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小東西,它比行星可怕多了

2020-12-05 探索宇宙說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曾經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如今的太陽系卻少了一個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之所以如何,那是因為冥王星被科學家放出了行星之列。

冥王星首次在1930年的時候被科學家所觀測到,它是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的一顆天體,由於它太小了,完全匹配不了行星的身份。如果冥王星也能夠稱之為行星,那太陽系的行星遠不止九顆,因為在柯伊伯帶仍然有跟冥王星差不多的天體存在。

2006年,在巴西聖保羅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全世界的天文學家投票通過了新的行星定義。這個新定義規定,在繞著太陽旋轉的圓球中,只有能夠靠自身引力「把鄰近軌道上的天體清除」的那些,才能有資格被稱作是「行星」,而冥王星的身邊卻有著很多的兄弟姐妹,所以它並不符合行星的定義,只能退出九大行星之列。

冥王星退出行星之列後,太陽系也由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這樣的情況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降級。而且不少的天文愛好者已經習慣了用九大行星來稱呼太陽系,另外九還是最大單數字,在人類文明中有著不一樣的地位。

於是有很多人期盼著太陽系能夠再次回歸到九大行星,而要讓這個願意成為現實,那我們就需要在太陽系中再尋找到一顆行星,而這樣的行星不可能出現在內星系中。因為人類現在的科技對內星系的天體分布是非常了解的,如果有一顆新的行星出現在內星系,我們不可能看不到。

於是人們將目光放在了太陽系邊緣,因為那裡的光線非常暗,是人類觀測的一個盲區。再加上柯伊伯帶的阻擋,太陽系邊緣究竟有什麼樣的天體存在,科學家也不知道。那麼太陽系邊緣有沒有可能存在一顆巨大的行星呢?

科學家通過對太陽系邊緣天體軌道的不斷探測研究,還真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之外。原來柯伊伯帶的不少天體,它們的軌道都非常異常,根據天體運行理論,天體的軌道運行必然是需要符合天體運行理論。這是科學家通過大家觀測數據證明的正確理論。

可是科學家通過觀測太陽系邊緣的一些天體,發現它們的運行軌道違背了天體運行理論。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解釋就是有一顆質量非常大的天體影響著它們,而我們在進行軌道計算的時候,並沒有將這顆可能存在的巨大天體質量考慮其中,所以才出現了太陽系邊緣天體運行軌道異常的情況。

由此科學家猜測,太陽系邊緣有可能存在著一顆行星,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0倍左右,距離太陽450億至1500億公裡,繞太陽運行一周需要2萬年的時間。科學家認為這就是太陽系潛伏的第九大行星,也被稱之為「行星x」。

隨著人類對太陽系邊緣天體觀測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認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存在。不過來自美兩位天文學家對此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人們猜測中的第九行星,有可能是一個比較小的黑洞。科學家稱,如果太陽系邊緣真的存在一個質量比地球還要大10倍的行星,那麼這個行星可以稱得上是超級地球。

如此巨大的行星,即使處於太陽系邊緣,以人類現在的觀測技術,沒有理由發現不了絲毫蹤跡。既然我們現在根本觀測不到太陽系邊緣的這個巨大行星,那就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天體非常小而且不會反射光。宇宙中的天體之中,有這種特性的天體只有黑洞。

黑洞是宇宙最神秘的一種天體,它的本體到底是什麼,目前也沒有確定的答案。黑洞的引力非常強大,強大到連光也無法逃脫,所以黑洞本身我們是觀測不到的,能夠觀測到的也只是它們的吸積盤。當然,要觀測到黑洞的吸積盤,那必須是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才行。

如果是小黑洞,它們可能沒有吸積盤或者只有非常微小的吸積盤,這種情況之下,即使黑洞就在我們面前,我們也看不到。兩名天文學家發表論文稱,人們已經尋找多年的神秘的「行星X」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相當於10個地球。

這樣的質量如果是放在行星上,那它的體積必然小不了。可是放在黑洞身上,這個黑洞可能只是一個保齡球般大的小東西,它隱藏在太陽系邊緣,我們尋常的觀測手段根本不可能發現。

如果第九行星真的是一個黑洞,那我們要如何來確定尋找它呢?正常情況來說,黑洞有著吸收光線的特性,它不會被我們觀測到,可是由於這個黑洞就在太陽系內,離我們比較近。再加上黑洞霸道的吸引,它想要完全隱藏自己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猜想中的第九行星是一個10個地球質量大小黑洞,那麼它就很可能被一圈暗物質光暈所包圍,這個光暈可延伸到10億公裡之外,其中的暗物質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釋放出一束伽馬射線,從而暴露出它的位置。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應該梳理地球軌道上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提供的公開數據,通過這些數據或能發現它的一些蛛絲馬跡。

如果太陽系邊緣真的有一個非常小的黑洞,對於科學家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擔憂的事。要知道,人類一直都想弄明白黑洞的本質和奧秘,可是我們還沒有能力跑到銀心去近距離觀測研究。現在有一個黑洞出現在了太陽系,那對於科學家研究探索黑洞奧秘有著巨大的好處。

而科學家擔憂的則是這個黑洞會不會有一天向太陽系內星系移動?如果它真的向地球方向移動,那對於地球和整個太陽系來說,將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事情。人類完全沒有能力阻擋黑洞的前進和吞噬,就算是太陽一旦被這個小黑洞靠近,也能夠一步步被吞噬。當然,這樣的小黑洞想要吞噬太陽,那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可是吞噬地球卻用不了太長時間。

當然,以上的這種擔憂現在我們不用想,科學家還沒有確定第九大行星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它到底是行星還是黑洞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只有最後真正確定了它到底是什麼,我們才能夠研究後續的內容。當然,為了地球和人類的安全,我們自然是希望它是一個大質量的行星,可事情往往會出人意料,越不希望發生的事情越有可能發生。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科學家新的猜測有可能實現嗎?
    而大星系中又有著數量不等的小星系組成,小星系的中心是一個或數個恆星。比如,太陽系就是一個由恆星太陽為中心,八大行星圍繞旋轉的一個小星系。太陽系雖然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員,但是它又是一個不平凡的星系,因為誕生了文明星球地球。曾經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這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可是我們現在都稱呼太陽系八大行星,這是怎麼回事呢?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初黑洞
    相信很多朋友在過去的書本上,都會看到太陽系九大行星之說,沒錯,過去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可是現在的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為什麼會如此呢?原因就是冥王星被科學家T出了行星之列。那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行星之列,難道是因為它的質量太小了?其實科學家之所以將冥王星踢出行星之列,並不是因為它的質量太小,主要是因為科學家對於行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許是個保齡球大的東西,然而它比行星可怕多了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但是天文學家們通過柯伊伯帶中部分星體的引力攝動現象發現還有一個質量大約相當於地球10倍左右的星體沒有被我們發現,這個極為可能存在的還未被發現的星體,一直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潛在的「第九大行星」,又被叫做「行星x」。
  • 太陽系第九行星是黑洞?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後,太陽系現在只剩下八大行星,但是,多數科學家認為太陽系內應該存在第九顆行星。有的科學家猜測在太陽系外圍有一顆是地球五倍大的行星,有的則猜測它是一個只有蘋果大的,但是質量有地球10倍的原生黑洞。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竟可能是一個黑洞?
    在冥王星被剔除出九大行星的行列後,對於太陽系中是否存在第九行星、如果存在,這顆星體又是什麼來頭,天文學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一項近期發表於預印本網站的研究中,英國杜倫大學的物理學家雅各布·舒爾茨(Jakub Scholtz)與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傑姆斯·恩溫(James Unwin)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顆原初黑洞。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第九行星可能是海市蜃樓
    太陽系外圍小天體軌道上的神秘圖案,可能來自一個由冰屑組成的巨大圓盤的重力,而不是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世界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麥迪根,想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解釋。
  • 搜尋第九行星:潛伏在太陽系最遠端的是一個黑洞?
    來源:新浪科技圖中是藝術家描繪的行星X,它可能潛伏在太陽系遠端,是太陽系神秘未知的第九行星。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認為一顆比地球更大的行星可能潛伏在太陽系邊緣,目前最新一架望遠鏡將證實他們的信念,並能改變太陽系科學探索。
  • 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科學界出現兩種假說,第九行星或是一個黑洞
    然而仍然有科學家為冥王星鳴不平,認為它不應該就這樣被降為矮行星。而有的科學家雖然也替冥王星感到惋惜,但是他們在對海王星的研究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這些現象似乎說明海王星後面還是可能存在第九行星。根據報導,近期《物理評論快報》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分別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來提出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的假說。
  • 「X行星」真的位於太陽系邊緣?關於第九行星又多了個證據!
    儘管這樣,天文學家們仍然在不斷探索太陽系的邊緣,試圖尋找新的行星,但大多都是一些小尺寸的星體。一些研究推測,在我們太陽系的邊緣可能還有一顆神秘的大行星尚未發現,這就是一直存在於推測中的「X行星」。這是一個位於太陽的引力範圍的最遙遠天體,它有一個不尋常的軌道,被猜測可能是一顆相當於地球10倍大的巖石星球。
  • 美科學家稱發現太陽系第九行星
    研究人員如今相當確定,太陽系中存在著第九顆行星。Konstantin Batygin and Mike Brown, two CalTech scientists, say the new planet is about 10 times the mass of Earth and has an atmosphere of hydrogen and helium.
  • 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在我們的常識裡,一直都會認為太陽系中只有九大行星,但其實當時科學家因為錯誤,把冥王星也算在內了,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的深入了解,漸漸的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並且並不受制於太陽星系,就把冥王星降為矮行星,所以才有了現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依序為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 第九個行星可能根本不存在?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以來,這第九大行星的位置讓科學家有了進一步的猜測,他們認為第九大行星存在於某個位置,只是暫時還未觀測到。然而人類是否在自欺欺人呢?換句話說,第九個行星可能根本不存在?第九大行星對於第九大行星,人類對它有多種稱呼,行星9,行星X,擾動者等等。雖然它從未被觀測到,但有證據表明那裡還有另一顆行星。
  • 新證據:太陽系可能隱藏著一顆鬼魅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驚人的新證據,表明太陽系可能存在第九顆行星——不,他們不是指冥王星。在上周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科學家宣布,他們識別出了一顆小型巖石天體。它位於海王星以外,它的奇特運動軌跡顯示:它可能受到一顆較大行星的引力影響。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
    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麥迪根,想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解釋。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
    第九行星可能是海市蜃樓(Image Credit: Christos Georghiou / Fotolia)太陽系外圍小天體軌道上的神秘圖案,可能來自一個由冰屑組成的巨大圓盤的重力,而不是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世界
  • 隱藏於太陽系最外圍的神秘「第九行星」
    「第九行星」甚至不止一顆西班牙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對太陽系內小型天體運行軌跡的研究,他們發現,不止是原本的六個海王星外小型天體的運行軌道受到未知引力的影響,在他們研究的其他小型天體中,也有不少天體受到未知引力的影響。而且這些小型天體的軌道改變,無法用一個方向的未知引力來解釋。因此他們認為,「第九行星」不止一顆,至少有兩顆,且很有可能有更多。3.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在冥王星被列為矮行星之後,科學家以為塞德娜會代替冥王星的位置。然而赫歇爾空間天文臺在2012年的觀測結果顯示賽德娜的直徑為995±80千米,比冥衛一還要小。科學家在觀測賽德娜處在一個難以解釋的神秘的偏心軌道中。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從「行星」之列中除名。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從「行星」之列中除名。
  • 哈勃發現奇特星球 為太陽系第九行星提供線索
    在冥王星被從「太陽系行星」行列除名後,太陽系目前只剩下八大行星。可是不少科學家認為,在某個地方還有一顆夠得上行星標準的天體,是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尋找這顆行星的研究從未停止過。最近,哈勃望遠鏡發現一個距離我們336光年的雙恆星系統內,一顆軌道非常奇怪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