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9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除名),它做錯了什麼?

2020-12-04 科學黑洞探索

冥王星向我們比心心,而我們卻把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從此9大行星變成8大行星。

這是一條暴露年齡的科普,在2006年8月24日之前,我們學習的天文知識裡面,太陽系都是有9大行星的,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到2016年間看天文常識,都是有九大行星,而00後的小朋友們上學後,教材已經恢復八大行星,最可憐的大約是06年左右學習這些知識的孩子們,畢竟暑假前還是九大行星,暑假後就變了。

冥王星為何被降級,天文學家到底掌握了什麼證據貶了它?

行星、矮行星、小行星

天上的星因為望遠鏡的出現,被我們看得越發清楚,在我們有了更高級的天文望遠鏡、太空望遠鏡甚至太空飛行器後,我們對天上星的了解有質的飛躍。它們本沒有名,為了人類交流的方便,看星定位記錄星象等,我們給他們取了名,隨著認知加深,並為他們分了類。天文學家分類,是需要定製合理且邏輯清晰、能夠服眾,得到廣泛認可的標準。

行星、矮行星、小行星三者

相同點:自身不會發光;圍繞恆星轉。

主要區別

三者最大的區別是體積,我們在定義他們的時候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小,

按體積來說: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其中,行星要求最為苛刻,咱們就單說太陽系(其他星系過於遙遠,了解較少),能躋身為行星的必須同時滿足質量足夠大,體積、質量較大,但是未能形成恆星的天體,其質量足夠能克服固體引力,近於球體(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後,方能近似於球體)繞著太陽轉公轉軌道範圍內沒有比自身大的天體,能夠清理自身公轉軌道區域內的其他物體

而矮行星和小行星很多是共用軌道,主要是無法滿足行星要求的第3條。

行星的3個條件是有相互關聯的,如果一個天體其自身質量夠大,就會趨近於球體,同時靠自身強大的引力清除掉通軌道內的其他物體。

冥王星上位與降級

弄清楚了三者的定義,我們再回到冥王星身上。

在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前,古人用肉眼就發現了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隨著望遠鏡的出現,以及偉大的牛頓的經典力學與萬有引力定律,科學家對太空的觀望仿佛長了翅膀,對天體的運動規律仿佛掌握在公式之中。

在天王星、海王星陸續被發現後,人們一直在尋找第九大行星——X行星,1930年年僅26歲的 湯博在勞維爾天文臺工作,他根據其他天文學家的推測,利用比較法,發現了冥王星,他用固定位置不同時間拍攝的星空照片進行對比,尋找星空中有位置移動的物體,最終利用這種方法他確定了冥王星的存在。如圖,當年發現冥王星時拍下的照片,湯博通過對比發現了移動的冥王星(其他恆星相對地球來說是恆定不動的,只有太陽系內的行星會有較大的移動)。

而當時天文學家對冥王星的體積推算有誤,最初以為它的體積是地球的好幾倍大,那麼它就符合當時預期的大行星,被列入太陽系九大行星,湯博也因此獲得了天文學學位。

但是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天文學家從未停止對外觀望與研究,對冥王星的質量每一次估值都在減小,在1987年發現了冥王星的第一顆衛星,也讓天文學家藉此測量冥王星的質量,結果它只有地球質量的2%,同時天文學家也無法找到冥王星以外的行星,這個時候已經有人質疑冥王星作為大行星的地位了,因為它的質量比已發現的木星的一些衛星都要小,遠小於其他八大行星。

到了1992年,天文學家陸續在冥王星附近發現更多天體,早在1950年那會,柯伊伯和埃吉沃斯就有預言,在海王星外部有原始星雲的殘留物,92年終於確定發現了第一個柯伊伯帶天體,至此更多的人開始質疑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它的大小與柯伊伯帶小行星的大小差不多,軌道位於柯伊伯帶,只是因為它的發現比其他柯伊伯帶要早,所以被冠以了行星。在柯伊伯帶確定之後,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天文館和博物館中就已經有了眾多的異議,認為冥王星不該屬於行星。

最終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會議上,天文學家們齊聚布拉格,用投票表決的方式,決定冥王星分類歸屬,同時他們定義了行星的3大標準,在大多數人的選擇下,冥王星由於不符合上面講到的第三條,它沒能清理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所以被踢出了大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結局

冥王星在大行星行列待了86年,它估計並不在乎人類天文學家對它的定義,但是地球上的很多人們,對這些定義命名可是在乎的很呢,畢竟考試答案要統一嘛,畢竟有情懷在裡面,畢竟研究這麼久總要有個確定成果。

對冥王星念念不忘的人們有比如:湯博長期居住的新墨西哥州的州民們,就不同意IAU最終的決定,州議院通過了一項議案來紀念湯博,在新墨西哥州,冥王星永遠屬於大行星!

關注科學黑洞探索,帶你一起探秘

相關焦點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恢復行星嗎?
    行星的標準是什麼?既然把冥王星開除,肯定是冥王星沒有達到行星的標準,那麼,行星的標準是什麼?行星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恆星進行公轉的天體。恆星的自傳往往和行星的公轉相一致。隨著冥王星被降級,對行星的定義也進行了更新,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1. 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2. 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近似球體。3. 在公轉軌道上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可以清空軌道上的其他天體。
  • 冥王星有多可怕?它為何從「九大行星」除名?科學家發現了什麼?
    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我們便對地球和宇宙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太陽系曾經有九大行星。從2006年以後,冥王星從其中除名。有人說這是因為冥王星實在太恐怖了,與8大行星格格不入,這是為什麼呢?
  • 冥王星犯了什麼錯,為何從九大行星中除名?3點原因忍無可忍!
    冥王星犯了什麼錯,為何從九大行星中除名?3點原因忍無可忍!曾經的太陽系中存在九大行星,不知從何時起,冥王星便被除名了。冥王星給人一種神秘的印象,自古以來被增加一絲恐怖的色彩,被除名肯定另有原因。光聽它的命名,就知道冥王星非同尋常。
  • 冥王星為何被九大行星除名?它是否存在生命?
    太陽系擁有九大行星,相信這早已是人們爛熟於心的科普知識。但是,卻有消息稱冥王星被九大行星除名,太陽系僅剩下八大行星。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
  • 曾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今卻被除名,它做錯了什麼
    記得小編剛接觸天文知識的時候最先知道的就是行星,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但是這八大行星都有哪些小編就不說了,就當是考考大家了,後來接觸得多了小編發現一個問題,以前太陽系其實是有九大行星的,還有一顆行星叫冥王星,可是為什麼現在它被除名了呢?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被除名的冥王星為何很「可怕」?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無知者無畏,而一知半解促使著人們去想像,這會給人帶來恐懼。冥王星長期以來的神秘,便是它的可怕之處。
  • 曾經的九大行星,被除名的冥王星!
    冥王星,在2006年之前一直被稱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在2006年之後,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從新劃定為矮行星,將其劃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例,從此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為什麼將冥王星劃出行星範圍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冥王星體積小,它大概只有月球的三分之一左右
  • 冥王星做錯了什麼?為何要把它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如此說來,冥王星從1930年到2006年,這76年間一直是作為太陽系行星成員之一而存在的。那麼科學家為什麼要把一顆有著76年行星履歷的星球,「無情」踢出九大行星序列呢?或許大家覺著這有什麼好講的,既然冥王星不再被當做九大行星之一,那就說明它不符合行星定義啊,於是一些積極的讀者隨即就去網上查了一下行星定義。
  • 分析冥王星被除名的這段經歷,為什麼最終被定義為了矮行星?
    我們如果對著中間把這個冥王星劈一下,就是呈現出來的這個圓形的橫截面,算出來的這個面積還沒有我國面積的一半。冥王星的所有的這個表面積之和還不及俄羅斯的面積大。那麼在太陽系當中其實有很多行星的衛星這個個頭都要比它來得大,而且大好多。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對於太陽系行星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目前太陽系當中只有8顆行星,但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話,其實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太陽系當中,其實一直都有9大行星,而多出來的那一個就是位於最外面的冥王星,冥王星從被發現開始,直到2006年之前,一直都是太陽系當中的第9大行星,它的名字起源於古羅馬的神話,寓意為陰間之神,雖然曾經封神,但是最終還是在2006
  • 曾經被除名行星範圍的冥王星有可能被恢復行星的地位嗎?
    冥王星到底是不是行星?2006年的時候,在很多非科學領域工作的人和許多天文學家疑問之下,國際天文聯合會決定將冥王星除名行星範圍。冥王星曾經被視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如今國際天文聯合會決定將冥王星歸於一個新的分類——矮行星。
  • 還記得冥王星嗎?上面究竟有什麼,科學家將它從行星中除名?
    還記得冥王星嗎?上面究竟有什麼,科學家將它從行星中除名?冥王星是一顆曾經被寫進教科書的星球,在2006年之後,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卻變成了8大行星。那麼在這顆星球上科學家究竟發現了什麼呢?為什麼要將它踢出行星的行列呢?
  •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回來嗎?
    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冥王星從九大行星中除名,被降為「矮行星」,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冥王星由於距離太遙遠。冥王星數據            在發現初期,所以人們對它幾乎是一無所知。即使是在最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中,它也僅僅是一個光點。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它為什麼會被科學家從太陽系行星名單中除名
    因此,在冥王星上面的體驗應該是這樣的——昏暗的天空,凍結一切的寒冷。這種感覺就是冥王星讓人感到恐怖的原因吧!冥王星剛被發現的時候由於受到觀測條件的限制被錯誤地估計了質量。冥王星的發現在天文學家湯博認為冥王星是一顆比地球還大的天體。因此冥王星順理成章的稱為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風光無限。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它為什麼會被科學家從太陽系行星名單中除名
    除了冥王星這個名字,我們有時候還叫它冥神星或者是閻王星。冥王星的名字和前面提到的其它行星的名字大相逕庭,讓人有種陰森恐怖、不寒而慄的感覺。只聽名字就覺得冥王星是一個令人恐怖的&34;。冥王星到底有多恐怖呢? 冥王星是一顆距離太陽十分遙遠的天體。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59億公裡,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9倍。冥王星距離太陽最遠的時候大約是74億公裡,最近的時候也有44億公裡。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它為什麼會被科學家從太陽系行星名單中除名!
    冥王星——一顆以死神命名的行星,英文名叫Pluto(普魯託),羅馬神話裡掌管地獄之神,也就是死神。對應就是希臘神話裡的冥王哈迪斯。我們來認識一下這顆詭異的行星,哦不,是矮行星……雖然並沒有死神那麼恐怖,但冥王星在當初的九大行星裡確實是個另類。
  • 冥王星做錯了什麼?憑什麼把它踢出九大行星
    這不可能吧,都已經21世紀了,人類怎麼還會對行星數量糾結不清呢?甚至直到了2006年才確定太陽系內有八顆行星?如果這麼說的話,那也不對,因為在1930年之前,人們已經知道太陽系內是有八顆行星的。直到我們今天的主角,曾經的九大行星成員之一——冥王星出場了,它在1930年被人類所確認。
  • 冥王星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會被剔除「行星籍」呢?
    最開始對的爭論就是它到底是不是這顆X行星,隨著旅行者2號飛掠海王星時傳回的數據,發現之前的計算是錯的,事實證明X行星根本不存在。冥王星就這麼陰差陽錯地被發現了,但是接下來就是它到底能不能被稱為行星!結果就是,在2006年它被踢出行星籍,降級為矮行星,總共當了76年的行星。冥王星公轉一圈要90581天,248個地球年多,它從發現到被剔除都還沒有公轉一圈。
  • 「冥王星被降級」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宋朝的的青原行思大禪師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的過程是動態的,而不是永恆不變的。而「冥王星被除名」這件事其實就體現了人類對於「行星」的認識在不斷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