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估算稱銀河系或有60億顆類地行星

2020-12-05 央廣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6日報導,加拿大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天文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的計算表明,銀河系約有60億顆類似地球的行星。研究人員強調說,估計不同恆星周圍出現不同行星的機率,可以對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理論提供重要限定,並有助於優化未來將開展的旨在尋找行星的任務。

最新研究合作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米歇爾·國本解釋說,一顆行星如果要被視為類似地球的行星,則這顆行星必須是巖石行星,大小與地球差不多,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G型恆星)旋轉。而且,這顆行星必須位於恆星宜居區內,在該區域內,巖石行星的表面可以容納液態水,因此,有潛力適合生命繁衍生息。

國本說:「我的計算表明,每顆G型恆星擁有類地行星的上限為0.18顆。此前,有科學家估算每顆類日恆星擁有潛在宜居行星的數量從0.02顆到超過1顆不等。」

研究另一合作者、UBC天文學家傑米·馬修指出:「銀河系至多擁有4000億顆恆星,其中7%是G型恆星,這意味著在銀河系中可能只有不到60億顆類地行星。」

通常,與其他類型的行星相比,類地行星更容易成為系外行星搜索任務的「漏網之魚」,因為它們太小,而且距恆星很遙遠,這意味著現有系外行星目錄上出現的行星僅僅只是被搜索恆星周圍行星的一小部分。

有鑑於此,國本使用一種名為「正向建模」的技術來克服上述問題。她解釋說:「我首先模擬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所搜尋恆星周圍系外行星的總數。基於我的行星搜索算法找到它們的可能性,我將每顆行星標記為『已發現』或『未找到』。然後,我將探測到的行星與我的實際行星目錄進行比較。如果模擬結果非常接近,那麼最初的行星數量很可能就是繞這些恆星運行的行星的實際數量。」(記者劉霞)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有60億顆類地行星
    6月17日,據外媒報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銀河系中可居住的類地行星潛在數量進行了新的估算,最終計算出差不多有60億顆這樣的行星。這項計算是基於銀河系中G型星(光譜型為G的恆星,光譜特徵為電離鈣的H和K線特強)的數量,這些G型星與類太陽恆星相似。
  • 銀河系至少有60億顆類地行星,平均每5顆恆星就有1顆
    這些星星在我們普通人眼中似乎只有亮暗、方位差別而已,但事實上它們有恆星、行星、衛星……等不同種類。根據天文學家的推測,整個銀河系裡估計有1000-4000億顆恆星,每個恆星系統又有自己的行星,意味著可能有數萬億個行星。以太陽為例,恆星內的行星大多數是無生命的和貧瘠的。那麼在這萬億顆行星中,有多少顆可能與地球類似呢?
  • 銀河系中可能存在高達60億顆類地行星
    我們一直致力於去發現是否有像我們地球一樣可以孕育生命的行星,隨著技術的發展,天文學家傑米·馬修斯,可以估算出銀河系中類似地球的行星的數量,這些計算返回了最多60億顆類似地球這樣的系外行星在整個宇宙中,我們只知道一顆星球能夠承載生命,那就是地球。
  • 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中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
    銀河系中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如果這是真的,這將大大超出我們的認知。但是這個數字,並不是我們看起來那麼簡單。銀河系擁有超過4000億顆恆星,即使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他們也將廣泛分布在銀河系的各個角落,彼此相距甚遠。
  • 科學家發現有60億顆類地行星
    6月17日,據外媒報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銀河系中可居住的類地行星潛在數量進行了新的估算, 最終計算出差不多有60億顆這樣的行星 。這項計算是基於銀河系中G型星(光譜型為G的恆星,光譜特徵為電離鈣的H和K線特強)的數量,這些G型星與類太陽恆星相似。因為一顆行星要適合居住,它必須位於恆星的「可居住區」(溫度要適中)。研究人員預測銀河系有多達4000億顆恆星,但其中只有7%是類太陽恆星的G型星 。
  • 天文新發現:光銀河系就有至少60億顆類地行星,宇宙中可能很常見
    放眼全宇宙,光一個銀河系的恆星數量就夠我們探索一輩子,而在銀河系內成千上億顆行星中,應該有多少顆是類地行星呢?一篇新研究計算表明,至少有60億顆行星和地球一樣,有水有大氣。銀河系有多達4,000億顆恆星,過去認為其中7%是跟太陽一樣的G型主序星(G-type star,即黃矮星),也就是說,位於這些恆星系統內的行星或許有機會出現類地行星
  • NASA數據模型:銀河系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據最新一期《天文學雜誌》刊發的論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採集的數據,推算銀河系有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僅有地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為零,搜尋類地行星和外星生命因此成為一個熱點。NASA發射升空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最近退休,在過去10年中,該望遠鏡專門搜尋類地行星。UBC的科學家利用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採集的數據進行推算,估計銀河系中每5個類太陽恆星可能擁有一顆類地行星。
  • 到底有沒有地外生命?科學家發現僅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就有60億顆
    只可以判斷較近距離上的星球是否類地行星,也就是巖質行星,因為行星中主要包括兩類,就是內地行星和氣態行星,氣態行星是像木星土星那樣的,沒有巖質表面的星球,依照地球上的生命形成標準,這樣的星球顯然是不適合生命存在的,因此科學家們在尋找地外生命的時候對類地行星更感興趣。
  • 研究表明:銀河系有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外星生命的概率更高了!
    類地行星要被認為與地球相似,其行星必須是巖態的、大致與地球大小的差不多、圍繞著太陽(G型)運行的恆星。類地行星還必須在其恆星的宜居區域內運行,即與一顆恆星的距離範圍,在該距離範圍內,一顆巖態行星可以在其表面容納液態水,並可能存在生命。
  • 研究表明:銀河系有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外星生命的概率更高了!
    類地行星要被認為與地球相似,其行星必須是巖態的、大致與地球大小的差不多、圍繞著太陽(G型)運行的恆星。類地行星還必須在其恆星的宜居區域內運行,即與一顆恆星的距離範圍,在該距離範圍內,一顆巖態行星可以在其表面容納液態水,並可能存在生命。
  • 科學家預測:整個銀河系有多達60億個類地行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近日,據外媒《天文學》雜誌報導稱,在應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後,科學家認為,整個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60億個類似地球的行星,而這每個行星都有可以讓生命寄居的潛在可能性。據介紹,為了使生命能夠存在於其他行星上,這些行星就必須能夠實現維持生命。此類行星的大小必須與地球相似,繞類太陽狀的恆星運行,並且是巖石(或陸地)行星。此外,它需要將其恆星(稱為G型恆星)繞入一個宜居區域,保證溫度不會太高或太低,並且能夠容納液態水。通常,由於此類行星的大小和距恆星的距離很小,因此很難被找到。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司洋)10月29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
  • 根據最新估計,我們銀河系中有多達60億個類地球行星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任務數據的最新估計,在銀河系中,每五個像太陽一樣的恆星中可能有多達一個像地球一樣的行星。 要被視為類似地球的行星,行星必須是巖石,大致地球大小且繞太陽運行(G型)的恆星。
  • 銀河系中可能有大約60億個類地行星
    為了證明生命(至少據我們所知)存在於其他行星上,而這些行星必須能夠維持生命。現在,新的研究表明,這類行星比以前想像的要多得多。此類行星被稱為類地行星或海洋世界,其大小必須與地球相似,繞太陽狀恆星運行,並且是巖石(或陸地)行星。它需要將其恆星(稱為G型恆星)繞入一個宜居區域,因此溫度不會太高或太低,並且能夠容納液態水。
  • 銀河系至少70億顆行星上可能有生命
    克卜勒186f是首顆被發現的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NASA Ames / SETI Institute / JPL-Caltech地外智慧搜尋研究所(SETI)的科學家最近表示,銀河系每一顆G級矮星周圍宜居行星的數量是
  • 新發現,銀河系類地行星達100億顆,篩選可宜居星球,它將顯神威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氣體行星,我們也沒法登陸的,我們能夠登陸的星球,一般都是像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那麼,在宇宙中,類地行星的數量多嗎?先看我們的太陽系,在太陽系內,類地行星其實很常見,比如說,金星、水星、地球、火星等,都是屬於這個範疇,是不是意味著,在其他的恆星系,也一樣存在這樣的類地行星呢?這一點,在其他的恆星系可能會有,而且可能會比較常見。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這是第一次把所有的零散信息放在一起,為銀河系中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數量提供可靠的測量。」
  • 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六十億個類地行星能夠承載外星生命
    科學家估計,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有多達60億顆類似地球的行星能夠容納外星生命。加拿大的天文學家聲稱,銀河系中每五顆類似於太陽的恆星,就可能有一顆類似於地球的行星,這些行星具有能夠承載水和生命的巖石地形。這個令人興奮的新估計來自NASA現已退役的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該望遠鏡花了近十年時間在太空中尋找繞其他恆星運行的地球大小的行星。要被認為是類地行星,一顆行星必須是巖石狀的,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環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也就是所謂的「g星」。
  • 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六十億個類地行星能夠承載外星生命
    科學家估計,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有多達60億顆類似地球的行星能夠容納外星生命。加拿大的天文學家聲稱,銀河系中每五顆類似於太陽的恆星,就可能有一顆類似於地球的行星,這些行星具有能夠承載水和生命的巖石地形。這個令人興奮的新估計來自NASA現已退役的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該望遠鏡花了近十年時間在太空中尋找繞其他恆星運行的地球大小的行星。要被認為是類地行星,一顆行星必須是巖石狀的,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環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也就是所謂的「g星」。
  • 研究:地球在銀河系中可能擁有60億鄰近宜居系外行星
    據外媒報導,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研究人員對銀河系中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的潛在數量進行了新的估算,最終得出的數字是60億顆。 這一估算是基於銀河系中G型恆星的數量得出的,G型恆星類似於地球所在星系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