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是一直還有一顆最為神秘的九號行星,說它神秘是因為科學界並不確定它的存在,而且甚至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是一個小黑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第九顆行星的世界吧!
第九顆行星在哪
按照太陽系裡行星的排列,如果這顆行星存在,那麼它就是在距離太陽系最遠的一顆行星,比海王星還要遠,很有可能就是在太陽系的邊緣徘徊,但是在天文學家多年的搜尋下,這顆行星一直都沒有被發現。
目前,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這顆行星的大小很有可能是地球的5-10倍,也就是說這是一顆較大的行星了,如果它存在的話為什麼還沒有被發現呢?
遙遠的柯伊伯帶
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在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帶發現了第一個冰凍的小殘骸,那裡的空間太陽光已經照射不到了,近乎完全的黑暗,一切事物都懶懶地繞著太陽運轉。
只有零個和無數個,在發現這個小殘骸之後,天文學家又相繼發現了數千個天體,開始對它們進行分類。它們真的非常的遙遠,對於這些天體有一個通用的名字叫做「超海王星天體」,距離海王星也很遙遠。
奇怪的塞德娜
2003年,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了塞德娜,它也是一個「超海王星天體」,大小是冥王星的一半,它的近日點是76天文單位,遠日點是937天文單位,而一個天文單位就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這就說明塞德娜要繞太陽一圈要整整11000年。
吸引塞德娜的另一個力
塞德娜的軌道非常的奇怪,近日點和遠日點相差太大,但是為什麼這麼大的一顆行星在脫離了軌道之後卻仍然在太陽系旋轉呢?這就說明其實在深空裡有另一個力在牽引著它。科學家對其它「超海王星天體」也進行了研究,發現它們的運行軌道都非常的類似,都是呈現出橢圓的形狀,而且這些橢圓都聚集在了一起。這一切有可能是隨機發生呢?
在太空中是不可能的,因為天體之間是相互吸引的。產生這種現象最有可能的就是有另外一顆行星在引導和塑造著它們的軌道。
第九顆行星
因此,第九顆行星,尚未被觀測到,人類也無法確定它是否是一顆行星,它只是一個指代,代表著那遙遠的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天體的巨大引力在牽引著。
根據周圍天體的運動軌跡和速度,天文學家對第九顆行星的一些特性進行了模型預測,比如它的質量有可能是地球的5-10倍。它的軌道可能是非常細長的,峰值距離是日地距離的400倍,離太陽系的主軌道有15到25度的距離。
其它的可能性
由於第九號行星並沒有真實地被探測和發現,因此它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存在。甚至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根本是不存在的。那麼在太陽系邊緣天體的軌道和受到的引力應該如何解釋呢?有的天文學家認為深空的引力很有可能是由多個天體所共同影響的,而非是一個大質量的天體所帶來的。類似一個能夠自我調節的「柯伊伯帶」,但是整個「柯伊伯帶」的質量太小了,只有地球的2%,是可能形成這麼大的引力的。
但是,沒有發現就是不存在嗎?有的科學家的想法更加瘋狂,甚至認為九號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大小只有一個柚子那麼大。這樣的話,看不到這個天體好像似乎就能解釋得過來了,但是要證明是黑洞還要觀察到積吸盤和耀斑。根據天文臺的觀測已經基本排除了是黑洞的可能性。
隱秘的角落何時能發現?
對第九號行星的搜索從2014年就開始了,至今仍沒有確定的天體。但是它仍然是天文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畢竟在深不可測的太空裡,沒有看到並不代表不存在,人類肉眼難以觀測,人類邏輯難以解釋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就是這樣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人類生存的意義崇高了不少。
小結:
第九顆行星是什麼?它是太陽系邊緣一個大質量的天體,不一定是行星,尚未被觀測到。之所以認為它存在,是因為在柯伊伯小行星帶後,有很多天體進行著橢圓的運動,但卻仍未被太陽的引力驅逐開,它們的劇集效應說明了某種力量的存在。
有的科學家認為第九號行星不一定存在,有的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多個天體共同帶來的引力結果,有的科學家甚至認為它是一個黑洞。沒人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或者存不存在。
在宇宙面前,最聰明的大腦,也是無知的。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