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恢復行星嗎?

2020-12-03 會思考的宇宙塵埃

冥王星是在1930年被克萊德·湯博發現的,並將它歸為了第九大行星。一個英國十歲的小朋友建議將新發現的冥王星以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冥界之神-普魯託來命名。普魯託在希臘神話中的名字是哈迪斯。後來,這個小朋友的這個命名方案就成了最終的名稱。

冥王星軌道

在2006年的時候,國際天文聯合會召開了一次大會,並通過了決議,將冥王星進行開除,冥王星從此就不再是行星,歸入了矮行星,番號為134340號小行星。

行星的標準是什麼?

既然把冥王星開除,肯定是冥王星沒有達到行星的標準,那麼,行星的標準是什麼?

行星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恆星進行公轉的天體。恆星的自傳往往和行星的公轉相一致。隨著冥王星被降級,對行星的定義也進行了更新,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

1. 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 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近似球體。

3. 在公轉軌道上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可以清空軌道上的其他天體。

冥王星為什麼被除名?

說到冥王星的降級,很多人還是很不服氣的,明明是一顆行星,為什麼就降級了呢,當然一個人要靠自我奮鬥,也要考慮宇宙的進程。

冥王星

1. 首先是冥王星的大小,剛剛發現冥王星的時候,由於時代的限制,當時認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後來,在1949年的時候,直徑被改為了1萬公裡,1950年的時候改為了直徑6000公裡。到了1977年,發現冥王星的表面是冰凍的甲烷,冥王星的直徑就縮小到了2700公裡,

直到2015年,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飛過冥王星,這時,測得了直徑是2370公裡。而和進行比較,冥王星的直徑比月球的直徑(月球3475公裡)還要小,冥王星的質量是月球質量的六分之一,體積是月球體積三分之一。

在行星的標準中,有一個標準就是具有清除軌道區域的能力, 而由於冥王星體積較小,不具有這種能力。科學家發現,有一個叫做柯伊伯帶發現才是影響冥王星的地位的,這是一個小行星帶,裡面發現了一些類似於冥王星大小的小行星,比如卡戎,齊娜,其中齊娜直徑2326公裡,和冥王星相當。

什麼是矮行星

相對行星,科學家也給出了矮行星的定義,在體積上,矮行星的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旋轉,形狀近似於球體,沒有清空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也不是衛星。

矮行星

在太陽系外圍的矮行星中,最大的是冥王星,最小的是卡戎,直徑只有800多公裡。矮行星還有鬩神星、冥王星、鳥神星、妊神星、賽德娜、小行星225088、創神星和亡神星等。

所以,太陽系就可以分為兩大區域,一部分主要是行星軌道,大部分都沒有小行星。另一部分就是沒有行星,只有小行星體的軌道,例如柯伊柏帶的矮行星。

冥王星還能恢復行星身份嗎?

雖然冥王星已經被除名,但是依然引起了很多的爭議,比如美國宇航局的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卻不這樣看,他依然認為冥王星還是一顆行星。他的支持是有一定分量的。

然而,吉姆·布裡登斯廷並不是一位科學家,他是一個外行,他曾經在美軍中服役,後來成為國會眾議員,之後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提名,並經過國會參議院批准,成為了美國航天局局長。

除了美國航天局局長,冥王星的支持者們從未放棄對冥王星名譽的捍衛,美國中佛羅裡達教授菲利普·梅茨格,就開始質疑國際天文聯合會,認為他們搞錯了一點。

按照國際天文聯合會的定義,行星和矮行星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可以清除軌道上的天體。他回顧了從近兩百年的關於天文學的出版物,除了1802年的那個明確要求行星必須滿足可以清空其軌道上的其他天體。而且這個出版物中這個理論,也是基於被推翻的一些理論。

所以,他認為國際天文聯合會對於行星的定義,缺乏歷史依據,太過草率。而且,冥王星還是太陽系中第二複雜的天體。

小編說

小編認為,隨著矮行星的不斷發現,假設對於行星的定義去除了清除軌道上的天體的這一條,那麼冥王星還是行星,那些類冥王星的天體也會成為行星,這導致行星的數量不斷增加,國際天文聯合會可能覺得如果這樣,行星太多了,喪失了行星的「純潔性」。

無論是否是行星,冥王星作為太陽系第二複雜的天體,它的科研性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越來越重要。

小夥伴怎麼看,可以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回來嗎?
    冥王星於1930年被天文學家ClydeTombaugh發現,此後的76年裡,冥王星一直與其它八大行星並稱為九大行星。
  • 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
    冥王星十幾年前就被「開除」行星「星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近日卻發表驚人言論——「冥王星是一顆行星,」竟然還獲得不少網友的支持。
  • 曾經的9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除名),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向我們比心心,而我們卻把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從此9大行星變成8大行星。這是一條暴露年齡的科普,在2006年8月24日之前,我們學習的天文知識裡面,太陽系都是有9大行星的,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到2016年間看天文常識,都是有九大行星,而00後的小朋友們上學後,教材已經恢復八大行星,最可憐的大約是06年左右學習這些知識的孩子們,畢竟暑假前還是九大行星,暑假後就變了。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但到2006年,太陽系九大行星被改為八大行星,沒有冥王星了。那么九個行星為何變成八個了?冥王星哪去了?它哪也沒去,還在天上,用天文專家的定義,可以形象地說,它變「矮」了,沒有資格同其他八大行星並稱了。欲知詳情,本期解讀。
  • 讓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罪魁禍首——鬩神星
    1930年發現的,自從發現以來一直被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直到2006年「慘遭降級」,落入矮行星行列,重要原因就是鬩神星的挑戰。柯伊伯帶示意圖冥王星就是一顆位於太陽系柯伊伯帶中的天體,而且一直都被認為是柯伊伯帶中個頭最大的天體,其估測直徑為2300千米,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柯伊伯帶中的天體不斷的被發現。
  • 為什麼冥王星會從行星降格為矮行星?
    【每日科技網】  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學習天文知識時都知道,我們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並且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不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的一次會議上做出決定,導致已被發現76年的冥王星不再隸屬於九大行星行列,而被降級為矮行星。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冥王星,是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主要是因為它不符合天文學們對行星的最新定義!
  • 冥王星被踢出局,新的「第九大行星」將出現?
    冥王星被踢出局,新的「第九大行星」將出現? 現代快報訊(見習記者 阿里亞)自 2006 年冥王星被"驅逐"出太陽系的行星家族後,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的存在了。可是你知道嗎?太陽系有可能還存在第九大行星。近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兩位研究人員最新研究推測,在太陽系邊緣有第九顆神秘行星的存在。這顆"第九大行星"有 5 個地球大小,距離地球 400 個天文單位,並將有可能在 10 年內"現形"。
  •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什麼都沒有幹,但還是在2006年,被IAU踢出了九大行星。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太小。
  • 冥王星為何降低為矮行星?它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27%,最後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將冥王星重新定義為了矮行星(類冥天體)。而對於這個定義,科學家們也是一直爭議不斷,而根據最新的《伊卡洛斯》(Icarus)雜誌上報告稱,一組天文學家們再次發出聲明稱,冥王星應該是行星,而不應該「拋出」行星的行列,到底應不應該呢?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了解下最初冥王星為何被定義行星了?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冥王星是行星,還是矮行星?總之,行星的定義是什麼?冥王星是不是行星是公眾間一直在熱議的話題。然而,大多數專業天文學家認為這個問題並不重要,對行星和小行星的界限劃分有一定的主觀性。不過,這兩種觀點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照片,攝於2015年7月。(1)從歷史而言。冥王星早就被發現在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之前(在相同區域內環繞太陽軌道運行的大型矮行星),而那個時候「行星」是唯一可以給冥王星這樣星體的稱呼,所以人們所以人們認為降級冥王星並沒有什麼好處,我們應該維持原狀。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將被取代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對於太陽系之中運行的行星,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之前雖然說是太陽系之中有九大行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其實是屬於矮星的,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被除名的冥王星為何很「可怕」?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無知者無畏,而一知半解促使著人們去想像,這會給人帶來恐懼。冥王星長期以來的神秘,便是它的可怕之處。
  • 為什麼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在太空中-7月11日: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這份講義中,矮行星冥王星(R)和冥衛一卡戎(Charon)的照片拍攝於2015年7月11日。照片由NASA / JHUAPL / SWRI通過Getty Images提供。冥王星為什麼被降級?大小真的重要嗎?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極大的軌道偏心率 冥王星軌道的第一個奇葩情況是軌道偏心率極高,也就是近日點和遠日點相差極大,近日點29.7個天文單位,遠日點是49.3個天文單位 兩者幾乎相差一倍,因此冥王星的軌道異常橢圓,最奇葩的是近日點居然進入到海王星的公轉軌道以內,也就是說作為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它的近日點比第八大行星海王星還近
  • 科技日曆丨「紛爭女神」厄裡斯被發現 連累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Eris),它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最初被歸類為行星,但引發了一場科學爭論,最後導致它和冥王星都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厄裡斯是行星還是矮行星?當厄裡斯在2005年首次被發現時,天文學家認為它比冥王星大得多,甚至考慮厄裡斯是否可能是我們太陽系的第10顆行星。然而,最終,科學家發現厄裡斯是一顆如此小的行星,從而在2006年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原因。這一決定至今仍有爭議,因此厄裡斯的名字恰如其分。「厄裡斯是希臘的紛爭女神。」
  • 冥王星將回歸九大行星行列?科學家對行星定義再次爭辯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也曾被人們寫入了教科書。但是後來,科學家對行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冥王星也因此被踢出了九大行星,太陽系從此就只有八大行星。自從2006年的第二十六屆國際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從新定義、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以來,有一些天文學家一直在反擊。最新的一次調查來自中佛羅裡達大學的行星科學家菲利普梅茨格領導的一項研究,他認為IAU(國際天文聯合會)弄錯了。
  • 太陽到底有沒有第九大行星?
    目前看來確實是只有八大行星,我記得我小學那會的有一本叫做《科學》的課本,上面還提過九大行星。現在想來並不奇怪,只是那時的九大行星是還包括沒有降級的冥王星。只有滿足以上三點,才有資格成為真正的行星,可我們的冥王星不爭氣,唯獨第三點沒有滿足,隨著觀測證據越來越多,科學家發現冥王星的軌道上,有一群的「冥王星」,這裡充滿其他的小天體,今天我們稱這裡為柯伊伯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