫度和其他條件上與地球相似,很可能成為未來搜尋地外生命的重要目標。」不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前天文學家馬朗認為,現在判斷那裡有沒有水還為時過早。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預料到會有類似地球的行星,不過,那裡是否存在生命是另一個問題。

  據悉,科學家要拍攝到「581c」光譜圖片需要再等20至30年。通過行星的光譜,科學家將能夠發現行星上是否有水以及地外生命。

  這是一個可喜的發現

  據悉,「581c」是由11名歐洲科學家組成的觀測組利用歐洲南部天文臺在智利的臘希拉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該小組成員、日內瓦大學天文學家馬約爾稱:「這是我們尋找宇宙中地球外生命的重要一步。這是一個可喜的發現,但我們仍有許多問題要解決。」研究報告目前還未公開發表,不過已經提交給《天文和天體物理學》雜誌。據中國日報

  「581c」移民須知

  「581c」的發現不僅令天文學界振奮,也讓懷著外星「移民夢」的人歡呼雀躍。不過,在出發前,你必須了解幾個重要的事實:

  「581c」環繞恆星公轉一圈只要13天,你的年齡也會增加得更快。

  「581c」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倍,坐在上面,你會感覺自己的體重增加了0.6倍。

  「581c」距離它的恆星Gliese581的距離要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近14倍,從「581c」上看,恆星在天空中的大小要比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大20倍,而且會受到紅矮星的大量輻射。

  「581c」很可能不會自轉,這樣它的一半一直是白天,另一半一直是黑夜。

  「581c」距離地球約20.5光年,相當於120萬億英裡。從銀河系的概念上來看,距離地球不算遠,Gliese581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100顆恆星之一。不過對人類目前的運載手段來說,太空人需要50億年才能抵達那裡。

  據中國日報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外有「備用地球」 「居民」或不同於地球
    如果要移民外星球,你願意去哪裡?木衛二、土衛六、火星,才公布不久的「克卜勒—22b」,還是其他「超級地球」?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說,其實不管去哪裡,我們都離不開茫茫宇宙中特定的「宜居帶」。而在我們太陽系中,「宜居帶」大致分布在金星軌道到火星軌道之間,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剛好就在宜居帶上。
  • 太陽系中行星都有多大?地球有18個水星大,木星卻有1300個地球大
    從太陽系的中心到最邊緣大約有50000到100000個天文單位的距離。真的非常的大。太陽系除了8顆比較大的行星還有一些矮行星,行星的衛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等星體圍繞著太陽旋轉,組成了龐大的太陽系帝國。太陽系不僅僅在空間上的距離非常的大,各個行星成員之間的塊頭也是非常大的。每個行星都是一個世界。不是有句話說,「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 太陽系八兄弟都有誰?來看看地球神秘的七個鄰居
    水星的外表面與月球相似,有著大大小小的平原、盆地、斷崖、環形山,其星體的含鐵量是已知任何其他行星中最高的。由於水星離太陽比較近,地表上向陽面的溫度最高能達到473℃,而在背陽處最低能到173℃,因此水星也是太陽系內溫差最大的行星。
  • 太陽系外有沒有另一個地球
    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不誇張地比喻,就好像在大海中航行的水手試圖觀察遙遠燈塔光輝下的一隻飛蟲那麼困難。    「連續幾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都有研究宇宙起源的科學家獲獎,進一步激化了人們對宇宙的探索,給了研究者更多鼓舞。」湖南師大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教授餘洪偉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還表示,馬約爾及奎洛茲的發現具有開創性,對人們探索系外行星產生了重大影響,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去搜索太陽系外的行星。
  • 人類造的這孿生兄弟:181億公裡走出太陽系,卻發現宇宙這有趣事
    離開地球,已然不是人類的唯一目標了!隨著2005年9月,旅行者1號穿過太陽系最遙遠的外圍。它也正式成為了,人類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造太空飛行器。但這個小探測器的任務,也剛剛開始而已——慢悠悠地它遊歷外太空的它,並沒有忘記本職工作,也努力地向地球發送太陽系外的太空的信息。
  • 太陽系外真的有「另一個地球」嗎?
    而銀河系中像太陽一樣的恆星有上千億顆,而整個宇宙中像銀河系一樣的星系又數以千億計。那是不是在太陽系外的另一個恆星系,也有圍繞另一顆「太陽」運行的系外行星呢?它適合我們移居嗎?事實上,如果是短期登陸探訪,有很多太空探索的目的地可供人類選擇,因為密閉的登陸艙和厚重的太空衣可以保護我們。
  • 【重磅】太陽系內只有「八兄弟」
    【重磅】太陽系內只有「八兄弟」2006年「九大行星」的說法已經成為歷史,7月14日,冥王星被「開除」於「九大行星」。金星地球的「姐妹星」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或太白金星,羅馬神話中稱作維納斯,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特。類地行星,地球的「姐妹星」,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
  • 2500光年外也有個「太陽系」,同樣有八大行星,獨擁6個超級地球
    太陽系以外還會不會有太陽系?嚴格來說,太陽系在宇宙中只有一個,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第2個太陽系,但是與太陽系相似的行星系。應該是很多的,已知克卜勒-90、克卜勒452、克卜勒22、天倉五等都和太陽系很相似。其中克卜勒90還被稱為「太陽系鏡像」。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兄弟」:8大行星1個都不少,或也存在生命?
    文/行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兄弟」:8大行星1個都不少,或也存在生命?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致力於探索外太空,尤其是尋找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不過科學家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去尋找這些類地行星,甚至科學家在尋找類地行星的過程中,還發現到了一個太陽系的翻版恆星系統,科學家將其稱之為第二太陽系,太陽系兄弟等等。這變是距離太陽系有著2545光年的克卜勒-90。
  • 很好的聖誕禮物 太陽系外發現第二個"地球"
    美國宇航局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確認了在太陽系外發現的首顆適合生物生存的類地行星,那裡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家園(來源:國際在線)覆蓋海洋 也許與地球海洋相同地球以外,何處宜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日說,一顆被命名為「克卜勒-22b」的太陽系外行星或與地球環境相似。科學家認為,這顆星球表面可能由「海洋覆蓋」。項目組天文學家傑夫·馬西說:「我打賭……上面沒有堅硬的巖石可以立足。」
  • 一個大家長,帶著八個兄弟姐妹——認識太陽系
    ·太陽的直徑約為139萬千米,是地球直徑的109倍。·一顆太陽可以裝下130萬顆地球。水星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它的公轉周期為88個地球日,自轉周期為59個地球日。·金星的自轉方向和地球相反,因此在金星上,太陽是西升東落的。地球這顆星球就不多做介紹啦,大家都很熟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
  • 太陽系裡不存在超級地球,那太陽系外會有嗎?101光年外有機會
    從那之後他們潛心研究系外行星,最終在去年憑藉著在系外行星方面有重大的成就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不僅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將獎項頒給在天文領域有卓越貢獻的人,同時意味著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的發現逐漸被認可了。
  • 除了地球外 太陽系中最有機會找到外星生命的4個世界
    除了地球外 太陽系中最有機會找到外星生命的4個世界既然生命有無限可能,那麼科學家就不會放棄在地球之外尋找外星生命的可能性,而太陽系內,其實就有 4 個星球非常可能孕育過或正在孕育外星生命,科學家也正在積極派出專門調查這些星球的探測器。
  • 旅行者1號品嘗太陽系外味道
    航天專家、《國際太空》雜誌執行主編龐之浩解釋說,目前根據人類科學能夠達到的程度,科學家普遍認為判斷空間探測器是否飛出太陽系要滿足3個條件:一是接收到的太陽系外宇宙射線數量急劇增加,而源自太陽的高能粒子數量明顯下降;二是太陽風大幅減速,並且能探測到星際風的行蹤;三是探測到磁場方向發生變化。
  • 太陽有個失散多年的孿生兄弟,真的假的?
    它們與太陽有著若即若離的關係,離太陽的距離,是10萬倍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與太陽系的內層比,奧爾特雲相對比較稀疏,它內部可能有1000億的星際巖石和冰塊,存在於它的雲團中。我們不能夠直接看到它們,但我們可以時時刻刻感知到它們的存在,奧爾特雲中的彗星會時不時地闖入太陽系的內層而被我們發現。
  •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火星雖然距離地球最遠達4億公裡,但它已經是太陽系中離地球較近的行星。天文學家數年來的觀測研究和火星探測器發現的大量證據表明,地球在太陽系的這個鄰居,擁有著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自然特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火星就像是地球的一個孿生兄弟。   就像大航海時代人們對於新大陸的努力探索,當人類的科技觸角伸向太空,對於這個地球「孿生兄弟」的好奇與興趣與日俱增。
  • 這對「好兄弟」終於走出太陽系,走了181億公裡後,看見了什麼?
    自從人類進入航天時代以來,我們就渴望著有一天能夠走出太陽系,只不過人類的科技水平還是十分局限的,走出太陽系似乎是痴人說夢。隨著旅行者1號的運行,2005年,它已經穿過了太陽系的外圍,成為了第1顆走出太陽系的人造探測器。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密度接近地球的行星
    2009年9月18日,天文學家最終獲得了確鑿證據,他們成功測得太陽系外的一顆行星的質量,發現其密度和地球接近。這是科學家證實的第一顆同地球密度接近的類地行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薩拉-西格爾說:「這是一個我們很長時間夢寐以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