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寓意是什麼?

2020-12-05 經濟日報

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得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望舒」。它原本的編號名稱由數字+字母構成,為HD173416b,如今它的新名字在中國神話中意為「為月亮駕車的女神」,將與原來的編號並行使用。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簡稱NEW)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記者了解到,這顆行星的母恆星HD173416也有了一個新名字——「羲和」,在中國神話中是「太陽女神」的意思。

釋疑1

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的名字大多什麼樣?

數字+字母構成編號名稱

發現並研究太陽系外行星是現代天文學研究最前沿、最熱門的領域。近20年來,天文學家已發現了圍繞其他恆星旋轉的4000多顆太陽系外行星系統(exoplanet),其中有些行星與地球較為相似,可能適於地外生命的生存乃至文明的繁衍。

各種類型的天體都需要有國際統一的名稱或編號以便於人們的辨認和研究。當新的系外行星被發現時,天文學家給予其一個數字+字母構成的編號名稱,一般是在其母恆星編號後加b,c,d,e……來表示。如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圍繞主序星旋轉的系外行星,其科學名稱即為「飛馬座51b」(其母恆星名為飛馬座51);這其中有些系外行星其母恆星的名稱是以發現它們的望遠鏡設備來命名:如著名的類地系外行星Kepler-452b就是因發現它的克卜勒(Kepler)衛星而得名。

釋疑2

此次「起名」源於什麼契機?

IAU成立100年 組織命名

一直以來,天文學界和公眾都希望能夠給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更加「親民」的專有名字。

基於此,權威的天體命名機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今年組織了「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全球活動項目,以期為世界範圍內的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命名一個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的機會。2019年正值IAU成立100周年,也是歷史上第二次對恆星和系外行星命名。

此次,來自112個國家或地區的數十萬人參與了對各自分配的共112顆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的提名與投票,總共收到36萬份命名提案。12月17日,IAU在法國巴黎召開了命名結果新聞發布會。

釋疑3

分給中國(內地)命名的系外行星什麼來頭?

我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

分配給中國(內地)命名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是母恆星HD173416和圍繞其旋轉的類木系外行星 HD173416b。這個系統位於天琴座(Lyra),距我們約440光年遠,母恆星HD173416的亮度為6等,質量約為太陽的兩倍,但與太陽不同的是它是一顆脫離了主序階段的紅巨星。

圍繞這顆巨星旋轉的太陽系外行星HD173416b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劉玉娟、趙剛等發現的,這一發現曾獲評2008年中國十大天文進展。

國家天文臺助理研究員趙斐說,這顆行星是利用國家天文臺興隆站2.16米望遠鏡、日本岡山天文臺1.8米望遠鏡和韓國的望遠鏡,採用視向速度方法發現的。

據悉,這是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其質量為2.7倍木星質量,公轉周期為324天。

釋疑4

「羲和、望舒」的名字是誰起的?

廣州六中天文社提出提案

公眾如何對行星進行命名?NEW-中國(內地)國家/地區委員會建議,採用有中國特色和文化色彩的傳統神話傳說、名山大川、著名歷史人物與典故、優秀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等進行命名。

為系外行星「起名」的活動得到了天文愛好者的踴躍參與。據NEW-中國(內地)國家/地區委員會主席、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活動共徵集到來自全國各地大中小學、天文愛好者團體、專業天文學家及資深天文愛好者個人的共67份有效命名提案。

經過初選、專家終選評審和公眾網絡投票等環節,11月上旬選出一個勝出提名和兩個備選提名。經IAU核准,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的「羲和(Xihe)、望舒(Wangshu)」被確認為此行星系統恆星與行星的正式名稱。

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的學生許翊芃說,「羲和」在中國神話中是太陽女神,同時也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天文學家和曆法制定者。「望舒」在中國神話中是為月亮駕車的女神,被當做月神。「這兩個名字具有美好的寓意,也象徵著探索精神。」他說。

釋疑5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新命名是什麼樣的?

有的用寶石和河流命名

其他國家和地區用什麼為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命名?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副教授曹晨介紹,馬來西亞用馬來語中的寶石來命名在天爐座運行的系外行星HD20868b(拜杜裡Baiduri)和其母恆星HD20868(依坦Intan)。布吉納法索為系外行星HD 30856b(Nakambé)和其母恆星HD30856(Mouhoun)提出的新名稱指的是布吉納法索當地著名河流的名稱。

中國香港用兩座地標性的山——獅子山和太平山頂來命名。

與「聯合國2019年國際土著語言年」相呼應,鼓勵土著語言者從這些語言中提出名字,其中幾十名被選定的名字是土著語源名稱。在阿根廷,勝出的提名是由一個教師和土著莫珠貝(Moqoit)社區領袖提出的。系外行星HD48265b(Naqaya)和其母恆星HD48265(Nosaxa)的新名稱在莫珠貝語中分別意為「兄弟-家庭-親戚」(指所有人類皆為「兄弟」)和春季(字面上,即為新年)。

相關焦點

  • 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寓意是什麼?
    (原標題: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寓意是什麼?)圖片源自國家天文臺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得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望舒」。它原本的編號名稱由數字+字母構成,為HD173416b,如今它的新名字在中國神話中意為「為月亮駕車的女神」,將與原來的編號並行使用。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簡稱NEW)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我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有啥含義?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被命名「望舒」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  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
  •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IT之家12月22日消息 昨天,「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名「望舒」。據新京報報導,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原來的命名為HD173416b,在昨天的「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獲得了新名字望舒,於此同時其母恆星HD173416也獲名為羲和。據悉,望舒,也作明舒、素舒、圓舒。中國神話傳說中為月駕車之神,也可借指月亮。出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 飛廉 使奔屬。
  •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系外行星望舒 起名望舒有何寓意?
    近日,中國天文學家發現了首顆太陽系外行星望舒。那麼,行星望舒是怎麼被發現的?質量有多大?起名望舒有何寓意呢?一、行星望舒是怎麼被發現的?圍繞這顆巨星旋轉的太陽系外行星HD173416b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劉玉娟、趙剛等發現的,這一發現曾獲評2008年中國十大天文進展。國家天文臺助理研究員趙斐說,這顆行星是利用國家天文臺興隆站2.16米望遠鏡、日本岡山天文臺1.8米望遠鏡和韓國的望遠鏡,採用視向速度方法發現的。
  • 「望舒」與「羲和」,我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專屬名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昨天有了美麗的專屬名——「望舒」(Wangshu)和「羲和」(Xihe)。來自112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人參與了對各自分配的共112顆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的提名與投票,最終IAU於12月1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了命名結果新聞發布會。
  • 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被命名「望舒」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獲得命名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是中國天文學家在2008年發現的,該名稱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羲和與望舒位於天琴座,距地球約440光年。羲和亮度較高,北半球全年大部分時間可以通過光學望遠鏡觀測到。羲和的質量是太陽的兩倍,而望舒的質量是太陽系內最大行星木星的2.7倍。「我們非常喜歡這兩個名字,很有中國味道。」發現望舒的團隊成員、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趙斐博士說。
  • 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望舒」 命名來自廣州高中...
    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望舒」 命名來自廣州高中學生  Winnie Lee • 2019-12-23 10:07:01 來源:前瞻網 E3605G0
  • 首顆系外行星被命名望舒 VR體驗館航天主題帶你上太空
    中國科學家發現首顆系外行星被命名望舒 VR體驗館航天主題帶你上太空2019年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中國科學家發現首顆系外行星也被賦予了非常具有中國古代傳統神話色彩。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
  • 你好,「望舒」「羲和」!
    新華社12月23日消息,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 獲得命名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是中國天文學家在2008年發現的,該名稱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羲和與望舒位於天琴座,距地球約440光年。羲和亮度較高,北半球全年大部分時間可以通過光學望遠鏡觀測到。羲和的質量是太陽的兩倍,而望舒的質量是太陽系內最大行星木星的2.7倍。 「我們非常喜歡這兩個名字,很有中國味道。」發現望舒的團隊成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斐博士說。
  • 你好,「望舒」「羲和」!廣州高中生命名首顆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
    大洋網訊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12月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值得注意的是,該名稱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為什麼選擇了這兩個名字?命名的過程又是怎樣的?記者採訪了負責命名的該校高二學生、天文社社長許翊芃。
  • 望舒!羲和!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這兩顆星,名字是廣州六中學生取的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獲得命名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是中國天文學家在2008年發現的,該名稱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羲和與望舒位於天琴座,距地球約440光年。羲和亮度較高,北半球全年大部分時間可以通過光學望遠鏡觀測到。羲和的質量是太陽的兩倍,而望舒的質量是太陽系內最大行星木星的2.7倍。「我們非常喜歡這兩個名字,很有中國味道。
  • 中國發現首顆太陽系外的行星,在67份提案中,選出了命名!
    然而由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也能傳出了好消息。今日這顆行星的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它最終獲得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望舒。其母恆星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羲和。據了解望舒原本的名字HD173416b是由數字和字母的構成組合,而如今的新名字寓意為,神話故事中的「為月亮駕車的女神」,頗有神話故事的意味。而其母恆星「羲和」的意思就是「太陽女神」。
  • 「望舒」和「羲和」,中國發送到太陽系外的浪漫符號
    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我國天文學家在2008年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終於獲得了美麗的名字:「望舒」和「羲和」。據了解,該名稱竟是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的。
  • 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說,負責系外行星勘察任務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它在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的地方圍繞一顆恆星運轉。這是TESS發現的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 首顆無雲類木星系外行星「現身」
    太陽系外行星(簡稱系外行星;英語:extrasolar planet或exoplanet)泛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不過我們通常提到的系外行星時,更關注於位於太陽系以外圍繞其它恆星公轉的行星,而較少提到流浪行星和圍繞緻密星公轉的行星等。千年以來,天文學家中一直流傳著系外行星的猜想。
  • 五顆系外行星發現「水」信號-系外行星,水,哈勃,NASA ——快科技...
    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五個遙遠行星大氣中可能存在水信號,科學家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和調查的目的就是尋找適合居住的行星,現在哈勃的數據分析結果取得了新的發現成果,這五顆行星分別為WASP-17b、HD209458b、WASP-12b、WASP-19b以及XO-1b,其中WASP-17b的大氣有些特別,有些膨脹的感覺
  • 歐洲天文界發現32顆系外行星 確認24顆「超級地球」
    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拉西拉山上的觀測地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綜合外國媒體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國際研究小組10月19日在葡萄牙波爾圖大學天體物理中心發表公告說,該小組又發現了32顆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簡稱系外行星),同時還確認了
  • 克卜勒發現多顆系外行星 有3顆位於宜居帶中
    據新華社電美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近日確認發現了8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兩顆被稱為迄今最像地球的行星。這不僅使它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過千,也使天文學家「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發現地球的雙胞胎」。據美國航天局發布的消息,這8顆行星中有3顆位於宜居帶中。宜居帶溫度條件適宜,理論上其表面可能有適宜生命存在的液態水。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神秘行星擁有3顆太陽
    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距離黑洞大約10-30光年,該行星運行時存在一個由冰凍灰塵構成的尾部結構。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
  • 系外行星的發現
    2019年10月,科學家們利用一個計算機模型類似發現的系外行星海王星明星不受重力影響,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這些行星可能存在於消費光在黑洞的邊緣,大約10到30光年的黑洞,它的能量線有一個結構凍塵埃組成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