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2020-12-03 快科普

在我們的常識裡,一直都會認為太陽系中只有九大行星,但其實當時科學家因為錯誤,把冥王星也算在內了,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的深入了解,漸漸的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並且並不受制於太陽星系,就把冥王星降為矮行星,所以才有了現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依序為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它們不論體積、質量以及運行軌道都是相差不大,在整個太陽系中都是以太陽為中心點運轉。

宇宙中衍生出新生命其實是一種常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對於宇宙的奧妙是都得到了很好的研究,特別太陽系中距離地球很近的這些行星,我們基本都可以對他們探索個遍,在這些星球的地面上都可以看到我們發射的探測器,方便我們可以了解到太陽系裡的一切動態。

科學家在太陽系中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並且也取得很大的成就,美國科學家曾經觀測到太陽系中周邊發現一些未知現象,在經過天文學家的分析下,這很大可能是一顆行星,而且是很有可能會加入太陽系中,成為其中的一個家庭成員,如果要成為一顆行星,那它就要圍繞著太陽旋轉,並且質量大且不受重力影響導致變形,能夠引力強大狀態下開啟自動防禦能力免除其他小行星的危害,在太陽系中獲取一個優勢位置。

經過研究看到,這顆行星位於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處,並且體積也是非常的大,在科學家的觀察下,柯伊伯帶處有行星受到這顆未知行星的影響,運轉軌跡位置稍微發生了偏移,足以證明這顆行星的體積質量是非常大的,在機緣巧合下,科學家把這顆行星暫且命名為「幸運星」,這顆行星比木星還要巨大,是一顆氣態行星,如果真的成為太陽系中第九行星,那麼看來木星老大位置難保。令人感到開心的是,這顆行星也正在向著太陽系的方向運轉靠近。

「幸運星」距離一樣320多億千米環繞太陽運轉,每周公轉時間非常的大,每周需要1-2萬年每小時,相對來說運行的時間比八大行星較慢,運行軌道也是非常遠,遠日點可高達1600億千米,對於要真正發現它的真實位置,還是處於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柯伊伯帶本身就是一個天體系統,存在有很多的小天體。

對於這顆第九顆行星的存在,科學家很多都是秉著深信不疑的態度去探索,首先,科學家把這顆行星作為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它距離太陽還是很遠,所以這顆星球基本很少可以反射到太陽光,看起來一片暗暗的很難被發現。還有就是我們飛船還不可以實現光速可以飛到太陽系邊緣那麼遠的地方,只能通過發射探測器到達那裡實際監控,如果這顆行星有很大的變化的話,探測器都能探測到它的電磁波的。

雖然還沒完全可以證明這顆行星的存在,但我們始終相信太陽系遲早一定會有第九顆行星的,雖然只是時間問題,但等我們技術成熟了,就一定可以真的觀測到宇宙的真實情況,真正的揭開這個謎底。對於第九顆行星的存在事實,你們怎麼看待呢?

相關焦點

  •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文/蠟燭 是人都會犯錯,曾經在對宇宙的研究過程中就出現過一次錯誤,冥王星,曾經這些科學家認為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不過後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後來終於看清了冥王星的面貌,它並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而那時的九大行星也變成了八大行星。
  • "冥王星殺手"邁克·布朗,發現太陽系新任第九行星?
    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還是八大行星你清楚嗎?記得小時候的上初中地理課時,課本告訴我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不過上高中後,卻變成了八大行星。那時想不通,後來我才知道在2006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們通過投票的形式把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給踢出了行星系列。自那以後太陽系就只有八大行星了。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人們為了方便研究宇宙,把它劃分成許多區域,比如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我們人類的地球是屬於銀河系中的太陽系的。長期以來,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一直被認為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但到2006年,太陽系九大行星被改為八大行星,沒有冥王星了。那么九個行星為何變成八個了?冥王星哪去了?
  • 神秘天體突然闖入太陽系,太陽系迎接第九顆行星?引科學界轟動
    最近幾年,科學家對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進行了深入研究。許多地球上沒有的現象都是通過太空探測器、望遠鏡和衛星觀察到的,同時也獲得了八大行星更詳細的數據。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找到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科學家們已經了解到,自從2006年最初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由於質量太小而降為矮行星後,科學家們已經開始了尋找第九大行星的旅程。近幾年來,一些科學家發現了許多懷疑是第九大行星的行星,但都未獲得一致認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在去年提出了一個假設行星的方案,以尋找第九大行星的痕跡。
  • 太陽系的行星,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自行星之列中除名。)[1]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軌道上橫滾的。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去?
    按照距離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來說,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這種說法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以至於到今天為止,還有很多人認為太陽系仍然有九大行星,殊不知,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也就是冥王星,早就已經被踢出行星的行列了,我們的太陽系早就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科學界出現兩種假說,第九行星或是一個黑洞
    眾所周知,如今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四顆巖質行星四顆氣態巨行星,海王星位於行星軌道的最外面,排在海王星後面的則是曾經被納入行星行列的冥王星。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它被降為了矮行星。從那之後,太陽系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
  • 「第九顆行星」發現關鍵證據,太陽也受到影響,會是原初黑洞嗎?
    現在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有8顆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發現,被列為行星。不過到了後來,科學家陸續在柯伊伯帶和離散盤中發現了質量和體積都比它大的天體,所以科學界一致認為,行星劃分的標準有必要重新定義,冥王星就這樣變成了矮行星,不再列入行星分類。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
  • 太陽系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 連線北京天文館館長
    8月24日晚在布拉格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上,來自各國天文界權威代表投票通過聯合會決議,今後原來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將不再位於「行星」之列,而屬於矮行星。原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個行星依然被稱為「行星」;在20世紀之後陸續發現的冥王星、穀神星、齊娜星被稱為「矮行星」。  按照新定義,位於圍繞太陽的軌道上;有足夠大的質量來克服固體應力,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形);並可以清空自身軌道附近區域的天體叫「行星」,「就現在的觀測看,只有八大行星滿足這些定義」朱進說。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小東西,它比行星可怕多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曾經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如今的太陽系卻少了一個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之所以如何,那是因為冥王星被科學家放出了行星之列。冥王星首次在1930年的時候被科學家所觀測到,它是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的一顆天體,由於它太小了,完全匹配不了行星的身份。
  • 太陽系八大行星要多個「兄弟」了?「第九行星」或已被鎖定
    太陽系八大行星要多個「兄弟」了?「第九行星」或已被鎖定宇宙,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個詞語。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人類研究宇宙中的行星提供了條件,但除了從事該行業的人對這方面知識有了解外,我們外行人對宇宙這個名詞知道的並不多。只知道它很大,很廣,人類在它面前很渺小而已。
  • 傳言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該如何證實?「星空巨獸」有望擔此重任
    上個世紀,太陽系中還存在著九大行星,到了這個世紀後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哪一顆行星解體了,而是因為天文學家們重新對九大行星進行審視,最終認為距離太陽系最遠的冥王星不符合行星的定義,因此將其降為矮行星。
  • 太陽系內或存在第九大行星,體積超過木星,將成太陽系內最大行星
    冥王星,是一顆大家都較為熟悉的星球,科學家們剛發現它時認為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後因國際天文聯合會對行星的概念進行正式定義,冥王星在質量與體積方面都沒有滿足行星的新定義,因而被剔除出行星範圍,劃入矮行星一類。從此以後,太陽系便只有八大行星。
  • 它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沒了它,太陽系才是八大行星
    冥王星距太陽遠,距地球也比較遠,加上發現時間短,人們對它的了解還很少。它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後來被降格為矮行星。所以,現在我們說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了。矮行星:或稱「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形狀,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初黑洞
    相信很多朋友在過去的書本上,都會看到太陽系九大行星之說,沒錯,過去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可是現在的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為什麼會如此呢?原因就是冥王星被科學家T出了行星之列。那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行星之列,難道是因為它的質量太小了?其實科學家之所以將冥王星踢出行星之列,並不是因為它的質量太小,主要是因為科學家對於行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被除名的冥王星為何很「可怕」?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無知者無畏,而一知半解促使著人們去想像,這會給人帶來恐懼。冥王星長期以來的神秘,便是它的可怕之處。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冥王星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2006年之前的課本上,你能看到這個模型圖,9顆行星圍繞著一顆恆星太陽,當然這個模型圖不準確,因為不是等比模型,行星的大小和間距都差不多?但行星們的大小實際相差很大,冥王星是最小的,而且冥王星不只是小於八大行星,它甚至比一些衛星,比如海衛一,木衛一二三四,月球,土衛六都要小。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了八大恆星,冥王星現狀如何?
    就因為宇宙太大了,所以科學家們就把它劃分成幾個區域,方便研究,比如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都認為太陽系有九大恆星,但是到前四年開始,就變成了了八大恆星,也就是說沒有了冥王星,那麼,它去哪了呢?其實,專家已經給出來答案,它並不是不見了,而是變「矮」了,所以它不具備跟別的行星同稱的資格了。說起冥王星,它的命名竟是由一個10歲的英國小女孩威妮夏·伯尼命名的。
  • 聽說這顆神秘的天體—「第九行星」比冥王星還要大呢!
    以太陽為中心向外移動,你會遇到那些以太陽係為家的行星。首先,你會發現水星。下一個是金星,再就是我們可愛的家,地球。離開地球,你會遇到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最後是海王星。就是這樣啦!過去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還記得冥王星嗎?自從冥王星被降級成矮行星後,就只有八大行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