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科學界出現兩種假說,第九行星或是一個黑洞

2020-12-04 奇點使者

眾所周知,如今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四顆巖質行星四顆氣態巨行星,海王星位於行星軌道的最外面,排在海王星後面的則是曾經被納入行星行列的冥王星。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它被降為了矮行星。從那之後,太陽系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

然而仍然有科學家為冥王星鳴不平,認為它不應該就這樣被降為矮行星。而有的科學家雖然也替冥王星感到惋惜,但是他們在對海王星的研究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這些現象似乎說明海王星後面還是可能存在第九行星。根據報導,近期《物理評論快報》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分別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來提出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的假說。

這兩項研究分別提出了什麼解釋?

首先是來自達勒姆大學的研究人員雅各布·舒爾茨和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詹姆斯·昂溫,他們提出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原初黑洞的假說,並將假說發表在了《物理評論快報》上。原初黑洞也是科學家提出的一種黑洞模型,一般的黑洞是通過恆星坍塌形成的,而原初黑洞則是在宇宙大爆炸早期由於物質出現超高密度形成的。

他們與來自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分享了實驗室數據,並且通過推算得出第九行星的質量和原初黑洞的質量很接近。舒爾茨表示,雖然黑洞圍繞著恆星違反了人類發現的物理規律,但是他們的研究主要是告訴人們要關注這方面的可能性。另一個假說發布在《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作者是來自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亞伯拉罕·洛布和他的學生。

他們在論文中提出第九行星的另一種假說,即太陽系原來可能是一顆雙星系統。他們以奧爾特雲的存在作為依據,指出如果太陽系起初只有太陽這一個恆星,那麼與太陽相距甚遠的奧爾特雲是難以形成的。

其次,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第九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5~15倍,如果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它是無法束縛住如此重的行星,因此他們認為太陽曾經有個伴星。

懷疑第九行星存在的理由是什麼?

宇宙中很多假設都是通過間接觀察其它天文現象而推導出來的,比如天文學家通過觀測某一區域存在物質的流動但是並不存在巨大的天體,那麼說明該區域可能存在黑洞。科學家懷疑第九行星的存在也是體現了相同的思維方式,起初有天文學家在觀測海王星外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天體時,發現它們的實際軌道和計算得到的理論軌道不同。

為了解釋這種情況,天文學家提出海王星外面可能還存在著一個或者多個引力源,從而發揮引力作用來幹擾海王星外層天體的運動。後來有科學家通過觀測數據計算出第九行星的質量可能是地球的5~15倍左右,這進一步增加了第九行星存在的可能性。

大型綜合巡天計劃即將開啟,或許能證明第九行星的存在與否

如果真如第二個假說所言,太陽系曾經是一個雙星系統,那麼海王星外層不但可能存在第九行星,還可能存在一系列未被發現的矮行星。那麼要如何證明這些天體是否存在呢?據了解,座落在智利帕瓊山山頂的大型綜合巡天計劃(LSST)將從明年開始投入正式運營。

屆時它在10年內對南天區域進行深度拍攝,照片所能夠覆蓋的面積是月球表面積的40倍左右,所以如果太陽系外層真的存在第九行星或矮行星,那麼它們應該能被LSST給拍攝到。第九行星的假說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即使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今天,也還未完全了解我們的太陽系。因此我們應該繼續提高太空探索水平,以便對太陽有更深入的了解。

資料來源

環球科學 8月28日 《太陽系中曾有兩個太陽?》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第九行星可能是海市蜃樓
    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麥迪根,想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解釋。
  • 太陽系第九行星是黑洞?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後,太陽系現在只剩下八大行星,但是,多數科學家認為太陽系內應該存在第九顆行星。有的科學家猜測在太陽系外圍有一顆是地球五倍大的行星,有的則猜測它是一個只有蘋果大的,但是質量有地球10倍的原生黑洞。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
    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麥迪根,想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解釋。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
    第九行星可能是海市蜃樓(Image Credit: Christos Georghiou / Fotolia)太陽系外圍小天體軌道上的神秘圖案,可能來自一個由冰屑組成的巨大圓盤的重力,而不是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世界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初黑洞
    可是直到現在,除了在外太陽系中造成引力效應外,科學家幾乎沒有發現任何說明它存在的直接證據。難道第九號行星並不存在?可如果它並不存在,那太陽系邊緣科學家探測發現的天體軌道異常現象又如何解釋?既然這些非常遙遠的海王星外天體軌道異常,那說明在這裡必然有一個巨大的引力源存在。如果這個巨大的引力源不是行星,那又會是什麼?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竟可能是一個黑洞?
    在冥王星被剔除出九大行星的行列後,對於太陽系中是否存在第九行星、如果存在,這顆星體又是什麼來頭,天文學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一項近期發表於預印本網站的研究中,英國杜倫大學的物理學家雅各布·舒爾茨(Jakub Scholtz)與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傑姆斯·恩溫(James Unwin)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顆原初黑洞。
  • 搜尋第九行星:潛伏在太陽系最遠端的是一個黑洞?
    謝潑德是一個低調的科學家,自從他和北亞利桑那大學的查德·特魯希略於2014年首次發表他們對這顆隱形行星的置疑觀點以來,他們掌握的證據越來越多。但當記者問及這顆神秘的第九行星是否真實存在時,他說:「我認為它存在的可能性大於不存在的可能性。」
  • 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科學家新的猜測有可能實現嗎?
    可是支持第九行星存在的科學家認為,太陽系邊緣的物質濃度的確不可能形成行星級別的天體,可如果這顆行星不是在太陽生活費誕生,而是來自太陽系之外呢?相信很多朋友看完今天非常火的《流浪地球》之後,都知道了一個詞:流浪行星。浩瀚的宇宙不僅存在著大量有著圍繞軌道運行的行星,而且還存在著一些沒有固定軌道運行的流浪行星。
  • 隱藏於太陽系最外圍的神秘「第九行星」
    「第九行星」的估測質量巨大,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且計算得出其與太陽距離相當於冥王星與太陽距離的10至20倍。如此一個行星,若要完成一次繞太陽的公轉,需要上萬年的時間。因此,有科學家認為,這樣一個行星很難被太陽的引力所吸引,所以「第九行星」的存在可能性很低。且科學家在對其輻射能量進行探測時,也無法發現任何實際證據證明這樣一個行星存在。
  • 太陽系中曾有兩個太陽?兩個瘋狂的理論,將揭開第九行星之謎?
    但是,第九行星究竟是什麼?它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裡?要解釋這些問題並不容易。最近,兩項研究分別提出了兩個瘋狂的假說: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原初黑洞;或者,它的存在是因為太陽系中曾有第二個太陽。2006年,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當時的太陽系第九行星冥王星被排除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中公認的行星只剩下8顆。但在10年後,一些天文學家卻重新提出,太陽系中存在第九行星。
  • 太陽系外圍的第九顆行星,如果是原始黑洞,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問題
    有行星大小能吞噬彗星的黑洞嗎?有可能。如果太陽系遠處有一個這樣的黑洞,有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會知道怎麼去尋找它。如果他們可以,我們或許最終會解決9號行星的問題。研究人員是來自哈佛大學的科學教授Avi Loeb博士和哈弗大學的本科生Amir Siraj。這篇列出他們想法的文章名為「用LSST尋找太陽系外的黑洞」。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小東西,它比行星可怕多了
    可是科學家通過觀測太陽系邊緣的一些天體,發現它們的運行軌道違背了天體運行理論。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解釋就是有一顆質量非常大的天體影響著它們,而我們在進行軌道計算的時候,並沒有將這顆可能存在的巨大天體質量考慮其中,所以才出現了太陽系邊緣天體運行軌道異常的情況。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
    愈發了解,但我們仍面對著許多未解之謎,其中之一就是太陽系內是否存在著一個距離極遠的、巨大的第九行星。由於這些e-TNOs不尋常的集群軌道,人們引入了第九行星的概念,並認為是這顆尚未被發現的行星引力導致了e-TNOs的異常運動。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擁有「九號行星」的系統,該發現為這一假說注入了新的活力。
  • 傳言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該如何證實?「星空巨獸」有望擔此重任
    上個世紀,太陽系中還存在著九大行星,到了這個世紀後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哪一顆行星解體了,而是因為天文學家們重新對九大行星進行審視,最終認為距離太陽系最遠的冥王星不符合行星的定義,因此將其降為矮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從「行星」之列中除名。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從「行星」之列中除名。
  • NASA專家發現,第九行星存在太陽系邊緣,質量比冥王星重5000倍
    需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大行星,所以冥王星就降級成為了矮行星,同時,太陽系就只有八大行星的存在了。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難以捉摸的太陽系第九顆行星。這一發現支持了一種越來越有說服力的觀點,即所謂的第九行星應該是存在的。
  • 太陽系內可能存在黑洞嗎?為什麼英美科學家認為第九行星是黑洞?
    LAMOST在11月28日發現最大恆星型黑洞這個新聞在科學愛好者中火了一把,我們都知道恆星型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在晚年時超新星爆發後內核坍縮產生的,理論上如果要誕生恆星型黑洞的話,那麼這顆恆星內核至少要3.2倍太陽的質量以上,除去超新星爆發散開的物質,原來的恆星至少要有太陽的20-30倍質量以上!太陽系裡的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又是怎麼來的?
  • 神秘天體突然闖入太陽系,太陽系迎接第九顆行星?引科學界轟動
    科學家們已經了解到,自從2006年最初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由於質量太小而降為矮行星後,科學家們已經開始了尋找第九大行星的旅程。近幾年來,一些科學家發現了許多懷疑是第九大行星的行星,但都未獲得一致認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在去年提出了一個假設行星的方案,以尋找第九大行星的痕跡。
  • 如果第九行星是個保齡球大小的黑洞會怎麼樣?
    一顆行星?也許吧。但為什麼不是一個小黑洞呢?這是兩位科學家在一篇新論文中描述的情景。當然,他們知道那更有可能是一顆行星,而不是和我們直接觀察到的任何天體都不一樣的古老黑洞。但他們只是想讓天文學家在尋找這個通常被稱為第九行星的假想天體時能夠創造性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