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許多年來,德雷克方程式受到了廣泛的議論,學者們也試圖完善這個方程,比如新增了幾個參數:至少有50億年演化歷史的恆星數量、擁有宜居帶行星的恆星數量、具有足夠金屬豐度的恆星盤數量、以及先進文明的平均壽命,科學家計算出銀河系中一共有36個文明!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340期
截止2020年,我們所發現並確認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4160多個,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但科學家估計,銀河系中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數千億,我們所發現的數量連冰山的一角都還不算。銀河系有如此多的行星,那麼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著名的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提出了費米悖論,暗示銀河系中要麼不存在地外文明,要麼它們早就來過地球了。
圖片解讀:研究人員德雷克提出了可估算銀河系文明數量的方程
圖片解讀:銀河系文明數量至少有數十個,但由於文明之間的距離太大了,且我們和其他文明可能處於不同時期
圖片解讀:人類出現至今面臨許多問題,人類是否能夠延續下去發展到III型文明,這是一個未知數
1961年,研究人員德雷克提出了一個方程,可估算銀河系中的文明數量,其變量包括恆星形成速率、擁有行星的恆星數量、可維持生命的行星數量、能夠演化出生命的行星數量、能演化出高級文明的行星數量等。德雷克提出這個方程式的時候我們對系外行星的調查還沒有如此深入,1961年時我們還不知道銀河系中還有如此偏大的行星數量。第一顆系外行星一直到1990年代才被發現,而且還是在脈衝星周圍被發現。
許多年來,德雷克方程式受到了廣泛的議論,學者們也試圖完善這個方程,比如新增了幾個參數:至少有50億年演化歷史的恆星數量、擁有宜居帶行星的恆星數量、具有足夠金屬豐度的恆星盤數量、以及先進文明的平均壽命。基於德雷克方程和新增變量之後,科學家計算出銀河系中一共有36個文明!這個數字是估算出的,並非真實值,但至少讓我們知道,銀河系中最低也有數十個文明存在。即便退一萬步說,銀河系中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其他文明!
圖片解讀:殖民火星是人類本世紀的目標之一
圖片解讀:建立星際文明的標誌是具備星際航行能力
那為什麼我們仍然沒有發現呢?這是因為恆星之間的距離太大的,即便我們能夠發現它們,也無法抵達。科學家還進一步估算出,最近的文明距離地球大約159光年,大約是系外行星HD 42936b的距離。即便我們以光速前往,也需要159年,但如果我們考慮減速所花的時間,肯定要花更長的時間。
圖片解讀:銀河系中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數千億規模
以人類的技術前往系外行星HD 42936b,需要在飛船上攜帶1166萬噸的燃料,顯然是不可行的。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人類從原始人類狀態到今天也才20萬年,但地球的年齡已經有45億年,因此我們不確定在這個時間點上,是否還有文明與我們處於同一時期。因此,科學家降低了對文明的探測期望,轉而探測系外行星的表面環境,比如尋找液態水、植物等,並非直接尋找智慧生物。也有科學家提議,在月球背面建立一臺射電望遠鏡,這樣我們可以避開地球上的無線電幹擾,對銀河系中可疑的無線電信號進行探測,找到銀河系文明留下的線索。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