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首顆太陽系外的行星,在67份提案中,選出了命名!

2020-11-30 科趣視線

年末天文學界屢屢傳出好消息,原以為本月末的日環食已經夠引人注目的了。然而由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也能傳出了好消息。今日這顆行星的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它最終獲得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望舒。其母恆星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羲和。

據了解望舒原本的名字HD173416b是由數字和字母的構成組合,而如今的新名字寓意為,神話故事中的「為月亮駕車的女神」,頗有神話故事的意味。而其母恆星「羲和」的意思就是「太陽女神」。

目前現代天文學中最前沿的領域就是研究太陽系外行星。在近20年的研究工作中,中國天文學家們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4000個行星系統。其中也有不少與地球相似的行星,而這部分行星很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

據悉這些行星在被發現的時候,天文學家們會用數字加字母的組合為其命名,且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母恆星命名上加上字母編號。例如第一顆被人類發現的此類行星命名為「飛馬座51b」。而且其中的一部分系外的行星使用設備來命名。

且在天文學界以及天文愛好者們,一直以來都希望這些系外行星能有一個更加接地氣的專屬名字,如同系內的行星、彗星一樣。所以較權威的天體命名機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就在今年組織了為系外行星命名的活動。這個活動共有112個國家參與,12月17日該機構在巴黎召開了這些行星的命名結果。

而分配給我國命名的就是「望舒」,這個行星離我們地球有440光年的距離,其母恆星的質量大概是太陽的兩倍。「望舒」就是由我國劉玉娟、趙剛研等天文學家在觀測工作是發現的,同時這也是我國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

命名是由全國各地的專業機構、大中小學以及天文愛好者們提供的67份提案中選得,最終還是「羲和」「望舒」脫穎而出。據太文學家們解釋這兩個名字的意思和寓意是最符合該行星的。「羲和」即是太陽女神,同樣她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法文制定者以及天文學家。而「望舒」被當做是月神。所以這兩個名字既有美好的寓意在裡面,同時又象徵著探索精神。各位小夥伴們覺得這兩個名字還可以嗎?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被命名「望舒」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獲得命名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是中國天文學家在2008年發現的,該名稱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羲和與望舒位於天琴座,距地球約440光年。羲和亮度較高,北半球全年大部分時間可以通過光學望遠鏡觀測到。羲和的質量是太陽的兩倍,而望舒的質量是太陽系內最大行星木星的2.7倍。「我們非常喜歡這兩個名字,很有中國味道。」發現望舒的團隊成員、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趙斐博士說。
  • 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寓意是什麼?
    圖片源自國家天文臺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得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望舒」。它原本的編號名稱由數字+字母構成,為HD173416b,如今它的新名字在中國神話中意為「為月亮駕車的女神」,將與原來的編號並行使用。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簡稱NEW)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寓意是什麼?
    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得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望舒」。它原本的編號名稱由數字+字母構成,為HD173416b,如今它的新名字在中國神話中意為「為月亮駕車的女神」,將與原來的編號並行使用。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簡稱NEW)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我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有啥含義?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被命名「望舒」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  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
  • 「望舒」與「羲和」,我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專屬名
    近20多年來天文學家已發現了圍繞其他恆星旋轉的數以千計的太陽系外行星,而其中有些行星與地球較為相似,可能適於地外生命的生存乃至文明的繁衍。該領域對於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球及太陽系在宇宙中的位置有著重要意義。當新的系外行星被發現時,天文學家給予其一個數字+字母構成的編號名稱,一般是在其母恆星編號後加b,c,d,e……來表示。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這兩顆星,名字是廣州六中學生取的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獲得命名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是中國天文學家在2008年發現的,該名稱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羲和與望舒位於天琴座,距地球約440光年。羲和亮度較高,北半球全年大部分時間可以通過光學望遠鏡觀測到。羲和的質量是太陽的兩倍,而望舒的質量是太陽系內最大行星木星的2.7倍。「我們非常喜歡這兩個名字,很有中國味道。
  • 廣州高中生命名首顆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
    大洋網訊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12月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值得注意的是,該名稱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為什麼選擇了這兩個名字?命名的過程又是怎樣的?記者採訪了負責命名的該校高二學生、天文社社長許翊芃。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密度接近地球的行星
    2009年9月18日,天文學家最終獲得了確鑿證據,他們成功測得太陽系外的一顆行星的質量,發現其密度和地球接近。這是科學家證實的第一顆同地球密度接近的類地行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薩拉-西格爾說:「這是一個我們很長時間夢寐以求的日子。」
  • 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望舒」 命名來自廣州高中...
    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望舒」 命名來自廣州高中學生  Winnie Lee • 2019-12-23 10:07:01 來源:前瞻網 E3605G0
  • 「望舒」和「羲和」,中國發送到太陽系外的浪漫符號
    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我國天文學家在2008年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終於獲得了美麗的名字:「望舒」和「羲和」。據了解,該名稱竟是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的。
  • 太陽系外發現首個公轉自轉方向相反的行星(圖)
    行星軌道逆行是極為罕見的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BBC網站報導,英國和瑞士的科學家近日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首個公轉軌道奇特的行星,其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  眾所周知,行星和恆星在同一個旋轉氣體星雲中產生,因此它們的軌道被認為是和恆星沿同一個方向旋轉的。這顆新行星被命名為「WASP-17b」。它是第十七顆由英國大學的廣域搜索行星協會發現的外行星(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英國基爾大學(Staffordshire)的科學家赫利爾(Coel Hellier)說,行星軌道逆行是極為罕見的。
  • 人類發現首顆銀河系外的行星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數千顆行星,並估計整個銀河系內的行星數量超過400億顆,而現在,人類第一次在銀河系之外,找到了行星的蹤跡。人類能發現它其實有很大的幸運成分,因為它圍繞的雙星中有一顆可能是中子星甚至黑洞,正在瘋狂吞噬伴星的物質,並釋放出大量能量,成為一個閃亮的X射線源,相當於太陽全波段電磁波的100萬倍。
  •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潛在宜居行星(組圖)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一個國際團隊24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通過長期觀測發現,一顆環繞比鄰星運行的行星可能具有適合生命繁衍的環境。比鄰星是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能夠發射探測器到這顆潛在宜居行星上探索生命痕跡。比鄰星位於半人馬座,是一顆紅矮星,距離太陽系約4.2光年。
  • 為何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五個行星,是用五行命名的?
    中國古代喜歡把事物分為五樣,其中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的命名,主要受我們肉眼觀測到該行星顏色的影響。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的英文名分別是:Venus(女神維納斯)、Jupiter(主神朱庇特、也就是希臘中的宙斯)、Mercury(神使墨丘利)、Mars(戰神瑪爾斯)、Saturn(農神薩圖恩)。
  •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IT之家12月22日消息 昨天,「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名「望舒」。據新京報報導,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原來的命名為HD173416b,在昨天的「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獲得了新名字望舒,於此同時其母恆星HD173416也獲名為羲和。據悉,望舒,也作明舒、素舒、圓舒。中國神話傳說中為月駕車之神,也可借指月亮。出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 飛廉 使奔屬。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很多人對於太陽系的結構很模糊,太陽系可以分為三層,一部分是內太陽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陽系,有些天體就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繞太陽公園,它們構成了柯伊伯帶,其他一些天體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平面也更為傾斜,它們構成了所謂的離散盤。而在離散盤以外,還存在一大群小天體,構成了奧爾特雲,最遠可以延伸到大約10萬億公裡以外,有將近1光年之遙!
  • 21顆行星成太陽系外宜居行星 10顆最有可能存生命
    21顆行星成太陽系外宜居行星 10顆最有可能存生命 2014-07-01 08:23:54來源:錢江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 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宇宙中衍生出新生命其實是一種常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對於宇宙的奧妙是都得到了很好的研究,特別太陽系中距離地球很近的這些行星,我們基本都可以對他們探索個遍,在這些星球的地面上都可以看到我們發射的探測器,方便我們可以了解到太陽系裡的一切動態。
  • 天文學家可能發現了首顆系外衛星,就在4000光年外!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宇宙中必定存在行星環繞在太陽之外的其它恆星周圍。然而,苦於缺乏證據,系外行星一直都有名無分,直到1995年第一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的發現。隨後,系外行星如雨後春筍般進入人類的視野,尤其是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升空之後。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3000顆系外行星被確認。系外行星的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可系外衛星卻仍處在水深火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