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存在難以計數的星體,每一個天體都是獨特且神奇的,對於人類來說,除了地球之外的任何行星都值得探索,但是我們沒有那麼多精力和資源去探索這些行星,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探索火星是正確的選擇。
宇宙浩瀚,未來的人類有無限的舞臺,但是對於現在的地球文明來說,太陽系內的一切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因為太陽系內的天體活動和地球上的我們息息相關,如果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偏離原本的軌道,撞向地球,就可能給人類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
其實,目前的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程度並沒有你想像得多,我們雖然知道太陽系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恆星星系,也知道在銀河系外有更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但是這些只是模糊的數據,一切都不具體,甚至在太陽系內,還可能存在一個沒有被我們發現的「第九大行星」。
談及第九大行星,想像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冥王星」,但是目前冥王星已經被科學家從行星中「踢」了出去,這是因為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並不符合行星的標準,當然這個標準也是在科學家決定提出冥王星後才規定的。
為什麼冥王星被列為行星,在之後又被移除,這個被命名為「冥王」的星體,到底有多可怕?
冥王星被踢出行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科學家在首次觀察到冥王星時錯誤的估算了它的大小,1930年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但是當時他認為,冥王星的質量要比地球高,因此很可能是一顆沒有被人類發現的「第九大行星」,這個震撼人心的發現迅速被全球人知曉。
1930年7月12日,冥王星正式獲得了自己的名字,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卻發現冥王星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大,甚至還不如地球的衛星月球,質量僅僅有月球的六分之一,一個不如地球衛星的星球,被稱為是行星,是否有些大材小用呢?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了更多天體,這些天體的體積都越來越大,在柯伊伯帶內,似乎存在很多和冥王星類似的天體,在冥王星被發現30年後,科學家才發現這個天體其實很小,並且質量也不夠重,但是因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個概念,已經被全世界編入教科書中,也只能暫時「將錯就錯」了。
當然,在冥王星被發現和原本估算的大小不符合後,就有一些學者提出是否應該把冥王星移除行星行列,但是一直爭執不休,直到2006年8月24日,科學家才正式投票提議把冥王星移除,並且為冥王星這樣的行星提出了一個新概念「矮行星」。
想要成為行星,需要符合三個要求。
需要圍繞太陽旋轉
自身在形成的過程中必須因為引力作用呈現球形
需要有能力清除運動軌道上的其他天體(不是衛星)
冥王星符合前兩個要求,但是冥王星並沒有能力清除自身運動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冥王星的運動軌道和其他行星有交叉,因此冥王星才被科學家踢出了行星的行列,當然冥王星也有自己的五個衛星,並且也是目前已經發現的矮行星中體積最大,質量排名第二的矮行星。
冥王星的星球表面,是太陽系內最冰冷的地方之一,只有零下225攝氏度,對於人類來說,這個溫度無疑是十分可怕的,冥王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247.68年,因為冥王星的特殊軌道,它和太陽的距離是在不斷變化的,當冥王星距離太陽最近時,太陽的溫度足以讓冥王星上的冰暫時蒸發,形成一個薄弱的大氣層,隨著冥王星遠離太陽,又會變成一個冰冷的世界。
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中,這裡是太陽系的邊荒地帶,這裡的一切都是十分神秘的,甚至有人認為,冥王星其實是一個被太陽引力俘獲的彗星,冥王星本身的環境十分冰冷惡劣,完全無法居住。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認為,在距離冥王星更遠的地方,仍然可能存在一個沒有被我們發現的行星,因為小行星帶中的行星似乎受到了未知行星引力的影響,軌道呈現異常,在冥王星之後,我們是否可以發現真正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