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也曾被人們寫入了教科書。
但是後來,科學家對行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冥王星也因此被踢出了九大行星,太陽系從此就只有八大行星。
自從2006年的第二十六屆國際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從新定義、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以來,有一些天文學家一直在反擊。
最新的一次調查來自中佛羅裡達大學的行星科學家菲利普梅茨格領導的一項研究,他認為IAU(國際天文聯合會)弄錯了。
IUA對太陽系行星的定義如下:
(1)天體必須圍繞太陽運行。
(2)有足夠大的質量來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也就是天體形狀接近球形。
(3)清除了其軌道周圍的其他天體。
冥王星前兩個條件都滿足,但不滿足第三個條件,因為它的軌道處於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有大量的小天體。
梅茨格研究了大量的天文研究文獻,發現並沒有人支持要求行星清除其軌道。梅茨格將冥王星稱為「我們太陽系中第二複雜,最有趣的行星」,並稱IAU的定義「草率」。他建議行星應該根據其足夠大的重力允許其為球形來分類。
這已經不是科學家第一次質疑IAU對行星的定義。在2017年,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團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行星定義,建議將使冥王星恢復到行星狀態,同時也使一些衛星和其他太陽系物體成為行星。
最後,你們支持冥王星回歸九大行星的行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