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做錯了什麼?為何要把它踢出九大行星

2021-01-17 十點英語課堂

八大行星

實際上,這個答案是2006年以後才有的,也就意味著在此之前,太陽系內不止八顆行星。說到這,可能很多讀者疑惑了?這不可能吧,都已經21世紀了,人類怎麼還會對行星數量糾結不清呢?甚至直到了2006年才確定太陽系內有八顆行星?

如果這麼說的話,那也不對,因為在1930年之前,人們已經知道太陽系內是有八顆行星的。直到我們今天的主角,曾經的九大行星成員之一——冥王星出場了,它在1930年被人類所確認。

冥王星

如此說來,冥王星從1930年到2006年,這76年間一直是作為太陽系行星成員之一而存在的。那麼科學家為什麼要把一顆有著76年行星履歷的星球,「無情」踢出九大行星序列呢?

或許大家覺著這有什麼好講的,既然冥王星不再被當做九大行星之一,那就說明它不符合行星定義啊,於是一些積極的讀者隨即就去網上查了一下行星定義。你看,行星定義是這樣說的:

第一條:這顆天體必須圍繞太陽運轉

第二條:這顆天體的質量必須足夠大,以至於它的引力能克服自身的固體應力,達到流體靜力平衡,也就是它的形狀要近似球體

第三條:這顆天體具有足夠的引力來清空其軌道附近區域(不允許存在比它質量更大的天體)

而對於冥王星來說,前兩條它是符合的,但第三條就出了問題。人們發現,冥王星的軌道和其餘八大行星差異明顯,軌道與黃道之間傾角較大(有17度),而且由於其近日點離太陽的距離比海王星近日點還要短,因此它還會周期性的位於海王星軌道內側;除此之外,冥王星所處的位置位於柯伊伯帶,那裡的聚集了很多小天體,甚至其中一顆被稱為鬩神星的天體,它的質量甚至還要大於冥王星。很顯然,冥王星並不能被稱為行星。

但大家要注意了,雖然冥王星很顯然不符合行星定義,但這個行星定義是什麼時候提出的呢?沒錯,就是2006年提出的,說的直白些,就是為了把冥王星拉出行星序列才提出的行星新定義(或者說為太陽系內的天體做一個清晰的分類)。

但冥王星到底做錯了什麼?以至於科學家如此「不擇手段」的想要趕走它?科學家們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時間還要從發現冥王星的1930年說起。當時年僅24歲的克萊德·湯博在羅威爾天文臺發現了冥王星,並且認為這就是一直在尋找了第九顆行星。而在此之前,這顆一直沒有被找到的行星被稱為X行星,而這樣的稱號正是羅威爾天文臺的建立者帕西瓦爾·羅威爾命名的,因為他一直堅信海王星並不是太陽系中的最後一顆行星,畢竟這位富商出生的天文學家曾宣稱在火星上發現了運河(實際上那只是火星表面的溝槽)。

帕西瓦爾·羅威爾

可惜的是,這位天文學家一直到臨死(1916年)都沒有找到那顆他夢寐以求的X行星。而克萊德·湯博繼承了這位天文學家的遺志,在1929年來到羅威爾天文臺時,他的首項工作就是進行對X行星的搜尋。

幸運女神很快降臨了,1930年2月18日,克萊德·湯博終於在找到了這顆人們探尋已久的X行星。並且在兩個多月後,對X行星進行徵名時,採用了一位年僅11歲的英國小姑娘的意見,取名為Pluto(希臘神話中的冥王),因此我們就稱其為冥王星。

克萊德·湯博

而當時在對冥王星的質量進行估算時,發現這顆天體的質量竟然是地球的數倍,把它與前八顆行星歸為一列是理所應當的。然後在科學家們後續的觀測中,冥王星的質量一降再降,到了1978年,科學家根據對冥王星衛星卡戎的觀測,才發現冥王星的質量甚至只有月球的1/5左右!(而地球的質量是月球的81倍)

但考慮卡戎仍舊是冥王星的衛星,因此冥王星在當時還是被當做行星看待,因為那時候人們認為只有行星才能擁有衛星(但此後更多的觀測證明,這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卡戎和冥王星

時間到了2000年,時任美國紐約海登天文館館長的尼爾·德格拉斯·泰森,決定在其館所展示的行星模型中去掉冥王星(要知道,當時距離冥王星被開除行星籍還有6年時間)。而這位尼爾·德格拉斯·泰森正是下圖這位(這是其做客生活大爆炸的劇照)

尼爾·德格拉斯·泰森

不過給予最後一擊的還是鬩神星的發現,科學家在2005年的時候,於柯伊伯帶內發現了一顆體積比冥王星還要大將近1.6倍的天體(當然了,這只是基於當時的觀測數據得到的結論,實際上鬩神星要比冥王星小一些,直徑比冥王星短了三十多公裡),並且鬩神星的質量還要比冥王星大,大了將近13%。

鬩神星

對於當時的科學家來說,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這顆比冥王星還要重的天體就該成為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但如此一來,我們要知道在柯伊伯帶,與冥王星體積質量差不多的天體不在少數,那意味著太陽系內的行星數量將會擴張到數十顆,甚至越往後會越來越多。

終於決定冥王星命運的一刻來臨了,在布拉格召開的第26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議中,數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投票,最終結果是冥王星不再屬於行星,而是歸為了矮行星行列,那天是公元2006年8月24日。

這次大會還對行星進行了新的定義(就是開頭幾段所講的),並且也對矮行星制定了四條規定,前兩條同行星定義一樣,第三條變為「不能清空其軌道區域內的天體」,第四條規定其不能是衛星。而對於太陽系那些既不符合行星定義的,又不符合矮行星行列的天體,還不屬於衛星的,就起了個統一的名稱,叫做「太陽系小天體」。

至此,冥王星就正式的被定義為矮行星,而太陽系內的行星數量又重新回到了1930年發現冥王星之前的八顆。

如果夾雜一些情感進去,對於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序列的事情,可能就是人類為了保證「行星」的「神聖性」,而不得不將冥王星開除,否則將來太陽系內能被稱為行星的天體就太多了。


相關焦點

  • 冥王星做錯了什麼?憑什麼把它踢出九大行星
    這不可能吧,都已經21世紀了,人類怎麼還會對行星數量糾結不清呢?甚至直到了2006年才確定太陽系內有八顆行星?如果這麼說的話,那也不對,因為在1930年之前,人們已經知道太陽系內是有八顆行星的。直到我們今天的主角,曾經的九大行星成員之一——冥王星出場了,它在1930年被人類所確認。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年被推下了神壇,踢出了行星之列。對於行星的定義,一般有3條定義,第一、天體必須要圍繞著太陽進行運轉,第二、質量要足夠大,要達到流體靜力平衡,也就是說整體形狀要像一個球,第三、就是在這顆天體的附近,不能有比它質量還大的天體存在。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主要是因為它不符合天文學們對行星的最新定義!冥王星的行星命運就是這麼離奇,人們一開始在強烈的湊夠九大行星的願望中,把它列入了行星的行列,是當時轟動一時的科學新聞。但是由於當時科學技術並不發達,人們對冥王星了解得也不多。後來隨著觀測能力提高,人們發現冥王星相比其他八大行星有一定的怪異之處。首先,冥王星沒有最初人們預測地那麼大,它甚至比月球還小。當然,科學家們並不會因為體積就歧視冥王星,因為相比木星,地球也只是小個頭。其次,人們發現冥王星附近還有其他一些和冥王星大小差不多的天體,甚至它的衛星都有自己一半大小。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郭鑫鵬如果你了解太陽系,也許能夠熟練地說出包括地球在內八大行星的名字。但是不久前,太陽系還有「九大行星」,多出的一個就是原本處於末位的冥王星,但在2006年,科學家卻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之列。當然,科學家們並不會因為體積就歧視冥王星,因為相比木星,地球也只是小個頭。其次,人們發現冥王星附近還有其他一些和冥王星大小差不多的天體,甚至它的衛星都有自己一半大小。這讓科學家們非常為難,這些新發現的天體難道都要算作太陽系的行星嗎?
  • 冥王星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會被剔除「行星籍」呢?
    最遠距離太陽74億公裡,太陽光照射到這裡都要6個多小時,在冥王星上,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明亮的星星而已。所以,在地球上很難觀測到它。但是,在19世紀40年代,勒維耶通過經典力學分析天王星軌道的攝動後,預測出海王星的存在。
  • 曾經的9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除名),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為何被降級,天文學家到底掌握了什麼證據貶了它?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天上的星因為望遠鏡的出現,被我們看得越發清楚,在我們有了更高級的天文望遠鏡、太空望遠鏡甚至太空飛行器後,我們對天上星的了解有質的飛躍。
  • 以「死神」命名的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說起冥王星,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會陌生了,不過,在未來幾十年,幾百年之後,冥王星可能就不見得被人們所熟悉了,因為,這個以「死神」來命名的冥王星,已經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如今,已經是八大行星了,早就不存在什么九大行星了,所以,這裡就不免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什麼都沒有幹,但還是在2006年,被IAU踢出了九大行星。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太小。
  • 「九大行星」呢?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行星之列呢?
    如果你有了解太陽系,那麼你可以輕鬆地說出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名字,但是不久之前,太陽系還有:「九大行星」呢,多出來的一個就是已經被踢出出了的冥王星。那麼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行星之列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看究竟吧!
  • 冥王星為何被九大行星除名?它是否存在生命?
    太陽系擁有九大行星,相信這早已是人們爛熟於心的科普知識。但是,卻有消息稱冥王星被九大行星除名,太陽系僅剩下八大行星。
  • 冥王星有多可怕?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這一原因是關鍵!
    為何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除名?它有多可怕?科學家說出原因!起初太陽系內並不是八大星而是九大行星,說起第九大行星,很多小夥伴們都能脫口而出冥王星,由於和其他行星不同,在2006年將冥王星在太陽系內除名,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個冥王星,古代的羅馬神話中,它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名字叫「閻王星」,閻王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們有一種恐怖感覺,我們只聽它的名字,能夠感覺它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冥王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恐怖。
  • 冥王星到底有什麼可怕之處?它為什麼被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
    冥王星從名字上看,確實很唬人。「冥王」是古希臘神話中冥界的最高統治者,等同於我們說的閻王,所以將這個行星命名為「閻王星」,讓人一聽就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那麼,它究竟還有什麼可怕的地方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到底有什麼?專家給出了答案!
    我們從小都會學習《科學》這門課程,這門課是我們認識宇宙的第一把鑰匙,其中八大行星便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一部分。我們都可以說出八大行星的名字,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曾經是有九大行星的,科學家把其中的一個行星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這是為什麼呢?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了九大行星?我們看看傳說中的可怕之處
    後來,我長大了,突然有一天,我聽說現在只有八大行星了,我當時就奇怪啊,自己明明學的是九大行星啊,結果一查,原來在2006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家在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對冥王星進行投票,大家合力,一舉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序列,它成了一個矮行星。
  • 14年前的今天,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至今有人喊冤
    在我小的時候,太陽系還有九大行星。那個時候,我把九大行星的順序和名字背得滾瓜爛熟。沒想到,2006年時,冥王星就被踢出了行星的行列,變成了一顆矮行星。那麼,冥王星到底因何被踢出行星行列的呢?科學家又有什麼根據呢?今天咱們就來說說14年前發生的事。實際上,早在1930年被發現的那天起,冥王星的身份就存在爭議了。當時,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了它,並且得到認可,將它成為第九大行星。
  • 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行星行列呢?科學家直言:一點也不冤
    我們大家只知道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八大行星,殊不知原先是九大行星,只是不知在什麼時候就把冥王星給排除在外面了,今天我就來了解一下冥王星,看看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才被踢出行星行列。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去?
    按照距離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來說,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這種說法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以至於到今天為止,還有很多人認為太陽系仍然有九大行星,殊不知,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也就是冥王星,早就已經被踢出行星的行列了,我們的太陽系早就變成了八大行星。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行星行列,太陽系定義行星的標準是什麼
    太陽系如此浩瀚,但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八顆行星位列其中。曾幾何時,冥王星作為第九顆行星被發現,引起了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的青睞。但後來,冥王星還是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這是為什麼呢?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幹了什麼,為什麼被剝奪了行星稱號?
    談及第九大行星,想像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冥王星」,但是目前冥王星已經被科學家從行星中「踢」了出去,這是因為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並不符合行星的標準,當然這個標準也是在科學家決定提出冥王星後才規定的。為什麼冥王星被列為行星,在之後又被移除,這個被命名為「冥王」的星體,到底有多可怕?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咋了?它長這樣,有點「可怕」!
    眾所周知太陽系上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在很早以前,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大行星就是冥王星,只是它在後來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於是太陽系從此只有八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