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顆神秘的天體—「第九行星」比冥王星還要大呢!

2020-12-05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問:我們的太陽系會有第九大行星嗎? 為什麼科學家認為可能有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家用什麼工具來尋找第九大行星?

答:你的老師是否鼓勵你「跳出框框」思考?如果你能做到,那這就是個好建議。一些最好的科學突破和發明是當人們有足夠的勇氣,以一種創造性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時出現的。

今天,我們要請大家跳出這個世界去思考問題。具體來說,跳出我們稱之為家的地球思考。思考我們生活得更廣闊的地方,也就是太陽系。

如果你對太陽系已經很熟悉了,你就會知道它是圍繞著一個處於旋轉狀態並燃燒著的巨大氣體球,我們稱其為太陽。這就是太陽系中「太陽」一詞的來源。銀河系中的太陽系以及宇宙中的其他星系都包含著恆星。

圖解:對六顆海王星外天體的軌道統計導致了這個假說。

以太陽為中心向外移動,你會遇到那些以太陽係為家的行星。首先,你會發現水星。下一個是金星,再就是我們可愛的家,地球。離開地球,你會遇到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最後是海王星。

就是這樣啦!過去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還記得冥王星嗎?自從冥王星被降級成矮行星後,就只有八大行星了。

然而,一直在研究太陽系最遙遠區域的科學家們認為,可能還有另一顆行星潛伏在那裡……。他們稱這個神秘的、未經證實的物體為第九大行星。

如果他們還沒有看到第九大行星,為什麼他們相信它的存在?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極端的柯伊伯帶天體的奇怪軌道。

這些存在於冥王星之外的冰體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圍繞太陽運動。追蹤它們運動軌跡的科學家認為,它們奇怪的軌道可以用一顆尚未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的重力來解釋。

第九大行星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比地球大三倍,且比地球的質量大十倍。然而,他們認為這顆行星不是一顆巖石行星,而更像是一顆氣態的微型海王星。

如果第九大行星就在那裡,為什麼還沒有被發現呢?科學家們仍然在尋找它,因為它太微弱,太遙遠了。科學家估計,在離地球最近的時候,科學家們保守推測,第九行星的軌道半徑是地球軌道半徑的200-300倍以上,而最遠可能達到600-1200倍

基於這些距離,專家們認為第九大行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可能長達2萬年。專家還認為,第九大行星可能比冥王星暗一萬倍。

圖解:藝術家所想像的第九行星。海王星的軌道在太陽周圍顯示為一個小橢圓形

從這麼大的空間來尋找這麼一個昏暗的物體,天文學家將不得不使用非常強大的望遠鏡,並且還要想好到底要在哪尋找。科學家們現在正在利用極端的柯伊伯帶天體奇怪軌道的數據來預測第九大行星繞太陽軌道運行的位置。

這個任務有點像大海撈針。第九大行星會被發現嗎?一些專家認為有70-80%的可能性它確實存在。其他專家則不那麼肯定。第九顆行星的存在已經被提出過很多次了,但是到目前為止它還沒有被發現。

圖解:第九行星被假定為地球直徑的二至四倍;類似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冰巨行星。

太陽系是受引力束縛的太陽行星系,以及直接或間接圍繞太陽運行的物體。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最大的是八大行星,其餘的是較小的天體,如五顆矮行星和小太陽系天體。對於間接繞太陽運行的天體——比如衛星——有兩顆比最小的行星水星體積更大,這兩顆分別是木衛三,土衛六。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wonderopoli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1988年鄧肯(M.Duncan)證明,柯伊伯帶是短周期彗星的主要源,而奧爾特雲則是長周期彗星的主要源,冥王星就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柯伊伯帶天體。為什麼說科學家幾乎確定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呢?這就和科學家發現的塞德娜以及2015 TG387兩顆天體有關了。
  • 隱藏於太陽系最外圍的神秘「第九行星」
    這顆「第九行星」的引力作用,導致了這些海王星外的小型天體的異常運行。經過研究,這顆「第九行星」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只有如此大質量的行星,才能夠產生引力去影響天體的運行。但是,科學家認為,這一顆天體距離太陽十分遠,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320億千米,約為冥王星與太陽之間平均距離的5倍。學界開始了對這顆「第九行星」的探測工作,但是至今沒有觀測到這顆神秘的行星。有天文學家認為,這顆「行星」由於與太陽相距過遠,因此行星表面反射的太陽光極其微弱,幾乎無法用望遠鏡直接觀測。
  • "冥王星殺手"邁克·布朗,發現太陽系新任第九行星?
    這都是因為一個名為邁克·布朗的天文學家,他發現了柯伊伯帶天體。按照行星的定義,一個天體必須掃清了其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才夠格被稱為行星。而柯伊伯帶天體的出現,直接導致了冥王星從行星被貶成了矮行星。這一結果也成就了邁克·布朗&34;的稱號。雖然冥王星被貶,但太陽系或許依然是九大行星。
  • 冥王星除名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的發現,這顆行星軌道十分異常
    1930年,冥王星被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從此被列為第九大行星,經過76年的爭辯之後,於2006年冥王星被除名降為矮行星行列。第九大行星的「王座」就這樣被剝奪,而如今第九行星又有了新的發現,這顆行星的軌道表現得十分異常!
  • NASA專家發現,第九行星存在太陽系邊緣,質量比冥王星重5000倍
    需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大行星,所以冥王星就降級成為了矮行星,同時,太陽系就只有八大行星的存在了。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難以捉摸的太陽系第九顆行星。,並稱這些冰冷天體是因太陽系中第九顆行星的引力而傾斜的。
  • 為什麼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行星定義是怎樣的?矮行星又是什麼
    你也許聽說了冥王星被排除在八大行星之外。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Tombaugh)於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於是在1930年到2006年間,冥王星輕輕鬆鬆成為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這一切的轉變發生在2006年。
  • 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在我們的常識裡,一直都會認為太陽系中只有九大行星,但其實當時科學家因為錯誤,把冥王星也算在內了,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的深入了解,漸漸的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並且並不受制於太陽星系,就把冥王星降為矮行星,所以才有了現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依序為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行星行列,太陽系定義行星的標準是什麼
    太陽系如此浩瀚,但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八顆行星位列其中。曾幾何時,冥王星作為第九顆行星被發現,引起了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的青睞。但後來,冥王星還是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這是為什麼呢?
  • 第九行星或存在!改變海王星外側天體運行軌道
    北京時間7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今年6月,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富有爭議的研究報告,聲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行星根本不存在!這項研究是基於為期4年的勘測分析得出的,目前,科學家認為,之前的觀測偏差是該「錯誤論斷」的根源所在,最新一項研究推翻了之前的觀點,認為太陽系內可能潛在著第九顆行星。
  • 太陽系可能不止有八顆行星,但為什麼說九號行星有可能是黑洞呢?
    我們的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是一直還有一顆最為神秘的九號行星,說它神秘是因為科學界並不確定它的存在,而且甚至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是一個小黑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太陽系可能不止有八顆行星,但為什麼說九號行星有可能是黑洞呢?
    我們的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是一直還有一顆最為神秘的九號行星,說它神秘是因為科學界並不確定它的存在,而且甚至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是一個小黑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都2020年了,太陽系還有行星沒被發現?科學家:比木星還要大
    ,你最好奇的問題並不是這顆行星在哪裡或者長什麼樣子,而是為什麼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人類還無法確定太陽系內有幾顆行星?「類木行星」,和木星一樣擁有巨大的體積和質量,這顆行星可能要比木星還要大,如果被證實存在就會取代木星成為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
  • 少了個冥王星,太陽系的行星數量還能否恢復到九顆?很有可能
    太陽系行星現在太陽系的行星數量是八顆,但並不代表未來也是八顆,事實上有很大的可能,太陽系還存在著第九顆行星,而且這顆行星的質量和體積要遠比冥王星大得多。那麼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到底在哪呢?太陽系的第九行星最早源於天文學家們的假設,此後不斷有證據出現來支持這一假設,時至今日,科學家們幾乎已經可以斷定太陽系是存在第九行星的。那麼是什麼證據呢?最早出現的證據是一顆名為「塞德娜」的柯伊伯帶天體,天文學家們最早發現這一天體的時候,曾一度認為它就是能夠接替冥王星的第九行星,不過隨著進一步觀測和研究,發現這只是一顆很小的天體。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初黑洞
    太陽系是地球所在的家園,而這個星系有行星,有小行星還有各種彗星。每一個恆星系都有數量不等的行星存在,太陽系也不例外,那麼太陽系有多少顆行星呢?
  • 冥王星究竟是不是一顆行星呢?科學家安慰冥王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冥王星冥王星究竟算不算一顆行星呢?90年過去了,冥王星還是那顆冥王星一點也沒有變化。變化的是人們對行星的認識。行星這個名詞並不是現代科學的產物。它在古時候就產生了。在遠古時代,人們就發現有5顆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人們把這5顆星星叫做行星,意思就是會行走的星星。而那些天空中位置看上去永遠不發生變星星叫做恆星,意思是位置恆定不變的星星。
  • 搜尋第九行星:潛伏在太陽系最遠端的是一個黑洞?
    謝潑德是一個低調的科學家,自從他和北亞利桑那大學的查德·特魯希略於2014年首次發表他們對這顆隱形行星的置疑觀點以來,他們掌握的證據越來越多。但當記者問及這顆神秘的第九行星是否真實存在時,他說:「我認為它存在的可能性大於不存在的可能性。」
  • 「海外天體」塞德娜:有望接替冥王星,成為太陽系第9行星
    在2005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投票將冥王星「開除」出了九大行星,自此太陽系中,能夠被稱為行星的天體,就只有八個了。可是部分天文學家仍然對此非常介懷,要麼想要恢復冥王星的「身份」——不過隨著鬩神星的發現,冥王星也徹底沒什麼希望重回行星的隊列了。
  • 科學家幾乎確定太陽系還存在第九行星,為什麼現在還沒有找到?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這就和科學家發現的塞德娜以及2015 TG387兩顆天體有關了。2003年11月14日,位於聖地牙哥東北部帕洛馬山天文臺的塞繆爾·奧斯欽望遠鏡(Samuel Oschin telescope)首次觀測到塞德娜,當時帕洛馬山天文臺正在搜尋黃道離散天體。在冥王星被列為矮行星之後,科學家以為塞德娜會代替冥王星的位置。
  • 原太陽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現在怎麼樣了?
    自2006年冥王星被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已過去13年了。1930年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第9顆行星,而這顆行星也並不是被偶然(突然)發現的。在1930年之前,冥王星的名字叫做X行星,且處於一種未知的狀態,一位年輕的科學家繼承了前輩的遺志,來到了羅威爾天文臺,進行了對X行星的一系列搜查(搜查開始於1929年到1930年2月就找到了,真幸運女神眷顧)。後來在取名字的問題上聽從了來自英國的一位11歲小姑娘的建議,取名為Pluto(在希臘神話中是冥王的意思),這顆神秘的X行星從此就被稱為冥王星。
  • 愛科學:幾乎確定太陽系還存在著第九行星,為什麼現在還沒有找到?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1988年鄧肯(M.Duncan)證明,柯伊伯帶是短周期彗星的主要源,而奧爾特雲則是長周期彗星的主要源,冥王星就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柯伊伯帶天體。為什麼說科學家幾乎確定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呢?這就和科學家發現的塞德娜以及2015 TG387兩顆天體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