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行星定義是怎樣的?矮行星又是什麼

2020-12-03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你也許聽說了冥王星被排除在八大行星之外。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Tombaugh)於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於是在1930年到2006年間,冥王星輕輕鬆鬆成為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

這一切的轉變發生在2006年。其實這並不關冥王星自己的事,只是對行星的定義改變了冥王星的命運。當這些變化正式實施時,冥王星便不再符合行星的定義。

根據國際天文學聯盟通過的新規定,天體必須符合下列標準才有資格成為行星

行星必須是圓的。

行星必須繞太陽運行。

一顆行星必須已經清除了軌道上的雜物。

這意味著當一個行星運動時,它的引力會掃蕩並清除它周圍的其他物體。有些物體可能會撞上行星,另一些可能會變成衛星。冥王星遵循前兩條規則:它是圓的,它繞太陽運行。然而,它並不遵循第三條規則。它還沒有清除鄰近的太空軌道。正因如此,它才不再被認為是一顆行星。

不過,不要為冥王星感到太悲傷。它有了一個新的名稱——「矮行星」。矮行星就是只符合行星新定義中的前兩個條例的天體。像冥王星這樣的矮行星,還沒有清除它們軌道上的雜物。如果它們想成為「真正的」行星,還有一些清理工作要做。

冥王星並不孤單。雖然目前僅有五顆矮行星,但科學家們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現更多的矮行星。其中四顆矮行星,冥王星、鳥神行、妊神星、鬩神星都位於海王星軌道以外。第五顆矮行星穀神星則處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

關於冥王星的情況:

冥王星的大小和月球差不多。

冥王星繞太陽一圈大約需要248個地球年。自天文學家在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它還沒有完成一次繞太陽的飛行。畢竟它還要150多年的時間呢!冥王星距離地球極遠,太陽發出的光需要五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冥王星。卻只需要八分鐘就到達地球了!冥王星是柯伊伯帶中的一顆矮行星,屬於海王星以外的一個天體環。它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也是已知的最大的雨狀體(或冰矮星)。

冥王星是克萊德·湯博於1930年發現的,最初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1992年以後,在柯伊伯帶發現了幾個類似大小的物體,使它的行星地位受到質疑。2005年,在星盤中發現了一顆比冥王星質量大27%的矮行星鬩神星。這導致國際天文學聯盟在2006年第26屆大會期間正式界定了「行星」一詞。這一定義將冥王星排除在外,並將其重新歸類為矮行星。

圖解:不同角度拍攝到的冥王星最清晰照片的拼接圖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已知的最大和質量第二大(僅次於鬩神星的矮行星,也是已知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第九大和第十大質量的天體。按體積計算,它是已知最大的外海王星天體,但質量不及鬩神星。與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一樣,冥王星主要由冰和巖石組成,質量約為月球質量的六分之一,體積相對較小,約為月球體積的三分之一。冥王星的軌道離心率及傾角皆較高。近日點為30天文單位(44億公裡),遠日點為49天文單位(74億公裡)。冥王星因此周期性進入海王星軌道內側。海王星與冥王星因相互的軌道共振而不會碰撞。在冥王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上光需要5.5小時到達冥王星。

圖解:冥王星與其衛星大小和亮度的對比(藝術想像)

冥王星有五個已知的衛星:冥衛一冥衛二冥衛三冥衛四冥衛五冥王星和冥衛一有時被認為是一個雙星系統,因為它們共同質心不在任何天體內部

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飛越冥王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艘飛越冥王星的太空飛行器。在短暫的飛越期間,「新視野號」對冥王星及其衛星進行了詳細的測量和觀測。2016年9月,天文學家宣布,冥衛一北極的紅棕色覆蓋物由硫丹(Tholins)組成,這是一種有機大分子,可能是生命出現的成分,也許起源於冥王星大氣層釋放的甲烷、氮和其他氣體,並傳播到到約1.9萬公裡(1.2萬英裡)的軌道衛星上。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wonderopolis-稀飯是溼的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冥王星是行星,還是矮行星?總之,行星的定義是什麼?冥王星是不是行星是公眾間一直在熱議的話題。然而,大多數專業天文學家認為這個問題並不重要,對行星和小行星的界限劃分有一定的主觀性。不過,這兩種觀點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照片,攝於2015年7月。(1)從歷史而言。冥王星早就被發現在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之前(在相同區域內環繞太陽軌道運行的大型矮行星),而那個時候「行星」是唯一可以給冥王星這樣星體的稱呼,所以人們所以人們認為降級冥王星並沒有什麼好處,我們應該維持原狀。
  • 為什麼原本是行星的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變成了一顆矮行星?
    除了地球之外,還有五顆行星是肉眼可見的,他們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在17世紀末,天王星被發現了,這次當時是革命性的,因為沒有人認為在可見的五顆行星之外,還可能有更多的行星,自從它被發現後,越來越多的候選行星被發現,比如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他們都被發現在我們現在所知的小行星帶裡。
  • 冥王星取消了行星,為什麼現在又將它劃為十大行星
    2006年冥王星的名字被人們移除了行星的名單。時隔10年之後,也就是2016年1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發現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的證據。人們再次針對冥王星到底是不是行星進行了討論,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重新定義了行星,冥王星被取消了行星資格將為矮行星,全世界的教科書都為之改寫了。
  • 為什麼冥王星會從行星降格為矮行星?
    【每日科技網】  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學習天文知識時都知道,我們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並且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不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的一次會議上做出決定,導致已被發現76年的冥王星不再隸屬於九大行星行列,而被降級為矮行星。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恢復行星嗎?
    ,歸入了矮行星,番號為134340號小行星。行星的標準是什麼?既然把冥王星開除,肯定是冥王星沒有達到行星的標準,那麼,行星的標準是什麼?行星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恆星進行公轉的天體。恆星的自傳往往和行星的公轉相一致。
  • 分析冥王星被除名的這段經歷,為什麼最終被定義為了矮行星?
    那麼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就開始質疑起它的大行星身份,儘管如此這一切至少都還沒能夠動搖它作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因為起碼它依然是已知的太陽系最邊緣的大天體。不過這個事情到了20世紀90年代開始又發生了一些變化。科學家們在海王星的軌道之外一個叫做柯伊伯帶的地區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大天體,這個直徑小的是數公裡,但是大的已經達到了上千公裡。
  • 為什麼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在太空中-7月11日: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這份講義中,矮行星冥王星(R)和冥衛一卡戎(Charon)的照片拍攝於2015年7月11日。照片由NASA / JHUAPL / SWRI通過Getty Images提供。冥王星為什麼被降級?大小真的重要嗎?
  •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了,反而被降級為了矮行星?
    2006年的8月24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一個官方的天文學組織)投票通過了兩個有關冥王星的決議。第一個決議是5A決議,其定義了行星要符合的條件。雖然很多人認為行星的定義是想當然的,但是天文領域從未給過清晰的定義來區分如何判定一個天體是不是行星。
  • 「九大行星」呢?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行星之列呢?
    如果你有了解太陽系,那麼你可以輕鬆地說出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名字,但是不久之前,太陽系還有:「九大行星」呢,多出來的一個就是已經被踢出出了的冥王星。那麼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行星之列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看究竟吧!
  • 什麼是矮行星,它和行星的區別在哪裡?
    基本上,真正重要的是太陽和九個行星。但事情在12年前變得複雜了,當時冥王星被重新歸類為矮行星。現在有兩種行星,一些科學家還在爭論「行星」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矮行星?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建立的空間物品的正式名稱和術語,天體只有在符合三個特定標準時才被視為行星。它必須繞太陽運行。它必須足夠大--並產生足夠的重力--才能把自己拉成球形。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郭鑫鵬如果你了解太陽系,也許能夠熟練地說出包括地球在內八大行星的名字。但是不久前,太陽系還有「九大行星」,多出的一個就是原本處於末位的冥王星,但在2006年,科學家卻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之列。冥王星位於太陽系的外圈,非常黯淡,直到1930年才被人們發現。隨後一段時間冥王星就作為太陽系的第九行星被人們所了解。但是由於當時科學技術並不發達,人們對冥王星了解得也不多。後來隨著觀測能力提高,人們發現冥王星相比其他八大行星有一定的怪異之處。首先,冥王星沒有最初人們預測地那麼大,它甚至比月球還小。
  • 冥王星為何降低為矮行星?它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27%,最後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將冥王星重新定義為了矮行星(類冥天體)。而對於這個定義,科學家們也是一直爭議不斷,而根據最新的《伊卡洛斯》(Icarus)雜誌上報告稱,一組天文學家們再次發出聲明稱,冥王星應該是行星,而不應該「拋出」行星的行列,到底應不應該呢?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了解下最初冥王星為何被定義行星了?
  • 把冥王星和八大行星比較發現,科學家取消冥王星行星資格很有道理
    太陽系冥王星為什麼被科學家踢出太陽系行星群呢?原來科學家認為它太小了,不符大行星的特點。科學家認為它是一顆質量比地球還要大的行星。因此,當時的冥王星被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無可厚非。後來經過更加精確的觀察發現,冥王星沒有原先認為的那麼大。冥王星的直徑只有2370公裡,質量大約是1.5×10^19噸。被科學家踢出太陽系行星群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小呢?我們從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中選出幾個代表行星和冥王星比較一下,你就會了解冥王星有多小了。
  • 為什麼冥王星又重新被視為行星了?
    什麼是行星?標準是什麼?我不確定,但我希望冥王星可以重新被歸類為行星,就像地球一樣,就像水星和其他小天體一樣。也許這源於兒時的童話:冥王星還在太陽系,一切都很好。有趣的是,地球受到的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和冥王星一樣多。有什麼區別嗎?就像穀神星(現在被歸類為矮行星)在19世紀被發現時曾被認為是行星一樣,冥王星重蹈了它的覆轍。新規則?
  • 水星也很小為啥可做大行星 冥王星卻只能歸類為矮行星?
    冥王星就更可憐了,有七顆衛星比它大,除了上述說的幾顆,還有木衛一,直徑3660公裡;木衛二,直徑3132公裡;海衛一,直徑2520公裡。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定義了行星概念,這個定義把冥王星排除出了行星隊伍。
  • 為什麼浪漫的冥王星不再是行星
    為什麼曾經是行星的冥王星會從行星的隊列中被擠了出來了呢,這個首先要從「什麼是行星?」這個問題來看了。「行星」這個詞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了,起源於希臘語:"planetes"意思是流星,五個肉眼可見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是經典行星,冥王星與他們不同的是它以奇怪的路徑在天空中移動。望遠鏡問世後,天文學家發現了兩顆新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它們距離地球太遠了,無法用肉眼觀察到。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冥王星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介紹冥王星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現在說冥王星不再是九大行星之一,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
  • 冥王星為何被太陽系九大行星除名?是變了心還是矮行星才是真愛?
    根據這個定義,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矮行星,但不是類冥天體。大多數矮行星位於柯伊伯帶,這是圍繞太陽系的一個環狀或殼狀巖石體,位於海王星軌道上。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這條規則唯一的例外。矮行星可以有自己的衛星,例如卡戎圍繞冥王星運行。然而,衛星不可能是矮行星。因此,土星的衛星之一泰坦雖然比矮行星大,但不可能是矮行星。
  • 太陽系的七顆矮行星
    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內冥王星以外的地區,發現了一顆新的矮行星2014UZ224。美國小行星中心證實了它的存在,它有望成為太陽系的第7顆矮行星。科學家還推測,太陽系可能有數十顆,甚至超過100顆矮行星尚未被發現。
  •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
    正如圖中所顯示的那樣,冥王星位於太陽系的最外環,與被定義為行星的其他天體相比,它的軌道最不規則。美國宇航局(NASA)供圖自從1930年被發現以來,冥王星就自帶神秘光環。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在最初是雙星系統,而不是現在的行衛系統。這些客觀事實為冥王星馬拉松式的定位討論提供了依據。2006年8月24日,由專業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天文聯合會(IAU)通過了撤銷冥王星行星地位的兩項決議。第一項決議,即5A號決議,對於「行星」一詞作出定義。多數人對「行星」的定義頗為想當然,但天文界從未對「行星」這一概念作出清晰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